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吸虫病.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姜片吸虫病是地方性流行病,主要发生于以水生饲料喂猪的地区.人常因生食菱角等水生植物而感染.  相似文献   

2.
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吸虫病.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姜片吸虫病是地方性流行病,主要发生于以水生饲料喂猪的地区.人常因生食菱角等水生植物而感染.  相似文献   

3.
新疆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新疆13个地区25个规模化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调查并开展了防制试验研究.结果在2001年前未使用疫苗的8个猪场全部有阳性存在,猪场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平均34.4%,使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后仍有16个规模化猪场出现野毒感染抗体阳性,表明猪伪狂犬病是造成新疆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哺乳仔猪腹泻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涉及云南省陆良县5个规模化猪场的152份发生仔猪腹泻病的病料,检测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圆环病毒(PC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结果表明: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大肠杆菌和PCV,5个猪场中,有2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1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PCV和PED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PC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和PEDV.综上所述,引起云南省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可确定为PCV和大肠杆菌,同时部分猪场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PEDV的混合感染,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猪场业主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湖南省部分猪场种猪群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弓形虫感染对病毒疫苗(猪瘟、蓝耳病、口蹄疫)抗体和生产成绩的影响,试验采用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湖南省7个市14个猪场(分别来自3个不同种源)送检的184份种猪血清进行猪弓形虫抗体的检测,同时又进行了猪瘟病毒抗体、猪蓝耳病病毒抗体和O型猪口蹄疫病毒抗体检测,同时结合生产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猪场猪均有弓形虫感染,平均抗体阳性率为58. 7%,其中常德市最高,达到90. 0%。从14个猪场的种猪来源分析,种源不同,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47. 1%~69. 0%),就算是同一种源的不同猪场,弓形虫感染情况也相差比较大。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与猪群的健康状况有关,猪群弓形虫抗体OD_(450)值平均值越高,猪瘟病毒的免疫抗体越低,弓形虫抗体OD450值平均值在2. 000以上的猪群,蓝耳病病毒抗体水平则有明显下降趋势;猪场生产成绩与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无明显关联。说明该地区猪弓形虫感染较普遍,在猪群健康度较好的情况下,猪场生产成绩与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无明显关联,但弓形虫的感染程度对其他病毒的免疫抗体水平有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2008年6—8月对广东和浙江部分地区7个集约化猪场猪群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个猪场中有6个猪场存在寄生虫感染,场阳性率为85.71%;主要感染虫种有食道口线虫、猪球虫、小袋纤毛虫、鞭虫等,其中猪球虫感染率达到24.74%,食道口线虫感染率为7.22%,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2.06%,鞭虫感染率为1.03%,且不同年龄阶段猪群寄生虫感染情况不一。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市密云县猪场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笔者陆续发现了猪结肠小袋虫病。发病的猪场都是小型规模猪场,饲养环境为半密闭猪舍,以20~40千克的育肥猪为主。经对发病猪场调查,有2个猪场从江苏引进仔猪,发病猪经诊断是猪结肠小袋虫病和猪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而导致大批发病,死亡率较高。其他几个发病猪场均是自繁自养,经诊断为单纯猪结肠小袋虫病。  相似文献   

