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们以河北省为例,研究了大豆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素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性质对害虫的生长发育、虫卵的存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降雨量、相对湿度、寄主生长发育期及田间郁闭程度所制约的田间小气候对病害孢子的产生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期能对大豆病虫害发生的时间、范围及程度做出简单的估计,为防治大豆病虫害、提高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var. mali)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了解病原菌侵染寄主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有助于揭示病菌的致病机制和苹果抗病机制。本实验应用Illumina平台对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不同时期的寄主枝干发病过程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时通过与未侵染的病原菌和寄主组织进行比较。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病原菌中发现4092个差异表达基因,寄主中发现16966个差异基因,通过对三个时期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侵染导致了寄主细胞壁降解、毒素物质合成、寄主抗毒物质分解和自身营养调节等过程;寄主主要通过膜脂过氧化作用、活性氧清除酶和防御酶抵抗病原菌的入侵。上述研究明确了苹果黑腐皮壳菌与寄主互作的生物学过程,为探讨病菌与寄主的分子互作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大豆褐纹病的发病规律,褐纹病病菌孢子可以以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水孔、气孔等)方式进行侵入。三种方式侵染的机率均等,但孢子的侵入还要受到叶面湿度持续时间和寄主生育时期等因素的限制。对该病害发生过程的研究表明,越冬病残体(病叶)是初侵染来源之一,而分生孢子侵入叶表至少需要24h的保温条件。潜育期因叶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23~30℃条件下,潜育期为6~4d,病斑扩展速度随温度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天目山地区柳杉瘿瘤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病发生的不同影响因子和病原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确定柳杉瘿瘤病为寄主主导性病害,病害的发生危害受树体的生长势、树龄、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海拔高度在1000m和100年生以上的柳杉感病指数出现最大值;病原茵孢子传播受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影响,孢子的释放飞散高峰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图2袁4参15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库尔勒地区出口果园中香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分生孢子和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测,明确该病害在香梨生长期间的发病规律.[方法]香梨生长季节,在出口果园放置真菌孢子捕捉器,捕捉A.alternate的分生孢子,同时采集花和果实,进行镜检、分离培养和PCR检测鉴定.结合当地气象因子及香梨黑斑病菌监测和病原菌鉴定结果,探索该病害的发生规律.[结果]果园中A.alternate分生孢子的数量变化有较明显的规律性;花期病菌孢子数量较少,从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期,病菌孢子数量增速较快,果实采摘期病菌孢子量达到最大.果园病菌孢子量的多少与温湿度有关,气温在28℃左右以及相对湿度在60;左右时病菌孢子数量达到最大.A.alternate从花期开始侵染香梨,在果实生长期至成熟期繁殖扩散.从结果期开始发病,并逐渐严重,果实采摘期发病最重.[结论]通过在出口果园不同时期捕捉A.alternate孢子,并对花和果实中的该病菌进行检测,查明了该病菌分生孢子在果园中的消长过程,明确了病害发生期和发病严重度与果园孢子量和气象因素等之间的关系,掌握了香梨黑斑病在当地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6.
