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全龄饲育2HG×春54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通过全龄人工饲料育方式,对2HG×春54正反交蚕进行了饲育研究,结果是:该品种蚕对低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配方有较好的适应性,随着桑叶粉含量的增加,疏毛率、起蚕率、眠蚕重成绩呈上升趋势,在含有15%桑绿枝粉及叶柄粉的前提下,稚、壮蚕的饲料中桑叶粉配比可在20%~30%。  相似文献   

2.
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通过全龄人工饲料育方式,对2HG×春54正反交蚕进行了饲育研究,结果是:该品种蚕对低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配方有较好的适应性,随着桑叶粉含量的增加,疏毛率、起蚕率、眠蚕重成绩呈上升趋势,在含有15%桑绿枝粉及叶柄粉的前提下,稚、壮蚕的饲料中桑叶粉配比可在20%~30%。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利用秋季自然晒干法生产桑叶粉、配制人工饲料饲育小蚕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自然晒干法生产桑叶粉时,秋季不同时期及不同方法加工的桑叶粉,养蚕效果有明显差异;霜后的桑叶,仍可能生产出能够满足家蚕人工饲料生产需要的合格桑叶粉。  相似文献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桑叶的快速干燥,而且新鲜桑叶不易发生蒸热、霉变等现象,还可以降低桑叶粉的生产成本。为此,我们用在新疆玛纳斯县新湖农场栽培的强桑1号桑叶,分别采用室外晒干法和室内阴干法加工的桑叶粉配制的人工饲料,饲养菁松B×R皓月、优食一号的1~2龄小蚕,以山东省泰安市栽培桑采用室外晒干法加工的桑叶粉配制的人工饲料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新疆栽培桑用2种不同干燥方法加工的桑叶粉配制的人工饲料饲养1~2龄小蚕,与山东省泰安市栽培桑采用室外晒干法加工的桑叶粉配制的人工饲料相比,蚕的发育经过延长,起蚕率低,发育整齐度差。影响桑叶粉质量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同蚕品种对桑叶粉含量不同的人工饲料摄食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正> 目前采用的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中,桑叶粉占较大的比例。从实用角度出发,必须降低人工饲料中桑叶粉的含量。日本近年来成功地开发了低成本人工饲料,低含量桑叶粉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并用这类饲料对蚕品种进行适应性选拔,育成了广食性蚕品种。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收集了61个蚕品种,进行人工饲料蚕品种适应性研究。以探明蚕品种对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同时为今后选育广食性蚕品种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人工饲料桑叶粉含量及酸碱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饲料桑叶粉含量及酸碱度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徐俊良,缪云根,吕顺霖,吴小锋,黄健辉,李美华日本近十余年来推广的小蚕用人工饲料中,桑叶粉含量一般占干量的25%左右,国内多数配方达40%,个别的甚至超过50%,这就失去了用人工饲料养蚕的意义。我们用20—...  相似文献   

7.
《江苏蚕业》2017,(2):1-3
文章报告了新疆栽培桑加工的人工饲料饲养5龄蚕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与江苏南通栽培桑加工的人工饲料相比,采用新疆栽培桑加工的人工饲料饲养5龄蚕,其粒茧丝长、解舒以及清洁、洁净等总体表现尚可,说明利用新疆特殊的气候条件生产桑叶粉,降低桑叶粉生产成本,从而带动蚕人工饲料成本下降,实现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运行大有希望。但在桑叶粉生产技术方法、生产成本以及养蚕效果等方面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桂蚕5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以两广二号为对照,采用桑叶粉含量分别为35%和10%的粉体饲料对桂蚕5号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鉴定,并探讨了桑叶粉含量为38%和40%的粉体饲料1~3龄饲料育4~5龄桑叶育的效果.结果表明,桂蚕5号利用桑叶粉含量10%、35%、38%、40%等4种人工饲料饲育,其收蚁24h疏毛率...  相似文献   

9.
桑嫩芽叶粉对提高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探讨了桑嫩芽叶粉在人工饲料配方中的含量组成对饲养家蚕的效果。用含20%桑叶粉 20%桑嫩芽叶粉的配方对养蚕效果较好,其疏毛率、2龄起蚕率、2龄眠体重、4龄眠体重比含40%桑嫩芽叶粉或含40%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配方优。在人工饲料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桑嫩芽叶粉,可提高人工饲料的养蚕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胡增娟  崔为正  牟志美 《蚕桑通报》2010,41(3):14-16,20
本文以线性规划设计为主要手段,以桑叶粉、豆粕粉、玉米粉为主要原料,设计出可溶无氮物含量不同的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并测定了可溶无氮物含量与家蚕消化吸收和饲料效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家蚕人工饲料中可溶无氮物的适宜含量范围在50.0%~52.5%之间,相应的人工饲料基本组成为桑叶粉30.0%左右、豆粕粉20.4%~27.5%、玉米粉36.9%~44.0%。  相似文献   

