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收技术促春玉米增产增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收技术是指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延长作物收获时间,降低子粒含水量、增加作物产量、提高肥料效率的一项简单有效的科学技术。当前,东北地区春玉米早收现象普遍,不利于茎叶养分向子粒转移、降低子粒含水量、增加春玉米产量、提高肥料效率。以吉林省梨树县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晚收试验,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对子粒含水量、子粒百粒重、春玉米产量、肥料偏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晚收技术如何促进春玉米增产增效。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域概况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东辽河西岸,土地肥沃平坦,素有  相似文献   

2.
3.
以郑单958为对照,选用78个玉米新品种利用玉米品比试验,通过常规的栽培方式进行田间种植管理,根据田间生长期间的病虫害记载和产量分析比较,选出G35、G43、G48、G75等抗逆性强、稳高产的玉米新品种进入下一年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4.
李刚  王辉  何海军 《吉林农业》2011,(5):102-102
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2010年的气候条件下,玉米哲单37从5月30日至6月20日分5个时期播种。6月10日前播种在霜前能正常成熟,亩产可达472.4kg。6月15日播种在10月1日收获前未达到成熟标准,为蜡熟末期,亩产404.1kg。6月20日播期为乳熟末期,亩产297.7kg。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晚收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从不同收获时期的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及产量方面,分析了夏玉米适时晚收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黄淮海地区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达到完全成熟,收获期在10月10号左右为宜,籽粒含水量下降到28%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适期晚收能显著提高千粒重,最大限度地发挥玉米增产的潜力,增加玉米产量。但是,许多农民缺乏科学判断玉米成熟的知识,仅以玉米苞叶变黄作为玉米成熟的标志,过早收获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减产。  相似文献   

7.
去苞叶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研究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籽粒体积、干重、脱水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变化,以期明确去苞叶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作用。【方法】以先玉335(XY335)、郑单958(ZD958)和登海661(DH661)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去苞叶1/4(S1)、去苞叶1/2(S2)和苞叶全去(S3)以及对照(CK),研究去苞叶对夏玉米产量、籽粒灌浆特性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影响等。【结果】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显著下降,XY335的S1、S2和S3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下降9.45%、13.78%和27.89%,ZD958分别下降10.72%、15.07%和24.75%,DH661分别下降9.31%、16.01%和22.35%,去苞叶数越多,产量下降幅度越大。去苞叶后夏玉米的千粒重和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显著下降,S3处理影响最显著,XY335的S3处理千粒重和穗粒数分别下降15.30%和14.87%,ZD958分别下降11.22%和15.24%,DH661分别下降15.10% 和8.55%。此外,去苞叶显著影响夏玉米的籽粒灌浆特性,影响随去苞叶数的增多而显著加剧。去苞叶后籽粒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Dmax)显著减少,S3处理影响最显著,XY335、ZD958和DH661的S3处理的Dmax较CK分别缩短3 d、4 d和3.5 d。去苞叶后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和籽粒灌浆活跃期(P)等也均显著降低,且去苞叶数目越多,Wmax和P的下降幅度越大,XY335﹑DH661和ZD958的S3处理的Wmax较CK分别下降12.75%、17.78% 和17.12%。XY335﹑DH661和ZD958的S1﹑S2、S3的P较CK分别下降6.22%、9.82%和11.78%,5.39%、8.39%和13.09%,0.17%、2.39%和5.97%。去苞叶后籽粒鲜重和籽粒体积显著下降,籽粒脱水速率显著提高,灌浆时间减少,籽粒乳线消失时间和籽粒黑层出现时间较正常发育的籽粒缩短,S3处理影响最显著,XY335﹑ZD958和 DH661的S3处理的籽粒乳线消失所需时间较CK分别缩短10 d、6 d和4 d,籽粒黑层出现所需时间较CK分别缩短10 d、5 d 和4 d。【结论】去苞叶后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和籽粒灌浆活跃期均显著降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提高,导致籽粒灌浆时间缩短,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籽粒乳线消失和黑层出现的时间较正常发育籽粒缩短,进而严重影响夏玉米籽粒的正常灌浆,最终导致夏玉米产量显著下降,且其影响程度随去苞叶数目的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8.
每亩玉米可采收玉米苞叶40千克左右,经加工后可增值80-150元。 1、玉米苞叶的挑选与贮存 用来加工编织工艺品的玉米苞叶,必须是白色,不发霉,且软硬厚薄适宜。在玉米收获时去掉外面一层老的和紧贴玉米粒的嫩皮,中间部分便是理想的草编原料。  相似文献   