苹果黑星病潜育期及其病原菌产孢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至2004年间,对苹果黑星病潜育期及其病原菌产孢量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黑星病在嘎啦、富士、秦冠3个品种上的潜育期分别为11.1 d、13.2 d、15.7 d;温度对潜育期有很大影响,日平均温度为1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在3个品种叶片上的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产孢量分别为2.8263×104、7.4168×103和1.1465×103孢子/mm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温度、pH值、氮碳源及无机盐对稻曲病菌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和寄主生育期对病菌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为28℃;菌丝在pH值3~10之间均可以生长、最适pH值为6~7。孢子萌发最佳温度为28℃。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源为蔗糖和L-天冬门酰胺,最佳浓度分别为2%和0.2%;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钠与硫酸镁组合。病菌孢子释放量受气象因子影响较大,晴天夜间释放为主,阴雨天全天释放。孕穗前、中期为稻曲病菌主要侵染时期。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规律 苹果树腐烂病是一种弱寄生真菌所致的侵染性病害。该菌在死的细胞或组织上生长繁殖,病皮、干桩和死皮上的菌丝体是产生病菌孢子、构成病害的侵染来源。病菌孢子和带有菌丝体的组织,主要随风雨传播。病菌先在树皮的死组织上侵染,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向健康组织侵袭,引起发病。该病周年都可发生侵染,在壶关县,每年春季3~4月,秋季9—10月,冬季11~12月为三个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是花生生产上主要病害,两种病害田间混发现象普遍,造成了严重的产量损失。论文旨在研究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和网斑病菌(Phoma arachidicola)混合侵染过程中,不同因子对侵染概率和潜育期的影响,探讨病害间的相互关系,为制定多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生育期、接种浓度和叶面保湿时间处理下,对白沙1016混合接种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分析不同因子对花生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侵染概率的影响,探索病菌混合侵染与其侵染概率和潜育期的关系。【结果】单独接种2种病菌,其侵染概率均随花生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即始花期<盛花期<开花末期。在同一生育期接种,随着保湿时间延长,接菌量增加,侵染概率逐渐增大。2种病菌混合接种其侵染概率有显著差异,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侵染概率均相应降低,并随着接种量的增加、生育期和保湿时间的延长,混合侵染概率较单一接种下降明显。不同生育期单一病菌接种,2种病菌的潜育期存在差异,在始花期和开花末期,褐斑病潜育期均为20 d,而在盛花期为16 d;网斑病在始花期潜育期较长为10 d,而在盛花期和开花末期均为7 d。潜育期的长短可能受叶片龄期和衰老程度的影响,病害潜育期在生育前期较长,后期相对较短,而受冠层温湿度的影响不大。混合侵染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病菌的潜育期。在始花期,混合接种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的潜育期分别较单独接种长2 d和5 d;而在盛花期和开花末期,混合接种褐斑病菌潜育期比单独接种分别延长了4 d和2 d,网斑病潜育期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均为7 d。【结论】单独接种花生褐斑病菌和网斑病菌,侵染概率均随着生育期和保湿时间的延长和接种菌量的增加而增大,混合接种与单一接种相比,混合病菌侵染其侵染概率均较单独侵染有所降低,潜育期延长。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潜育期的长短除受病菌与寄主互作影响外,可能受叶片龄期和衰老程度影响,而与冠层温湿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柯赫法则",一般进行病害的鉴定,需要回接。即将得到的病原菌再接种到原寄主上,看看是否能够得到相同的症状。如果可以,才能说明你得到的是你要鉴定的病原菌。而在回接时,最好能得到病菌的繁殖体,例如分生孢子等。但是,要让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给它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才可以实现。2013年"十一"长假期间,我们在某真菌孢子的孢子诱发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即使用加光照的方法,可以诱发到较多的病菌孢子。诱发孢子的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对苹果树的致病性,确定苹果树腐烂病菌侵染来源,为制定病害防治策略及降低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来源于梨树、苹果、杨树、沙枣、胡杨、枣树、柳树及核桃腐烂病菌,接种于30;苹果树皮培养基、苹果果实、叶片、离体枝条及田间枝条上观察产孢情况,并计算发病率、病斑扩展速率.[结果]来源于梨树和胡杨树腐烂病菌在果实上侵染速度最快且能形成产孢体.来源于梨树、胡杨、枣树的腐烂病菌能在离体枝条上吐出分生孢子角.来源于胡杨和柳树的腐烂病菌未能侵染苹果叶片.来源于苹果、胡杨、枣树的腐烂病菌能成功侵染田间枝条且在20 d内吐出黄色分生孢子角.[结论]不同寄主来源的腐烂病病菌均能在30;苹果树皮培养基上形成产孢体,能成功侵染果实、叶片及离体枝条,但在病斑扩展速率和产孢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来源于梨树、苹果、胡杨、红枣的病原菌均能在苹果田间枝条上侵染成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室内控制培养和室外人工接种的方法较为系统地探讨丁黑龙江省密虎地区大豆灰斑病初侵染来源与病菌侵染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中越冬,为次年初侵染的来源。放置于仓库和地表堆积病残体比埋入地下病残体产孢量多。随着时间的顺延,越冬后病残体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也逐渐下降。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2~35℃,最适温度20~25℃;在24℃温度条件下,病菌孢子置于相对湿度90%环境中6 h才能萌发,在水滴小萌发率最高;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3~9,最适pH6~7;光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在13~30℃范围内病菌均能侵入寄主发病,在最适温度21~25℃范围内保湿6~8 h病菌即可顺利完成侵入寄主过程。在15~20℃温度范围内,病菌在寄主叶片潜育期为4~15d,荚部潜育期17~24d,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籽粒感病率越高。大豆植株体代谢旺盛的叶片和大于1cm的荚最易感病,而幼嫩和老化组织不易感病。  相似文献   

13.
