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筛选出的“泉引8601”黑木耳菌株,是适合于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袋栽的优良菌株,品质优良,浸泡率高。每百公斤干料,春栽产干耳5.6—6.3公斤,秋栽产干耳6.9—9.1公斤,其产量超过沪耳一1号。适宜配方为蔗渣85%、花生蔓干粉15%,用花生蔓取代麦麸。在该配方中加1%壳灰粉拌料,可防止培养料酸化,阻止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代料袋栽黑木耳在我省已逐步推广,一般认为袋栽期以秋季为好。笔者为探索在春夏自然温度下袋栽黑木耳的可行性,于1986年3月下旬到7月上旬,以蔗渣为原料进行了袋栽黑木耳试验,平均每百公斤干料收干耳近6公斤,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9,(6)
为筛选适合商洛市当地袋料栽培的抗杂、抗逆、肉厚色深、优质高产的黑木耳优良菌株,引进7个黑木耳菌株进行袋栽比较试验。结果:综合供试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抗杂性,耳基形成早晚,抗逆性,黑木耳产量和商品质量,并结合商洛气候因素,得出黑威15、黑威单片、黑威半筋、西乡2号四个菌株综合性状优良;四菌株为中熟,单片耳,肉厚色深,抗杂抗逆性好,优质高产,可作为商洛市袋料栽培主推黑木耳菌株。  相似文献   

4.
我省是全国重点棉区,棉籽壳资源丰富。为了利用棉籽壳发展工、副业,我们从1981年起开展了棉籽壳袋栽黑木耳的研究。现已选育出适宜在棉籽壳上生长的优良菌株,并初步摸索出一套较完整的防止杂菌污染,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短袋地栽技术有以下六个优势:①黑木耳熟料袋栽技术取代黑木耳木段栽培技术,节省大量林木资源,充分利用林业清林的废弃物栽培出优质黑木耳,产量比木段栽培高,质量好.②利用阔叶硬杂木屑以及部分秸秆、棉籽壳等原料栽培黑木耳属于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③黑木耳熟料袋栽成功率高,生产周期短,能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栽培黑木耳风险小. ④黑木耳熟料袋栽集中在室内发菌和室外出耳,不利用大棚或温室等出耳场所,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生产的黑木耳病虫害发生少,无农药残留,达到无公害标准,提高了黑木耳产量和质量.⑤黑木耳熟料袋栽室外全光出耳能充分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⑥黑木耳熟料袋栽小口出耳技术能栽培出单片木耳,与成朵的黑木耳相比,无耳根,浸泡时间短,方便食用,消费者十分喜爱.  相似文献   

6.
周善森 《食用菌》1992,14(2):9-10
近年来,香菇木屑袋栽生产发展较快,但由于选用菌株比较混乱,给生产上带来一定的盲目性.为了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或气候条件相近地区木屑袋栽的优良菌株,1988年县科委下达了香菇品种筛选课题,笔者将从引进的香菇菌株中选出十个木屑袋栽常用菌株,进行袋栽试验生产性能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袋栽黑木耳技术性强,尤其是秋栽,如何克服杂菌感染,已成为当前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难题.我县盛产甘蔗,蔗渣资源丰富,加之气候温暖(年均温20.2℃),春秋两季均适台发展黑木耳生产.生产实践证明:春季栽培,接种期气温约在15℃时杂菌污染较少,但开洞挂袋出耳期二次感染率较高;秋  相似文献   

8.
牛瑛萍 《食用菌》2006,28(5):52-53
笔者在利用玉米芯种植平菇、金针菇、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2001年立项,以本地丰富的玉米芯资源为主要培养基对黑木耳进行栽培试验。经3年多的栽培试验,取得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玉米芯袋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技术,现简报如下。1菌株的选择我们于2001年从辽宁朝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黑木耳菌株888、998、K3 3个菌株。对3个菌株的品比试验,筛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的888菌株作为栽培用菌种。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属耐寒怕热型菌类,南方地区因地下水位高,在袋栽过程中,存在黑木耳菌丝期和出耳期被霉菌严重污染的情况,以及粘菌侵害造成的流耳病等,都会使栽培成功率大大降低。为达到黑木耳袋栽高产、稳产、品质高、降低污染率的目的,南方冬季大棚袋栽黑木耳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环节。1 塑料大棚 搭建大棚应有利于调控温湿度、通风换气。采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宁德地区宁古食用菌研究所于1991年在闽西考察从森林中采集天然野生黑木耳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培育出68号新菌株,经过多次代料栽培试验取得成功。两年来的研究和探讨,从小面积到大面积反复栽培试验进行对比,同时经几个不同场所的示范点试栽,采取统一配方,同样模式,普遍获得成功。1992年全区各地推广应用,被认定为优质高产菌株,是野外大田畦床袋栽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1.
陈仁锌  戚兆根 《食用菌》1996,18(3):32-33
黑木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保健食品,目前本省还是以段木栽培为主,不仅资源缺乏,生产周期长,而且单产低,每100kg段木栽培两年仅产干耳1~2kg,故年年销大于产,需要大量从外省调入。为此,我们于1993年底开始利用本省丰富的棉子壳和杂木屑等资源,进行袋栽黑木耳高产技术研究。经试验,已筛选出适应当地栽培优质高产的Au_4黑木耳菌株,并摸索出  相似文献   

