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去春来,正是栽培树桩的好季节。一般盆景制作者都将采集到的粗壮酸味树桩,按照自己的意图、树桩的形态和用盆规格去取材,他们会及时把一些横生的粗根截短上盆。以后,由于栽培过程中种种原因,有时候造成被截短的粗根会因切口感染、发霉而枯萎,致使长不出新根而造成以后树桩的一半或大部份枯死,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曾几次试用两次培育根办法,可以尽量避免此种情况。方法是在裁截大的粗根时(有的约10厘米  相似文献   

2.
树桩盆景菊,就是将菊花和“枯朽树桩”合栽一起,根据树桩形态进行造型,使树桩借助菊花而变成一盆繁花似锦的盆景。其培植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树桩盆景无论采取什么露根形式,其露根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1.浅裁法采用浅盆栽培,将根基部侧根有条理地露出盆土。 2.提根法采用深盆栽培,通过换盆逐渐提根。 3.扒土露根法无论是深盆,还是浅盆,将根基部侧根部分露出盆面,培土埋起“露根”,使盆面凸起,选适当时机及时扒土露  相似文献   

4.
一盆作品的优劣是从多方面看的,首先是看树桩的形态如何,而不是单一地看盆几搭配得怎样。我们常说一木二盆三几就是强调了树桩造型是主要的,其次才是盆几的搭配。今年第六期夏大凯同志对盆景作品《展翅飞舞》的评价,其中过多地强调了盆石的搭配,而忽略了树桩的造型。夏文给人的印象是:盆石搭配得好也算好作品。这就颠倒了木与盆的主次关系。夏说树形“弯曲极不自然,再加上左右对称,上下平行的两台,显得较呆板,是很不理想的”。又说“恰到好处地布上几块乱石,使整个作品的树、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如根无爪形,便成插树,故不取。”这里所说的“根”,是指土表之根。一盆树桩盆景必须有好的根,才能使作品更具完整性和审美意义。根的形象塑造是桩景造型的重要一环,而有许多作者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因而所作出的桩景有气却无力,有形却无韵,便成上面所说的“插树”。  相似文献   

6.
当年栽培而未成活的树桩盆土,如不消毒处理,直接再用来栽培新的树桩是不妥当的。因为在陈旧的盆土里含有大量损坏桩头根部的病菌。但弃之不用很可惜,尤其是在城市,土源来之不易。通过几年的实践,本人把陈旧的树桩盆土,消毒后再用来作新桩头的培养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具体作法是:先把  相似文献   

7.
从山野采集或从市场上购买的老树桩,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上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老桩的根部造形,由于一部分根一直埋在土里,看不到它的成形与发展,一旦裸露于地面,不是多点什么,就是少点什么。多点什么的,进行修剪整形便可。一旦根部有缺陷,就很难弥补了。笔者经过实践,对根部的欠缺采取下列措施,催生新根,促其成形。一、壅土诱根法此法适于斜干式、卧干式盆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映山红树桩嫁接杜鹃制作盆景,效果很好。我已培育有西洋鹃及夏鹃盆景800多盆,大者高150厘米,桩径50厘米。杜鹃一年多次开花,争妍斗艳,是独具魅力的观花品种。制作的基本过程是: 每年二月份花前,将映山红树桩根据造型需要剪枝裁根,定植于萌棚内。待其萌芽后,6~7月即可选择合适  相似文献   

9.
树桩盆景的露根处理,又称悬根露爪,或叫提根术。不论是苍劲古朴的树桩盆景,还是小巧玲珑的微型盆栽,经露根处理后,干基的裸露之根,可弥补盆面上枝干的虚白,增加树姿的苍虬姿态,衬托出桩头的形态美,提高盆景的观赏价值,故有:“桩头不悬根,如插木”之说。但有许多盆景爱好者,往往由于不得其法,或操之过急,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露根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桩不露根如插木”。一盆树桩盆景如无悬根露爪,无论它的杆、枝、叶片的造型怎样古雅、美观,都不能算是好的作品,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成为上品。一般来说,要使树桩形成悬根露爪是需数年的时间,经逐年提根才能成功。若从野外挖掘来的老桩头则另当别论。现将我的点滴经验介绍给大家参鉴。  相似文献   

11.
一、特色与风格 漳州榕树盆景经几代人的努力实践,在认真吸取各大流派的经验、长处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师法自然,崇尚艺术”的创作法则,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1.种类齐全。气根型、老树桩型、薯块型、姜块型、怪根型等样样齐全。 2.桩型纷繁。盆树桩型除各种标准树形外,以老树桩为例,其造型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有奇形、怪形、山形、意境形、奇石形、附石形、朽木形、怪根形、多杆形、丛林形、象形形、枯木逢春形……,仅“山形”一类,就有山丘形、奇峰形、  相似文献   