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分泌物中果胶酶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腐烂病是危害中国北方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引起这种病害的病原菌为苹果壳囊孢(Cytospora sp.),这种病害使果树树皮腐烂。很多真菌都可以产生果胶酶从而使植物腐坏,因此文章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菌的果胶酶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可以产生活性极强的果胶酶.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规律。该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卵孢子萌发产生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寄主的气孔侵入,完成初侵染。菌丝体在寄主组织细胞间扩展,经7~12天潜育期,由气孔抽出孢子囊梗和孢子囊,产生新的游动孢子,不断进行重复侵染,流动很快,孢子囊萌发的适温为10~15℃,低温、高湿易于发病。秋天多雨、大雾,有利于病害流行。山东从7~8月份开始发病,9月为盛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生物量测定,研究不同温度、酸碱度及光照对榆白涩病病菌菌丝、病原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榆白涩病病菌菌丝在5~30℃温度范围内均可以生长;最适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5℃;pH值3~11范围内病原菌丝均可生长;菌丝生长最适的pH值为9。榆白涩病病菌孢子萌发率与温度呈正相关,5~35℃温度范围内病原孢子均可萌发;最适于榆白涩病病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30℃;最适孢子的生长pH值为8。全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不同光照试验表明光对孢子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辣椒疫病是由疫霉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的病残体里越冬,翌年湿度大、温度在18~22℃时,萌发侵入寄主,在病株上病原菌产生大量孢子囊或游动孢子,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17.
<正>苹果锈病又称赤星病,俗称羊胡子、羊毛疔,除了危害苹果、梨等果树,还危害转主寄主桧柏。其病原菌是转主寄生菌,是有转主寄主现象的代表性病害。1发生规律苹果锈病以菌丝体在桧柏枝上的菌瘿里或桧柏体表的锈孢子上越冬。春天菌瘿产出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到果树上,侵染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进行为害,担孢子每年只侵染一次。秋季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形成菌瘿越  相似文献   

18.
温湿度对辣椒疫霉菌生长及侵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表明,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菌丝生长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病原菌在燕麦、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孢子囊形成多;病原菌入侵的最佳湿度大于90%;温度对该菌潜育期影响较大,潜育期最适温度25~35℃。室内药效测定表明,复配农药抑菌作用明显,单剂中代森锰锌,硫酸铜在较高浓度时抑菌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番茄叶霉病(Fulvia fulva)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和侵染、病斑的潜育与显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叶霉病菌的分生孢子可以在清水中萌发,番茄叶面物质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侵染时未见附着胞形成。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3℃;相对湿度高(98%~100%)、持续时间长(10~24 h)适于孢子萌发(萌发率为65.2%~98.2%)。萌发的孢子经3 d干燥后丧失存活能力。叶面结水时间长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和侵染。建立了浸水时间与孢子萌发率、相对湿度与孢子萌发率和温度与相对孢子萌发率关系3个回归方程。番茄不同栽培品种叶霉病的潜育期不同,病害潜育期最短的为14 d。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对病害潜育期和显症期的长短没有影响。接种后保湿时间愈长,病害潜育期愈短。建立了病斑持续显症时间与逐日显症率、逐日累积显症率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黄瓜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生长、产孢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病原菌最适宜pH值为6,稍偏酸性环境更适宜病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不同营养试验表明,碳源中蔗糖最有利于病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在氮源中,硝酸钾和尿素最适于病菌生长和产孢,而有机氮较无机氮更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