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滨海淤泥质盐土区暗管埋设的适宜参数。[方法]试验设计60、80、100 cm 3个暗管埋深,5、10、15 m 3个暗管间距,共9个处理,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定点取样,辅助滴管,分析盐分变化。[结果]A_1B_1、A_1B_2、A_1B_3、A_2B_1处理0~60 cm土体盐分最低,平均含盐量5.4~6.4 g/kg,较原始盐分土壤降低60%以上,降盐效果明显。[结论]淤泥质滨海盐土区辅助滴管措施,暗管埋深60~80 cm为宜;80 cm埋深下,暗管间距不宜高于10 m,在5~7 m具有较好的降盐效果。  相似文献   

2.
豆科植物田菁对滨海盐土的适应性及降盐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省南通市洋口港新海堤内的田菁(Sesbania cannabin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3种植被群落样地的土壤盐分、容重、机械组成、离子含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菁的致死盐分浓度约为8.83‰.3种植被群落样地的土壤盐分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各层盐分大小顺序为:盐蒿>芦苇>田菁.田菁与盐蒿样地的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田菁样地表层0~30cm土壤容重低于其他2种植被样地.3种植被群落样地的机械组成均以沙粒为主要组成部分,但各粒径颗粒的比例及分布各不相同.在3种植物样地,主要以Cl-与Na+为主,表明洋口港是典型的NaCl盐渍地.  相似文献   

3.
一、改土培肥及增产的效果种植草木樨对抑制土壤返盐,促使淋盐和改土培肥,提高粮棉产量具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寄种或翻埋草木樨后,0~30厘米土层氯盐量从0.15%降至0.8~0.12%,土壤容重减轻0.08~0.10克,水稳性团粒结构增加4.0~5.4%,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增加2.1ppm和2.Oppm.翻埋后,在土壤水分充足情况下,6天后土壤速效养分显  相似文献   

4.
5.
滨海盐土绿化的排盐改土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推广应用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成果,阐述了编制滨海盐土绿化的排盐改土技术规程的必要性以及原则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盐土的开发和利用在工程引淡改良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洗盐改土效果.但由于盐渍上地区严重缺水,致使大片滩地围而不垦,垦而复荒.为加速盐渍土的农业利用过程,我们在沿海中度盐渍化土上进行了覆盖植棉试验,以求达到边利用边改良,提高开发效益之目的.材料和方法(一)试验设计试验分田间小区和室内盆栽两部分,各 设3个处理:(1)覆盖地膜(60%);(2)覆盖杂草(250kg/亩);(3)对照.各处理均重复3次,  相似文献   

7.
对天津滨海盐土综合改良措施及其改良效果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经过近1.5年的综合改良,0~60cm土壤平均脱盐率达71.78%,表层土壤含盐量降低79.54%;且表层土壤盐分组成由氯化物型向硫酸盐型转变,降低了土壤盐分对植物的毒害效应;排水系统良好的条件下,灌溉淋洗有很好的脱盐效果;施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石膏与肥料配施对滨海盐土降盐抑碱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沿海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田间试验,作物种植方式为油菜玉米轮作。采取两因素三水平组合设计,3个石膏施用量和3种肥料(无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单独施用无机肥为对照,研究不同肥料与石膏配施下土壤盐碱指标的变化状况,综合评价各种施肥措施对滨海盐土降盐抑碱的效果,确定最优的施肥组合。结果表明:石膏施用300 kg·hm-2时,土壤盐分、总碱度、pH值和钠吸附比(SAR)较对照显著降低了57.40%、6.96%、0.44和35.72%,但过量(600 kg·hm-2)施入石膏会导致盐分的升高;不同肥料处理后,土壤盐分、总碱度、pH值和SAR由大到小为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无机肥处理;肥料与石膏交互作用明显,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与石膏配施后,土壤各盐碱指标较单一施用肥料或石膏显著降低,且有机无机复混肥与300 kg·hm-2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降盐抑碱的效果最好,土壤盐分、总碱度、pH值和SAR较对照分别降低了70.93%、38.26%、0.49和38.75%。土壤盐分与总碱度、pH值和SAR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盐分的降低,土壤碱化程度减弱,土壤降盐和抑碱同时发生。结论:300 kg·hm-2石膏与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施降盐抑碱效果最好,是适宜于滨海盐土的最优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省滨海盐土按不同埋深和间距埋设地下暗管,其降渍、脱盐作用主要表现在丰水期(7~9月)内,在试验范围内,10 m间距暗管的降渍效果最显著,但与15 m间距暗管的脱盐效果相差不明显;在较小间距(10 m)时,1.4 m埋深暗管的降渍效果优于1.2 m埋深,埋设间距≥15 m后,埋深对暗管降渍效果无明显影响,而在所有埋设间距处理中,1.4 m埋深暗管的脱盐效果均优于1.2 m埋深。综合比较分析各相关试验结果,并考虑暗管埋设的初期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推荐间距15 m、埋深1.4 m为江苏滨海盐土降渍脱盐的地下暗管工程最佳布设参数。  相似文献   