12.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即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在15~25℃温度条件下,湿润、凉爽、大雾、微风,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又不易被杂菌污染。1997年特殊干旱,特别是黄土高原,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1998年雨水多,提高了地栽黑木耳场地与空气相对湿度,但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现就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总结。1 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15cm、宽100cm,长根据场…  相似文献   

13.
袋栽黑木耳刺孔催耳芽技术关系到黑木耳的质量、产量与效益,是袋栽黑木耳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完善刺孔催耳芽技术,促进袋栽黑木耳稳产、高产、优质,在浙江省农科院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刺孔催耳芽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申进文  郭恒  程雁  范迪宽 《食用菌》2006,28(6):40-41
黑木耳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黑木耳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贸易的增加,黑木耳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以前,河南黑木耳栽培以段木栽培为主,随着禁伐森林力度的加大,耳木资源短缺,段木栽培量逐年减少。使河南黑木耳产量不断降低。因此,袋料栽培必将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虽然袋栽黑木耳技术在国内早已成功,但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相关的技术在河南一直未能得到大面积成功应用。我们结合河南气候特点,摸索出适于河南推广的荫棚层架袋栽黑木耳技术,必将促进河南袋栽黑木耳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LSOI菌株的驯化与栽培(浙江省丽水地区食用菌开发研究所)(丽水师专化学系323000)吴锡鹏,黄云坚笔者从野生黑木耳中分离、驯化出一株优良的黑木耳新品种,经菇农在生产中应用,表明该菌株是适合我区气候特征的优良菌株。(一)黑木耳LSOI菌株的获...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袋栽,菌丝发满袋以后,出耳形式多种多样,究竟采取哪种方式才能得到优质高产的耳片呢?对此,我们于1987年春专门进行了一次黑木耳出耳形式的试验,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们对野外袋栽黑木耳的长期观察,它具有如下特性: 一、温度:黑木耳因品种不同,其适温范围各有差异,一般的生长时的温度范围是5—36℃之间。我们用甘肃省康县的五号菌种在木屑中袋栽的黑木耳放在寒冷的秦岭山坡间零下二十度的地方,袋栽中的菌丝也没有冻死,待来年春季气温回升时,还能照常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1990年用蔗渣栽平菇试验,经一年多的示范推广,二年的大田覆土推广,产量比稻草栽培的高。近年来,蔗渣已作为我县冬闲田栽平菇的主要原料之一。栽培技术阐述如下: 1 栽培季节根据我桂北地区气候,大田覆土栽培要比室内袋栽推迟2个月。一般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冬天整个榨季都可以栽培,室外气温8~21℃适应栽培。室外大田覆土栽培比室内袋栽难度大些。 2 蔗渣处理选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的蔗渣,刚榨出不久经太阳晒干的蔗渣更好。干蔗渣可贮藏备用。  相似文献   

19.
徐俊延  郭毓智 《食用菌》2006,28(4):51-52
黑木耳为著名的食用菌,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由于地栽黑木耳技术的成熟和黑龙江丰富的木屑资源,黑龙江地栽黑木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仅在黑龙江垦区,2005年预计生产地栽黑木耳近亿袋。因此,如能准确把握其生产及管理技术,对于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近几年对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对黑龙江主要黑木耳产区的考查结果,介绍地栽黑木耳栽培袋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蔗渣资源,提高蔗渣经济价值,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筛选出了适应于蔗渣栽培的黑木耳菌株和高产稳产的蔗渣培养基配方,并在福州金山(福建农学院甘蔗研究所协作)、福清县糖厂(福清糖厂综合部协作)和仙游县建华村(福建农学院甘蔗试验站协作)进行了蔗田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