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分工与协作的表现形式、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驱动力,分析了贸工农一体化存在与完善的必然性;论述了贸工农一体化对国民经济、农业基础产业、工业化进程、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指出了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贸工农一体化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形成、特点、活动方式,总结了企业在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企业是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并提出了突出重点,培植龙头企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主要措施是政府制订倾斜政策,优化外部环境;企业自身要分析综合优势,创出特色;社会要健全服务体系,提供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3.
贸工农一体化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形成、特点活动方式,总结了企业在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企业是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并提出了突出重点,培植龙头企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主要措施是政府制订倾斜政策,优化外部环境;企业自身要分析综合优势,创出特色;社会要健全服务体系,提供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4.
贸工农一体化首先被善于开拓、善于思考的山东人提出,它作为组织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大创举,不仅对山东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了较好的示范、推动作用。然而,回顾近几年来山东省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再对比一下省外的发展形势,作为贸工农  相似文献   

5.
贸工农一体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新机制。这一机制的好处在于: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农户按合同生产、交售,企业按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在各个环节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贸工农一体化还可以突破所有制、行业、地域等界限,将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融为一体,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优势与利益互补,提高了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热门话题,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高级形式。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合理的方向发展,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经营优势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解决现有制度安排中农业规模不经济的一种制度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但分散经营,规模狭小,农业规模不经济却是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如何较好的解决规模经济问题,制度经济学提出了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农垦农业产业化的涵义、建设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三个问题。指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区别和联系。从培植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三个方面提出建设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对台州市贸工农一体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台州市在推行贸工农一体化过程中,坚持工贸结合,农字当头,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较为宽广的发展路子。到目前为止,该市从事农副渔产品深加工的企业有2万多个,其中近千家企业较好地实行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这些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为发展当地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使企业自身拓展了生存空间。一、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优越性台州市抓贸工农一体化建设始于80年代后期,是我省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该市根据乡镇企业特点,以以工建农、以工哺农为出发点和归宿,扎扎实实地走了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多种类型贸工农一体化组织,使企业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纳入社会化大生产之中,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综合效益,形成自我发展新机制,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在农业管理、产业组织和经营形式上的又一次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诸城模式——“贸工农一体化”诸城市(1987年由县改市)是全国百强县之一.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总人口102万.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分割,生产、加工、流通脱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者、经营者之间利益关系不协调等矛盾日渐突出.早在80年代后半期,诸城为解决以上矛盾实施了贸工农一体化的改革.其主要做法是: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为导向,以农副产品加工经营企业为龙头,以千家万户的家庭经营为基础,通过社会化服务和利益吸引,使农工商贸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一体化”主要结构包括四个方面:以农户和村级集体经营为主体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以城乡工业和商贸企业为主体的农副产品加工经营体系;以商贸系统为主体的商品流通体系;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协调调控体系.这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形成贸工农一体的运行机制:龙头企业,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情况,与农户签订合同,  相似文献   

11.
(一) 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当前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迫切要求,可以说,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认为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现实意义至少有五个“有利”; 1.有利于促进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推动农村改革的深化。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这种服务体系的发展,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12.
<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实现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其根本出路就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或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这种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配套相加,而是一种内在的机制上的联系.尤其突出了利益共同体的构筑,即把产业化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用经济利益联接起来,达到结合紧密,关系牢固,全面推进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本文试图从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对当地农业的支柱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贸工农紧密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经营理念为手段,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把农产品的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性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的产业。本文主要介绍了山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实现农民增收和山西省全面发展小康。  相似文献   

16.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4,(7):52-52
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示范社农业部计划从2014年至2016年.在全国择优创建1000个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示范社.引导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蚕桑业是我国传统种植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受到劳动密集型技术要素的制约,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加大和比较效益优势不明显等影响,蚕桑产业面临严峻考验。本文围绕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从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贸工农一体化构建和推进蚕桑产业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三高”农业的地域特征,从思想观念,产业结构,贸工农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方面,探讨了“三高”农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南省“世界鸭王”华英集团贸工农一体化进程进行调查研究,对集团的竞争优势及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分析.从改革步骤、资源配置、外部环境、组织形式转变、企业扶持及推进科技进步等六个方面对河南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推进黑龙江垦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对黑龙江垦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和考察,总结了垦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推进黑龙江垦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