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华诞,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业要在其中扮演好关键角色,做到有为有位。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旺首要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产业兴旺的关键步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畜牧业可以促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产业兴旺是关键要素之一。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业是重点和基础。畜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畜牧业发展了,才能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菜篮子,满足农民群众日常的肉奶蛋需求,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生产形势、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方面介绍了贵州省畜牧业发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人才建设、畜禽种源、市场品牌、龙头企业、质量监管、技术标准的发展建议,为"十四五"时期贵州畜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十四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时期,随着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迎来了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应认真分析,准确研判,超前谋划,明确任务。一、认清新变化把握新机遇随着畜牧业转型加快,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法律地位、防控策略、防控技术、防控重点都发生很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规划将"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战略国策,而畜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现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贵州作为畜牧业大省,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值得进一步探索。笔者对遵义市畜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寻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思路,为当地畜牧业健康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村畜牧业在经历几轮阶段性跌宕发展之后,最终在转型升级失败和生产成本及养殖风险不断增加的综合作用下呈萎缩低迷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引导农村畜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是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抓手。就近年来农村畜牧业发展现状、畜牧业对生态农业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促进畜牧业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大战略中实现稳健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畜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要求密切相关。基于乡村振兴目标导向的畜牧业要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两个总目标创新机制谋划发展。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同时要发挥特色畜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作用。使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随着榆林市畜牧业平稳发展,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地落实是畜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根本。为提高动物疫病防疫质量,对榆林市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职能淡化、力量弱化、支持虚化”等问题,故提出了夯实经费保障、建立防疫及免疫效果评估常态化机制,提高基层兽医实验室抗体监测水平及防疫队伍素质,防疫检疫互通互联、以检促防等建议,以期推动榆林市“十四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东营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打造乡村振兴东营样板的重要建设期,更是当地畜牧业由大变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期。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总体要求,重点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1强化动物疫病防控1.1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深化"外堵、内控、严查、应急"各项措施,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按照新的调运政策,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现代草食畜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以期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1.
《福建畜牧兽医》2019,(5):57-5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福建省委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党委等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措施,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于2018年5月18日召开了科技服务团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动员会。会议要求所属科技服务团队、研究室(研究中心)的各位专家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和业务骨干作用,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围绕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实施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将创新成果惠及牧业与农民,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绿色畜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更好搭建科研与畜牧业之间的桥梁,有效推进服务乡村振兴,《福建畜牧兽医》杂志自2019年第5期起陆续介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及所属重点研究室(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作为农业农村的重要产业,畜牧业应积极参与和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潮中,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三个重点,在助力"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中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化进程。一、畜牧业要勇做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1.畜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福建畜牧兽医》2021,(2):10-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福建省委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党委等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措施,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于2018年5月18日召开了科技服务团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动员会。会议要求所属科技服务团队、研究室(研究中心)的各位专家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和业务骨干作用,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围绕福建省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实施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将创新成果惠及牧业与农民,为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绿色畜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渡期的关键之年。在当前环保受限、成本居高、土地紧缺等诸多因素制约下,畜牧业发展应使产业更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十三五”时期畜牧业现状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的商洛地区,总面积2438平方千米,因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根据统计显示,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而畜牧业发展是产业兴旺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委、省政府同意,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山东省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实施方案》(简称). 一、关于《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共分目标任务、实施重点、工作措施、组织保障四部分,合计16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刚刚过去的一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实施,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新组建农业农村部,并且赋予其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职责。一年多来,农业农村部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农业发展、乡村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2018年粮食总产达到13158亿斤,农民收入预计超过14600元。在畜牧业上,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畜禽养殖生产稳定向好,畜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迈出坚实步伐,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畜牧业逐渐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畜牧业发展呈现制约作用。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怎样依靠畜牧业带动乡村振兴,是我们要关注的事情。本文从畜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乡村振兴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又迎来的一场战役,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提倡生态环境、生态宜居,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初衷不谋而合.所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施生态畜牧业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立足衡水畜牧业发展实际,提出一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甘肃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农牧业资源优势,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示范推广,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甘肃省在畜牧技术推广过程中针对畜种改良、饲草加工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