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以甜菜颗粒干粕和甜菜渣为原料,采用酸法萃取,乙醇沉淀工艺提取果胶。在相同的条件下,甜菜颗粒干粕的果胶产量比甜菜渣的果胶产量高28.7%~42.8%,甜菜颗粒干粕提取果胶的最高产量比甜菜渣提取果胶的最高产量高23%,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均与甜菜渣提取的果胶相近。甜菜颗粒干粕提取果胶的最佳萃取条件为:pH1.5、温度80%℃、时间6h,较甜菜渣提取果胶的最佳萃取条件(pH1.5、温度85℃、时间6~8h[1])温和,而且产品色泽明显好于甜菜渣提取的果胶。  相似文献   

2.
新疆甜菜霜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疆甜菜霜霉病的初步研究郭文超,杨秀容,谢浩(新疆农科院植保所,乌鲁木齐,830000)甜菜霜霉病是一种危险性病害,先后在美国、北欧、前苏联、日本、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地发生过。1954年以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因甜菜霜霉病流行严重,影响了原料甜菜生...  相似文献   

3.
甜菜(甜菜根)是2年生草木作物,其叶和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从甜菜中可萃取得到糖。对食用甜菜和观赏兼食用甜菜的营养保健价值、观赏应用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甜菜生产与技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病土培育藜、昆藜、老枪谷、虞美人、三白麦瓶草、繁缕,4周后用Nikon倒置显微镜检测,在藜的根中观察到介体甜菜多粘菌的游动孢子,把藜的根磨碎接种甜菜,8周后镜检观察到介体的休眠孢子,ELISA检测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结果为阴性,初步认为筛选到了不带毒的甜菜多粘菌。  相似文献   

5.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对促进甜菜杂优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甜菜未授粉胚珠培养、种株腋芽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等技术,能够创造新种质资源,拓宽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并能大量快速生产甜菜纯合系,还能实现大量快速繁殖达到保存种质的目的。加强组织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大幅度推进甜菜杂种优势利用工作进程,显著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6.
开展甜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甜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岳丕昌,张良健(新疆农业科学院情报所,乌鲁木齐,830000)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也是我国甜菜生产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糖业发展基地。1991年新疆产甜菜256×104t,1992年产327×104...  相似文献   

7.
甜菜果胶粘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比较了甜菜果胶和丹麦标准化果胶在不同浓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粘度,并探索了三价阳离子、二价阳离子及柠檬酸和二价阳离子对甜菜果胶粘度的影响。在pH3.0条件下,果胶浓度小于0.5%时,甜菜果胶与丹麦标准化果胶的粘度值基本相同;果胶浓度大于0.5%时,丹麦标准化果胶的粘度值高于甜菜果胶的粘度值。在果胶浓度为0.5%条件下,pH2.5~3.0时,甜菜果胶和丹麦标准化果胶的粘度值相同;在pH3.5~4.5时,甜菜果胶的粘度值明显高于丹麦标准化果胶的粘度值。三价阳离子中适量的Al ̄(+3)和二价阳离子中适量的Zn ̄(+2)等可提高甜菜果胶的粘度值。但过量的阳离子可使甜菜果胶的粘度值降低。  相似文献   

