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A)、催乳素(B)和氢化可的松(C)三种泌乳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正常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无血清无激素培养基作为对照,研究了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种泌乳激素组合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激素的添加能够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48 h之前,A2B3C1组合最有利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60 h之后最优组合为A3B2C1即50 ng/mL催乳素、500 ng/mL胰岛素和0.1 ng/mL氢化可的松,三种激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C>B;泌乳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大,但A1B2C2,即500 ng/mL催乳素、50 ng/mL胰岛素和0.1 ng/mL氢化可的松组能减少凋亡细胞数量。说明,在正常的奶牛乳腺中,泌乳激素主要是通过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的泌乳和乳品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孕酮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本试验以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为材料,添加不同浓度孕酮(0、1、3、5 ng/mL)对其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孕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孕酮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3 ng/mL孕酮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率提高(P>0.05),5 ng/mL孕酮组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 ng/mL和3 ng/mL孕酮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而5 ng/mL孕酮则抑制了β-catenin的表达(P<0.05),且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较3ng/mL孕酮组有下降趋势(P>0.05)。综上,高浓度孕酮抑制了体外培养的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表达,提示该信号通路参与了奶牛产后子宫复旧延迟进程,为进一步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添加十八碳脂肪酸对体外培养的泌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以体外培养泌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添加不同浓度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于38℃培养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200、400μmol.L-1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甘油三酯的检测结果显示,在0~100μmol.L-1的添加范围内,4种十八碳脂肪酸均能显著或极显著的增加培养基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或P<0.01),且培养基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随各十八碳脂肪酸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结果提示,较高浓度(200、400μmol.L-1)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能抑制细胞增殖;而在泌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增殖不受抑制的条件下(脂肪酸添加浓度为0~100μmol.L-1),甘油三酯的合成与各十八碳脂肪酸添加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浓度Leptin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主要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在有催乳素(PRL)(1μg/mL,+)和无PRL(0μg/mL,-)条件下进行,均以无Leptin组为对照组,10、100、1 000 ng/mLLeptin组为处理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奶牛乳腺细胞中α-酪蛋白(α-CN)、β-酪蛋白(β-CN)和β-乳球蛋白(β-LGB)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无PRL条件下,Leptin未促进、甚至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α-CN和β-CN基因的表达;有PRL条件下,Leptin极显著促进二者表达(P<0.001),以100 ng/mL处理组效果最显著;无论有、无PRL,Leptin均促进β-LGB基因的表达,但有PRL条件下,1 000 ng/mL处理组显著抑制β-LGB基因表达(P<0.001)。结果显示,有PRL条件下,Leptin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主要乳蛋白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泌乳性能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 h,使细胞同步化后分组试验。试验分空白对照组(0 mg/L大豆异黄酮)和添加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1、10、100、1000 mg/L)组,培养48 h后,采用CASY 细胞计数仪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与活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β-酪蛋白和乳糖,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检测甘油三酯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100、1000 mg/L大豆异黄酮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活力显著增强(P<0.05);细胞分泌β-酪蛋白、乳糖和甘油三酯的能力也显著提高(P<0.05)。因此,添加10、100、1000 mg/L大豆异黄酮均能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提高其泌乳性能,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高效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方法,并研究不同激素和细胞因子对其表达β-酪蛋白mRNA的诱导作用.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机械破碎法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利用成纤维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对胰酶的敏感性不同,对获得的细胞进行纯化.通过细胞计数法测定纯化细胞的生长曲线,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蛋白18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8种不同激素和细胞因子组合培养液诱导细胞表达β-酪蛋白mRNA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机械破碎法可以分离得到增殖旺盛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与组织块培养法相比,具有细胞迁出速度快等优点.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在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及第20代乳腺上皮细胞中都检测到角蛋白18的表达.100 ng/mL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显著提高了乳腺上皮细胞中β-酪蛋白mRNA的表达(P<0.05).由结果可知,本试验采用的机械破碎法是一种高效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方法,100 ng/mL IGF-Ⅰ对细胞中β-酪蛋白mRNA表达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及κ-酪蛋白(CSN3)和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以无血清无激素的生长培养基为对照的基础上,分别添加胰岛素5、50、500和5 000 ng/mL,测定CSN3和INSR基因表达量以及CSN3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胰岛素能够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其中5~500 ng/mL的胰岛素促增殖作用较好。