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涟源县湘波公社20个大队,5012户,20227人,13781亩耕地,自然条件较好,适宜发展茶叶生产。1965年以来,公社、大队两级相继建立了20个专业茶场,其中公社办1个,大队办19个,除园艺场外,平均每个大队基本上都有一个茶场。茶园面积2178亩,占全社茶园总面积2315亩的94%,1980年产茶1995担,占全社茶叶总产2066担的  相似文献   

2.
长沙县开慧公社茶场,于1977年秋冬开荒,1978年春植茶。现有4个工区,场员60人,茶园面积836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的指引下,在农业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公社党委  相似文献   

3.
涟源县湘波公社20个大队,3个公社场。5002户,20434人,总耕地13781亩。19个大队茶场,2个公社茶场。茶园面积2315亩,大队、公社级茶场面积2178亩,生产队  相似文献   

4.
黄材公社茶场建于一九六六年,现有茶园面积三百六十七亩,其中采摘面积二百八十亩。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九年,茶叶收入徘徊在二万八千元左右。一九八○年初,公社党委和场管会决定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土地分红等措施,以迅速改变茶场的落后面貌。这些措施的实施,调动了场队和专业队伍的办场积极  相似文献   

5.
邵东县龙公桥公社龙公桥大队茶场,是1964年办起的茶场。现有茶园面积187亩,其中幼龄茶园30亩。建场标准虽然较高,但因茶园基础差,土层浅,土质贫瘠。办场十多年以来,一直是集体经营,场员“吃大锅饭”,搞好搞坏,照样拿工分。茶园培管粗  相似文献   

6.
武冈县双江公社太平大队茶场,位于海拔736米高的江背岭上。自一九七一年开始建场以来,全场125亩茶园树势生长良好,连年丰产增收(见表1)。一九八二年全场85亩投产茶园,采收的鲜叶折合干茶共  相似文献   

7.
61浙江义乌县楂林公社茶场新茶园剪影@俞妙芹~~  相似文献   

8.
石屯公社位于政和县星溪河畔。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山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是政和县粮食主产区,也是重点产茶社。全社10个大队(场),48个生产队,农户2771户、14989人,水田面积20,000亩,茶园面积七千亩,其中可采面积三千亩。几年来,由于积极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公  相似文献   

9.
武冈县双田公社大坪大队茶场有茶园125亩,其中有良种茶园42.7亩(槠叶齐,高桥早、湘波绿、福鼎大白、云南大叶、江华苦茶等)。1975年该场从省茶叶研究所引进槠叶齐茶苗,栽植面积6.38亩,现平均树幅120厘米,树高80厘米。1980年夏茶开始打顶养蓬,1981年正式投产,  相似文献   

10.
一、丰里茶场改造低产茶园效果好丰里茶场是安化县烟溪公社丰里大队队办茶场。1967年建场,共有茶园64亩。由于建园标准不高,培管差,采摘不合理,造成茶树未老先衰,茶园覆盖度不到50%。1977年产茶87担,产值10794元。1978年产量下  相似文献   

11.
大寨的道路是斗争的道路,棠口公社茶场是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一九六六年冬,棠口公社党委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教导,号召全社十三个大队,组织起一千多人的劳动大军,进驻海拔800多米高  相似文献   

12.
地处白云山麓的福安县社口公社是我省三大工夫红茶的主产地。社口公社茶场是以知青为主体的社办茶场。该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綱、全面发展”方针与“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积极开山种茶,发展茶叶生产,茶园面积逐年扩大,茶叶产量年年增长,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为巩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新昌县拔茅村茶场,是一个具有20年历史,走“三专”道路(配备专业队伍、实行专业化管理、专事茶叶生产)的村办茶场,全场有89亩生产茶园,1989年产干茶21538公斤,亩产242公斤,总收入达225212元(包括收青制干产值),获净利达5万元。该场原是1970年发展的大队茶场,80年代初,周围大队茶场的茶园都相继分给农户承包,有的直接平分到户,连承包款也不交大队,在这种形势下,拔茅村的党支部与村干部进行了多次讨论分析,一致认  相似文献   

14.
大庸县三坪公社金山茶场于一九七二年筹建,现有茶园八百亩(其中可采三百六十七亩),厂房和住房四千一百七十七平方米,一套茶机十四台。一九七七年开采,一九七八年产条红茶九十八担,每担均价一百一十四元。一九七九年转产红碎茶,产量  相似文献   

15.
桃江县王家村乡茶场有茶园面积168亩。他们从1983年以来,采取七条过硬措施,连续两年增产增收。特别是今年仅春夏茶就收入14963.6元,加上加工收入和其他收入1050元,及秋茶产值,预计全年可完成29000多元,比1982年的产值翻了一番,是建场以来收入最高的一年。1983年,这个茶场有职工17个,以李仕生与乡政府签订合同后,为了改变过去管理不善,质量低劣,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与全场职工商量,制订了七条过硬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汨罗县红花公社上茶场,是1966年开办的。现有茶园308亩,其中采摘面积250亩。由于他们科学种茶,精培细管,从1977年以来,茶叶亩产都在两百斤以上。今年(1983年)虽遇上了历史上罕见的风、冰、洪、旱等多种自然灾害,仍然实现了大面积高产,全场共产红、绿毛茶625担,比去年增加了185担斤,增产42%,按采摘面积亩产250。其中2。1亩试验园产干茶960.8斤,平均亩产达457.5斤。  相似文献   

17.
1葛洪山茶场的地理与生态环境现状 1.1地理位置 霞浦县葛洪山茶场位于霞浦县南部葛洪山脉西南向丘陵地带,海拔300m左右,最高山峰海拔605m,南坡面向东吾洋,东面远眺东海福宁湾,山海风光秀丽,自然条件优越,为中亚热海洋性气候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年降雨量1400mm左右,无霜期长达300天,日平均气温≥10℃积温6000度左右,葛洪山茶场的茶园主要分布于葛洪山西南向海拔300m上下的树林间,形成茶林结构的生态茶园,在茶场东向北面建立护园林带,构成-道林带一片茶园的布局,茶山顶部和陡坡处营造护坡林,茶山道路种植护路林,全场建成10条护园森带,面积150多亩,把300亩茶园环绕,空气湿润,云雾缭绕,呈现出一道林茂茶绿良性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浮青公社“三·八”茶场、由四十六个青年妇女劳力组成,六百五十亩茶园,一九六九年秋开始试种绿肥(主要种红花草),去年扩大到二百三十亩,全面丰收,亩产鲜草七千余斤。几年的实践证明,茶园间种绿肥,对节  相似文献   

19.
霞浦县洋里茶场地处柏洋山区,海拔580公尺,是茶叶单产较高的单位之一。现有茶园700亩,其中可采面积540亩,1980年产茶710担,平均亩产131斤,有54亩茶园亩产在200斤以上,其中1.1亩平均亩产631斤,(1979年达710斤)。我们对培育高额丰产茶园的经验,作了初步的调查,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20.
高峰茶场,地处平和县下寨乡的西北部,茶山均分布在海拔七百四十米的高山上。该场一九六六年六月开办。现有茶园总面积三百九十二亩(其中:投产面积三百五十亩)。一九八七年总产茶叶41吨,总产值二十四万六千余元。茶园从一九七○年打顶投产以来,茶叶产量从530公斤,直线上升到一九八七年的41吨,十七个年头连续高产、稳产、增收。茶园投产面积的单位产量从一九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