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苓菌丝液体培养及富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Fr.)菌丝进行了液体培养及富集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2℃,PH7.0,振荡速度150r/min。培养基中锌添加量为40mg/kg时,猪苓菌丝的生物转化量及菌丝体富锌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灰树花富硒培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的耐硒和富硒能力较强。在含硒10 ̄300mg/kg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均能生长,当硒含量超过250mg/kg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下,添加10 ̄200mg/kg硒,菌丝体富集硒的浓度范围为6.14 ̄882.1mg/kg,但以添加50mg/kg硒时菌丝体硒吸收率最高,为4.9%。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灵芝液体富硒深层培养时间与产量及品质的关系,寻求最佳培养时间,达到最优品质和最高产量;方法:试验设四处理,间隔5 d测定各处理生物产量、多糖、三萜化合物和硒含量;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灵芝生物产量提高,多糖和三萜化合物含量以及硒含量也相应提高,但品种间差异较大,生物产量与多糖含量相差近1倍,硒含量相差三分之一。结论:灵芝液体富硒深层培养时间以2周为宜。  相似文献   

4.
富硒灵芝菌丝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药灵芝自古被誉为延年益寿之佳品,长生不老之仙药,具有补气益血、养血安神、五脏俱归、使气充血行,现代医学已证实其对多种疾病有防治作用〔1,2〕。人体在日常生活中受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自由基,而自由基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3,...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富硒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白灵菇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白灵菇的富硒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亚硒酸钠浓度为40mg/kg-80mg/kg时,对白灵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平菇菌丝富硒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梁慧星 《食用菌》2009,31(4):6-7
对平菇菌丝富硒培养进行单因子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硒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质量分数1.5%,亚硒酸钠质量浓度8.0mg/L,起始pH7.0,培养时间5d,平菇菌丝富硒量得到最大,为331.49μg/g菌丝。  相似文献   

7.
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富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培养时间、pH、培养基种类等因素对虫草菌丝体生长量、富硒量、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了虫草菌富硒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优富硒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60μg/mL,培养时间5d,pH6,培养基为麸皮培养基(%):蔗糖3,麸皮2,NaN030.2,KH2V040.5。菌丝生长量最高可达1.916g/100mL,有机硒含量可达509.026μg/100mL。虫草有机硒转化率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20μg/mL,培养时间5d,pH7,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蔗糖3,马铃薯20,NaNCh0.2,KH2PO40.5。其有机硒转化率最高可达18.44%。低浓度的硒可以刺激菌丝体生长,高浓度的硒对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使有机硒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不同菌种、不同菌株、不同硒浓度、不同培养天数以及菌种在含硒斜面上驯化与否等因素对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体菌种、液体菌种和孢子菌种培养的金针菇001号富硒菌丝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金针菇12号菌丝多糖含量最高;一定浓度的Na2SeO3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菌种在含硒斜面驯化可提高菌丝多糖含量;富硒菌丝以培养12d时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灰树花液体培养菌丝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探讨了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初始pH及其正交试验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和产糖的影响。适合的碳源是葡萄糖+土豆,淀粉,葡萄糖+蔗糖;氮源为蛋白胨;初始pH为6.0。优化配方为葡萄糖3%,土豆汁20%,蛋白胨0.6%,豆油0.1%,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05%,pH6.0。液体培养14d产糖量最高,达34.1mg/100mL。  相似文献   

