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田瓢虫、蜘蛛种群调查及作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结果表明,望江棉田瓢虫以龟纹瓢虫为主,蜘蛛以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为主,瓢虫、蜘蛛的数量比约为7∶3;不同棉花品种间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瓢虫对棉蚜有明显的追随关系,基本能控制棉蚜的为害;对棉田天敌应采取以次要害虫养天敌,利用天敌控制主要害虫,充分利用又不完全依赖天敌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1980~1983年我们对棉田蜘蛛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棉田蜘蛛的种类及其数量变化每年6~11月份在各类型棉田中共采集蜘蛛标本5184头,经鉴定本地棉田蜘蛛计有13科61种。其中微蛛科5种,球腹蛛科6种,园蛛科6种,肖蛸科9种,管巢蛛科8种,跳蛛科10种,狼蛛科7种,漏斗蛛科1种,平腹蛛科1种,蟹蛛科3种,卷叶蛛科1种,盗蛛科3种,栅纺器蛛科1种。棉田蜘蛛种群虽多,其构成棉田生态系统的主要蜘蛛种群有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 vall,八斑球腹蛛Thersidion octomaculatum Boes et str,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管巢蛛(以Clubiona hummedi为主)四种。其余不少种类仅在田间偶见。6~9月统计,蜘蛛种群占捕食性天敌总量的59.50~78.23%,平均67.40%(见表1)。上述四种蜘蛛占蜘蛛混合种群的85.29~97.78%,平均92.46%(见表2)。四种优势种的发生量虽逐月加大,但种群数量比例也随棉花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差异。棉花前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棉田天敌的发生规律 ,进一步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1 996~ 1 999年我们对棉田瓢虫、蚜虫进行了系统调查。1 调查方法从棉苗移栽活棵开始到 9月 2 0日结束 ,按地力定3块地 (不防治棉蚜 ,其他害虫防治同常规田 ) ,每地定5点 ,每点 2 0株 ,5d调查 1次。调查内容 :瓢虫成虫的种类和数量 ,瓢虫幼虫、蛹、卵的数量 ,其他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棉蚜的数量。2 结果与分析2 .1 瓢虫在棉田天敌种群中的数量比例 棉田查到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蜘蛛、草蛉、花蝽、食蚜蝇等。瓢虫 (成幼虫 )占棉田捕食性天敌活动虫态总量的 62 .7%~ 78.0 % ,年平…  相似文献   

4.
1蜘蛛的分类根据棉田蜘蛛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可以将棉田蜘蛛群落分成5个亚群落:穴居型蜘蛛亚群落、结小型网蜘蛛亚群落、地面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结大型网蜘蛛亚群落和棉株上游猎型蜘蛛亚群落。1.1穴居型蜘蛛指穴居在地下,只在捕食或配偶时外出活动。主要包括:栉板蛛科、虫室螳科、地蛛科和隆头蛛科共5种占棉田蜘蛛总数的2.44%。这类蜘蛛主要捕食地下害虫。1.2地面活动型蜘蛛指游猎于地面的蜘蛛。这类蜘蛛一般不爬到棉株上。不结网。这类蜘蛛活动范围广,主要捕食地下害虫。主要包括狼蛛科和平腹蛛科,共39种。约占棉田蜘蛛种类总数的19.02%。有…  相似文献   

