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农技队伍现状目前,清涧县农技体系改革已完成。从县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看,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园艺站、蔬菜服务中心等15个单位,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人员配备齐全,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从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情况看,成立5个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虽然存在人员配置不齐等问题,但各单位的工作都以展开,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调查了解,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含种植业、农机和农检等)实有事业  相似文献   

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学荣 《甘肃农业》2005,(12):33-33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省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实现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高产稳产和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新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一些地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出现了经费短缺、装备落后、机制不活、队伍不稳等突出问题。如何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摆在“三农”工作面前的新课题。在调查的基础上,就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谈一些认识,仅供参考。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多年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初步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根据 2004年统计,全省共有省、地、县、乡农技推广机构6227个,其中:省级5个; 地级推广机构111个;县级753个;乡级5358个(农技站1225个,畜牧兽医站1406个,农机站1237个,渔业站4个,经营管理站1237个,综合站249 个)。实有职工28761人,其中:省级317人;地级2010人;县乡两级26434  相似文献   

3.
区域站成为推广体制创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体系之一,是农业部门工作的组织基础,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面对新形势,也显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在县级以下创办跨乡镇的区域站,作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派出单位,承担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就是改革中创新农技推广体制的一个亮点。1创新体制,适应基层改革形势随着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很多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也随之进行了改革。在改革中,有的地方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些新经…  相似文献   

4.
适应市场经济创建农技推广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当前,县乡两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正处于改革之中,它的稳定和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此改革之机,能否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农业部门和各级党政应该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黑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由市、县、乡、村四级组成,其中市、县和乡三级推广机构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村级技术员定报酬补贴。截至2016年底,黑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7个、乡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内有农技人员)65个。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机构在编人员452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441人。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湖北省荆州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2022年7—8月对全市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结果表明,荆州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术职称偏低且结构不合理、管理模式多样化、劳动报酬较低、兼职较多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落实相关政策,提高农技人推广员待遇,稳定乡级农技推广队伍;畅通基层农技人员职级晋升通道,充分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创新农技服务模式,拓展“一主多元”新路径等建议,对完善荆州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其他地区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当前,县乡两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正处于改革之中,它的稳定和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此改革之机,能否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农业部门和各级党政应该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几年,四  相似文献   

8.
郑宇 《福建农业》2012,(9):100-F0002
<正>7月31日至8月2日,省农业厅副厅长黄华康带领科教处调研员郑宇,在三明市农业局局长罗金水等陪同下,莅临将乐县、沙县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调研,并看望了我厅挂职、驻村干部。在与当地县、乡两级农技干部座谈中,黄副厅长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在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后,要加强县级农业部门和乡(镇)政府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双重管理和指导,农技推广机构要做到政策到位、定岗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条件到位、制度到位、任务到位、服务到位,为我省现代农业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黄副厅长一行还深入到利农集团设施农业果蔬基地、将乐禾生原生态菌业有限  相似文献   

9.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其关键是要靠科技。而科技成果只有尽快推广出去,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践证明,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我国整个农技推广体系当中县、乡两级推广机构是建设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技推广法》也明确规定我国农业推广网络以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分别作为推广网络结构的中枢和骨干。但在目前科技体制改革中,不少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县、乡两级推广机构被撤、并、转和“断奶”、“断粮”,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待遇低,一些基层农技人员被迫离开了农技推广岗位,出现了新一轮“线断、网破、人散”局面,整个农技推广体系中机构和人员分布呈现“倒塔形”。因此要扭转当前基层农业推广机构这种不正常现象,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嘉荫县自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项目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机制、硬件设施、人员素质、体系建设、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1工作推行方式1.1以技术培训为主要方式,全面促进人员素质提升一是按照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工作要求,我县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了全国班、普通班、科技示范户培训。我县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全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班培训;每年对县乡两级农技人员进行为期一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2006年,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对新时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进行全面部署;2009年,启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2010年,启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2013年,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为进一  相似文献   

1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满洲里市积极转变观念,主动谋划,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 政协委员呼吁强化基层农技推广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实现科技兴农的组织保证。但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转轨,一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已名存实亡。为此,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委员在政协大会发言时呼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必不可少!如何在改革中巩固和健全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陈耀邦委员提出四项建议:(1)正确进行分类指导,防止“一刀切”。(2)明确两类职能,安置分流人员。(3)推进体制创新,增强一线力量。(4)加大财政投入,推动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面对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我国进一步加快了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对全国基层农机推广的思路、任务与目标都制定了较为详尽的体制标准。经过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不断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基本建立起覆盖县乡两级体系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十余万个,其中乡镇区域性机构近八万个。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由于农技推广机构责任不明确、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在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下难以完成原有的标准。本文通过对在边疆开展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的目的与意义入手,提出若干解决方案,为广大基层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嘉荫县自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项目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机制、硬件设施、人员素质、体系建设、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1工作推行方式1.1以技术培训为主要方式,全面促进人员素质提升1)按照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工作要求,我县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了全国班、普通班、科技示范户培训。我县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全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班培训;每年对县乡两  相似文献   

16.
对县乡两级基层农技推广体制设置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个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对县乡两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体制设置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天津市静海县推广体系能力建设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原则和重点,提出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能力建设的4个关键环节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能力建设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以来,随着湘政办发[2010]71号文件下发,特别是2013年我国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实施,湖南省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高潮迭起。1.改革政策落实好湖南省有改革任务的县市区都出台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文件,完成了公益性岗位竞争上岗。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都定性为公益性服务机构,县级农  相似文献   

19.
坚持正确导向 强化农技推广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技推广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广泛深入开展,县乡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又面临新一轮改革。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正确引导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深化改革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改革的途径,有些地方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农技推广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但也有些地方做法欠妥,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本期我们特邀农业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郑文凯同志撰写了这篇专稿,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要发展,必须有完善的推广体系。要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进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难点是机构改革,关键是机制创新。河北省涉县根据县域特点,结合基层农技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工程的实施,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示范带动为突破,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加强队伍、创新机制等措施,健全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大力提升了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为推动涉县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