9.
玉米去雄是玉米增产简单易行的措施。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这一增产技术,2008年在灯塔市农业中心科技示范园进行了玉米栽培带叶去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去雄可提高产量10%~20%,表现穗大、粒多、粒重增加,如采取隔行去雄,单位面积平均可增产5%~10%。  相似文献   

10.
11.
一、技术简介(一)技术背景及应用地区近年来,豫西夏玉米在9月20日左右开始收获,乳线(即籽粒外部的黄白线)位于基部的1/2~1/3处,这时,玉米正处于果穗籽粒蜡熟期,籽粒灌浆时间不足40d,籽粒含水量在40%以上,成熟度差,这时收获,千粒重低,品质差,产量损失在10%左右。(二)技术优点及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玉米成熟期提前的原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8月末,农民陆续发现田里的玉米叶逐渐变黄,果穗苞叶松散干枯,植株死产时间较常年提早10~15天,怀疑自己种植玉米品种出了问题。我们通过对丹玉.铁单.东单、登海、沈单等14大系列162个品种的田间生育观测,发现玉米苞叶枯死时间大都在8月24日至9月10日之间,完熟期在9月5~23日之间,较常年提前。通过对46个玉米品种生育状况跟踪调查,抽雄期比上年平均提前7.4天,提前幅度在2~18天,吐丝期平均提前8.7天,成熟期平均提前9.5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喀什地区复播玉米生产水平,疏附县种子管理站于2011年引进玉米新品种祥玉15号、新玉29号、新玉35号进行生产示范种植,以便鉴定其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为喀什地区推广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设计示范种植面积共40 020 m~2。四个品种均为10 005 m~2,宽1.7 m,平均行距42.5 cm,株距25  相似文献   

14.
冯剑 《农技服务》2014,(3):71-71
<正>一、试验目的探索适宜我县玉米种植的最佳密度配置方式,为提高我县玉米单产和总产提供科学依据;县农扶局安排各乡镇作该试验。二、安龙县气候基本情况安龙县位于贵州西南部,平均海拔1500m左右,年均气温18.2℃,有效积温4870℃,年降雨量1362mm,雨热同期,适宜玉米生长。常年种植面积32万亩。现以兴隆镇为例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三、试验地的选择及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做到晚收增产,需谨记以下"六个一"。一看:看玉米生长特征,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一定:定玉米最佳收获期。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有些农民担心雨天影响秋收,耽误冬小麦种植;有些农民更担心自己果实被别人"抢走",因  相似文献   

16.
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现状及其与含水率的关系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目的】机械粒收技术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外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玉米生产转方式的关键。明确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研究影响收获质量的主要因素,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方法】利用2011—2015年在西北、黄淮海和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15个省(市)168个地块获得的1 698组收获质量样本数据,分析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平均为8.63%,杂质率为1.27%,田间损失籽粒(落穗、落粒合计)为24.71 g·m~(-2),折合每亩损失16.5 kg,平均损失率为4.12%,破碎率高是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收获玉米籽粒平均含水率为26.83%,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及机收损失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破碎率(y)与籽粒含水率(x)符合二次多项式y=0.0372x~2-1.483x+20.422(R~2=0.452**,n=1 698),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含水率大于19.9%),破碎率随籽粒含水率增大而增大。【结论】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时破碎率偏高,而籽粒含水率高是导致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对此,建议选育适当早熟、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低、脱水速度快的品种,适时收获,配套烘干存贮设施等作为中国各玉米产区实现机械粒收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密度而增加,因此只有合理的群体结构才能获取高产。本试验通过对春玉米群体高密度合理性的进一步探讨,找出适合我区玉米种植的最佳密度,从而获取最佳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进行玉米3414肥料试验,探讨在实际黄砂泥土应用中能使玉米获得高产的最佳氮、磷、钾肥料配方,从而为我乡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的配方依据。通过试验对比得出在黄砂泥土条件下, N:P:K的亩施肥量比例为14kg:13.5kg:14kg时增产极显著,达到739.07公斤/亩;同时在N:P:K的亩施肥量比例为21kg:9kg:14kg、14kg:4.5kg:14kg时,增产表现也极显著,分别达到719.38公斤/亩和713.55公斤/亩,建议在全乡黄砂泥田中可以按以上施肥比例进行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9.
1、试验目的:有机肥肥效的试验是研究有机肥、氮、磷、钾的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对玉米的实施,确定适宜的氮磷钾配比的有机肥,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地温以及增加土壤养分,从而确定最佳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