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纳米硒对公羊睾丸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日龄接近的20只波尔山羊公羔羊随机分2组,1组日粮中添加0.3mg/kg的纳米硒(以硒计),另一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2周,试验期每月测量睾丸周径、长度和高度,每组阉割1只公羔,按照常规方法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睾丸组织结构。结果显示,3月龄时纳米硒组睾丸间质组织增生发育,4月龄时纳米硒组睾丸曲精细管中精原细胞开始发育分化;5月龄时曲精细管中可见大量的精子,而对照组间质组织以及曲精细管发育、精母细胞发育分化较纳米硒组缓慢。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纳米硒能够促进睾丸间质组织及曲精细管的发育,促进精母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纳米硒时公羊睾丸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日龄接近的20只波尔山羊公羔羊,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日粮中添加0.3 mg/kg的纳米硒(以硒计),另一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2周,试验期每月测量睾丸周径、长度和高度,每组阉割1只公羔,按照常规方法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睾丸组织结构.结果显示:3月龄时纳米硒组睾丸间质组织增生发育,4月龄时纳米硒组睾丸曲精细管中精原细胞开始发育分化;5月龄时曲精细管中可见大量的精子,而时照组间质组织以及曲精细管发育、精母细胞发育分化较纳米硒组缓慢.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纳米硒能够促进睾丸间质组织及曲精细管的发育,促进精母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实验旨在观察太湖猪不同日龄睾丸组织的生长发育,探讨猪睾丸曲精细管的增长及生精细胞发育规律。选取60、90、310日龄正常个体、310日龄晚熟个体(每组30头)的太湖猪睾丸组织,制样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测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日龄增加,太湖猪睾丸曲细精管、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以及精子细胞直径均逐渐增加;其中90日龄的睾丸曲细精管直径较60日龄极显著增加,310日龄正常个体及310日龄晚熟个体的曲精细管直径、精原细胞直径、初级精母细胞直径以及精子细胞直径较前期阶段均极显著增加,且310日龄晚熟个体的各指标均低于310日龄正常个体。结果证明90~310日龄太湖猪公猪的睾丸生长发育较快,310日龄(晚熟个体)的睾丸增长速度较正常同龄个体慢,但仍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鸡睾丸组织的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作了初步的研究。将50日龄广西土鸡睾丸组织(0.3mm^3)自体移植到腹腔和腹部皮下,将30日龄竹丝鸡的睾丸组织(0.2mm^3)异体移植到新生广西土鸡的腹部皮下,在不同时间段(自体移植分为3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异体移植定为3个月)取出移植物,检测移植组织的体积和重量,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曲精细管形成和精子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自体和异体移植组织分别在移植后1个月和3个月内都保持生长状态,体积和重量明显增加。其中自体移植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移植后3周、1个月时都有形态正常的精予形成,在异体移植组织切片中发现组织中有明显的曲精细管形成,但没有完整的精子发生。这初步证明,在鸡中进行睾丸组织自体或者异体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家兔作为一种实验动物 ,推动了繁殖技术的发展。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年龄公獭兔的睾丸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 ,研究精子的发生规律 ,为系统地进行繁殖生理工作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选 60日龄、75日龄、90日龄 3个年龄公獭兔各5只 ,用外科手术法摘取两侧睾丸 ,放入 Bouin氏液中固定 ,二甲苯透明 ,石蜡包埋 ,切成 5~ 8μm切片 ,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进行定量组织学指标测定及差异性比较。2 结果和讨论2 .1 睾丸定量组织学指标的测定结果 见表 1。表 1 獭兔睾丸定量组织学指标   μm,个 /精细管60日龄 75日龄 90日龄曲细精管…  相似文献   

6.
枫泾猪公猪生殖器官和性机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不同年龄枫泾公猪73头。结果表明,公猪生殖器官相对生长率以90日龄前最高。睾丸曲精细管外径在初生、30、60和90日龄分别为65μ、76μ、127μ、和209μ,210日龄已达329μ。精子在曲精细管和附睾尾部管腔中首次出现的日龄分别为70和80。于88(81—96)日龄,体重19(15.5—27.0)公斤,小公猪首次出现射精能力,精子活率为0.48,可见枫泾公猪性成熟之早。  相似文献   

7.
18 0只海蓝白公鸡雏 (1日龄 )随机分为 6组 ,对照组饲喂缺硒基础日粮 (硒本底值为 0 .0 2 6~ 0 .0 31m g/ kg) ,试验 ~ 组分别补硒 1、5、10、15、2 0 mg/ kg(硒与饲料质量之比 ) ,2 2周龄时屠宰 ,取材睾丸组织 ,制作光镜与电镜切片 ,观察睾丸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对照组鸡睾丸发育不良 ;试验 组 (补硒 1mg/ kg)睾丸发育良好 ; ~ 组 ,随补硒量的增加中毒症状逐渐明显 ,主要表现为曲精细管上皮细胞脱落、管壁溶解 ,细胞核不规则 ,核膜部分溶解、破裂 ,核质外流 ,粗面内质网扩张 ,核糖体脱落等。通过观察与分析 ,建议公鸡日粮中含硒量以不超过 1m g/ kg为宜  相似文献   