10.
菊芋,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口中的"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同样是沿海滩涂农业生产开发的"先锋作物",可以在沿海滩涂上大规模种植,并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妨碍滩涂的土壤自然脱盐过程,达到沿海滩涂边开发边利用的目的。传统菊芋栽培技术难以适应这特殊的自然环境,本文介绍了能源作物菊芋在滨海盐土上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滨海盐土的面积占海岸带土壤总面积的27.45%,在天津、黄河三角洲、江苏东部等地区,盐土面积甚至与当地耕地面积相当,像黄河口,每年都在淤出新增的滨海盐土资源。针对滨海盐土含盐高、地下水位埋藏浅、矿化度高、土质粘重等特点,该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运用COMSOL-1D软件对Warrick经典田间试验和含粘土夹层的粉砂壤土柱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了两种一维情况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田菁改良滨海盐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年不灌的生产条件下,亩压菁量4500~7500公斤,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善,培肥改土抑盐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14.
苏北滨海盐土区位于江苏省的东部,东临黄海,西界串场河、盐河一线,南起启东,北抵赣榆,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本区开垦历史较短,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普遍含盐,肥力较低。研究和掌握本区土壤中水、盐运动的规律,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加速本区土壤改良(尤其是新垦区的改良),巩固盐土改良成果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滨海盐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滨海盐土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规程,包括土壤改良与耕作技术、旱育壮秧技术、移栽技术、水肥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适用于滨海盐土地区水稻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江苏省响水县老舍上百公顷实验区盐土分布概况和盐渍低产稻麦条田区土壤、地下水盐分分布规律;阐明了淮北中低产盐土独特的基本特性,提出中低产盐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闽东南滨海盐土含盐量的变化,与土壤粘粒呈显著的正相关,r_(0.05)=0.6768;其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 Na~+为主,阴离子以 Cl~-为主。滨海盐土一经开发利用,其盐分含量及其离子的消长规律,以 NaCl 消失最快,HCO_3~-相对升高较明显,这似可作为滨海盐土熟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苏北滨海盐土区是长江、淮河、黄河冲积而成的海滩平原。早期的利用形式是养草烧盐,1910年以后,进入废灶兴垦的植棉时期,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曾经建立垦殖公司,兴建水利,垦荒植棉。但由于时常发生洪、涝、卤、风等灾害,产量很低,解放前夕,大片垦地抛荒。 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广大农民,大力兴修水利,并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先后在苏北滨海盐渍土区开展盐土改良利用研究的科研单位有:苏北盐碱土改良研究室(1950~1953)、苏北土壤勘察队(1952~1954)、江苏省棉作试验场(1953~1954)、盐城专区棉场(1952~1954)、原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前身)、苏北盐垦区综合工作组(1953~1955)和江苏省新洋农业试验站(1955~1983)。  相似文献   

20.
滨海盐土是随地表径流流入海的泥沙或风浪掀起的浅海沉积物,在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下在潮间带絮凝、沉积,使滩面不断淤高以致露出海面后形成的一类土壤。广东省滨海盐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地,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滨海盐土是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其土壤特性是含盐量高,具有盐渍化特征;养分含量高,土壤有机质丰富,潜在肥力高,通过适当的改良措施可以成为良田。滨海盐土的利用治理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工程措施,隔断海水再次入侵农田;改善排灌条件,应用雨水淋洗脱盐技术、人工淋洗脱盐技术、边种植边淋洗脱盐技术等措施排水降盐;通过土壤改良、科学施肥、壮根栽培、选择耐盐水稻品种或水生作物轮作等技术措施,实现滨海盐土的可持续利用。滨海盐土是广东省未来耕地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滨海盐土,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拓展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广东滨海盐土现状,提出重视滨海盐土资源的专项调查、强化资金投入、推动科研工作、建立综合治理长期定位观测站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