5.
陷阱法调查转Bt棉对棉田地面蜘蛛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转Bt棉对非靶标节肢动物棉田蜘蛛群落的影响,在棉花全生长期利用陷阱法对转Bt棉(中棉29)和传统棉田(湘杂3号)蜘蛛的群落多样性及数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棉田蜘蛛5 020头,隶属13科33种,其中转Bt棉田2 548头,隶属12科27种,传统棉田2 472头,隶属12科27种;转Bt棉田和传统棉田均以狼蛛科Lycosidae、平腹蛛科Gnaphosidae和隐石蛛科Titanoecidae为优势科,优势科的优势种也均为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蛞平腹蛛Gnaphosa kompirensis和白斑隐石蛛Nurscia albofasciata,2种棉田在地面蜘蛛群落组成上除少部分稀有物种存在差异外,优势科及优势科的优势种均无显著差异;且3种优势种蜘蛛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物种丰富度均无显著差异;2种棉田地面蜘蛛数量动态变化也无显著差异,均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苗期和铃期。表明转Bt棉对棉田地面蜘蛛群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湘北沅水下游的平原集中棉区,蜘蛛在棉虫捕食性天敌中占80.67%,其种类已知6科10种。草间小黑蛛为优势种,常见的还有八斑球腹蛛、T-纹豹蛛与食虫瘤胸蛛。本文分析了棉花各生育期的蜘蛛群落组成和数量动态,在棉苗期和蕾期前段,蜘蛛在数量上对棉蚜具有压倒优势,可起有效控制作用。此后由于滥施剧毒农药,蜘蛛群落遭到毁灭性破坏,其数量在整个花铃期处于低水平的不规则波动状态中,无力发挥有效影响。改善冬作物清茬作业和合理用药,是保护棉田蜘蛛资源的两大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组成和发生动态,以期为转基因棉田自然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主要有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和星豹蛛.群落的均匀度、集中度、多样性均表现为8月份之前较高,8月份较低,8月份后又表现为较高.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在田间的种群数量分别在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出现3个高峰期.草间钻头蛛种群数量在6月下旬出现高峰,9月上旬之前数量逐渐降低,9月中旬以后数量又逐渐上升,出现一个小高峰.八斑鞘腹蛛、星豹蛛种群数量在6月中旬出现高峰后,数量逐渐下降,7月份以后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并持续到棉花收获.鲁西麦套棉区,在小麦收获后,大量捕食性天敌转移到棉田,其中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的种群数量在棉花的生长期均保持了较高水平,对棉田的害虫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种蜘蛛对棉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内的蜘蛛是棉花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根据1975至1980年于湖北省江汉平原、鄂北岗地棉区的调查,草间钻头蛛(Eringonidium graminicola)、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inaculatum)、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的种群数量为最多,它们为湖北省棉田内的优势种。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试验研究了这三种蜘蛛及粽管巢蛛(Clubionajaponicola)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功能反应,并对优势种草间钻头蛛作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9.
稻田生态系统蜘蛛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77~1978年间,在广西北部和中部地区,调查了11个县13个公社的部分山区、平原稻田蜘蛛种类。经鉴定,有11科28种,其中分布普遍数量较多的有球腹蛛科的八斑球腹蛛;微蛛科的食虫瘤胸蛛和草间小黑蛛;狼蛛科的拟水狼蛛和稻田狼蛛(拟环纹狼蛛);长脚蛛科的日本长脚蛛等六种。这些初步被定为优势种。文中揭示了早稻和晚稻两类生态系中的蜘蛛种群结构及其数量变化的差异。早稻前期和中期以微蛛科种群为主,后期以八斑球腹蛛为主;晚稻前期是微蛛和八斑球腹蛛种群为主,两者比数相当,后期以八斑球腹蛛种群占优势。水稻全生育期不使用化学农药,蜘蛛混合种群数量在早稻和晚稻后期达到最高峰。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及其与稻飞虱、稻叶蝉数量消长的相互关系,受人为因素影响颇大,其中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性化学农药和季节性农事操作的变更是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试验表明,稻田生态系蜘蛛种群对叶蝉、飞虱有明显控制作用,在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时应注意保护这一类天敌。  相似文献   

10.
棉田常见蜘蛛简介 蜘蛛是棉花害虫的重要天敌类群,据1979年以来的综合调查,已鉴定出30种,其中最常见的7种是: 1.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nicolum(Sundeva-ll,1829)优势种,年发生三至四代。以成蛛或亚成蛛在越冬作物田内越冬,开春后活动。夏收前后迁入棉田。早发棉田发生量较大,种植油菜诱集带或玉米诱集株的棉田及棉麦间作田数量更多。7、8月份为盛期,综防  相似文献   

11.
玉米诱集带对棉田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棉田中种植玉米诱集带不仅可以增加棉田捕食性天敌的数量,而且还有诱集天敌的作用。在棉花生长期间,瓢虫、蜘蛛和草蛉三者的总数均为玉米诱集带>处理棉田>对照棉田。其中瓢虫占捕食性天敌的89.89%,草蛉占2.24%,蜘蛛占7.86%。棉田天敌优势种群是十一星瓢虫,它占瓢虫总数的82.66%,而且处理棉田十一星瓢虫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棉田,是对照棉田的1.8倍。  相似文献   

12.
化防田与综防田蜘蛛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类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平原地区共有稻田蜘蛛10科27属41种,其优势种为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八斑鞘腹蛛和锥腹肖蛸。在两类防治田的早稻田中,蜘蛛优势种没有变化,主要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晚稻田中,蜘蛛优势种存在更替现象。在综防田和化防田中,蜘蛛种类和个体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对蜘蛛控制害虫生物量进行了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稻田蜘蛛的种类及其消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绍琦 《植物保护》1988,14(4):7-10
在1984年对稻田蜘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86年对其种类和数量消长进行了系统观察。早稻田蜘蛛的优势种是草间小黑蛛、类水狼蛛和拟水狼蛛;双季晚稻田蜘蛛的优势种是卵腹肖蛸、鳞纹肖蛸和拟环纹狼蛛。水稻生育后期郁闭度大、湿度大,蜘蛛数量增加。双季晚稻田蜘蛛优势种发生时期和飞虱、叶蝉发生时期相吻合,蜘蛛数量随飞虱、叶蝉的数量增加而增加。施用化学农药能直接毒死蜘蛛或将其驱出稻田使数量锐减。田埂种豆稻田蛛蛛类群数量大。蜘蛛的天敌有寄生蜂、鸟类、蛙类、捕食性昆虫等。蜘蛛的互相残杀也影响蜘蛛数量的消长。  相似文献   

