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和谐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里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里邀游,感受学习语文的美。一、教学语言的和谐美——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2.
作为以形象创造形象的语文教师 ,其教学态势语言所传递出的信息会参与其整个教学过程 ,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智慧、心灵和个性 ,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学态势语言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语文教师和谐的态势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运用跟教学有声语言协调一致的态势语言符合学生无意注意的规律 ,使学生能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和谐就是多样统一 ,就是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形成因素的差异性的彼此协调。和谐是一种基本的美的形式原则 ,它对于教学态势语言同样至关重要。其二 ,语文教师自然的态势语言有…  相似文献   

3.
感受美挖掘美创造美──让课文的艺术美感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去张爱国一、充分感受美认真渲染美深入挖掘美感受美,渲染美是审美与创美的首步.语文教学与美密不可分,全套语文教材是一个充满美的魅力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从雨中的泰山到多姿的天山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美;从讴...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文学作品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尤其是被誉为"美文"的散文更是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5.
正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一点一滴的积累是多重要。语文教学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学生积累的一个过程,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随着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升,思路的逐渐清晰,"积累"在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读古人的文章,体会古文的精妙,钦佩古人的文采,但我们知道古人在学习上多以朗读,背诵精典的篇章为主,长时间的积累不仅使之培养了语感,也体会了章法之妙,日积月累后沉淀下来的就是一篇篇佳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阶段,虽然学生的心理年龄尚未成熟,但为了塑造他们不偏不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审美教育依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师要选取符合小学生学习兴趣及认知水平的材料作为讲课内容,并依托自然美、文学美、社会美等艺术形式,引导小学生如何去评判美与丑的区别。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眼光在这一系列的美好事物的耳濡目染之下会得到提升,进而培养起高尚的情操及创造美的能力。然而,从目前的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分析而言,其过程并非无懈可击,本文则细致地探究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这一问题,以期能告诫广大师生必须从基层开始构建语文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中处处洋溢着情感美,编入教材的都是作者"情动于衷"的力作。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用发自灵魂的真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氛围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因此,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郭晓雯 《甘肃农业》2005,(9):129-130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语文教学任务由培养双基到培养能力,进而由发展智力到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实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和谐统一。”①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以情施教,以情促学,重视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探索,不仅形成了富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语文课是与美育关系最为密切的课程之一。语文教学对美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实施美育主要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三方面来进行。从这三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语文教材中发掘美、鉴堂美以及如何使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呈现过程美是语文教学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所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创设轻松自如、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已成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1投合学生口味减小知识梯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职校学生普遍知识底子薄,对文化课厌学情绪浓重。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 ,往往出现这种现象 :同一篇课文 ,不同的教师教 ,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在台上讲得唇焦口燥 ,学生在台下却听得味同嚼蜡 ,昏昏欲睡 ;而有的教师说话不多 ,可是每一句话 ,每一个手势 ,都象磁石吸铁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原因主要就在于后者能认识、掌握形象思维的情感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而艺术是离不开情感的 ,法国现实主义雕刻大师罗丹甚至说 :“艺术就是感情”。情感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而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努力实现审美化的语文教学 ,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应该是审美的课堂,语文教学也应该是渗透着浓厚审美意识的教学。我们教师或缺乏审美教育的理念,或虽有审美教育的理念但缺乏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审美的引导,使得学生缺乏发现美、辨别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造成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现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审美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理念、如何实施审美教育等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学习的思维,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构建和谐、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当代教育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各学校各教师的教学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尤其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们各方面发展都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相关教师和学者们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创新方式之一就是合作学习法,而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来探究合作学习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引导学生放飞想象重现诗歌的绘画美,促使学生深刻感悟体会诗歌的精神美,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最终提升语文诗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学习语言的过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文本,从语言人手(即赏析语言),进而全面掌握相关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也正是这样做的.但从教学过程和效果看,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只是"水过地皮湿",他们并没有真正发现文本语言的精妙所在.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在语言赏析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20.
从美学的角度看,政治课教学需要达到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即政治的德育与美育的和谐统一。本文就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的内容美、形式美,谈些自己的见解与体会。一、设计教学任务,体现政治课教学内容美设计教学任务,全面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