8.
枫泾猪胚胎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枫泾猪胚胎性腺分化组织学观察的结果表明,28日龄胚胎性腺未见分化,而30日龄的胚胎性腺则已分化。在56日龄的胚胎中可观察到较大的曲精细管,其外径为56.25μ,相当于长白猪的1.12倍( P<0.05),卵原细胞处于不同的分裂阶段。84日龄的枫泾猪胚胎与长白猪胚胎间的差异更显著(P<0.01),枫泾猪胚胎的曲精细管外径为63.5μ,相当于长白猪的1.16倍,原始卵泡细胞较大而数量也比长白猪多。  相似文献   

9.
试验在天津梦得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蓄驰奶牛养殖场开展,按照单因素对比试验设计原则,根据犊牛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每试验场选取40头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纽和对照纽,每组20头,犊牛单栏饲养。试验犊牛分别于出生1日龄、9日龄、21日龄、31日龄、41日龄、51日龄和61日龄清晨饲喂前空腹称重,测量胸围、体高,同时观察、记录各组犊牛采食量、死亡数和发病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犊牛30日龄前生长日增重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试验组犊牛30~60日龄期间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纽,差异显著(P〈0.05),最高阶段达到800g以上。试验组犊牛0—60日龄胸围生长发育迅速,梦得奶牛场试验组犊牛平均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35cm vs19.63cm),蓄驰奶牛场试验组犊牛平均增长较对照组增加0.83cm,提高了4.4%。0~60日龄体高生长发育变化不大,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发病率降低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提高犊牛饲养效率是目前奶牛养殖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分阶段"饲喂初乳(1~3日龄)+定时定量牛奶(或自由采食酸化牛奶)+犊牛颗粒料"、60日龄断奶的饲养程序,定期监测犊牛生长指标,研究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酸化奶自由采食模式对30日龄和60日龄的犊牛体重、体尺等生长指标没有不良影响,但是由于30~60日龄自由采食酸化奶影响了颗粒料的采食,使得60日龄胸围日增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可能影响了瘤胃发育,故建议在30~60日龄期间酸化奶定量饲喂,并加强诱导犊牛颗粒料的采食,以促进瘤胃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选择在梦得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蓄驰奶牛养殖场进行试验,按照单因素对比试验设计原则,根据犊牛日龄和体质量相近的原则,每试验场选取40头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牛,犊牛单栏饲养。犊牛分别于出生1、9、21、31、41、51和61日龄清晨饲喂前空腹称质量,测量胸围和体高,同时观察并记录各组犊牛采食量、死亡数和发病等情况。结果表明:犊牛30日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日增质量没有明显区别。试验组犊牛30~60日龄时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最高阶段超过800 g。试验组犊牛0~60日龄胸围生长发育迅速,梦得奶牛场试验组犊牛总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蓄驰奶牛场试验组犊牛总增长较对照组增加0.83 cm,提高了4.4%。0~60日龄体高生长发育变化不大,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发病率降低2.5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形态学、组织学方法,对初生至300日龄连城白鸭睾丸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探讨其胚后发育和性成熟特点。结果显示:连城白鸭睾丸大小、重量、睾丸指数及睾丸曲精小管组织结构均呈明显的日龄性变化。随着日龄增长,连城白鸭双侧睾丸体积、双睾重、睾丸指数逐渐增大,曲精小管管径和上皮高度逐渐增大,细胞层数增多,间质组织先增多,而后又减少,白膜厚度也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性成熟的开始,精原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出现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连城白鸭睾丸的胚后发育过程分为4期:30日龄之前为精原细胞增殖和曲精小管形成期,30~60日龄为初级精母细胞增殖期,60~75日龄为次级精母细胞增殖期,90~120日龄为精子形成期。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究不同日龄犊牛睾丸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B1和p34cdc2的表达情况。本试验选取发育正常、体重相似的5~6d荷斯坦哺乳公犊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分别在30(断奶)、60和90d时从各组分别随机抽取2头,采集其睾丸备用;通过qRT-PCR技术检测不同日龄犊牛睾丸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B1和p34cdc2 mRNA表达规律,免疫组化技术对睾丸CyclinB1和p34cdc2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90d时CyclinB1和p34cdc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30与60d(P0.05),但30与60d两种基因mRNA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p34cdc2蛋白在不同日龄犊牛表达差异显著(P0.05);CyclinB1蛋白在60、90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30d(P0.05),但60和90d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CyclinB1和p34cdc2 mRNA和蛋白在睾丸的表达量随着犊牛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的日龄CyclinB1和p34cdc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鸡早期胚胎精原细胞和睾丸发生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连续切片技术,研究了15~45期(孵化50h~19d)鸡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精原细胞与睾丸发生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孵化第22~28期(第3.5~5天),原始生殖腺内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胞质内的糖原颗粒开始分解;第29期(孵化第6天),鸡胚性腺开始分化,PGCs的糖原颗粒进一步分解;第31期(孵化第7天),PGCs内的糖原颗粒完全消失。在雄性,性腺开始显示睾丸特征,PGCs分化为精原细胞;第34期(孵化第8天),睾丸内曲精细管索开始形成,呈实心状,精原细胞位于其中;第35~37期(孵化第9~11天),曲精细管索数量逐渐增加,索内精原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单层排列,且已分化出支持细胞,但数量不多,形态不易分辨,间质内有少量间质细胞;第38~40期(孵化第12~14天),可见到典型的曲精细管,精原细胞数量增加,支持细胞亦增多;曲精细管间的间质细胞成群分布。第40~45期(孵化第16~19天),两侧睾丸大小略有差异,右侧稍大于左侧,精原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呈葡萄串状分布在曲精细管的中央;曲精细管的管腔已经形成,精原细胞已分层排列。  相似文献   

