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为今后蓝刺头属植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就该属植物相关研究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相关研究,对该属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蓝刺头属多数植物具有很大药用价值,目前对蓝刺头属植物生物活性方而的研究则主要是针对植物粗提物进行活性评价,对于蓝刺头属植物治疗不同病症的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化合物追踪研究很少有涉及.[结论]为综合利用这一丰富的植物资源,应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寻找到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开发新药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东缘银莲花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巩红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388+6391-6388,6391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银莲花属藏药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为该属藏药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研究其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结果]青藏高原东缘银莲花属藏药植物共有9种,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青藏高原东缘银莲花属藏药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为夹竹桃科和大戟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南地区常见的5种夹竹桃科植物和4种大戟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甲醇冷浸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方法制备植物提取物,以薄层层析(TLC)—生物自显影法测定9种植物提取物的体外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通过斑点及斑点的迁移率(Rf)初步评价样品中化合物的极性和活性,根据抑菌斑大小评价化合物的活性.[结果]除银柴外,其余8种植物提取物对供试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红背桂、红背山麻杆和蝴蝶果对7种供试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且红背桂和蝴蝶果提取物的抑菌斑直径超过10mm,Rf集中在0~0.13,说明活性化合物极性偏大.除夹竹桃科的羊角坳外,其余8种植物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红背山麻杆的抗氧化活性最强,Rf为0~0.52,抗氧化斑直径为5~10mm.[结论]TLC-生物自显影法能够快速检测和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红背山麻杆、红背桂和蝴蝶果可作为抗细菌的候选植物资源利用,红背山麻杆可同时作为优良的抗氧化植物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4.
胡枝子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胡枝子属(Lespedeza Michx.)植物在中国民间药用情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归纳。胡枝子属植物在中国应用广泛,供药用的约有15种,主要含有黄酮、萜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多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早孕、镇痛等药理活性。中国胡枝子属植物资源丰富,其药用价值值得关注,尤其是它对肾功能的作用,应以药理实验为指导,对其活性成分进行追踪研究,进而开发出安全有效的治疗肾功能不全的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5.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阿魏精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阿魏是伞形科阿魏属植物的总称,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目前,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药用化学成分研究较多,但对其农用活性研究报导很少。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对阿魏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期对阿魏精油农用生物活性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簪属植物研究进展玉簪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玉簪属植物资源分布、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等角度对玉簪属植物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对玉簪属植物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园林应用,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力度不够,应加大对玉簪属植物药用价值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类多样,风毛菊属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3亚属16种。该文对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藏药植物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类多样,杜鹃花科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共有1属7种.为此对青藏高原东缘杜鹃花科藏药植物的属种组成、区系成分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东缘黄芪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黄芪属藏药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黄芪属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11种,占青藏高原东缘藏药植物总种数的1.67%.为此,对青藏高原东缘黄蓖属藏药植物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巩红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23-11823,11825
通过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6种。为此,对青藏高原东缘紫菀属藏药植物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野豌豆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琛  高昂  巩江  贾旭  陈烨丹  侯晓艺  崔延堂  吴帆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86+8394-8386,839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野豌豆属植物的主要化学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发现野豌豆属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临床报道较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关于其药理作用的报道较少,今后要加强该属植物的药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红景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景天是重要的藏药之一,具有多种药效,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已经开始对它进行研究。对近两年来国内外对红景天的研究,包括其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药理与临床应用、毒理、组织培养等各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刘敏莉  刘佳  李江楠  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20-15421
[目的]探讨油松、樟子松松针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石油醚)冷浸法提取油松和樟子松松针挥发油,精制后获得蛋黄色澄清精油。运用GC-MS技术对松针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果]从油松和樟子松松针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出40和20种化学成分,其中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结论]油松、樟子松松针挥发油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芦荟的保健功效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虹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90-92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芦荟新的化学成分不断被发现,芦荟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芦荟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保健功效,并对芦荟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地区旱雨季降水分布的显著差异导致其生境植物的生理生态差异.为评估这种差异,本研究选取喀斯特森林次生林常见落叶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 Muell.)和常见经济作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两种植物旱、雨季饱和净光合速率(Pmax)、比叶面积(SLA)、叶氮量(Nmass-leaves)、茎氮量(Nmass-sterm)、叶绿素a、b总量(Chla+b)及其比值(Chla/b)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植物的上述所有指标在旱季均呈下降趋势,红背山麻杆在不同季节的生理指标均高于桂花,营养获得和储存能力较强.红背山麻杆作为喀斯特特殊生境优势种比桂花在生理指标方面显示出更好的适应性,这可能是其成为喀斯特森林群落的先锋种和优势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力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036-2037
[目的]综述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功效的研究成果。[方法]查阅国内外最近几年的数十篇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类型、药理作用方面综述该研究的进展情况。[结果]金银花植物主要舍有挥发油、黄酮、有机酸、皂苷、无机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油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金银花具有抑茵抗病毒、解热消炎、保肝利胆、止血、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结论]金银花有进一步开发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厚朴药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厚朴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厚朴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挖掘天南星与半夏的药用价值及开发潜力,充分利用其品种资源,对天南星和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抗虫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及开花后各发育阶段长度与大豆化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有很大影响。光照长度的作用不仅涉及光合时间,而且与光周期本身的机制有关。长光照下大豆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上升,棕榈酸和油酸占脂肪的比例下降,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有所升高,硬脂酸含量存在处理间的显著差异,但与光照长度的关系复杂。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光照处理均对大豆化学品质有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化学品质性状与花荚期和鼓粒期长度关系密切,较长的开花后阶段有利于脂肪含量和亚油酸比例的提高。品种遗传特性对大豆化学品质性状的影响大于光照长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