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防城港市红沙养殖区营养盐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珍金  覃盈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05-3108,3139
根据2007年6~9月和2008年6~10月6个航次的监测资料,分析了红沙养殖区海域水质变化特征,并对PO4-P、SiO3-Si、DIN、pH值、盐度、DO、COD和叶绿素a等进行了分析,对该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及有机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营养盐随月份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从营养结构看,与Redfield值比较,符合P限制条件;根据富营养化评价,红沙养殖区海域营养指数秋季较低,而夏季较高,属富营养化状态;有机污染评价的结果显示,红沙养殖区海域属于水质开始受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2.
三沙湾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水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12年8月-2013年7月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对三沙湾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基本理化指标以及营养盐的特征与变化趋势,并应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营养状态指数(E)和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评价了该海水养殖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盐田港海域悬浮物含量符合Ⅲ类海水水质标准,pH符合Ⅲ至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符合Ⅳ类至劣Ⅳ类的海水水质标准,年平均值分别为0.644和0.061 mg/L,范围分别在0.256~1.147和0.027~0.103 mg/L之间。NO3-N占DIN的比例平均为82.86%。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的DIN和DIP的浓度已处于较高的水平。有机污染评价指数和海水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价显示,盐田港海水养殖海域已经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同时有机污染相当严重。分析表明盐田港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是导致该养殖海域富营养化与有机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春、秋季佛昙湾海域水质的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富营养指数法及有机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佛昙湾海域水质的监测项目中,除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外,其余监测项目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无机氮完全超标,活性磷酸盐部分站位超标,是影响佛昙湾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素.春季佛昙湾海域水质的富营养化指数为5.14,秋季为2.49,均大于1,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春季有机污染指数为5.95,秋季为3.69,均大于3,属于中度有机污染水平.通过对佛昙湾海域水质的评价,为该海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据2007年4月和8月在乐清湾28°05′~28°35′N、121°00′~121°20′E海域进行海洋综合调查,对乐清湾营养水平指标(E)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这些分布特征与营养盐、潮流场、污染源和叶绿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乐清湾E值和A值分布趋势基本相同,都是由内湾向外湾数量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溶解态磷酸盐(D IP)和溶解态无机氮(D IN)与E值、A值之间都有密切的相关关系(P=0.000 0),因而是污染乐清湾水体的主要因子。营养盐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由乐清湾地形、潮流、污染源和叶绿素特征决定的,在乐清湾海域,沿外湾东部的海槽是乐清湾中湾和外湾涨落潮的主要路径,形成外湾较低的D IP和D IN值。而养殖污染带来总氮和总磷的数量分别接近和超过50%,因而是乐清湾水体变劣的重要外源性污染物,其次是生活污水和化肥的输入。夏季,浮游植物对营养盐大量利用,有效地减少了乐清湾营养盐的含量,进一步导致水体营养水平指标(E)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的降低。4月乐清湾水体处于富营养化、严重污染和亚健康状态。8月,内湾和中湾属于污染海域,处于亚健康状态。外湾大部分属于较清洁海域,处于健...  相似文献   

5.