2)胰岛素能提高乳腺上皮细胞CSN3、INSR基因表达量和CSN3相对含量,50 ng/mL组CSN3基因表达量和CSN3相对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及5(P<0.01)、500(P<0.01)和5 000 ng/mL组(P<0.05),INSR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及500(P<0.05)和5 000 ng/mL组(P<0.01)。结果提示,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CSN3和INSR基因的表达量及CSN3相对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50 ng/mL时最高,而高浓度(5 000 ng/mL)的胰岛素不利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蛋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将经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用不同度浓度的TNF-α作用,分别于不同时间加入3-(4,5-二甲基噻唑-2-YL)2,5-二苯基-四唑溴盐(MTT)溶液,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随TNF-α浓度(0.1,1,5,10,50ng/mL)的升高,MTT比色法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呈递增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NF-α具有促进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在不同浓度下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共培养对共培养体系细胞增殖和细胞贴壁率的影响,并通过检测与细胞增殖有关的细胞因子来探究其作用机制,试验将P3代UC-MSCs与P3代BMECs按照浓度比例为1∶1、1∶2、1∶3、1∶4、1∶5、1∶10、1∶50、1∶100、1∶1 000、2∶1等不同比例随机混合培养,同时设立UC-MSCs与BMECs单纯培养组为对照组,并分别于0,24,48,72,96,120和144小时提取上清液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分泌水平。结果表明:将UC-MSCs和BMECs按照不同浓度比混合共培养后,EGF、HGF、b FGF分泌水平在72小时时最高,且1∶2浓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GF-α、TGF-β分泌水平在72小时时最低,且1∶2浓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UC-MSCs和BMECs共培养能提高EGF、HGF、b FGF分泌水平,降低TGF-α、TGF-β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对体外培养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利用0,25,100,250,500μmol/L 17β-雌二醇处理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比色法检测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乳腺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而且细胞增殖率随着雌激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5,250,500μmol/L的17β-雌二醇对乳腺上皮细胞的损伤较小,而100μmol/L的17β-雌二醇会引起乳腺上皮细胞严重的病理组织形态性损伤。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处理对乳腺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影响也不同,250μmol/L和500μmol/L 17β-雌二醇处理的乳腺上皮细胞分裂加速,代谢增强,而且细胞核浆比例失调,部分细胞呈现瘤细胞;而100μmol/L的17β-雌二醇处理的乳腺上皮细胞代谢活动变慢,甚至出现细胞凋亡。说明一定浓度的雌激素不仅可以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增强细胞的代谢活动,而且对细胞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应用组织块培养和差速消化法获取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正确后MTT法评价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FN-γ)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IGF-Ⅰ、HGF分别在 10~200和0.1~100 ng/mL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呈正相关,而TGF-β1(2.5~100 ng/mL)、IFN-γ(5~160 ng/mL)则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提示,IGF-Ⅰ、HGF均能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增殖,该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TGF-β1、IFN-γ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出现剂量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影响,选取3种与泌乳功能相关的中药(甲珠、通草、蒲公英),应用CASY细胞分析仪及HPLC分别检测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及乳腺上皮细胞分泌β-酪蛋白、乳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草对乳腺上皮细胞泌乳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甲珠和蒲公英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和乳糖分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综合考虑确定蒲公英30 mg/mL为其最佳作用浓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观察该病原菌对乳腺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相关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OI=1∶1的比例接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作用0,15,30,45,60,120,240 min,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β-catenin、Cyclin D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及核易位;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结果显示,β-catenin蛋白在45,60,120 min表达量升高,与0 min相比差异显著(P<0.05);Cyclin D1蛋白在45,60,120和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c-Myc蛋白在15,30,60,120,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修复相关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30 min均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且VEGF基因mRNA在45,60,120和240 min均呈现极显著升高(P<0.01),EGFR基因mRNA表达量在30,45和60 min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诱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转导和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转录,该信号通路和修复因子可能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炎症和细胞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细胞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用不同浓度的黄酮溶液(0、100、200、400、600、800mg/L)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12h,再用相同浓度的黄酮溶液(400mg/L)作用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不同时间(1、4、9、12、16、24h),分别提取细胞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GHR、β-CN、IL-6、IL-8、TNF-α和IFN-γ泌乳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葎草提取物总黄酮对乳腺上皮泌乳及炎性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空白组相比,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IFN-γ、TNF-α、IL-6、IL-8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生长激素受体(GHR)、β-酪蛋白(β-CN)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葎草黄酮能上调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CN和GHR的表达量,以浓度为400mg/L培养4h~12h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高温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为4组,分别在细胞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10、100μg/m