15.
根据PPA-ELISA测定的猪瘟弱毒抗体OD值来决定的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的猪瘟免疫程序为:使用猪瘟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免疫的母猪,其仔猪在20日龄进行首免,60日龄或断乳后进行二免,育肥猪直至出栏,不再免疫。种猪于配种前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半年于断奶后配种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每次免疫接种剂量均是2头剂猪瘟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结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结构的日粮。试验犊牛在0日龄、7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每组屠宰13头,并称量胃重量、观察瘤胃粘膜色泽、量取粘膜长度。(结果)结果为:(1)三组犊牛7日龄时瘤网胃的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EW和LQM组犊牛瘤网胃重量均显著高于HQM组(P<0.05),EW与LQM组间犊牛瘤网胃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2)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瓣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60日龄时犊牛瓣胃重量为EW>LQM>HQM(P<0.05);(3)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皱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HQM组犊牛皱胃重量均显著高于EW组和LQM组(P<0.05),EW组与LQM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瘤网胃,皱胃增重影响较大,对瓣胃影响较小,犊牛适时食入固体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在60日龄之前不给犊牛喂固体饲料会影响犊牛瘤胃及其黏膜...  相似文献   

17.
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结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结构的日粮.试验犊牛在0日龄、7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每组屠宰13头,并称量胃重量、观察瘤胃粘膜色泽、量取粘膜长度.(结果)结果为:(1)三组犊牛7日龄时瘤网胃的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EW和LQM组犊牛瘤网胃重量均显著高于HQM组(P<0.05),EW与LQM组问犊牛瘤网胃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2)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瓣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60日龄时犊牛瓣胃重量为EW>LQM>HQM(P<0.05);(3)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皱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HQM组犊牛皱胃重量均显著高于EW组和LQM组(P<0.05),Ew组与LQM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瘤网胃,皱胃增重影响较大,对瓣胃影响较小,犊牛适时食入固体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在60日龄之前不给犊牛喂固体饲料会影响犊牛瘤胃及其黏膜发育.  相似文献   

18.
昆明种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脱氢表雄酮(DHEA)日摄取量分别为0(对照组)、20、40和60mg/kg,试验期52d。各组分别在42日龄、72日龄处死小鼠,分离睾丸,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摄影。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42日龄时中、高剂量组的曲精小管断面变形,各时期的生精细胞和成熟精子数量均减少;高剂量组曲精小管内生精细胞层次基本消失,出现较大腔隙,间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72日龄时中、高剂量组的曲精小管断面变形。基膜变薄伴有断裂和间质受损增加。中剂量组出现畸形精子,高剂量组曲精小管中央空白区域增大,缺乏成熟精子。以上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的DHEA对生长期小鼠的睾丸组织结构发育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单色光对肉鸡睾丸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比较单色光对雄性AA肉鸡睾丸形态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探讨。将48只刚出壳的AA肉鸡分为4个处理组,试验组为红光组(660 nm)、绿光组(560 nm)和蓝光组(480 nm),对照组为白光组(400-760 nm),每组12只,自由采食。光照强度为15 lx,光照制度23 h∶1 h(L:D)。49日龄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和睾酮的含量,并测量体重、睾丸重、睾丸体积、曲精细管面积和生精细胞百分数。结果表明,蓝、绿光对睾丸的影响较显著,蓝、绿光组的体重、睾丸重、睾丸体积、曲精细管面积和生精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红、白光组7.22%-32.37%(P〈0.05),且蓝光组T3、T4和睾酮水平比其他光组高14.36%-26.20%。结果提示蓝光比其他单色光更能促进甲状腺激素和睾酮的分泌,进而影响肉鸡睾丸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20.
香猪睾丸发育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香猪睾丸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外科手术取30、40、50、60、90、110日龄(每个年龄组n=3~4)香猪右侧睾丸经中性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40倍物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变化,经显微照相后用Scion image软件测量生精小管、输出小管和附睾管的管壁面积。结果发现30~50日龄时睾丸生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