14.
长沙桔园蜘蛛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长沙地区桔因蜘蛛资源调查结果,计有蜘蛛19科72种。全年以8月底及9月份发生量最大,最高蛛量达223头/株。树冠上常见种有:斑管巢蛛,吉蚁蛛,鳞纹肖蛸,黄斑圆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妩蛛,其中以斑管巢蛛数量最多,其次为吉蚁蛛和鳞纹肖蛸,这三种蜘蛛为优势种群。桔园蜘蛛的发生消长与害虫数量变动相关性极显著(r=0.7397)。  相似文献   

15.
蜘蛛在桑园中的天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学新 《植物保护》1988,14(1):46-46
桑树栽培多是以提供家蚕食料为目的。因此,生物防治在桑园中比其它作物更为重要。根据本人1986—1987年的杭州等地区调查,在桑园害虫捕食性天敌主要是蜘蛛、草岭和瓢虫。蜘蛛占50%,不仅数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控制害虫的消长作用也最明显。 每亩蛛量可达到1万头以上,至少有12科45种。优势种是常在枝叶上活动的微蛛科的草间小黑蛛和多在地面活动的各种狼蛛和水狼蛛,发生数量占全部蜘蛛量的80%以上。对食性和食量考察中发现,草间小黑蛛可以取食桑瘿蚊、桑叶蝉的成虫以及桑尺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花生田的天敌蜘蛛,充分发挥其效能,我们于1980~1981年,在尉氏县等6个大队基点,对花生田蜘蛛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花生田蜘蛛种类我们于上述两年的5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花生田对蜘蛛进行定时、定点的系统调查,采集的蜘蛛标本已初步鉴定的有14科53种,其名单如下:卷叶蛛科Dictynidae 1种:芦苇卷叶蛛Dictyna arundinacea(L.);幽灵蛛科Pholcidae 1种:长踦幽灵蛛Pholcus opiliouldes(Schrank);壁钱科Urocteidae 1种:北国壁钱蛛Unoctea tessevti Schenkel;(虫无)蛛科Ulobridae1种:中华(虫无)蛛Uloborus sinensis Simon;圆蛛科Araneidae8  相似文献   

17.
栽培牧草地蜘蛛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1986年在甘肃武威地区栽培牧草地采集蜘蛛隶属13科58种,分布数量较多的有7种。蜘蛛占草地捕食性天敌总量的71.32%。文中揭示了草地蜘蛛种群结构及其季节变化。在牧草生育期中,狼蛛科的种类居优势,占51.97%,平腹蛛科和管巢蛛科各占11.93%、11.40%。7月份蜘蛛混合种群的成蛛中,雄蛛数量最少,占27.06%,其蛛态结构随季节而变化,6月成蛛数量最高,占40.78%。蜘蛛种群的数量消长,随作物、牧草生育期和利用年限不同而有差异。3月上旬平均气温4.7℃时,蜘蛛始出土,4月上旬气温7.2℃时,普遍在地面活动。温度和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明显地影响蜘蛛日活动数量的变化。耕作和7月上旬的降雨,是影响草地蜘蛛数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江西抚州市区园林蜘蛛资源群落结构特征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蜘蛛是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害虫天敌的主要组成部分.初步调查研究表明.江西抚州市区有园林蜘蛛18科55属103种.其中,有14种江西新记录种和13种未确定种,蜘蛛资源相对丰富.蜘蛛群落结构特征明显,林木多有园蛛和管巢蛛;绿篱多有漏斗蛛、肖蛸、猫蛛和跳蛛;绿地多有狼蛛和平腹蛛.园林蜘蛛种类和数量与园林植物配置、管理方式、周边生境、气候因子密切相关.维持一定阈值的昆虫相、适度的人工干预有利园林蜘蛛资源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保护,有利控制园林害虫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棉田蜘蛛常见种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内的蜘蛛是棉花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因其种类多,种群数量大,捕食范围广,在棉田生态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棉田内采到的蜘蛛有150种以上。分属于20余科,其种群数量约占棉虫捕食性天敌总量的50%左右。在这150余种的蜘蛛中,有些种类几乎我国所有棉区均可见到。而且种群数量较大;有些种类只在某一地区发生数量较大;有些种类只是偶尔遇到。现就棉田10种常见蜘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捕食对象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棉田主要害虫防治及自然天敌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作者系统调查研究了湖南长沙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消长动态和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长沙转基因棉田群落结构较丰富,有节肢动物11目20科33种。棉田主要害虫有棉叶蝉、小绿叶蝉、朱砂叶螨、棉蚜及烟粉虱;主要天敌有八斑鞘腹蛛、鳞纹肖蛸、龟纹瓢虫、六点食螨蓟马和日本通草蛉。6月上旬前重点防治朱砂叶螨和蚜虫,7月中旬重点防治小绿叶蝉和棉叶蝉。八斑鞘腹蛛和六点食螨蓟马是前期优势天敌,鳞纹肖蛸是中后期优势天敌。鳞纹肖蛸、龟纹瓢虫和日本通草蛉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应加以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