L和1000μg/mL的大豆异黄酮,各组细胞正常(37℃、5%CO2)培养48 h后,在42℃下处理1.5 h,再正常培养12 h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发现:(1)与0μg/mL组相比,100μg/mL和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 0.05)。(2)与0μg/m L组相比,10~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活性氧(ROS)的浓度显著降低(P 0.05)。(3)与0μg/mL组相比,100μg/m L和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 0.05),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 0.05)。(4)与0μg/m L组相比,100μg/mL和1000μg/m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内Caspase3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显著降低(P 0.05),而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综上所述,大豆异黄酮能够通过增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miR-142-5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以及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经LPS诱发炎症反应,分别经miR-142-5p模拟物或抑制剂处理,检测细胞TNF-α、IL-1β、IL-6和IL-8的释放水平,AKT/p65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S组TNF-α、IL-6、IL-1β、IL-8分泌水平显著上调(P<0.05),p-AKT和p-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G0/G1期细胞比率上调,S期细胞比率降低,细胞增殖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S+抑制剂组上述检测数值变化减弱(P<0.05),而LPS+模拟物组上述检测数值变化则进一步增强(P<0.05),LPS+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和LPS+模拟物阴性对照组上述检测数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miR-142-5p可能通过激活AKT/p65信号通路,促进炎性因子的分泌和释放,并抑制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漏芦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先利用CASY细胞活力分析仪检测漏芦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μg/mL)作用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乳腺上皮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选择添加对细胞生长增殖不受抑制即对细胞无毒性的漏芦乙醇提取物浓度来研究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采用确定浓度的漏芦乙醇提取物处理细胞,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较高剂量(200,400μg/mL)的漏芦乙醇提取物显著抑制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P0.05),因此选择25,50,100μg/mL的漏芦乙醇提取物来研究其对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25,50,100μg/mL的漏芦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细胞泌乳信号通路信号分子STAT5、mTOR、SREBP1、AKT1、GLU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及p-STAT5、p-mTOR、SREBP1、p-AKT1、GLUT1蛋白质表达水平(P0.05),但对PPARγ基因的mRNA表达及蛋白质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漏芦乙醇提取物能通过调节泌乳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的表达,进而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和乳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探讨角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QLE)基因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本研究用RNAi技术敲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SQLE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SQLE基因及凋亡和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周期和凋亡检测试剂盒筛选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准确计数处于不同周期的细胞数和凋亡细胞数。结果显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转染siRNA后,SQLE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细胞增殖受到极显著抑制(P0.01);G1期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5),G2期细胞数量没有显著性改变,S期细胞数量显著上升(P0.05);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6(又称Fas或CD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B(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B,P27)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ell lymphoma-2,Bcl-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P21)、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apoptosis regulator,Bax)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敲低SQLE基因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对纯化后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4种处理,对照组采用无血清生长培养基,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和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培养24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测定κ-酪蛋白基因以及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量,并测定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可以表达GHR和IGF-ⅠRmRNA,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κ-酪蛋白(CSN3)mRNA表达量(P<0.05),但未发现GH和IGF-Ⅰ复合存在累积效应;与对照组相比,GH组有提高E74-样转录因子5(ELF5)mRNA表达量的趋势(P<0.10),而IGF-Ⅰ组显著提高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rpS6K1)mRNA表达量(P<0.05),GH+IGF-Ⅰ组未呈现加强作用。结果提示,GH和IGF-Ⅰ可能单独通过影响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来调节κ-酪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