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宰前处理对猪肌肉品质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
猪肉性状为综合性状,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因素很多.分别探讨了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输对商品猪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条件下饲养的不同杂交组合的100kg左右的商品猪运输与否,运到后立即屠宰和间隔24小时屠宰,结果是立即屠宰肉质正常;间隔24小时屠宰失水加大。以汉普夏为终端父本的杂交组合不管运输与否,运到后立即屠宰或间隔24小时屠宰,其杂种猪的失水率都高。  相似文献   

4.
旨在对国外引进猪种杂交后生产及肉质性状进行评估,以筛选优秀的杂交组合模式。选取长白(Landrace)、大白(Yorkshire)、杜洛克(Duroc)和巴克夏(Berkshire)为研究对象,对其纯繁及不同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及肉质性状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杜巴二元猪的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及初生窝重均高于亲本(P<0.05)。杜巴二元猪的达100kg校正日龄、校正日增重及背膘厚均显著优于亲本巴克夏,达30kg校正日龄显著低于亲本杜洛克(P <0.05)。杜巴长大的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均优于亲本及杜长大(P <0.05)。结果提示杜巴二元猪遗传了杜洛克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及瘦肉率高等特点,同时遗传了巴克夏的繁殖性能。其杂交后代杜巴长大在生长、繁殖和屠宰性能等方面均优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相似文献   

5.
猪肌肉组织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猪的改良工作主要着眼于提高猪的生长速度、饲养转化率和瘦肉率等明显的经济性状,而对其肌肉品质,特别是味道和细嫩度,几乎未予关注。所以不同程度地引起肉质的下降。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瘦肉的需求,国内外育种工作者都在着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提高猪的瘦肉产量;另一方面是为生产鲜嫩肉而努力改进猪肉的品质。与肉的味道和细嫩度相关的因素繁多,  相似文献   

6.
福州黑猪,肉用型猪及其杂种猪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猪配套杂交组合肥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杜洛克(D)、长白(L)、大约克(Y)、四川白猪I系(I)和本地猪(B)为杂交亲本,设置DI、DL、DY、YI、YL、LY、DYI、DYL、DLY、DLB共10个杂交组合,每组合选择8头、共80头试猪参加肥育性能和屠体品质测定,计算综合评定指数。DY、DYL、DLY、DYI4个杂交组合的综合评定值较高,其达100kkg重日龄、日增重、耗料指数和胴体瘦肉率分别为152.15天、967.38g、2  相似文献   

8.
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和猪遗传评估的发展趋势。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猪遗传评估方法、计算技术以及环境效应(包括方差异质性)、选择、非加性效应、非正态分布、性状间相关、有重复的记录等模型制约因子等方法。此外,阐述了贝叶斯分析理论在传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八眉猪肉脂品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选用八眉猪、长白猪及其杂种猪,对与肉脂品质有关的一般性状,以及化学、生物化学和酶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测定项目除包括肌肉pH、总色素、系水力、嫩度和熟肉率等一般肉质性状外,还包括肌肉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肌肉中19种氨基酸的组成,肌肉中葡萄糖、糖元、肌苷酸、肌苷、腺苷酸和总游离核酸的含量,肌纤维和酶组织化学特性,以及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这些研究结果为八眉猪肉所具有的良好的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等珍贵的种质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皖花×杜洛克猪肉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铜铁或合肥复合添加剂,明显提高瘦肉率;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胸腹侧的含脂率提高32%;添加广州翠竹添加剂,或另加有多种维生素的合肥复合添加剂,颈背部的含脂率分别提高29%和20.3%。试验还表明,添加剂减少了肌肉的失水率。  相似文献   

13.
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1代猪(简称野菜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采用舍饲+放牧的方式,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90 kg左右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屠宰,对试验猪的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的宰前体重、胴体重、胴体长、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均小于长×大白猪,而背膘厚和后腿比例则显著大于长×大白猪(P<0.05);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和剪切值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好于长×大白猪(P<0.01);F1代猪肉的水分、干物质、肌内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长×大白猪;F1代猪肉的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长×大白猪(P<0.0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却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2.20.结果提示:野莱F1代猪肉的肉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比长×大白猪好,适合作为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的原料猪用.  相似文献   

14.
猪胴体瘦肉率活体估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超声活体测膘仪了81头同胞测定猪和杂交组合猪胴体瘦肉率的活体估测。结果表明,瘦肉率活体估测较实际剥离低7.7432%,。均值差异极显,但变异系数和标准误二十分接近;腰部、胸部边膘及胸部眼肌厚与瘦肉率活体估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14、-0.9128、0.5217,与实际剥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45、=0.7631、0.5209,瘦肉率活体估测与实际剥离的相关系数为0.7749,均  相似文献   

15.
猪肉质性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质性状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对肉质性状的改良是农业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概述了猪肉质性状的定义与测定方法;评述了肉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和已确定的主效基因及候选基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猪肉质性状改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酸豆奶发酵过程中,选用了乳酸菌混合菌种的三种不同比例、三种发酵温度、三种发酵时间,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比例为2:1,发酵温度为43±1℃、发酵时间为6小时,酸豆奶的品质最好。从而筛选出了最佳组合,为生产优质酸豆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冷却肉的质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实验是在冷却肉生产企业的实际加工流水线上及销售环节中选取5个时间点进行随机取样,对冷却肉的PH值、持水力(WHC)、嫩度(切断力)、鲜味(IMP的含量)、新鲜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K值)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进行测定。并对冷却肉的感官作定性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超市中放置第三天的冷却肉处于僵直后期,其新鲜度符合有关资料介绍的一级鲜猪肉标准。与刚屠宰时相比,嫩度不明显,但鲜味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是在冷却肉生产企业的实际加工流水线上及销售环节中选取5个时间点进行随机取样,对冷却肉的PH值、持水力(WHC)、嫩度(切断力)、鲜味(IMP的含量)、新鲜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K值)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进行测定。并对冷却肉的感官作定性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超市中放置第三天的冷却肉处于僵直后期,其新鲜度符合有关资料介绍的一级鲜猪肉标准。与刚屠宰时相比,嫩度不明显,但鲜味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19.
莱芜猪及其杂交猪肌肉理化性状与肉品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72头莱芜猪及其杂交猪的不同解剖部位肌肉的破碎指数、传导值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肉质指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破碎指数与肌浆钙离子浓度间以及传导值与宰与1h肌肉PH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