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梅花芽孕育期间叶片酸性蔗糖酶活性及糖类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盛果期荸荠种杨梅花芽发端前,叶片内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均明显地积累,而在发端期被消耗。GA3处理降低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水平而抑制花芽分化。花芽孕育期间,蔗糖水平变化过程与酸性转化酶呈相反趋势。花芽发端前,蔗糖水平先降低后明显地积累,而酸性转化酶活性则先升高,再降至最低。发端期,蔗糖水平降低而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加。GA3处理提高酸性化酶活性而降低蔗糖水平,引起新梢旺长而消耗还原糖,且显著地降低成花率。杨梅叶片内蔗糖水平受多种酶调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乙烯利处理对三个甘蔗品种桂糖11号、桂糖15号和新台糖16号生长后期中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甘蔗工艺成熟前期,蔗糖分含量稳定上升.节间2的转化酶活性迅速提高;在工艺成熟期,蔗糖分达到最高.而转化酶活性却出现一个下降过程;工艺成熟后期.出现回糖现象.转化酶活性再次上升。说明转化酶在蔗糖分积累和再次利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廿蔗生长后期用400mg/L乙烯利处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提高节间2中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有利于甘蔗蔗糖分积累和成熟;而乙烯利处理3周后转化酶活性低于对照,蔗糖代谢活动降低,抑制甘蔗回糖,有利于甘蔗糖分较长时间保持在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梅芽和叶片为试材,研究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花芽生理分化开始前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芽分化率的相关系数较大;淀粉含量的高低可能不是成花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对菠萝叶片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物激素乙烯利(C_2H_6O_3ClPO_3)对菠萝进行催花。在灌注乙烯利前、后测定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并与未催花的对照株比较,植株在形成花芽和幼果期叶片中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尤其是组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变化明显,这可能是乙烯对“成花基因”调控直接起作用。也可能在乙烯作用下叶片提供给花芽形成所需特异蛋白质促使基因得以调控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菠萝花芽分化的实质提供了生物化学方面对比性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
 用植物激素乙烯利(C2H6O3ClPO3)对菠萝进行催花。在灌注乙烯利前、后测定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并与未催花的对照株比较,植株在形成花芽和幼果期叶片中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尤其是组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变化明显,这可能是乙烯对"成花基因"调控直接起作用。也可能在乙烯作用下叶片提供给花芽形成所需特异蛋白质促使基因得以调控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菠萝花芽分化的实质提供了生物化学方面对比性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6.
光周期诱导菊花成花及成花逆转过程中生理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过程中菊花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RNA和DNA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日照处理的菊花未形成花芽,始终保持营养生长,其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RNA和DN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一直保持较稳定水平。短日照处理的菊花叶片可溶性总糖和蔗糖比长日照处理减少,可溶性蛋白质、RNA和DNA含量都比长日照处理增加。先短日照后长日照处理的菊花在短日照期间形成的花芽在转入长日照时花芽停止发育和膨大,最终未开花,其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比长日照处理减少,处理第15d以后比短日照处理增加,而蔗糖、可溶性蛋白、DNA和RNA含量比其它处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利用芒果花枝短截后剪口芽在当年还能再次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的现象,研究了花芽再次分化过程中叶片叶绿素、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截后花芽分化期间,叶片叶绿素含量整体上高于对照,呈先升后降再升高的趋势;蔗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板栗雌花芽临界分化期和雄花芽形态分化期可溶性糖、蔗糖、淀粉、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和积累水平。结果表明,生理分化期雌花芽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似抛物线,形态分化期的雄花芽含量呈直线下降;2类芽淀粉含量均呈"S"型变化,交叉后雄升雌降;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态势,中后期雌花芽上升幅度比雄花芽大。雌花芽临界分化结束时,可溶性总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雌花芽极显著高于雄花芽,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雄花芽。2类花芽分化时均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基础,雌花芽更高,且相互竞争和制约。  相似文献   

9.
在甘蔗生长前期用100mg/L浓度乙烯利对桂糖11号和新台糖20号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⑴乙烯利处理使新台糖20号叶片中维管束密度、维管束中的后生导管和韧皮部面积均明显增大,并使硅含量提高,锌含量降低;⑵乙烯利处理对桂糖11号的叶片维管束面积、维管束中后生导管面积和韧皮部面积以及叶片的维管束密度都没有影响,但提高了叶片中硅、镁和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海大2号’菠萝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乙烯利和1-MCP处理对果实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随着淀粉含量的下降,可溶性糖(主要为蔗糖)含量增加,淀粉酶和SPS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单峰型变化。相关性分析发现,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与淀粉含量的下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PS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的变化与淀粉酶活性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乙烯利处理在极显著加速淀粉降解的同时也极显著加快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乙烯利处理后,淀粉酶和SPS酶活性峰的出现分别提前了2 d和4 d,并极显著地增加了淀粉酶和SPS酶活性(P0.01)。1-MCP处理在极显著减慢淀粉降解的同时也极显著延缓了可溶性糖的积累。1-MCP处理降低了前期总淀粉酶和SPS酶的活性,并将二者的活性峰推迟了8 d,但却极显著地增加了总淀粉酶活性峰值(P0.01),对SPS活性峰无显著影响。乙烯利和1-MCP处理极显著增加了成熟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但对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淀粉和蔗糖是菠萝蜜果实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枢纽,乙烯对菠萝蜜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总淀粉酶和蔗糖磷酸合酶的活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