8.
对玉林、贵港、南宁、来宾、桂林四市11个县(区)28个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PCV2抗体;结果有16个猪场检出PCV2抗体;17个猪场中有4个猪场检出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6%,病毒平均阳性率为23.5%。对个别发生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猪场进行防制试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海南省规模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的感染情况,采集海南省8个市县16个不同规模猪场血清样品1 286份,用ELISA方法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ApxⅣ抗体进行检测,分析AP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1 286份猪血清样品共检出阳性样品436份,抗体阳性率为33.90%。其中,检测母猪血清326份,抗体阳性率为47.85%;检测哺乳仔猪血清324份,抗体阳性率为37.65%;检测保育猪血清316份,抗体阳性率为18.99%;检测育肥猪血清320份,抗体阳性率为30.63%。8个市县均有APP感染,其中文昌市APP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规模猪场均有APP感染,其中中型规模猪场APP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品种猪均有APP感染,其中杜长陆三元杂猪APP抗体阳性率最高。说明PCP在海南省部分规模猪场中普遍存在,对猪场进行PCP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江西省泰和县规模化猪场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情况,于2018年3~5月随机选取泰和县周边5个规模化猪场,并采集5个猪场中不同年龄段腹泻猪共计100份粪便样本,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测观察。检测结果显示,34份样品为小袋纤毛虫阳性,阳性率为34%;在25份哺乳仔猪样本中,检测出小袋纤毛虫的有2份,阳性率为8%;在25份保育猪样本中,检测出小袋纤毛虫的有9份,阳性率为36%;在50份育成猪样本中,检测出小袋纤毛虫的有23份,阳性率为46%。5个猪场检测结果均为小袋纤毛虫阳性,猪场阳性率高达100%,各猪场感染率为20%~50%。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泰和县规模化猪场均有小袋纤毛虫感染,且各阶段猪均有感染,感染率从高到低为:育肥猪、保育猪、哺乳仔猪。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龙岩市部分猪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和猪等孢球虫的感染情况,采集龙岩市不同县(市、区)4个猪场不同年龄阶段猪群的245份粪便样品,进行直接涂片镜检检查。结果表明,4个猪场均检查到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平均感染率33.5%,其中种公猪感染率最高为51.7%,哺乳仔猪感染率最低为10.0%;2个猪场检查到猪等孢球虫感染,平均感染率2.0%,其中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感染率分别为5.2%和4.8%。调查结果为猪场采取合理措施防治猪结肠小袋纤毛虫和猪等孢球虫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省7个市县地区14个猪场为研究对象,采集疑似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死猪、病料、精液、血样等样品181份,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有89份,阳性率49.2%;14个规模化猪场中均检测出了PCV2阳性。在死亡的43头猪中有21头PCV2阳性。病料中PCV2的阳性检出率54.0%。该病在春夏季节感染率最高,并存在病毒混合感染和继发细菌感染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分析,大部分猪场因感染PCV2而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其中遂宁市和绵阳市的6个规模化猪场中检测到PCV2感染所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结果表明,四川省部分地区的规模化猪场中已经广泛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种猪场、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现状与野毒感染情况,对辖区内9个猪场开展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显示,9个猪场中有7个存在野毒感染,隐性带毒普遍,基因缺失苗免疫合格率为96.9%。培育健康猪群、加强净化、科学免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应用ELISA方法,对6个规模猪场的成年种公猪进行伪狂犬野毒感染抗体(gPI抗体)的检测,结果发现3个规模猪场的公猪存在猪伪狂犬野毒感染,占抽检猪场的50%.42份抽检血清样本中有11份伪狂犬野毒感染抗体(gPI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6.19%,初步表明猪伪狂犬野毒在被检规模猪场及其种公猪群中均有较高的感染.杜洛克、...  相似文献   

15.
北京部分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北京地区11个区县未用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部分规模化猪场的1 98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总阳性率为25.35%,其中断奶仔猪阳性率为17.68%,育肥猪阳性率为33.03%,育肥猪的感染阳性率高于断奶仔猪,19个猪场中有13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冬春季节的感染率较高,1月~3月的阳性率高于4月~6月.  相似文献   

16.
采用阻断ELISA法,对广东省9个地区经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免疫的中小型猪场2005年-2006上半年送检的375份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有9个地区猪场血清呈阳性,其中阳性血清174份,平均阳性率为46.4%,最高阳性率达65.0%,提示该地区中小型猪场有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找到剑河县某3个猪场剑白香猪发生流产、死胎的原因,掌握感染情况,试验从发病的3个猪场采集6头流产胎儿和猪血清1 611份,用猪细小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病毒核酸,用猪细小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自然感染抗体。结果表明:6头流产胎儿均为猪细小病毒核酸阳性,3个猪场的猪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35. 09%、42. 06%、46. 18%,0~30日龄仔猪、商品猪、后备猪、能繁母猪、种公猪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45. 33%、33. 61%、36. 96%、51. 27%、45. 83%。说明3个猪场猪细小病毒感染率高,危害严重,在3个猪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苏州地区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笔者对全市33个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进行了血清学ELISA检测。结果发现苏州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差异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监测我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伪狂犬g 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12年2月~2017年7月送检的我国11个省份925个规模化猪场的44809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925个猪场中有508个野毒阳性猪场,占检测猪场总数的54.91%,检出9153份阳性猪血清,平均阳性率为20.42%。其中种猪的野毒感染情况最明显,检出率较高,阳性率为23.19%;育肥猪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为17.22%。调查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群中仍存在PRV野毒感染。同时,本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日龄猪的PRV野毒感染情况及该病的流行趋势,为我国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方案治疗怀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7年8月,上犹县有2个猪场(分别饲养156头和143头30~40kg的小猪)在同一天有少数猪发病,很快波及全群。经诊断怀疑这2个猪场的猪感染的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笔者采取了2套方案进行对比治疗,甲猪场(156头)用方案1治疗10d后,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