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政管网工程作为一个城市最基础的设施,包括电力、通信、网络、热力、给排水等方面,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电力、通讯等管网工程可以在地面上铺设外,其余工程管道铺设往往是地下进行,这就给市政管理工程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现代化基础建设快速发展,我国各地政府开始对老城区市政管网工程进行必要的改造,但因受到地上和地下障碍物的阻扰,在临近道路的基坑采用锚喷混凝土支护结构形式对基坑进行扩底,有效的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市政管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安全隐患。为提高工业与民用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找出原因,从根本上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的优劣。施工企业只有真正掌握施工技术特点,才能有效提高公路工程路面的质量。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周期,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依据工程实例,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的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生活排水量与工业排水量都在以倍数的递增,城市排水管网的工程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城市排水管网的功能,从而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市政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施工中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收集和排泄地面积水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污水;保证汛期的防汛排水工作。进行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市政环境卫生的基础,是维持城市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从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问题着手,分析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管道安装工程质量是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根据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特点,从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到施工技术的运用,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以此促进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事业持续的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热力管网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供热设施,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人们对更为便利、更为享受的生活的追求也在逐渐地增加。近年来,我国兴建了许多的高楼大厦,大部分的人们都从平房搬到了楼房中,但是,在楼房中人们不能够像在平房一样燃烧煤炭取暖,只能够依靠国家供暖,而建筑小区内地下热力管网就是向居民提供热量的设备,本文主要对建筑小区内地下热力管网的优化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促进热力管网的优化,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  相似文献   

7.
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水电行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及能源资源的稳定基础上,还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居民生活的质量。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要求、加固措施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电网方面的建设规模也得到了空前的扩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配网工程中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所以为了确保配网工程的质量,作为配网施工企业必须施工中切实掌握其技术措施,通过技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以10kV配网工程施工为例,就其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同行加强业务的合作,不断强化同行之间的交流,促进10kV配网工程施工工程质量的提升,最终促进我国电力事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很多城市市政工程的给排水管网因为环境变化、系统布置不合理以及材质不足等因素,经常出现爆管现象,给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威胁。笔者先对城市给排水配套管网工程的配置原理进行概括,再分析城市给排水配套管网工程的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和质量获得了较大提升。这也推动了我国大量城市市政工程的建设,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金额也不断增加。然而,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使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对施工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削弱作用,甚至影响到了建设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品质。因此,深入探讨与工程施工管理相关的问题,以期推动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迎来了我国城市建设的高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地市区中心地带的地价日趋昂贵,向空中求发展、向地下深层要土地便成了建筑商追求经济效益的常用手段,同时一定的基础深度也是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抗震和抗风等结构要求。在很多发达的沿海城市基坑的开挖深度只会越来越深。基坑监测必然成为深基坑质量、安全保证的关键,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论文介绍了基坑监测的常用方法,结合平潭天大山工程实例,选择深基坑监测的工程实例来探讨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2.
程宏伟  黄小燕 《山东饲料》2013,(17):169+257
本文根据具体工程实例,介于该建筑物所处场地相对狭窄的特殊环境下,对该项目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设计、施工、监测等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建议措施。烟城鑫苑小区22#住宅楼,建筑面积约18000m2,地上12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基础形式为筏形基础。基础持力层位于③层粉土fak=160kpa,基坑开挖深度5.5米,该工程南侧距基坑边缘3.5米处为一高24米的8层住宅楼,基础埋深为1.5米,为了避免基坑开挖而危及原有建筑物的安全,确保地下工程的施工必须对基坑进行支护。  相似文献   

13.
<正>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市政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与居民的实际生活,而且对道路交通、保泉护泉以及防洪排涝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实施中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本文旨在针对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完善给排水施工质量的管理。随着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市政给排水  相似文献   

14.
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水电行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及能源资源的稳定基础上,还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居民生活的质量。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要求、加固措施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快,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也日益壮大。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市政施工单位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各种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工作经验,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与控制管理进行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燃气应用的广泛开展,我国燃气管道的铺设面也越来越广,由于管道是埋设在地下,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腐化和缺陷,随之产生的火灾、爆炸安全隐患也有升级的态势。面对这种态势,有关部门也正加紧部署对燃气管网进行安全评估和完整性管理工作。本文结合当前城市燃气管网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燃气输配管道安全完整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坑工程是指在地表以下开挖的一个地下空间及其配套的支护体系。而基坑支护就是为保证基坑开挖,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以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地下连续墙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是我国当前建筑领域中一种高效、先进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其具备较高的刚度,整体性好等优势,受到了建筑行业的青睐,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是,就我国目前地下连续墙技术而言,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再加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常常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地下连续墙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大大延误了工期进度。因此,本文针对地下连续墙技术及施工要点进行了研究讨论,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的新政策、新方针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城镇居民日益增多,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各地政府开始将市政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我们说的市政工程一般指:排水、桥梁、道路工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地下停车场、高架桥、立交桥等.和普通工程项目不同,市政项目工程特点鲜明:市政工程不是由私人承包的,而是政府出资组织建设;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例如道路工程需要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排水工程需要满足小区、住宅的排水需求等.近几年来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就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给排水工程是当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同时我国也大力的提倡节约,因此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也逐渐的应用了节能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给排水工程的建设投入,同时还在这一过程中极大的减少了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本文主要分析了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