11.
1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与应用回顾1.1 日本人工饲料养蚕历史与现状家蚕人工饲料是由日本发明的,从30年代起日本的平冢英吉进行过多次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均告失败。1959年,吉田德太郎用桑叶粉、脱脂冻豆腐、蔗糖、防腐剂和淀粉等做成人工饲料,蚕儿大多在2、3龄死亡,试验并未成功。至1960年,福田等首次实现家蚕的人工饲料全龄饲育,饲料中桑叶粉占50%,当时供试的110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广2号蚕品种正反交,用不同产地大豆粕及桑叶粉比例人工饲料配方。1~2龄人工饲料育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对本配方人工饲料有较好适应性,收蚁24h疏毛率除反交烟台豆粕区外,均己达到生产实用水平,96h、192h起蚕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大豆粕产地与桑叶粉高低对疏毛率及起蚕率有显著影响,大豆粕大连产稍好于烟台产,桑叶粉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会对饲养成绩产生不良影响。配方中最隹配比为桑叶粉35%~40%,大豆粉33%~38%。  相似文献   

13.
日晒法制作的桑叶粉与蚕的摄食性徐俊良,朱时建,缪云根,吴小锋,沈群芳,王莉芹桑叶粉是目前人工饲料配方中的重要组成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的摄食性与蚕的生长发育等。所制桑叶粉要求保持绿色,有清香,不发黄,无异味,保存大部分营养成分。通常采用的加工程序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家蚕全龄人工饲料养蚕试验,验证添加烘干桑叶粉生产的人工饲料进行养蚕的可行性。2016年早春采用烘干桑叶粉生产的家蚕人工饲料,组织进行皓月×菁松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本次试验共饲养蚕种13张,全龄发育经过27 d 19 h,张种产茧25.54 kg,生产1 kg鲜茧折合使用粉体干料3.70 kg,蚁蚕结茧率为60.13%,良蛹率92.77%;上车率83.43%,粒茧丝长1 228.0 m,解舒率57.42%,茧丝纤度2.311 dtex,清洁98.50分,洁净98.00分。使用添加烘干桑叶粉的人工饲料养蚕,生产出来的茧丝质量稳定,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初步验证可行。  相似文献   

15.
人工饲料组成对BmNPV-Bm表达系统外源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家蚕杆状病毒—家蚕 (BmNPV Bm)表达系统的表达活性 ,通过改变人工饲料中桑叶粉、大豆粉、玉米粉和水分的添加量 ,探讨了人工饲料的营养组成对BmNPV Bm表达系统外源植酸酶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在大豆粉含量相同的条件下 ,植酸酶基因表达活性随桑叶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桑叶粉含量为 10 %时表达量最高 ;在桑叶粉含量相同的情况下 ,大豆粉含量为 35 %时表达量最高 ;饲料含水量以添加干物重的 1 9倍时表达量最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活性与蚕体重的生长表现出一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桑蚕小蚕人工饲料配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小蚕人工饲料配方初步研究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张国基,崔为正,王彦文为改进桑蚕人工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对稚蚕人工饲料的成型剂、桑叶粉与大豆粉的添加比例及饲料含水率等进行了试验,以收蚁24小时疏毛率、龄期经过、眠蚕体重、发育整齐度等作为生物检定指...  相似文献   

17.
关于蚕的人工饲料的研究是从昭和30年代开始的,最初是打算在探明蚕龅营养要求的同时,对以前讨论的桑叶叶质问题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时期人工饲料研究中最大的障碍是蚕的摄食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添加桑叶粉,由此开发出摄食性、生长都几乎与桑叶相同的人工饲料,其意义极大,由于能有效地防治蚕病,作为稚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得到普及(第叶期)。但是,由于饲育设施和饲料调制设备、人工饲料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关系,普及率较低,所以饲料价格的降低成为重要的课题。为此,进行了用线型设计法设计组成、减少桑叶粉添加量、利用廉价的成型剂替换琼脂和改善防腐剂等等试验,为了克服蚕的摄食性这一问  相似文献   

18.
桑叶饲养野生动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锡镇  苏力 《广东蚕业》2000,34(2):49-50
桑叶是木本桑科植物桑枝的叶,鲜桑叶主要作为单食性昆虫桑蚕的饲料。干桑叶粉作为桑蚕的人工饲料或家养禽畜饲料的组成成分,也有用桑叶喂山羊的报导,但用桑叶饲喂野生动物尚未见报导。桑叶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达25%左右,比优质饲料作物苜蓿含量还高,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蚕用人工饲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还没有哪种蚕用人工饲料的饲养成绩比全龄桑叶育的效果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现阶段研究认为:人工饲料的主要原料有桑叶粉、脱脂大豆粉、维生素、玉米粉、成型剂、纤维素、抗生素、蔗糖、柠檬酸、无机类物质和防腐剂等。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决定因素与蚕品种和饲料的适口性等因素有关,在组配家蚕人工饲料时应注意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20.
王传振  赵静  徐欣  张升祥  崔为正 《北方蚕业》2012,33(3):23-25,27
本试验采用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干燥桑叶制作桑叶粉,以烘干法、晒干法、室内阴干法制作的桑叶粉为对照,分别配制人工饲料,采用一至二龄一次给饵法鉴定养蚕效果。结果表明,利用上述4种干燥方法加工的桑叶粉配制人工饲料养蚕,收蚁后24h疏毛率、存活率、龄期经过等指标差异不大,但起蚕率和蚕体重存在一定差异,168h三龄起蚕率以室内阴干法较高,二龄眠蚕体重以微波干燥法最重,两项指标均以80℃烘干法最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微波干燥法是大规模生产优质桑叶粉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