2007年乐清湾富营养化空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2007年4月和8月在乐清湾28°05′~28°35′N、121°00′~121°20′E海域进行海洋综合调查,对乐清湾营养水平指标(E)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这些分布特征与营养盐、潮流场、污染源和叶绿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乐清湾E值和A值分布趋势基本相同,都是由内湾向外湾数量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溶解态磷酸盐(D IP)和溶解态无机氮(D IN)与E值、A值之间都有密切的相关关系(P=0.000 0),因而是污染乐清湾水体的主要因子。营养盐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由乐清湾地形、潮流、污染源和叶绿素特征决定的,在乐清湾海域,沿外湾东部的海槽是乐清湾中湾和外湾涨落潮的主要路径,形成外湾较低的D IP和D IN值。而养殖污染带来总氮和总磷的数量分别接近和超过50%,因而是乐清湾水体变劣的重要外源性污染物,其次是生活污水和化肥的输入。夏季,浮游植物对营养盐大量利用,有效地减少了乐清湾营养盐的含量,进一步导致水体营养水平指标(E)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的降低。4月乐清湾水体处于富营养化、严重污染和亚健康状态。8月,内湾和中湾属于污染海域,处于亚健康状态。外湾大部分属于较清洁海域,处于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青堆子湾池塘养殖区及邻近海域无机营养盐时空变化,评价其富营养化风险状况。[方法]根据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4个季节对青堆子湾池塘养殖区和邻近海域表层海水的无机营养盐调查,采用一种分类等级的海水富营养化评估模式,对该海域的营养化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青堆子湾池塘养殖区和邻近海域营养盐含量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平面呈由养殖区向外海浓度逐渐降低的分布格局,受陆源污水排放和养殖活动影响;青堆子湾海域水质为中度营养等级,春夏季受氮限制,冬季受磷限制,可能面临赤潮暴发的危险,应加强陆源污水排放管理。[结论]青堆子湾池塘养殖区及邻近海域表层水体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等级。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0年8月厦门湾海水水质监测资料,阐述氮磷营养盐的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并探讨厦门湾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厦门湾表层COD、DIN和 PO4-P分布趋势大致从厦门西海域、马銮湾和九龙江口向湾外递减;相关性分析说明调查海域COD、DIN和PO4-P主要来源是厦门湾沿岸陆源排放和九龙江河流营养盐的输入;COD、PO4-P与N H4-N的来源可能相同,有着相似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而NO3-N可能主要来源于九龙江。厦门湾的N/P值变化范围为2.26~117.30,其中九龙江口、东南部海域和大嶝海域的大部分地区的 N/P均大于16,从N/P值来看,营养盐结构为磷限制。而西海域北部、同安湾和马銮湾则属于氮限制海域。厦门湾海域富营养化指数(E )范围为0.013~118.168,马銮湾、西海域北部和高集海堤附近海域的富营养化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9年8月和10月夏、秋季节中街山养殖区调查数据,对该海域的营养盐水平及有机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中街山列岛养殖区无机氮夏季含量较高,16.7%的站位超四类水质标准,秋季明显下降,符合二类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夏、秋季无明显差异,而硅酸盐秋季较夏季明显升高。磷酸盐为该海域的限制因素,夏季尤为明显。该海域已呈富营养化状态,有机污染也已达到轻度污染水平,且夏季高于秋季。  相似文献   

9.
于2016年4月和7月在乐清湾北部海域进行海洋环境调查,依据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原则和营养状态指数(E)对乐清湾北部海域的富营养化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O3--N和NH4+-N是乐清湾海域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乐清湾北部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严重,整体处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至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状态。究其原因是海湾位置结构、沿岸城镇带来的生产生活污水及水产养殖的规模及密度大。  相似文献   

10.
三亚红沙港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强  陈宏  朱白婢  刘志昕  彭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86-6288,6291
根据2005~2006年三亚红沙港海域春、夏、秋3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环境质量作出评价。结果表明,红沙港无机氮普遍超过2类水质标准,47%超3类水质标准,33.3%超4类水质标准,特别是夏季大部分属4类水质,整个港湾无机氮污染严重;活性磷酸盐一般符合2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超2类水质标准,13.3%超4类水质标准;pH、DO尚属正常,COD基本符合2类水质标准,但铁含量偏高;叶绿素a含量虽尚属正常,但夏季偏高;平均营养状态指数(E值)在3.66~4.33,呈重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状况除湾口轻度污染外,其余测站均在中度污染以上,全年有53.3%站位处于严重污染。研究指出红沙港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入湾径流是造成该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认为目前红沙港水质已不能满足该海域功能区划提出的要求,需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1.
基于Copula函数与经验频率曲线的富营养化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起峰  王春阳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37-17039
富营养化问题是我国湖泊面临的重要问题。太湖作为我国东部最大的淡水湖泊,附近城市供水水源地,其富营养化问题直接关系到苏州、无锡、江阴、湖州等环太湖城市的饮用水安全。选取浮游动物生物量、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作为浮游生物数量的3个指标,绘制经验频率曲线,并采用Copula函数将其进行有效联结,从而得到太湖不同分区的富营养化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太湖西北部湖区富营养化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施肥技术参数与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小麦3414肥效试验结果的分析,计算出小麦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利用系数、肥料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肥料利用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3414试验得到最佳施肥量,结合土壤测试值与相对产量的回归关系,建立基于土壤常规测试条件下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施肥数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秸秆饲料的加工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秸秆饲料的营养特点,阐述了采用现代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处理后,使秸秆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转化,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成为畜禽利用的潜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4.
