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是依赖于靶目标上6个区域的4条引物和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Bst的作用,在60 ℃~65 ℃恒温条件下1 h之内即可完成的基因扩增技术.该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在很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论文从技术原理、引物设计、反应机制和特点等方面了介绍了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并就该技术在动物细菌性病原微生物、病毒和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恒温扩增技术是继PCR技术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目前主要的恒温扩增技术有:滚环核酸扩增、环介导等温扩增、链替代扩增、依赖核酸序列扩增和解链酶扩增。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恒温、高效、特异、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本文就现阶段恒温扩增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和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2006年由英国科学家研发的一种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PCR扩增,可在恒温条件下短时间内实现靶基因大量扩增,具有恒温、快速、便携、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RPA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与反应条件、产物检测方式及在牛病原检测中的应用等内容,旨在为牛病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可以在恒定温度下进行体外核酸扩增的技术,近几年其研究热度很高。本文从技术原理、优缺点及在动物病原检测应用等方面,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依赖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技术(CPA)和赖解旋酶等温扩增技术(HDA)等5种常见等温扩增技术进行了综述。LAMP技术操作简单,不依赖特殊设备,但引物设计较为复杂,研发多重LAMP检测方法有很大困难。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不受场地条件约束,扩增时间短,但容易造成气溶胶污染,因此一般用于实验研究。NASBA技术扩增效率高,不易产生污染,但成本偏高,操作相对复杂,在目前疫病检测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减少。CPA技术操作相对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但结果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HDA技术引物设计相对简单,但反应体系较为复杂,因此不适合扩增长序列。不同的等温扩增技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景条件来选择。等温扩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备许多优点,但仍需要不断改进,未来与微流体芯片、纳米金、CRISPR等技术联合应用,将会实现更加快捷、准确、简便的检测,从而为动物疫病检测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引物设计方法、扩增原理和结果判定方法,概述了该技术在动物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检测等动物病原检测领域的应用情况,旨在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等温扩增技术(IAT)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与PCR相比,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单便捷和成本低等优点。目前,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检测方面得以应用,论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依赖解旋酶的等温扩增(HDA)、依赖核酸序列的等温扩增(NASBA)、链置换等温扩增(SDA)、交叉引物扩增(CPA)5种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分别予以介绍,为该技术在病原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97-1802
建立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对于我国养殖业疫病的预防及控制、进出口检疫、动物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几年出现的1种有望替代PCR的新的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主要依赖于3种酶:能结合单链寡核苷酸引物的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和DNA聚合酶。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模板链的热变性,可以在恒定的低温条件下快速扩增DNA或者R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快速诊断等特点,在动物疾病早期诊断、实地检测、进出口快速检疫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本文对RPA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传染性疾病中检测和诊断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等温灵敏、操作简单、产物易检测等优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已经被用来快速诊断动物的传染病。目前可检测圆环病毒2型、鹅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副猪嗜血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猪肺炎支原体及弓形虫基因等。  相似文献   

9.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已经被开发利用.它采用能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60℃~65℃)下,不到1 h的时间里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特异性强、等温灵敏、操作简单、产物易检测等优点.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已经被用来快速检测动物病原(病毒、细菌、寄生虫).论文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动物病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等做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病原微生物是威胁畜禽健康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快速、精准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对于保障畜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操作便捷等特点,原理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2~3对引物,使用链置换DNA聚合酶即可实现高效扩增。文章对LAMP的反应机制、研究现状以及在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王斌  佘桐  唐丹 《中国畜牧业》2019,(10):78-79
2018年,陕西省汉中市畜牧业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不断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化畜禽养殖进程,畜牧业产业实现稳定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肉类总产量为32.9万吨(其中猪肉27.93万吨,牛肉1.95万吨,羊肉1.05万吨,禽肉1.97万吨),禽蛋产量5.93万吨,奶类产量1.35万吨。  相似文献   

