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3种方式的促成栽培,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的缓苗速度明显比土壤栽培快。在物候期方面,半基质栽培草莓的初果期和盛果期均为最早,土壤栽培最晚。草莓植株长势由强到弱依次为高架栽培、半基质栽培、土壤栽培。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春节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61.40、587.20、506.80 kg,总产量分别为1 873.96、1 873.43、1 919.42 kg。土壤栽培的草莓果实糖酸比、16种氨基酸总量、VC含量均最高,高架栽培最低。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每667 m~2总收入分别为51 321.20、55 084.60、53 592.40元,纯利润分别为12 276.95、18 149.42、13 523.73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31、1∶1.49、1∶1.34。综上所述,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草莓时,采用半基质栽培模式早期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高架栽培模式总产量最高;土壤栽培模式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高架基质、地面半基质、土壤地栽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基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草莓生长、根系活力、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肥料后,3种栽培模式的基质与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都会发生不同变化,高架基质栽培的基质容重、总孔隙度、EC值、pH值等重要指标都在优良基质的阈值范围内,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营养成分含量也明显高于地面半基质和土壤地栽,对肥料的利用率高,植株长势好,果实产量分别较地面半基质与土壤地栽提高12.0%、34.4%,对草莓生长和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宁波地区气候特点,为进一步探明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于宁波地区的最佳草莓栽培模式,特开展高架基质栽培和起垄土壤栽培对白色系草莓新品种梦之莹物候期、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起垄土壤栽培相比,高架基质栽培的缓苗速度快;现蕾期、始花期、初果期及盛果期等迟;叶片纵横径和株高更大,且2个处理间的叶片横径、株高、根冠比和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高架栽培的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起垄土壤栽培,且畸形果率显著降低,但2个处理间的果形指数差异不显著;高架基质栽培的总收入、纯利润、投入产出比和采摘体验都明显高于起垄土壤栽培。  相似文献   

4.
以'甜查理'和'红颜'2个设施主栽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黄沙起垄栽培模式,以传统土壤起垄栽培为对照,建立设施草莓黄沙基质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研究设施黄沙基质栽培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土壤连年重茬种植、土传性病害多发引起的连作障碍、草莓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以黄沙为栽培基质结合水肥一体化设备栽培草莓,整个生育期内草莓长势良好.在成熟期,2个草莓品种在黄沙栽培条件下的叶片数、叶柄长、地上地下部干鲜质量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甜查理'和'红颜'草莓叶片的SPAD值均在开花坐果期达到峰值,且黄沙栽培显著高于土壤栽培5.91%和6.83%,在开花坐果期,黄沙栽培的'甜查理'和'红颜'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8.33%、56.52%、5.91%、17.50%和8.490%、54.55%、5.350、20.62%;从产量品质来看,黄沙栽培的'甜查理'和'红颜'草莓果实横径、产量、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分别较土壤栽培显著增加了28.29%、26.69%、29.82%和26.18%、20.79%、26.02%.综合得出,设施草莓黄沙起垄栽培模式可就地利用黄沙作为栽培基质种植草莓,是一种能够促进草莓植株生长、增产效果较好的设施无土栽培模式,适宜在河西戈壁沙漠区设施草莓高产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邓长智 《蔬菜》2012,(3):59-61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将椰糠、牛粪、河沙按5∶3∶2的比例混合配制成栽培基质,对水果黄瓜"萨瑞格"进行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植株生长发育速度、生长势、产量、果实品质等性状方面,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相当。基质栽培不仅降低了用药成本,而且环保无公害,还能使废弃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草莓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光温室草莓基质栽培追施有机固态肥、液态肥的栽培效果进行研究,调查了该栽培方式下'甜查理'草莓的营养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并与采用相同施肥措施的有土栽培植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质栽培草莓的植株生长势与有土栽培的基本一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钙、铁含量及糖酸比有所提高,而果实平均单果重、果实还原糖、总酸、蛋白质、Vc、钾的含量略有下降,但与有土栽培的果实差异不大.该基质栽培方式管理简便,效果较好,可以作为防治草莓重茬的有效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土壤连作障碍问题导致的温室草莓产量低、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研究了温室草莓立体基质栽培的支架规格、水肥一体化装置、栽培基质、生产管理及果实采收技术,该技术显著提高了温室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了草莓产量,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适用于石家庄市温室越冬草莓立体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8.
