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脱毒苗不同培养载体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薯7号和鲁薯8号脱毒甘薯试管苗为材料,进行了不同载体栽培技术研究。试验采用棉纤维(液固相)、固体(固相)和液体(液相)3种培养基;在以棉纤维为载体的培养体系中,试管苗生长速度快,植株生长健壮,整个生长状况明显高于液相和固相,相对于固相而言,可节约30%以上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因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克新3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进行试管薯诱导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全黑暗条件对试管薯形成、结薯数量和平均鲜重均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适当低温(19±1)℃有利于试管薯的形成和膨大;液体培养基诱导试管薯的效果优于固体和固液双层培养基,是生产试管薯最好的培养方式;培养基(MS+8.0%蔗糖)中添加100mg  相似文献   

3.
培养条件对卷丹试管鳞茎生长和膨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卷丹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培养方式(固体培养、固-液培养、液体浅层静置培养)、蔗糖与活性炭双因素、茉莉酸甲酯等对卷丹试管内结鳞茎的生长和膨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对卷丹试管鳞茎生长和膨大有利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方式对卷丹试管鳞茎膨大效果较显著,鳞茎的平均鲜质量达到249.84mg,是固体培养条件下的3倍,...  相似文献   

4.
1固相萃取方法及其在食品农残分析中的应用固相萃取是一种应用较多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由液固萃取和柱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发展而来的。与传统的液-液萃取相比,固相萃取具有回收率高、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等优点。由于固相萃取是一种柱色谱分离过程,分离机理、固定相和  相似文献   

5.
食用白糖和活性炭互作诱导马铃薯试管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甘农1号、陇薯3号、Atlantic、Favorita和Shepody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固-液双层培养体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食用白糖和活性炭组合对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固体培养基为壮苗培养基,补加MS+食用白糖+活性炭液体培养基,可得到高结薯率、高大薯率的马铃薯试管薯.  相似文献   

6.
外源激素及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马铃薯普通四倍体栽培品种"抗疫白"和"陇薯3号"脱毒苗为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外源激素和3种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有利于提高试管薯的产量和质量,其诱导效应依次为:6-BA>6-BA+CCC>CCC>对照.激素诱导下3种培养方式对试管薯的诱导效率在单瓶薯数、单瓶薯质量、薯块平均直径及结薯率间差异显著.3种培养方式的诱导效应依次为:液体培养>固液双层培养>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有机物浸提液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以8种含有不同有机物的培养基培养试管苗,60d后对试管苗的各种性状进行记录统计,并与对照(没加有机物提取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的有机物浸提液对试管苗的影响效果不一样。壮苗以加入白萝卜提取液、CH和CM为佳,生根以加入香蕉提取液为佳,要提高繁殖系数以不加有机物为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包括液液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生物传感器和免疫分析等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包括液液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生物传感器和免疫分析等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国内外监测河流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前处理方法,介绍了液-液萃取、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波消解和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免疫萃取、气体萃取(顶空技术)及其特点,并对未来的前处理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冬种马铃薯试管苗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方法】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强和昼夜温差、培养器皿和封口材料、固液体MS和1.5MS培养基条件下对马铃薯试管苗进行壮苗培养。【结果】在MS培养基中添加B9和CCC,均对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有促进作用,但以B9的效果最佳、最持久;当光照强度为3000lx、昼夜温差为8℃左右时,即培养温度在18~26℃时壮苗培养效果较佳。与固体培养基相比,1.5MS液体培养基对试管苗的壮苗效果更明显;与试管和250mL罐头瓶相比,透光、透气性好的150mL三角瓶带塑料封口膜更有利于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且操作方便,试管苗生长较好。【结论】在光照强度3000lx、温差为8℃条件下,在带塑料封口膜的150mL三角瓶中采用添加既的1.5液体MS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进行壮苗培养,可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岩桐试管结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大岩桐试管结球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蔗糖浓度、活性炭(AC)以及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大岩桐试管结球具有明显影响,其中,5%蔗糖浓度、1.5%活性炭以及液体悬浮振荡培养的方式最有利于大岩桐试管结球和球根生长。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探讨了不同蔗糖浓度、光照条件、固液培养方式和不同浓度梯度外源细胞分裂素6-BA、ZT和KT对试管薯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 10%蔗糖(pH 5.8)为基本培养基,在黑暗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外源细胞分裂素,有利于试管薯的形成和产量的提高,其中以培养基MS 10%蔗糖 5 mg/LKT的诱导率最高(100%)且试管薯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生活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综述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液微萃取、中空纤维膜萃取和固相膜萃取等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对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分析的相关方法,并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肉制品中杂环胺种类、含量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LLE)、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以及在线串联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LLE-SPE).重点讨论了目前最新的杂环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质谱串联法(L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并对每种技术的优势及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品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给人类健康带来重大隐患,建立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高效、快速的有机磷残留分析技术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对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其进展进行综述,评述了前处理方法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方式和净化方法包括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尧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尧液相微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等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评价了有机磷农药的仪器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的优缺点,对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基质效应及其解决方法进行概述,展望了水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5406”激抗剂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试管苗一般都要经过长苗培养和生根 培养的两道无菌培养程序,这些都是在无菌人 工光照和恒温条件下完成的,从而生产试管苗的成本高,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合算的。所以,改进试管苗的生产技术,简化方法、降低成本、提高试管苗生产的效益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进行了简化试管苗培养程序的研究。创立了试管苗水培生根法,这是试管苗生产的一项重大改进。现将主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利用GC—FID法测定水中敌敌畏的色谱条件,比较C18固相萃取、活性炭富集、液-液萃。取等3种预处理法测定敌敌畏含量的回收率,C18固相萃取预处理效果最好,回收率达10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有机物浸提液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以8种含有不同有机物的培养基培养试管苗,60d后对试管苗的各种性状进行记录统计,并与对照(没加有机物提取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的有机物浸提液对试管苗的影响效果不一样。壮苗以加入白萝卜提取液、CH和CM为佳,生根以加入香蕉提取液为佳,要提高繁殖系数以不加有机物为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甘薯脱毒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及简化移栽方法,以土壤、细沙及泥炭土混合物取代琼脂为支撑物的甘薯脱毒试管苗培养基对试管苗进行培养测定其成苗率,以及对试管苗不同移栽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土壤混合物为支撑物的培养基培养试管苗35 d后,均能较琼脂支撑培养基提高试管苗成苗率,明显提高了试管苗的茎粗、叶片数、株高等,形成壮苗;同时,脱毒试管苗带坨移栽大棚,空气相对湿度低至50%~60%的条件下,成活率均在92.8%以上,且较琼脂支撑物培养基培养试管苗移栽大棚降低环境条件,操作简便,减少移栽次数,缩短了从移栽至成活的生长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综上,本研究为脱毒甘薯产业化生产提供一种崭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