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雄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9):196-198
对华南地区外来农业杂草薇甘菊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生物学特征、分布范围、防治措施以及主要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以后的研究方向,包括薇甘菊表型可塑性、坐待对策、叶N在光合组分中的分配模式的优化策略、植物入侵潜力的指示器等。  相似文献   

2.
李秋玲  张峰  肖辉林 《北京农业》2011,(33):129-130
概述了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并对薇甘菊的防除治理进行了综述,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清除、化学防除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治理,其中,生物防治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薇甘菊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薇甘菊,学名为假泽兰Mikaniacordata(Burm.f)B.L.Robinson;EupatoriumcordatumBurm.f;俗称粪箕藤,属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Willd),该属共有60余个种,目前我国仅发现假泽兰一种。一、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薇甘菊是一种攀爬型藤本多年生菊科恶性杂草,繁殖力极强,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既能产生大量的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又可以通过根茎进行无性繁殖。细小的种子上附有絮毛,可通过气流和风向远距离扩散传播;薇甘菊的生命力极强,根茎即使被切断仅保留1~2个…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南省德宏州薇甘菊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及防效差的情况,从薇甘菊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利用前景和风险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概述,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薇甘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被冠以“植物杀手”之称的入侵物种,起源于中、南美洲,属于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能够通过与其他物种竞争养分等而使其它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繁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文章系统地对薇甘菊的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薇甘菊未来的防治方法及其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旭华  陈勇  张海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25-5927,5980
对惠阳区不同生境下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盖度、附近水源、周围植物和防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薇甘菊在沟渠边、果园、田边和荒废地等生境发生严重,盖度范围从10%~90%,有水源的地方发生严重,防治后易复发;惠阳区薇甘菊的发生对当地农业、林业和渔业等都有危害;不同生境应选择人工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治和生态防除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该研究为给薇甘菊的综合防治和入侵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薇甘菊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蕾  吴林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52-15355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现今全球最为关注的恶性杂草之一。其因入侵性极强、生态幅宽和化感作用明显等特征,能够迅速占据生态位,使入侵地的植物无法生存。综述了薇甘菊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入侵假说和防治现状。  相似文献   

8.
李静 《乡村科技》2019,(2):94-95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往来、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生物入侵情况比较严重,这对于我国生物情况、生态安全、人体健康和农业发展等来讲均会造成直接影响。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生长速度极快,具有强大的繁殖、扩散和排异能力,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本文重点对薇甘菊生物学特性、生物危害进行概述,然后结合云南省普洱市的具体发展情况提出防控措施,持续控制薇甘菊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已成为中国危害极大的入侵杂草.自20世纪80年代在云南发现,现已在云南6州市相继发现并呈现出不断蔓延的态势.文中对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在云南的发生与分布、危害及防治等方面的情况与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云南薇甘菊防治的途径与策略进行了讨论与建议,进一步提出了生物防治的初步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0.
薇甘菊为世界上最具有入侵性与危害性的恶性杂草之一,其生长迅速,传播蔓延速度快,危害性大,难防难治。本文阐述了薇甘菊在腾冲市发生现状和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消除薇甘菊对腾冲市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以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薇甘菊药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药剂筛选、盆栽药效比较试验和小区药效表证,结果表明:2,4-D钠盐、2,4-D丁酯2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恶性杂草薇甘菊是较理想的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和危害;施药部位以植株的中部和上部效果最好;在其药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杀灭薇甘菊活性:不同生长阶段的薇甘菊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以幼苗期至生长盛期防效最高,开花后耐药性明显提高;2甲4氯防除薇甘菊达不到防治上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综述薇甘菊在国内的命名情况,总结薇甘菊在国内的主要入侵地段,分析了薇甘菊入侵生境的生态限制因子,以此来探讨和预测薇甘菊在国内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有效控制薇甘菊的生态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跟踪法对小花假泽兰的全株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IR、1H-NMR和13C-NMR)对已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小花假泽兰中分离出4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去氧薇甘菊内酯、二氢薇甘菊内酯和β-谷甾醇.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其中2种化合物(去氧薇甘菊内酯和二氢薇甘菊内酯)对8种重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对小麦纹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100mg·L-1剂量下抑制率均在90%以上;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5.61和18.24mg·L-1;对辣椒疫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13.88和12.84mg·L-1;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0.49和34.68mg·L-1;对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48.79和75.47mg·L-1.这2种化合物对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薇甘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解去壁法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薇甘菊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属二倍体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核型公式为2n=38=26m+10sm+2st, 属于不对称核型(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As.K% =61.4%.  相似文献   

15.
5种植物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作为溶剂对云南省薇甘菊发生地伴生的常见本地物种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外来物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以及农粮作物红薯(Ipomoea batatas)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后将各提取液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均能抑制薇甘菊幼苗的生长,且彼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5种植物化感作用的综合抑制效应总体表现为: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三叶鬼针草,水蓼和红薯对薇甘菊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相似,但强度明显弱于前3种植物;不同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对薇甘菊幼苗新增质量的受抑制程度均大于茎长和根长的受抑制程度.说明入侵地许多与薇甘菊伴生的物种具有抑制薇甘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其中外来种群的抑制作用总体强于本地种群.  相似文献   

16.
薇甘菊组织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4种外植体、10种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离体再生的影响,并对胚性愈伤组织中的体细胞胚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所用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均能诱导薇甘菊外植体产生愈伤,培养基以MS+6BA 1 mg/L为最宜;不同种类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结果有明显差异,生长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可诱导体细胞胚的发生.薇甘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形式为单细胞内起源.体细胞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性细胞,胚性细胞经过一次不均等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即胚细胞和胚柄细胞.然后依次经过具胚柄的多细胞原胚,再经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阶段,发育成具有子叶的成熟胚状体,然后长成为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7.
郝彩琴  冷晓红  郭鸿雁  李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62-15364,15367
综述了近年来小花假泽兰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主要从其在精油化学成分、非精油化学成分、医用及农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其发展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