12.
旨在建立一种以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为基础的快速检测方法,用于小鹅瘟病毒的快速检测。小鹅瘟是一种常见的水禽传染病,严重危害我国养鹅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快速准确对小鹅瘟进行诊断,减少该病的危害,本研究以小鹅瘟病毒VP3基因保守片段为靶点,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建立了一种准确高效的小鹅瘟病毒RPA恒温快速检测方法,并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并与传统PCR和传统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10 copies/μL的病毒核酸;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只特异性地扩增鹅细小病毒,而与鹅副黏病毒、鹅源鸭瘟病毒、小鹅流行性感冒病毒、鹅副伤寒病毒、大肠杆菌和曲霉菌均未发生交叉反应;同时该方法重复性检测的变异系数低于6%,具有很好的重复性。阳性符合试验表明该检测方法与荧光定量PCR符合率为99%。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小鹅瘟的大规模临床样本检测,为小鹅瘟病毒的高通量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纳米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立明  崔立  李杰  徐健雄 《饲料工业》2004,25(10):61-63
1引言纳米技术就是在纳米尺度范围内(1~100nm)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延伸到原子和分子水平,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即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操纵原子、分子的排布,而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新产品。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9米。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和  相似文献   

14.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used a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gents in the human medical field for quite some time, though their application in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animal production is still relatively new. Recently,production demands on the livestock industry have been centered aroun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as growth promoters due to growing concern over microbi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With many countries reporting increased incidences of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being updated to end in-feed antibiotic use in the animal production industry. This sets the need for suitable alternatives to be established for inclusion in feed.Many reports have shown evidence that nanoparticles may be good candidates for animal growth promotion and antimicrobial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advancements of nan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animal production will be the focus of this review and the emerging roles of nanoparticles for nutrient delivery, biocidal agents, and tools in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reproduction will be discussed. Additionally, influences on meat, egg, and milk quality will b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依赖解旋酶DNA恒温扩增(HDA)检测方法,本研究以Lm的iap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可在65℃恒温扩增快速(90 min)检测Lm的HDA检测方法,分别对反应体系中的MgAc2、Bst聚合酶、UvrD解旋酶、dNTPs以及引物等的浓度进行优化,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并与普通PCR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起的检测法最低检测限为7.8×103 cfu/mL,灵敏度与普通PCR方法相当。Lm的HDA检测方法具有普通PCR的特异、灵敏等特点,并且对仪器要求更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依赖于自动循环的链置换技术,在等温条件下,不到1h就能扩增出10^9-10^10靶序列拷贝。该技术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已经被用于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本文就LAMP法的反应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动物病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目前,其遗传理论的发展远落后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这就限制了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利用和预测。本文在论述杂种优势遗传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快速检测引起猪猝死的病原,本研究针对临床引起猪猝死症的4种疾病病原(猪尼帕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猪产气荚膜梭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别设计特异性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这4种病原的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探针之间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对不同病原核酸的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140拷贝μ/L~370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应用该MLPA方法对129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且该方法检测猪产气荚膜梭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到100%,Kappa值均为1。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国家或行业标准PCR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且克服了后者无法同时进行多重检测的缺点,最多可以同时检测45种病原,对于复杂症候群的快速和高通量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方法可推广到其它多重病原体的检测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动物生物制品的研究状况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动物生物制品的研究日新月异,从第一代的传统疫苗,发展到第二代的基因工程疫苗,以及代表21世纪生物制品发展方向的第三代疫苗———合成肽疫苗。尽管生物制品在研究领域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这些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又如何呢?读罢此文,你会发现其中的答案。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We assessed resource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f the dairy industries in four districts of Bangladesh (Mymensingh, Satkhira, Chittagong and Sirajganj)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8 to 12 dairy farm families in each district. We used ten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PRA) tools, namely social mapp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ctivity profiles, seasonal calendar, pie charts, mobility diagram, matrix ranking, preference ranking and scoring, system analysis diagram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 in 57 PRA sessions from September through October 2002. Dairying contributed more to family income (63 to 74%) and utilized a smaller portion of land than did crops. Twenty seven to 49% of cattle feed is rice straw. Only Sirajganj and Chittagong had limited, periodic grazing facilities. Fodder (Napier; Pennisetum purpureum) cultivation was practiced in Sirajganj and Satkhira. Fodder availability increased milk production and decreased disease occurrence. Friesian crossbred cows were ranked best as dairy cattle. The present utilization of veterinary and AI services was ranked highly. Farmers outside the milk union desired milk purchasing centres as the most required service in the future. They identified veterinary and AI services as inadequate and desir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The PRA tools effectively identified resources, constraints, opportunities and farmers’ perspectives related to the dairy industries in Banglade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