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以桑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桑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在绵延的历史进程中,桑文化始终与国政、经济、贸易及文化传播丝丝相连,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勾勒了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脚步,展现了我国传统宗教、信仰、礼俗等历史文化形态,是  相似文献   

2.
药桑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有的珍稀果实与药材兼用桑树种质资源而备受民间百姓推崇。依据查阅维吾尔医药文献及民间调研等获取的信息,对药桑的主要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药用价值,特别是在维吾尔医药中的应用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并分析药桑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对药桑资源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 ,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对凤凰古城体育文化旅游进行研究,指出凤凰古城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阐述体育文化旅游中文化传播作用与影响:传承与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增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提出重视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以体育节庆为依托,促进体育文化旅游发展;加快培养体育文化旅游专门人才的体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丝绸文化、中医药文化、桑茶文化和桑酒文化角度阐述了蚕桑文化的价值,对传承蚕桑文化、提升蚕桑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桑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老树种之一。吐鲁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桑树在极端干旱、极端高温、极端风沙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生长。文章介绍了吐鲁番地区的桑树防护林、行道林与百年桑树群、庭院桑以及桑葚文化节等,提出了吐鲁番地区生态桑"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6.
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宗旨的、以引导社会全面进步为方向的、以融合一切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内容的文化总和。中华民族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必须重视“民族性”,在不妄自菲薄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强调本民族文化尊严,进一步学习一切先进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融合。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桑产业是传统农业的代表,曾经桑与农并称为农桑,桑与蚕为共生体并称蚕桑,成为农业文明古国的耀眼明珠,形成了独特的蚕桑历史文化。随着茧丝产业的衰落,桑产业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立桑为业,拓展提升引起业界共鸣,桑产业多元化、生态型成为发展方向,业界在桑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桑从特种经济作物向大农业作物转型,对其自然逻辑、经济逻辑、社会逻辑的演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8.
《新疆畜牧业》2009,(4):I0007-I0007
阿图什市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是一个半农半牧市,阿图什市辖7乡、2个街道办事处,73个行政村,居住着维吾尔、柯尔克孜、汉等11个民族,总人口21.7万人,畜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桑蚕为主题的多种艺术方式反映蚕乡人民的劳作生活状态,作为一种产业的桑蚕业带动了蚕乡的经济,也成为劳动人民艺术生活的创作源泉,在徽州这块土地上,蚕桑文化的背后有着更深厚的内涵,桑蚕文化同样是优秀民族精神的写照。从蚕桑与微州文化、蚕桑与微商的进取精神、蚕桑与勤劳忍耐的微州女人以及蚕桑与崇文重教等方面阐述绩溪蚕桑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化符号,其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研究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目标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软实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打造《亚鲁王》文化品牌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开发《亚鲁王》文化,要正确评估民族文化的开发价值,建好《亚鲁王》民族文化生态产业园,与开发攀岩等文化结合起来。可把《亚鲁王》民族文化生态产业园建成集旅游观光、休息娱乐、科学研究、学习考察、民俗活动等于一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功能园区,把紫云格凸河打造为"国家攀岩公园"和"世界攀岩圣地"。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长寿地区之一的新疆,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因而蕴育了丰富的维吾尔药材资源,维吾尔传统医药至今广泛流传.维吾尔人在用天然药物治病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维吾尔药制备方法、用药等理论及临床经验.本文为对维吾尔药材制备方法进行有关试验,找出合理的制备方法,以三种常用维吾尔药材为试验材料对常见的4种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伟大祖国西北边陲的这片净土上,住着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民族——维吾尔族,他们每个人都能歌善舞,从不孤独。维吾尔族和祖国其他各民族一样对于创造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共同保卫和建设祖国边疆、反对外敌入侵和民族分裂,开拓沙漠绿洲,发展社会经济文化,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源泉,民族文化影响、制约着各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规范着各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念。探讨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动因,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从文化认同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高层次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严文 《畜牧市场》2000,(6):34-35
我国多山,无山不省,在占全国2/3土地的广大山区分布着我国一半的农村家庭聚居着约占全国1/3的人口。可以说,没有山区农村的全面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没有山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谓农村经济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平常技术和现代的生产工具来装备农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管理农村,即包括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庭院经济一直是我国山区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力量,它是以农户庭院内及庭院周围的空隙地、自留地为生产基…  相似文献   

15.
孙冰妮  胡福良 《蜜蜂杂志》2020,40(10):13-16
中国悠久的蜜蜂养殖史孕育了多元灿烂的中华蜂文化,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文化内涵。将以古代蜜蜂史与少数民族对蜜蜂的自然崇拜为线索,探寻蜂文化在中国地区如何体现,以文学、宗教、音乐、艺术领域为例,阐释中华蜂文化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最后,讨论发扬中华蜂文化的相关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现代艺术设计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热爱,现在艺术设计作品的收藏成为人们身份的象征,而代表民族文化的符号正在逐步融合到现代艺术品的设计理念中,本文就现代艺术设计和民族文化符号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现代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化与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经济等互相之间的联系,并且对我国文化建设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论述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学者、研究人员的努力下,贵州省少数民族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贵州的旅游经济也因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的升温。然而少数民族保护工作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使得我们需要拓宽思路,与时俱进地使用一些新方法,新手段。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助力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几条思路,为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民族声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目前我国传统文化发掘的主要方向。文章回顾了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讨论了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希望可以为民族声乐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1 新疆和维吾尔民族 新疆古称西域,地处中亚,是欧亚大陆的交通要地.地中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南亚佛教文化、汉文化和本地固有文化在此交会,互相影响.所以,新疆也是各传统医学体系交汇之处.新疆人口以维吾尔族为主.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族的族源称呼包括塞种、吐火罗、匈奴、突厥、大月氏、乌孙、乌揭等20余种."维吾尔"意为"凝结、联合、团结",是维吾尔族的自称,历代汉文史籍曾音译作韦纥、回纥、回鹘、回回、畏兀儿等[1]. 2 历史上的维吾尔医学和兽医学 维吾尔兽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吾尔人在长期游牧、畜牧生产中与家畜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公元前5世纪之前,古维吾尔人就在从贝加尔湖、额尔齐斯河、巴尔喀什湖到塔里木河的范围内开始游牧与农业生活,已普及了家畜饲养,且已将火、石器、骨器等工具用于防治动物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