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2年北安市某养鸭户养殖的2000多只鸭在13日龄时发病,当天死亡46只。发病初期病鸭无明显症状,只见少数雏鸭仰头踢腿,之后出现全身性抽搐,倒向一侧而突然死亡,有的两脚踢蹬,有的头向后仰,有的出现阵发性痉挛或旋转等神经症状,死后雏鸭全部都呈角弓反张姿势。此时,其他鸭大多数表现为精神沉郁,缩颈拱背,昏睡呆立或行动迟滞,翅膀下垂减食或废食,排黄色或浓绿色稀粪,有93只雏鸭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高度致死性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雏鸭,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发展。现将该病的诊治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一、症状雏鸭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病初表现为食欲废绝,精神委靡,眼睛半闭,缩颈昏睡,翅膀下垂,行动呆滞,不能随群走动。有的病鸭出现腹泻,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随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向一侧倾倒,两脚痉挛性反复踢蹬,头向后“背脖”呈角弓反张状,最后衰竭而死,喙端和爪尖淤血呈暗紫色。有些急性病例没有任何症状而突然倒地…  相似文献   

3.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高度致死性的急性传染病。此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发展。1998年市郊某专业户饲养的300只雏鸭5日龄突然发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雏鸭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病初表现为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精神萎靡,眼睛半闭,缩领、昏睡,行动迟缓,不能随群走动。有的病鸭出现腹泻,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随后,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向一侧倾倒,两腿痉挛反复…  相似文献   

4.
我市某养殖户鸭群发生以肝肿大和出血性斑点为特征的疾病,经临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DVH),随即紧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简介如下。二、发病情况和症状2001年7月,我市某养殖户4日龄的200只肉鸭发病,发病率为27%,死亡率为62%。初期,病鸭离群,衰弱,行动迟缓,不久即不能走动;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态,有的鸭发生腹泻,排黄色或黄绿色稀粪;随后即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双脚呈游泳划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翅下垂,呼吸困难,腿伸直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薛芳 《水禽世界》2009,(6):43-43
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2009年4月10月,本镇某雏鸭养殖户购进商品雏鸭1000只,1周龄时开始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雏鸭精神不振,行动迟缓,继而出现软脚、拐脚、咳嗽、呼吸困难,拉白色稀粪,泄殖腔周围粪便沾染,其中病重的常伏地,一脚或两脚向后平伸,减食到不食死亡。发病初,畜主使用阿莫西林、  相似文献   

6.
1 临床症状 雏鸭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缩脖,两翅下垂,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蹲卧,眼半闭,不时甩头,张口呼吸。有的病鸭嘴和爪尖呈暗紫色,下痢,粪便呈黄白色或绿色。患鸭侧卧,伏地不起,头向后仰,呈背脖状,两脚痉挛性反复蹬踏,呈角弓反张姿势,最后衰竭死亡。有的雏鸭呈急性经过,常不见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新沂市新店镇某养殖户饲养的600只13日龄雏鸭,发生一种肝脏呈出血性炎症的传染病,发病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经市兽医站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雏鸭常突然发病,发病后雏鸭精神萎顿,行动迟缓,离群独处,停止活动,食欲废绝,眼半闭,翅下垂,间或有腹泻,继而雏鸭倒卧,两腿痉挛划动,呈游泳状,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的死亡姿势,一般在出现神经症状后数小时死亡。2剖检变化剖检病的雏鸭或濒死雏鸭,可见主要病变在肝肿,肝肿大、质地脆、易碎,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  相似文献   

8.
马成锋 《中国家禽》2001,23(4):25-25
1999年 11月,常德市西洞庭农场养鸭专业户王某饲养的一批江南Ⅰ号鸭 500只于 9日龄突然发病,病鸭精神颓废,食欲废绝,闭眼昏睡,有的脚软,站立不稳,不久便出现神经症状,常常两脚痉挛,角弓反张而死。发病第 1天共死亡 19只,曾用青霉素钾、磺胺嘧啶、病毒灵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 1临床症状   有些雏鸭没有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病鸭精神沉郁,缩颈垂翅,行动呆滞,眼睛半闭呈昏迷状,拒食,有的出现腹泻,排黄白色或灰绿色稀粪,发病半日至一日即出现神经症状,全身抽搐,身体侧卧,两脚痉挛性向后踢蹬,有的在地上旋转,抽…  相似文献   