12.
1、重心位置处于盆的垂直中心线或主干的垂直中轴线上:不受树桩重心的位置高低,也不管树桩主干的曲直变化和枝干的长短、叶片的多少。该树桩的造型形象则显示出庄严、稳重的树相,整体构图明显地安详宁静。村桩重心虽不在盆的中心线上。但仍处于主干的中轴线上。其树象同样处于“静态”的范围之中(墨图1~2)。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给花盆织毛衣(注)是为了美观,那么给树桩穿围裙是为什么呢?工地拆迁时,有些观赏价值不高的树木,如梨、石榴等,不会被带走。觉得弃之可惜,于是挖起来作为树桩上盆。挖出来后,我常给它们穿上"围裙"保护。有些比较娇贵的树桩即使不是新上盆,我也这么做。所谓穿"围裙",就是将树桩周身用草绳缠绕(城市绿化常用草绳)或者用稻草包裹(图1)。其作用:一是减少树身通过树皮蒸发的水分,防止失水枯死;二是下雨时可蓄水供水,湿润树身;三是调节温度,隔热保温,可实现冬保夏降。本地夏日  相似文献   

14.
前年仲夏,同事送给我一只大理石的千筒盆,纹理清晰、自然,制作精细,叫人爱不释手。栽上何种植物,可与千筒盆“珠联璧合”呢?我想到了六月雪。因为它萌发力强,生长旺盛,管理粗放,只要修剪得法,就能培养出具备“干粗、枝曲、叶细、根露”的树桩盆景。在一个阴雨天,我将一株六  相似文献   

15.
树根的妙用     
天然树根用处很多。通过艺术加工,可制成古朴典雅的盆架、盆套和盆景盆。我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巧用树根配以活的植物制作桩景的方法。我们常看到的树桩盆景,一般是以老树桩为材料进行整形,或用木本植物材料经过加工培育,成为所需要的艺术造型。这种桩景用的是“缩龙成寸”的手法,但费时费事,成本很高。由一株小苗制成一盆老桩头盆景,少则也需十几年。即使是从山野掘取树桩、也需经养坯、改坯,约3—5年成型。近几年有的人用老桩芽接和移株靠接速成繁殖法制作树桩盆景,虽然缩短了制作时间,但也需两年以上才能成型。近几年我试用黄荆条、黑格令根和死去的松柏类盆景老桩头作假桩头,镶嵌或盘曲木本、藤本植物,  相似文献   

16.
叶以健先生在《山松盆景新树桩换土法》(本刊95年第6期)一文中说:“换土越早,生长越茂盛。”这里的“早”应是相对的概念,若冠之以“越”,未免绝对,若再框定“成活后5~8个月”,就更有点不合客观。首先,“成活后”的概念相对模糊。何谓成活?新叶生长,新根发出,还是新根已长满盆边算起?其次,树桩大小如何划分?同是大树桩,还有个大、小、老、弱、强的问题,还有地区差别、气候状况甚至同一地区因环境差异而引起的生长快慢问题等等,诸因素都是应该有所考虑的。如我就有一棵曾长在风化石山上的,根部夹杂较多碎石的大松桩(干基径12厘米),是95  相似文献   

17.
青山竹林     
这是一件树桩造型,黄菠萝木质。有几个树节空洞。上洞中的残留木质,恰似一修女,只在面部进行了简单加工。在树桩上面放一盆山影。下洞中放一盆文竹,从洞中衬出,与“青山竹林”四个隶书体字相呼应。下部配有黑色底座。这是一件集花卉、盆景、根艺、美术、书法于一体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里的家庭栽培树桩,一般只能在阳台上进行。由于条件受限,树桩成活率很低。几年来,我买了不少树桩,结果死的多,活的少。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在阳台上培养树桩的好方法。去年元旦前后,我又选购了各类树桩20株,经精心养护,目前除1株死亡外,其余19株生意盎然。乘兴而来,说说自己的体会。这里着重谈一下上盆后的管理。树桩上盆以后,先用清水浇透  相似文献   

19.
黑松盆景以其洒脱飘逸的针叶,常绿的树种和多款式造型而深受人们的青睐。但黑松树桩上盆后存在一个“服盆”的过程,如果在管理中稍不小心,就会出现死桩现象。本人在育桩实践中,有几点经验,就此列出供桩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凡养过盆景的人都知道一句业内行话,叫做"宁可一次死,不可二次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新买的树桩在修根时要掌握一次修到位原则,不能该短截的不舍得截,等到上观赏盆时才发现很多根太长,不能服盆,还得第二次截根,这些被截的根上已长出的新根也不得不截掉,一个养了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