以"红霞"草莓为试材,研究了4种基质对草莓生长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配基质M4(泥炭∶菇渣∶珍珠岩∶蛭石=l∶1∶2∶0.5)在草莓产量、采收期上和草莓专用基质M1(虹越花卉草莓专用基质)无明显差异,二者表现较好;在植株生长量以及草莓品质上4种基质差异不显著。因此基质M4可以作为草莓专用基质的替代品,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以土壤栽培为对照,有机基质采用泥炭、菇渣、稻草、稻壳、免粪.按1:1:1:1:1比例混合.对无刺微型黄瓜"萨瑞格"进行有机基质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发育速度、生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基质栽培与土培相当,但基质栽培植株抗病性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刺微型黄瓜连年种植而出现的连作障碍问题.有机基质栽培不仅降低用药成本,而且环保无公害,又能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采用新型双层立体栽培架种植模式,研究了发酵鸡粪和蚯蚓粪不同基肥配比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草莓立体栽培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质和鸡粪的体积比为6∶1处理的产量最高,667 m~2产量最高为1 216.05 kg,基质和蚯蚓粪的体积比为4∶1处理产量次之,667 m~2产量为1 120.19 kg。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有一定的差异,综合比较以基质和蚯蚓粪的体积比为4∶1处理的品质最优,基质和鸡粪的体积比为6∶1处理的品质次之。鸡粪处理的植株干质量普遍高于蚯蚓粪处理。因此,新型立体栽培架基质和鸡粪的体积比为6∶1处理和基质和蚯蚓粪的体积比为4∶1处理产量和果实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解决草莓基质栽培生产中的根区施肥难以满足草莓正常生长需求的问题,在京郊基质栽培模式下,研究了草莓专用叶面肥对草莓缺钙情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草莓专用叶面肥可以有效补充钙素营养,显著降低缺钙症状的发生率,草莓总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可分别显著提高17.6%、7.9%、8.9%;同时,能显著提高草莓各茬果实的糖度和糖酸比,改善草莓风味和品质,是实现草莓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连作障碍,采用大棚草莓基质育苗和灵芝栽培进行轮作,667 m~2可产出优质种苗5万株,按照1元/株价格计算,667 m~2可产生收益5万元;667 m~2灵芝孢子粉可收集60 kg,按照2 000元/kg的价格计算,收益为12万元,667 m~2产出的灵芝幼茸和灵芝切片收益为5万元以上,667 m~2整个生长季收益在17万元以上。大棚草莓基质育苗与灵芝轮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北京地区3—5月的优质光热条件、稳定基质栽培番茄品质,通过改变传统栽培方法,采用在同一设施内,人为控制植株高度,只留2穗果和水分亏缺灌溉等栽培措施,研究不同栽培密度(每667 m2分别栽4000、6000、8000株)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栽6000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8...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草莓立体栽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普通日光温室中,采用"A"型双层立架和柱槽组合2种栽培形式进行草莓立体栽培,对不同栽培形式的地温、光照、植株生长情况、果实品质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立体栽培使基质温度、光照强度降低,对植株营养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小,虽然单株产量略有下降,但单位面积定植株数增加,使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对照,其中柱槽组合增产效果明显,成本较低,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利用,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蔬菜品种,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加草莓日光温室复种指数,实现增产增收,通过推广应用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每栋标准温室可采收鸡腿菇1000kg,较普通草莓日光温室可增收1.5万~2.0万元,折合每667m2鸡腿菇产量和效益分别为2000kg和3万~4万元,同时平均每667m2草莓总产量和效益分别达到4000kg和6万~8万元,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每667m2总收益可达9万~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草莓育苗及定植、鸡腿菇菌棒制作及覆土栽培、套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刚 《长江蔬菜》2011,(24):12-13
为筛选出适合贵州种植的露地草莓品种,从国内外引进新世纪1号、太空2008、法兰地、美香沙、土特拉、红实美、红太后、甜查理8个草莓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物候期等。试验结果表明.新世纪1号、法兰地、甜查理品种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强、结果性好、品质优、产量高,667m2产量达1500kg以上,可作贵州地区露地栽培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番茄抗旱节水栽培技术,采用番茄安装膜下滴灌和番茄覆膜不安装滴灌进行同田大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覆膜不安装滴灌产量为3 988.6 kg/667 m2;安装膜下滴灌产量为5 614.3 kg/667 m2,比对照产量增加1 625.7 kg/667 m2,增产率为40.8%。表明番茄安装膜下滴灌,可以将少量的水直接输送到植株根部,满足番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延长结果期和采收期,增加结果数量和单果质量,从而提高番茄产量和质量,增加种植效益。同时安装膜下滴灌使番茄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根部灌肥、灌药方便,节省劳力,是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干旱戈壁地灌水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根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提高葡萄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葡萄根系在土壤纵向40cm以下的生物量变大,即葡萄果实采摘后的根系相比果实开花前在40~65cm处葡萄根系的分布量增加了26.2%;果实单粒重和果实硬度均随灌溉量的增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果实横径明显降低;灌溉量为400m3/667m2的处理最佳,产量为730.1kg/667m2,比对照增产62.6%,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葡萄产量与灌溉量的指数模型拟合效果较为理想,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