9.
<正> 1 发病情况2006年9月8日,邢台某养鸭专业户到我校动科院禽病诊治中心就诊。自述15日龄雏鸭2200只,因病死亡1000余只,曾注射鸭瘟抗血清无效。2 临床症状开始时病鸭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缩脖闭眼,不食,衰弱,赶走时运动失调倒向一侧,病鸭死亡前表现侧卧、两腿痉挛性后蹬、头向后仰、腿向后伸呈角弓反张姿势。有的鸭无明显症状就突然倒地。病鸭粪便没有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即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严重危害鸭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根据病鸭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采取中西医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1临床症状鸭突然发病,病程短,一般在2~3d内大批死亡。患病初期,鸭精神萎顿,不爱活动,呆立,食欲废绝,缩脖,翅下垂,眼半闭,行走不稳,身体倒向一侧,头向后背,两脚痉挛性反复踢蹬,数小时后死亡。有些病鸭出现腹泻,排出黄白色或绿白色稀粪。有时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死亡率因年龄而有显著差异,7日龄内雏鸭患病后死亡率可达95%,8~21日龄的雏鸭为50%,30日龄以上一般不会发生死亡。病鸭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肿大,质脆,呈淡红色或发黄,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肿大,呈花斑状…  相似文献   

12.
鸭流行性出血症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鸭流行性出血症的初步调查黄瑜李文杨程龙飞庄向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1990年以来,福建省福州、莆田、福清等市县的部分鸭场及养鸭户饲养的10~65日龄鸭发生一种临床上以神经症状(角弓反张或头颈呈“S”状弯曲)、双翅羽毛管...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高度传播性的传染病。症状为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而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多呈共济失调,两腿痉挛,死亡雏鸭呈特征性的角弓反张姿势。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情况2011年9月16日,隆林县新州镇某养鸭户从外引进一批1000只7日龄雏鸭,26日发现雏鸭群出现少数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行动迟缓、腿软、不愿走动。次日早上发现有死鸭,最初以为是温度影响或体弱的淘汰鸭,至第3天便出现更多症状相同的病鸭,养殖户随后在饲料中添加0.05%的磺胺喹嗯啉饲喂,连用2d后,虽病情有所缓和,但效果不佳,遂向兽医部门报告,笔者接到疫情报告前往诊治。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上杭县才溪镇曾坑村一村民,饲养番鸭225羽,47日龄前生长状况一直正常,公鸭体重已达2.4kg,母鸭体重达1.4kg,12月14日鸭群开始发病,3天后临诊时已死亡21羽,还有12羽呈现发病症状。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萎靡,缩颈,昏睡,两肢软弱不愿走动,行动迟缓,喙支着地面,食欲废绝。部分鸭的鼻、眼分泌物增多,呈浆液性或粘液性,并在眼的周围形成特殊的“眼圈”。病鸭腹泻,肛门污秽,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濒死前出现全身发抖,头颈震颤,有的两脚向后划动呈游泳状等神经症状。3剖检病变剖检5羽病死鸭,…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肝脏的病变特征是体积增大和有出血斑点,病鸭常常表现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的特征姿态,开始发病时的死亡率能高达90%以上,造成很大损失。2005年10月,山东寿光某鸭场3周龄的雏鸭突发疾病,死亡达21%,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不见好转,随后带雏鸭到我中心诊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初步判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多流行于冬、春季节,是鸭急性接触性传播病。主要以运动失调、转圈、双脚痉挛向后踢,头向后背等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的病程急促,发病急,传播快,常在发病后3~4天内死亡。但仅是流行于鸭雏期的急性传染病,故又称雏鸭病毒性肝炎,尤其1~2周龄雏鸭最易感。本病发病多,其中个  相似文献   

18.
雏鸭和仔鸭以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症状和脑炎病理变化为特征的疫病,除了鸭病毒性肝炎外,多年还流行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鸭大肠杆菌性脑炎。近几年来,鸭流行一种以转圈和在地上不断滚动等神经症状和脑组织灰白色坏死灶为特征性病变的疾病,经病毒分离和鉴定为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所致。分离株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有致死鸡、鹅、鹌鹑和鸭的毒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初.山西省长子县某鸭场所养的种鸭和雏鸭突然出现采食量下降甚至拒食的症状,鸭群整体精神萎靡.嗜睡.羽毛蓬松。有的鸭出现转圈或头颈摇晃等神经症状.雏鸭粪便稀薄.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经询问技术人员得知.发病鸭都是采食新配饲料,而采食原有饲料的鸭并未出现任何的不良症状。新配饲料除玉米和以前的饲料来源不同外.其余的饲料原料均相同。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多发于1-3周龄的雏鸭,尤其对1周龄以内的雏鸭危害性最大,成年鸭亦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成为此病的传染来源。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其特征。临诊表现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本病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大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1病例介绍某养鸭专业户于2010年4月份购进肉鸭3000只,4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但饲喂到5日龄,部分雏鸭陆续发病死亡。病鸭开始时症状不明显,后仰头踢腿,全身性抽搐,倒向一侧突然死亡,死后呈角弓反张,每天死亡几十只。发病后再饮水中加入几种抗生素都未见明显好转,于是禽主带病鸭和死鸭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