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蚕共育是由有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造专用蚕房、设备及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小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直到3龄出售给蚕农.这种小蚕共育不仅符合小蚕生长发育要求,而且经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它省劳力,省桑叶,省投资,蚕体壮,产量高,茧质优,效益好,可缓解养蚕用工与大田农忙用工的矛盾,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效益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柏垭镇蚕桑生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年来有所曲折,但蚕茧产量仍居全市首位.城乡改革,大量劳力外出,农村劳力矛盾突出,蚕茧产量质量上不去,影响蚕农积极性.为此,柏垭镇从1985年以来,坚持小蚕共育14年,1999年计划养蚕4700张,产茧120吨,单产25.5公斤,比去年提高4公斤,夺取了蚕茧“一优双高”的好成绩.1.主要措施.柏垭镇今年对46个共育户进行了调整、完善、提高,具体方法是争取“五统、  相似文献   

3.
<正> 小蚕共育,是蚕桑技术推广体系中直接帮助千家万户应用养蚕科学技术,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对待、全面推广,现就我县依靠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小蚕共育的现状、措施和效益概况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养好小蚕七成收",搞好小蚕共育是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的关键。小蚕共育是针对农村千家万户分散养蚕的现实,把小蚕集中在较好的设施、设备及消毒环境中,由具有较高饲育技术的人员进行饲育,以饲育出蚕头足、发育整齐、强健无病的小蚕,供大蚕户饲养,确保养蚕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小蚕共育一是有利于补催青,能有效提高一日孵化率,确保了蚕农饲育头数;二是  相似文献   

5.
我队近年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种桑养蚕,蚕桑生产逐年发展,一九八○年,全大队桑园面积二百二十亩一分七厘,养蚕一千一百四十六张,产茧四万四千九百四十斤,收入六万七千一百零六元,去年又扩种桑一百三十九亩三分三厘,新老桑园面积达三百五十九亩五分,养蚕二千五百张,产茧八万五千八百一十八斤,收入一十三万一千四百六十八元.产量产值都比八○年翻一番.去冬今春落实了生产责任制水田包干到户,生产队也把集体桑园包干到户,这样不但不挖桑,而且社员还利用自留地种植桑园五十三亩七分,种一亩桑以上的就有六十户,全大队桑园面积目前已达四百一十三亩二分,种桑养蚕达六百户.  相似文献   

6.
胡大武 《四川蚕业》2013,41(3):38-39
<正>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生理特点对环境的要求,采用适度规模集中饲养,是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一种科学养蚕组织形式,具有"三省"、"三高"特点,即省人工、省桑叶、省投资,养蚕单产高、蚕茧质量高、养蚕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要提高小蚕共育质量,必须抓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淳安县地处浙江西部,境内以千岛湖为中心,地势向四周边缘逐渐升高,构成山间盆地,素有“八山一分半水半分田”之说.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蚕桑生产得以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尽管后期有所曲折,但1997年仍跻身于全省重点产茧县行列,居全省第七位、杭州市之首.蚕桑生产现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三大骨干经济项目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山区综合开发和二、三产业的快步发展,养蚕的劳力矛盾显得十分  相似文献   

8.
<正> 我区今年春夏蚕生产,春季遭受久旱不雨,夏季遭受洪水袭击的严重自然灾害,桑树生长发育不好,桑叶减产,叶质不良。全区蚕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千方百计战胜了旱涝灾害,加强了桑树肥培管理,用科学技术养好了春夏蚕。全区共养春夏  相似文献   

9.
<正> 小蚕共育是由有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立或改造专用蚕房、设备及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小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直到3龄出售给蚕农。这种小蚕共育不仅符合小蚕生长发育要求,而且经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它省劳力、省桑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区从1985年以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蚕茧产量由原来3500公担增加到1989年5266公担,增长66%。但蚕茧单张产量很不稳定,1989年全区单张产茧量仅达23.7公斤,收入205元,一定程度影响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 1990年以来,根据省蚕桑基地建设会议精神,结合本区的实际,把建设基地、发展蚕桑适度规模经营和科技兴蚕作为工作重点,在抓科技兴蚕工作中又把全面推广“小蚕专业化共育”作为蚕茧单产、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爱玲 《蚕桑通报》2012,43(3):54-55
小蚕共育是促进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减少感染病原的机会,为大蚕饲养提供保证,是实现蚕茧优质高产稳产的基础,这充分说明了饲养小蚕的重要性。可是最近几年生产中,很多蚕农小蚕共育技术不到位,影响蚕的发育。要养好小蚕,消毒防病是基础,补催青是关键,精心饲养是保证。  相似文献   

12.
杨昌旭 《广西蚕业》2002,39(2):29-30
小蚕共育技术是我县近年全面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经几年的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养蚕经济效益 ,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和接受。为使这项新技术更完善 ,笔者认为有必要更进一步地规范共育设施和饲养技术标准 ,使小蚕共育质量不断提高。1 物色好“小蚕共育员”是提高共育质量的基础小蚕共育操作员简称小蚕共育员是一个园区范围蚕农的技术骨干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蚕区蚕业生产的发展。因此 ,物色和选定好小蚕共育员意义十分重大。1 .1 小蚕共育员及共育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是小蚕共育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小蚕共育员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陈汉文 《广西蚕业》2007,44(2):43-45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它不仅能使养蚕高产、稳产、优质、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桑叶、节省劳力、节省投资成本。笔者根据多年的小蚕共育经验,就如何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和要点做一简要介绍,以促进小蚕共育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 建国以来,我省小蚕共育经历了临时互助,集体专人、专业经营三种形式的发展阶段.无论那个阶段的小蚕共育,均获得良好效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据此,可以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实施小蚕共育都是大面积蚕茧高产稳产的可靠保证。但就目前全省的情  相似文献   

15.
小蚕共育要严格按照共育的主要技术要求去做,才能保证育出发育整齐,体质强健的小蚕,才能确保蚕茧产量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6.
陈汉文 《蚕桑通报》2007,38(2):62-63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它不仅能使养蚕高产、稳产、质优、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桑叶、节省劳力、节省投资。笔者根据多年的小蚕共育经验,就如何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和要点做一简要介绍,以提高小蚕共育质量和养蚕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我市引进推广了小蚕共育技术。到九十年代我市小蚕共育率达到50%以上,平川县达到70%以上,推广好的县达90%以上,小蚕共育技术在各个共育点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实施,共育质量能得到保证,对提高我市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小蚕共育虽有所降低,但仍是提高我市蚕茧产量、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玉林市容县、贵港市黄练镇、八塘镇等十多家小型小蚕共育室的饲养调查,发现小型共育室在小蚕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提高小蚕质量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贵州蚕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所发展.到1993年止,有桑园9万亩,产茧量达3.7万多担.但各地由于科学养蚕技术贯彻不力,病害、虫害、药害等严重危害蚕作安全,蚕茧单产一直不高,经济效益低.长此下去,势必会挫伤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给根基不牢的贵州蚕业带来毁灭之灾.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蚕病多、单产低、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笔者曾几次到晴隆县调查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抓小蚕共育 防蚕病发生 对提高蚕茧生产经济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县蚕桑生产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了较快的发展,桑树已由1979年的411万株发展到1983年的1700多万株,增长了四倍,蚕种发放量由1979年的7152张增长到1983年的19764张,蚕茧产量也由1979年的32.51万斤达到1983年的71.02万斤,增长了一倍多,产值超过了百万元,整个形势是好的。但在好的形势下却掩盖着另一种倾向,这就是随着蚕种发放量的增加,一年多次养蚕的开展,特别是联产承包桑随地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