灰色聚类法在西津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年对西津水库水质进行了4次监测。参照中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将富营养化程度分为6个级别,应用灰色聚类法,选定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为聚类指标,对西津水库米埠坑库区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埠坑库区上游水质为中营养化,库区中下游水质已处于中富营养化;该库区水质有富营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云南施甸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原理计算出代表土壤养分状况的IFI值,并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进行趋势和空间分析,对云南省施甸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施甸烟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适宜,水溶性氯偏低;土壤养分状况存在着广泛变异,全烟区各项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1%~76%;根据IFI值将全烟区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 个等级,其中居中等级(较高、中等、较低等级)占86.7%.烟区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在南北趋势上表现为南北高、中间低,且北高于南;东西方向上表现为由西向东方向逐渐降低.烟区地形地貌的差异造成了其土壤养分状况的不均匀性,合理运用评价体系,通过优化烤烟品种布局和精准施肥,可提高烟区的实际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凌云县茶园土壤肥力状况,从全县有代表性的茶园中采集土壤样品30个,对评价茶园土壤肥力的12项重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凌云县茶园土壤pH值适宜茶树生长,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较高,速效磷和速效钾普遍缺乏,除有效铜外,微量元素较缺乏。在茶园养分管理上,要多施有机肥,减氮增磷钾,兼顾中微量元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杉木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吸附特性,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杉木种子园进行了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并根据盆栽试验判断出限制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养分因子。结果表明,第3代杉木种子园中土壤有效P的含量为6.8 mg?L-1; Ca和Mg含量分别为99.9和14.9 mg?L-1,远低于美国国际农化服务中心( ASI)的临界值, B、 Cu、 Mn、Zn和S的含量丰富,分别为0.78、2.6、11.1、2.5和67.7 mg?L-1;吸附试验表明, P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率为53.9%;根据盆栽试验结果来看,杉木种子园土壤养分亏缺程度为P>Ca>N>Mg,微量元素则处于盈余水平。因此,在杉木种子园的施肥管理中,施用N肥时应增施P、 Ca肥,同时通过改善经营措施提高N、 P肥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杉木种子园土壤的养分平衡和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8.
选取郑州植物园内的枯枝、落叶为试材,采用好氧堆肥技术,在粉碎绿化废弃物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羊粪和豆渣,通过制肥设备进行初次发酵,随后进行二次堆肥发酵至腐熟。检测了有机质、pH值、养分含量、发芽指数等指标,筛选出最佳的堆肥发酵配方。结果表明从堆肥进度上,A3、A4处理优势明显,堆肥时间最短,发芽指数、T值、养分含量均符合要求;从堆肥产品质量上,A1处理优势明显,总养分和发芽率较高,pH值、T值、EC值符合有机肥要求;从经济适用性上,A1、A3处理优势明显,发芽率较高,养分含量丰富,堆肥时间适宜,且需要的羊粪含量较低,更加具有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水体中的营养元素过多(特别是氮、磷)所导致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来利用大型维管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已备受关注。然而,水体中氮的去除受到包括氮的离子形态及其在水体中浓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方程来研究植物根系表面氮的浓度与植物吸收氮的相互关系。该方程包括2个参数:吸收最大速率(Vmox)和米氏常数(Km),其分别表示植物吸收不同氮形态的最大速率和对不同氮形态亲和力的高低。利用加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浓度营养液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吸收速率拟和Michaelis—Menten方程。水浮莲对NH4^+LN的Km很高。表明其对NH4^+-LN亲和力高;在NO3^--N单一氮源提供下,水浮莲对NO3^--N的吸收动力学与NH4^+-N相似。然而,在营养液中同时存在NH4^+-N和N03^--N时,NO3^--N吸收的最大速率明显降低,但对其Km的影响不大,这种抑制作用看来属于非竞争性的。在NH4^+-LNN和NO3^--N的同时存在下,由于植物吸收NO3^--N能力的降低可能导致植物对氮的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