10.
以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培养条件,在24℃±1℃,180 r/min条件下,对蛹虫草菌进行液体培养,测定菌丝体干重,得到了最佳菌株是川草SC0341,而最佳液体培养基是麦芽粉培养基、最适pH 6.8、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用量为0.45%.并且确定麸皮粒型种可作为试验使用的良好试管菌种.用试验测得的最优条件下所得液体发酵培养基,在培养液中加入6 μ.g/mL的Na2SeO3,蛹虫草菌丝体硒吸收率达39.22%,菌丝体干重(1.00±0.05) g/100 mL.试验收获的蛹虫草菌丝体营养价值高、成本低,为中小食品企业研发功能型保健品添加剂提供了一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1.
猪苓营养菌丝与野生菌核蛋白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分析了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营养菌丝与野生菌核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猪苓营养菌丝中的粗蛋白含量是32.5%,必需氨基酸含量是3.51%,氨基酸总量是10.09%;野生菌核中的粗蛋白含量是6.87%,必需氨基酸含量是1.53%,氨基酸总量是4.53%。营养菌丝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菌核。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培养条件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的配方培养基、pH值、温度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5℃培养2d后,菌丝在黄豆饼粉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以及苹果培养基上长满整个平皿,长势好,在其它培养基长势较差;菌丝在25℃、pH值为7.0的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d长满整个平皿,在pH值为5.0和6.0的培养基上生长慢,3d长满平皿,在pH值为8.0的培养基上生长很慢,10d长满平皿;温度为25℃时生长较快,2d长满平皿,15℃时3d长满平皿,5℃条件培养7d长满平皿。  相似文献   

13.
猪苓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对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系统地讲述了猪苓的人工栽培技术,栽培的注意事项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高度对半野生栽培猪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野生灰苓和人工培养的蜜环菌材为材料,采用海拔高度为600~800、800~1 000、1 000~1 200和1 200~1 400m的4个栽种范围,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猪苓半野生栽培的适宜海拔高度。结果表明:猪苓栽种在海拔高度800~1 200m产量与经济效益均较好;栽种在海拔高度1 000~1 200和800~1 000m林区的猪苓产量显著高于1 200~1 400和600~800m的产量,其经济效益高近1倍。因此,猪苓半野生栽培时,建议在海拔高度800~1 200m范围内的丘陵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以收集自全国部分省市的20批猪苓药材为试材,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通过常规检查、薄层色谱鉴别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分析优化了猪苓饮片的质量标准,以期为猪苓药材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批猪苓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更全面地衡量药材质量,建议规定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不得超过3.5%,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低于11.0%,猪苓多糖含量不低于0.50%.  相似文献   

16.
深层培养紫孢侧耳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产季紫孢侧耳深层培养过程中,4种不同碳源、氮源组成的合成液体培养基的3^4正交实验结果,当合成液体培养基的C/N为18.65,pH6.0、温度30℃,180r/min时,供试菌株的菌丝体干重为1.825g/100ml。菌丝体粗蛋白含量为34.14%,氨基酸总量为31.54%。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进行鉴定,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猪苓菌核发育过程中黑色素的关键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并纯化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鉴定表皮黑色素,并对其溶解性、结构特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进行进一步测定。结果:猪苓菌核表皮色素不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在pH3时完全沉淀,溶于碱性溶液;不具有鞣质和黄酮类物质的特性;紫外光谱结果表明,在200~800 nm,吸光值随波长增加呈指数型下降,以波长对吸光值取对数作图,斜率为-0.0024,样品放置一月后,斜率为-0.0036;红外光谱鉴定出—OH、脂肪族—CH、芳香环中C=C和C=N骨架、羧酸外C=O、COO—等官能团的存在;温度升高和pH增大对其具有增色效应,冷冻和光照对其具有减色效应;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显著地清除活性,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1 g猪苓菌核表皮色素的多酚含量相当于(224.48±11.46)mg没食子酸。结论:首次鉴定了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对于猪苓的药理药效及发育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猪苓发酵菌丝多糖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猪苓液体发酵干菌丝体为原料,研究分离提取猪苓多糖的最佳条件和生产工艺。结果证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原料粒度为200目,菌粉和水分的比例为1:30。浸提时间为2.5h,乙醇加量比例为1:3倍.pH值为7.0,多糖提取率可达28.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对猪苓多糖的提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乙醇含量为70%,pH值为6.5的提取液提取;用Sevag法去除蛋白效果最好;用氧化脱色法除色素效果最好;分级沉淀时乙醇浓度为8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