8.
焉耆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规模种植甜菜,甜菜含糖率达17.5~18.5%,是甜菜高产高糖产区。90年代以后,由于连年大面积种植甜菜,轮作周期缩短,甜菜病害日益严重,含糖量明显下降,1995年全县甜菜平均含糖率只有13.7%。 从1997年起,我们对焉耆县甜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技术规程和措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基本控制住焉耆县的甜菜病害,甜菜含糖率也逐步回升。2001年全县甜菜单产4t/666.7m2,含糖率16.0%。现将对焉耆县甜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根腐病 根腐病是焉耆县甜菜苗期的主要病害,每年4月下旬甜菜5~6片叶时发生,延续至6月上中旬。发病初期,叶面无病变现象,根尖开始发褐,水渍化,逐渐发黑腐烂,并逐渐向上传导至叶基部,可造成整株叶丛干枯、块根腐烂、植……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吡咯类杀虫剂除尽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用40μg/ml的除尽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8小时后死亡率达93.3%,除尽对甜菜夜蛾3龄、4龄、5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25.1、47.17、55.8μg/ml,可见除尽是防治抗性甜菜夜蛾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与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室内观察了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对甜菜夜蛾不同虫态的历期,仅温度与卵、幼虫、蛹以及成虫的历期显著相关,而温湿度与预蛹历期均显著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甜菜夜蛾卵、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温度下,甜菜夜蛾幼虫体长的增长率随湿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同一相对湿度下,甜菜夜蛾幼虫体长的增长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加快,幼虫的长度变化率与温度成极显著相关性。甜菜夜蛾成虫产卵量明显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同一温度、不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甜菜夜蛾成虫产卵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甜菜渣综合利用新途径张良健,岳丕昌(新疆农科院情报所,乌鲁木齐,830000)甜菜渣是甜菜制糖的主要副产品之一。根据分析,干甜菜渣含水分13.2%,粗蛋白质8.2%,粗脂肪0.8%,无氟浸出物57%,粗纤维17.2%,灰分3.6%,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石峰  余葵 《现代化农业》1998,(12):17-18
介绍了德国甜菜栽培情况。德国甜菜生产规模较大,实行3 ̄4年轮作,使用丰产、含糖量适中、抗病性强的品种,种子经丸衣化实行机械化精量点播,注意平衡施肥,注意防病治病,生产计划性强。  相似文献   

13.
张掖地区甜菜生产徘徊不前的原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影响张掖地区甜菜生产主要限制因素的分析,指出依靠科技是提高甜菜生产水平,走出徘徊不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并针对当地甜菜生产实际,提出了提高单产和含糖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志贤 《农业与技术》2002,22(4):75-76,82
由于棉花供求失衡,价格下跌,新疆大面积单一种植棉花的局面已不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经营势在必行。糖甜菜作为新疆唯一的糖源作物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的特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符合新疆干燥、少雨、地薄的生产条件,并且糖渣又可用于发展畜牧业,因而种植甜菜仍有潜力可挖。近几年来,虽然新疆种植甜菜规模不大,但投入较大,产量不高、含糖量低,说明在甜菜的栽培技术上尚需进一步提高。作者根据这几年的生产实践,以及对高产田的连续调查,总结出以下甜菜丰产栽培技术,共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库尔勒是甜菜的主产区,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但随之甜菜病害发生频率也逐年加重,致使产量和块根的质量下降,尤其是黄化病和褐斑病,对甜菜的生长发育危害很大。为此,我站引进噻苯隆制剂(0.20%液剂)对甜菜进行防病处理。发现噻苯隆对甜菜褐斑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甜菜产量和含糖量。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抗丛根病性不同的4个甜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对甜菜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侵染后甜菜抗病品种幼苗MDA、H2O2含量,CAT、APX、SOD、POD及PAL活性均有不同幅度的变化;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作用的第2d、第3d时,以上各指标达到蜂值,且甜菜抗病品种H2O2含量、CAT、APX、SOD、POD及PAL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甜菜感病品种MDA含量显著高于抗病品种.结果说明,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作用下,甜菜抗病品种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类活性升高,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提高甜菜对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甜菜对钠素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甜菜在整个营养生长期内要吸收大量的钠素,吸收速度是生育前期较快,后期逐渐降低,在不同器官及整株的积累量是逐渐增加的,到块根增长期达到最高;钠素在甜菜体内的分配是以叶丛为主,即叶丛中的分配率在整个生育期间始终显著地高于块根,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均高于块根,其分配率动态变化与单株净同化速率的变化相一致,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577·);甜菜对钠的吸收分配与其对钾的吸收分配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1991-1992年,进行了药剂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筛选出了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最佳药剂为灭病威、多菌灵及70%甲基托布津,平均防效在90%以上,增产块根20-30%,增糖1.9-3.1度,增收鲜叶片124-165.5%。该试验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甜菜生产概况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程大友一、生产概况日本自1870年引种甜菜以来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在北海道种植。近年来日本甜菜的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72万hm2左右,占北海道耕地面积的63%左右。北海道地处日本北端,北纬41—...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针对四个甜菜品种的四次重复的小区试验,可以看出甜菜品种“吉甜单二”以平均根产量为3667.9kg/亩,含糖14.67度,产糖量538.1kg/亩的显著优势,取得了本年度试验最理想的结果。根据该结果可得出在当地种植“吉甜单二”甜菜品种能够使甜菜菜农和制糖厂在经济效益上得到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