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小型水库概况1993年由安徽省水利厅下达的“太湖县方洲、刘羊‘水库群’渔业研究”科研项目,涉及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6座。这7座水库都是灌溉型水库,“水库群”总库容为237015万m3,总灌溉面积2800hm2,其中6座小型水库灌溉面积为800h...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有大、中、小型水库1,078座,其中小型水库1,032座,占95%,其水面占水库总面积的37.8%。多年来,小型水库养鱼方式一般都和大、中型水库相同,既完全依靠水库中的天然饵料进行“人放、天养”,结果不但产量低而不稳,而且放养对象由于受天然饵料的制约,只能“以花、自鲢挂帅”,因此,经济效益不高。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小型水库养鱼增产增收的途径,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增产技术措施,在全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利用小型水库的水土资源,发展水库渔业,受《水库渔业》编辑部的委托,最近,我们调查了几个成鱼产量较高的小型水库,现将其中一个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小型水库开展套养鳜鱼技术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小型水库套养鳜鱼投入小、成本低,高产出、高效益.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安丘县有小型水库114座,面积4,940余亩。过去鱼产量低而不稳,年均亩产仅约12斤,基本处于荒废状态。为了彻底改变低产状况,从1980年起,我们在归家町水库进行了小型水库精养创高产试验。  相似文献   

6.
我县小型水库116处,宜渔水面5,655.6亩,因多数水库地理位置的偏僻和管理水平的差异,加上灌溉上的矛盾,导致水库养鱼产量偏低,平均亩产只有31.7公斤。为了探索山区小型水库高产的途径,进行本试验课题。试验要求亩产鲜鱼126公斤;亩增收97.5元。经1984、1985两年试验,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山区小型水库养殖单产及效益,探索山区小型水库的综合高产高效技术模式,1994年至1995年我们在新县山区选择了26座水库,总面积145公顷,进行大面积养鱼综合高产技术开发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1289kg,每公顷利润4082元。  相似文献   

8.
罗正才 《内陆水产》1997,22(4):12-13
攸县有小(Ⅰ、Ⅱ)型水库161座,总面积894.2hm2,占全县总可养面积的24.7%、长期以来,这些水库绝大多数由于缺肥、缺饵、缺钱,单位面积产量只有50多kg,经济效益仅300余元。为了挖掘这些水库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我们于1996年在本县两个过去产量较低的南星水库和长岭拗水库进行试点。试验表明,以渔为主,实行渔一农一牧结合的综合开发,由单一的水库渔业发展为水陆复合生态渔业,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易被农民所接受和运用。现将生态渔业技术在小型水库应用的两种类型浅析如下:l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分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汉中市地处陕西南部,水资源丰富,有小型灌溉水库329座、24560亩,为利用这部分水资源,并为渔业生产提供一定的鲢鳙鱼种,于1998~2000年进行小型水库以施化肥为主培育鲢鳙鱼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试验条件水库为汉中市勉县柳沟水库,系红寺坝水库(主库)下属调节型水库,水库最大蓄水水面110亩,正常年度蓄水面积90亩,集雨面积5平方公里,库水深平均5米,库底平坦,防逃鱼设施齐全,为卧管排水。二、试验方法1.苗种投放鲢鳙鱼夏花从汉中市试验站购买,投放时间为每年6月上旬,投放情况见表1:表1 苗种投放万尾2.投喂以施化肥为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池塘80:20养鱼新技术与轮捕养鱼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团源冲水库进行80:20养鱼技术试验,水库面积10ha,共产鲜鱼69195kg,其中草鱼、彭泽鲫、鲤鱼、鳊鱼、加州鲈等优质鱼55242kg,占总产80%,总产值543300元,总支出373850元,纯收入169450元。试验表明,在小型水库推广80:20养鱼新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小型水库养鱼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索小型水库养鱼高产的规律,推动湘潭县13200多亩小型水库养鱼生产的发展,1985年,湘潭市、县水电局及中路铺水库管理所三家配合,在一寄养库进行了成鱼养殖高产试验,经验收,亩产成鱼513公斤。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桃源县小型水库“人放无养”,产量低,效益差的实际,依靠科学技术开展小型水库生态渔业示范研究,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配套开发的措施,改变了落后的渔业经营状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小型水库斑鳜的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小型水库水质、溶氧、自然饵料资源等生态优势与土著名贵鱼类一斑鳜品种生态特性配置而进行的生态混养试验。可养水面41hm^2的小(-)型水库,混养规格为25尾/k的斑鳜鱼种,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取得平均规格207g/尾、产量3843kg、效益提高53.4%的试验结果。分析讨论了小型水库混养斑鳜的生态技术措施、养殖品种间的关系、与混养翘嘴鳜的优势对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方城县中、小型水库众多,为充分利用水面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1990年我们在柳河乡的三座小水库中开展了以施化肥为主养殖大规格鱼种和成鱼的高产试验。当年获得总产7757.2公斤,亩均91.3公斤,最高库单产达到149.5公斤的好成绩。试验的成功,为我县水库渔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现将试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规格鱼种是保证大中小型水面养鱼高稳产的物质基础,但缺口很大,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库区的鱼种他很少,自有鱼种很难满足渔业生产的需要,为了探索出小型水库套养夏花的途径,我们于1991年和1992年两年在马鞍溪水库进行了试验,并收到较理想的结果。一、材料与方法(-)水库的自然条件。马鞍溪水库是58年修建,61年蓄水的一座以防洪灌溉养鱼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水库面积180亩,养殖面积137亩,平均水深1.6米,库区周围为黄土小山丘,植被很少,水库中野杂鱼类较少,库区有一养猪场,该库实行渔一牧一草综合生态养殖模式。(二)…  相似文献   

16.
小型水库半精养高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地区共有小型水库134座,养鱼水面3.65万亩,1981年鱼产量62.05万斤,平均亩产17斤。为提出小型水库的增产技术措施,我所于1982~1983年在昌图县四新水库进行了“小型水库半精养(亩产百斤)试验”,重点探讨了施肥与水质变化的关系及施用化肥与鲢、鳙的增产效果。本试验使鲜鱼产量从试验前1978~1980年三年平均年产量1.2万斤上升到2.5万斤,1981、1982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122.5斤、127.7斤,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利用库湾,网拦培育鱼种。是针对生产条件差,苗种池少的小型水库。解决大鱼种缺乏的一条有效途径。1988年,宁乡县畜牧水产局在该县佛洞冲水库进行了网拦育种试验获成功,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小型水库渔业是水利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了小型水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小型水库渔业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小型水库养鱼开发试验初报贺金先,肖光通,夏春宝(吉安市农牧渔业局吉安343000)根据我市荒芜、半荒芜山塘水库较多的特点,为了提高全市养殖水面的总体产量,笔者在1994年选择兴桥镇东塘村小路村小组的一座多年荒芜了的山塘水库,涨水时水面20亩,枯水水面...  相似文献   

20.
浠水县现有中、小型水库61座,可养鱼水面6200亩。水库多属丘陵型,多数在白莲河水库(大型)灌区内,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捕捞容易,有精养价值。目前水库养鱼基本上仍停留在人放天养的初级利用阶段,多年来亩产量徘徊在5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低。为了提高水库鱼产量,探索小型水库精养高产途径,1986年我们选定蔡河区堰上湾水库进行了高产试验,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