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吴春梅江涌高韧李崇光(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主课。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懂得并坚定地相信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但是,...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中央要求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方面进行改革,使之更有利于坚定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更有利于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根据中央的要求,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要逐步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经学》《中共党史》改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3.
"两课"考核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学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课”开设以来 ,其教学模式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改革中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提高“两课”的教学效果 ,我们还应对“两课”考核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1 现行“两课”考核的弊端考核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 ,其最直接的作用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某一门课掌握如何…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史》是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南,以及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给中国革命史课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条件。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住有利时机,积级稳妥地推进《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开创《中国革命史》教学的新局面。下面结合我校情况对《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其对帮助大学生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针对目前“概论”课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从“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概论”课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目的在于丰富“概论”课的教学实践,解决和弥补课程实践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从而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在对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概论”课教学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我在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和兼任学生班主任工作中,尽心教书,尽职育人,取得较好的效果。我的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 理论教育,这是教书 育人的基础工程 新时期高等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而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诸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  相似文献   

8.
高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必须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教育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宗旨。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以下简称哲学课)的教学效果,很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1 课前准备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1.1 “吃透”教材 教材是基本理论和体系的集中反映,有其自身相对固定的体系和内容。教学效果的显著程度与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师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等学校“德育”工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两课”通过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从理性上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并用以观察社会,分析矛盾,处理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中,着重探索了下列四个方面的结合:(1)理论灌输与积极引导相结合;(2)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3)科研与教学相结合;(4)“教书育人”与“自身建设”相结合。本文的结尾,还就高等学校中各层次的“两课”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提出初步构想,以供有关方面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谈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的发展,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通过上学期的教学,我初步感到在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中,在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邓小平同志谈话结合方面,应注意作到下列几点: 一、引导学生从大曲折中认清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自1989年以来,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低潮,西方反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等学校“德育”工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两课”通过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从理性上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并用以观察社会,分析矛盾,处理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中,着重探索了下列四个方面的结合:(1)理论灌输与积极引导相结合;(2)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3)科研与教学相结合;(4)“教书育人”与“自身建设”相结合。本文的结尾,还就高等学校中各层次的“两课”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提出初步构想,以供有关方面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于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年学生,党中央是十分重视的。十四大以来,中央领导对此曾作过多次重要指示。国家教委强调在新形势下,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高等学校“两课”教学的中心任务。依据《中国革命史》自身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青年学生进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使之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志向。进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革命史》教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过去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不够清醒,邓小平明确提出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最终归结到对社会主义本质及概括。回首我们党的历史,无论是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还是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都是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脱节,使革命屡次遭受惨痛挫折。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之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打碎了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左”的精神枷锁,改变了将马克思主义僵化和教条化,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折,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21世纪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4.
王嵘 《农业与技术》2005,25(6):194-195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教育课。用马列主义武装学生头脑,首先要使学生确信“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同时,也要反对思想僵化,要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这本身就是坚持,又是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坚持和发展的典范。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初步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总体来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合格建设者,培养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如何培养千千万万这样的优秀人才,就是高等学校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创新培养方式的问题。培养方式不仅体现在教学中,还体现在管理、服务过程中。这里就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对优秀人才培养的作用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新时期、新阶段怎样加深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的理论回应,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指路明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党,与时俱进、充满自信、头脑清醒的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变革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与传统经济理论的矛盾激发了人们对传统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中国经济学正逐步冲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束缚,并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成果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西方经济学可供借鉴,不能照抄照搬,全盘西化。邓小平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所取得的划时代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出发,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1中国经济学逐步冲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束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我…  相似文献   

18.
“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亭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两课”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作为“两课”教师中后备军和生力军的青年教师,其素质的高低对“两课”教学的开展、两课作用的发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可以说“两课”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着下个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所以,对“两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传统的考试方法的反思和清理 ,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考试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应是 :紧紧围绕《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教育的这一课程性质 ;以“三性”为侧重点 ,合理发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考试的检验功能 ;以“三全”为突破口 ,充分发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考试的导向功能。新的考试方法体系应该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 ,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在建立新的考试方法体系中应遵循体验成功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客观经济运动的科学,它对于农学院的学生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一般系科的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不仅是为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而且也是为了学习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便了解当今国内外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洞察大势;为学习一些将来工作所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奠定基础。对于农经系的学生,则更是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