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提高生猪生产质量张玉文(四川省井研县畜牧局612660)高产优质高效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生猪生产的根本出路。当前,生猪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优质瘦肉猪需要量增加,农民养猪迫切需要收入增加以及对外销售量不断增加,优质瘦肉猪的生产越来越...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行生态发酵床养猪,对实现动物、人类、环境和生猪产业链健康发展,保障生猪的数量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肉类消费市场需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大力推行生态发酵床养猪,对实现动物、人类、环境和生猪产业链健康发展,保障生猪的数量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肉类消费市场需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养猪协会将发挥服务、沟通、协调作用,以更好地解决生猪产业的“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协会将推进全省生猪发展方式转变,推广畜禽粪便处理技术、饲料加工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等,不断提高生猪生产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杭州市的养猪业获得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生猪数量成倍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品种不断改良,技术不断创新,养猪设施不断完善,生产方式不断改进,提出了养猪业要“退出村庄、退出散养、退出庭院,进入小区、进入规模、进入市场”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养猪产业的不断发展,养猪业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相应的转型升级,由散养型模式逐步过渡到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模式.与传统养猪产业相比,规模猪场不仅生猪养殖数量多,其技术比散养型更加精湛、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猪养殖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实际养猪过程中,规模猪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难以开展,不仅影响生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民对猪肉产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生猪养殖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生猪养殖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市场的基本需求,但我国传统的养殖模式不能够完全满足当今人们的要求,于是生态养猪模式便得到了初步发展.生态养猪模式是在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生态养猪模式能够使...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养猪产业迅速崛起,全国各地的养猪数量在不断增加,并由传统的散养模式逐渐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规模猪场生猪养殖已然成为了主流趋势.但是在规模猪场生猪养殖过程中,如果生猪患上疾病,就很有可能导致大面积传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对规模猪场生猪常见疾病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规模猪场生猪...  相似文献   

9.
以标准化养殖助推生猪产业跨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初,大邑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提高全县生猪养殖水平,打造优质生猪品牌。经过反复酝酿和论证,提出了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通过“民主荐事、科学定事”,发动农户投入现代畜牧生产,建设标准化养猪小区。传统的生猪散养逐步萎缩,规模化、  相似文献   

10.
《湖北畜牧兽医》2011,(11):42-43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通过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推动生猪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民“养猪难”、“卖猪难”问题。目前,该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成立养猪合作社822个,年出栏生猪达到99.8万头.形成一个规模覆盖全省的生猪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1.
“视质量为生命、以诚信为根本,切实承担起生猪及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使命……”。10月19日,国内生猪生产龙头企业齐聚湖北武汉,共同签署了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倡议的“养猪行业食品安全武汉宣言”,以确保向市场供应安全的猪肉食品,同时促进养猪行业本身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粮食生产处于徘徊局面,养猪用粮日趋紧张,直接影响生猪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就稳定养猪生产,对当前农户养猪谈点肤浅看法: 1.认清形势,稳定发展养猪数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食的需要有增无减。就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很大,一些地方出现猪肉积压,主要是受财政补贴和运输的制约,是暂时的现象。为此,广大农民群众要积极喂猪,以稳定生猪数量。  相似文献   

13.
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伟大教导,我们关村大队在养猪事业不断发晨的情况下,通过引进优种进行猪的杂交改良,不仅达到了数量多,而且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一九七一年,全大队生猪饲养量达到一千五百五十头,其中优种猪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交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养猪生产发展速度明显减缓的大趋势,从生猪结构、种猪生产、规模经营、猪肉加工和市场体系等五个方面,对陕西省养猪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突出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生猪三元杂交,努力推进规模经营,大力发展肉类加工企业,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养猪产业升级,推动养猪生产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陕西养猪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国家对养猪业扶持政策的实施,生猪养殖正在逐步地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近年来,昭通市的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何提高农户养猪的数量与质量,实现资源整合重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目前,昭通市生猪市场疲软,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农户养猪大多处于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潮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畜牧业生产也必然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迈进。我国生猪行业经过2005年四川“链球菌”事件、2006~2007年全国性高致病性“高热病”和持续上涨的原料价格的影响,养猪风险和成本不断增加,这将促使生猪行业进入新一轮产业调整期:农村散养户大量退出,养猪业生产规模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在浅析我国生猪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探讨生猪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乔娟 《猪业科学》2009,26(9):48-49
1 中国发育生猪期货市场是生猪现货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是世界上生猪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生猪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养猪更是众多农民的“致富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85年以前中国生猪市场基本属于计划管制,政府对生猪的生产、消费、流通等均实行计划管制,排斥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18.
阳谷景阳冈生猪产销协会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在养猪业发展上景阳冈生猪产销协会自成立伊始就瞄准国内、国际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精品”养猪,闯出了一条鲁西地区发展养猪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正> 自1990年推广养猪适用技术“星火计划”以来,科学养猪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生猪生产发展较快。为了进一步加快“三高”畜牧业(即高产、高质、高效),我们选择本试验课题,来探讨对生猪免疫、增重、出栏率的影响,从中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为指导“三高”规模生产,提高商品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论稳定生猪生产的两个重要问题范汉雄(嘉兴市畜牧兽医站)“八五”期间由于新技术的普及,使嘉兴市的养猪生产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肉猪饲养期缩短,周转加快。以嘉兴市为例,全市生猪出栏率从1990年的130%提高到153%,瘦肉率由“七五”期间的4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