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菌糠的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用菌菌糠中大量的菌糠蛋白、有机质和活性物质等营养成分是菌糠高效再利用的资源。从5个方面介绍了菌糠开发利用的前景,如菌糠可作为动物饲料、农作物肥料、食用菌的二次栽种、燃料和能源的材料以及土壤的改良剂和修复剂。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用菌菌糠,食用菌菌糠的合理开发利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对食用菌菌糠在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食用菌菌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菌糠综合再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糠。食用菌采收后,大部分菌糠得不到及时处理,这不仅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给之后的食用菌栽培带来很大隐患。当今世界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因此及时科学地处理食用菌菌糠,实现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农业经济循环刻不容缓。菌糠已成为数量十分可观的重要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菌糠不但可以再利用栽培食用菌,还能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菌糠的转化再利用,解决了环境问题,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总结了食用菌菌糠在食用菌栽培、食用菌菌种生产、做菌糠饲料、做栽培基质以及土壤改良方面的再利用研究情况,提出了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菌糠再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菌糠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收获子实体后剩下的栽培基质,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糠数量越来越多,菌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本试验中以不同食用菌菌糠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菌糠中的细菌、真菌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糠样品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群落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从属水平来看,未分类的细菌群落占优势;所有菌糠样品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群落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从属水平来看,优势属为食用菌自身所在属。  相似文献   

5.
《蔬菜》2014,(4):74-75
<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的专家经过近3年的研究、试验,实现了食用菌生产中废弃菌糠的再利用和零排放。这一技术首先利用培养蟹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第一道废弃菌糠经过添加适量营养成分后再培养平菇,使得菌糠营养转化效率达到75%~80%,不仅出菇整齐,而且污染率低。在此基础上,利用食用菌再培养所形成的第二道废弃菌糠经过添加少量的耐热微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栽培食用菌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种植业体系中继粮、菜、果、油之后位居第五的行业。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区域经济调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菌糠,而菌糠的高效利用则是实现良好循环经济的关键。该研究以食用菌培育过程中产生的菌糠为对象,概述了食用菌菌糠在二次种植食用菌、用作动物饲料、有机肥等方面的利用现状,以期为菌糠的循环利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菌糠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原料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收菌后的培养基剩余物俗称食用菌菌渣或余料,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近年来,我国食用菌栽培行业发展的十分迅猛,但我国食用菌菌糠后处理现状并不是很理想,大量的菌糠被随意丢弃,乱堆乱放。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化的飞速发展,栽培食用菌后的废料即菌糠越来越多,我国每年产生的菌糠多达数万吨。但由于人们对菌糠缺少认识,往往被丢弃或燃烧掉。近年来,人们对菌糠的重新利用已有一些报道,本试验利用菌糠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以探索菌糠新的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食用菌菌糠在食用菌培养、蔬菜栽培、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再利用研究进行了概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对菌糠再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研究废弃食用菌菌糠理化指标间差异并进行分类,为挑选适合加工饲料的废弃菌糠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12种废弃食用菌菌糠的11个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2个主成分PC1、PC2反映原变量83.50%的信息,并确定了菌糠种类与理化指标间关系,其中银耳菌糠、金针菇菌糠、蟹味菇菌糠因营养理化指标含量高落在PC1正向区域;利用聚类分析法将12种菌糠分为4类,其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法结果一致。通过计算饲料与菌糠的欧氏距离,确定了适合加工成饲料的菌糠品种依次为:银耳菌糠、金针菇菌糠、蟹味菇菌糠。  相似文献   

11.
菌糠是食用菌子实体采收后的废弃物,富含多种蛋白质和纤维、氨基酸、多糖、酶类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该文概述了食用菌菌糠在农业种植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菌糠在农业种植中主要用作食用菌或园艺作物的栽培基质、有机肥、生物肥料载体、土壤改良剂等.菌糠在种植业中广泛应用,不仅使废弃生物资源得到重新利用,对我国农业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及对环境保护都有重大意义.菌糠的再利用在农业种植中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菌糠再利用技术问题,对菌糠替代棉籽壳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菌糠可替代部分棉籽壳原料栽培杏鲍菇使用,生物学效率可达38.28%,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食用菌菌糠的再利用技术对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大国,而采收后剩下大量菌糠,如不合理利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高效利用菌糠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食用菌菌糠营养价值及利用进行综述,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意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粱丽红  杨春鹏 《蔬菜》2012,(8):25-26
承德市栽培食用菌效益颇丰,但在菌糠处理上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些营养丰富的菌糠往往被丢弃或燃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对食用菌菌糠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介绍了综合利用菌糠的多种途径,包括制作成有机肥料、废料重复再利用、作为沼气原料、加工成饲料以及作为燃料。  相似文献   

15.
废菌糠是指栽培过食用菌的下床料经干燥打碎的物质。据资料,菌糠与未栽过食用菌的材料相比较,除了木质素、纤维素有所降低外,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则有所增加。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食菌生产事业,我们以菌糠作营养源进行二次栽培食用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菌糠又叫菌渣,是指以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工业废料(如酒糟、醋糟、造纸厂废液及制药厂黄浆废液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1]。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菌糠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报道,我国食用菌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年产量在400万吨以上,年产菌糠量不少于300万吨[2]。菌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丢弃或燃烧,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大力推广食用菌菌糠的综合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菌糠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用菌菌糠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综述菌糠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对其在食用菌栽培、作物栽培和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菌糠综合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羊肚菌、木耳、茶薪菇、紫芝、云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香菇菌糠水提液对8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影响,以期为香菇菌糠循环利用栽培食用菌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香菇菌糠水提液对不同食用菌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紫芝、木耳、云芝有显著的生长促进作用;对羊肚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茶薪菇、平菇、香菇、杏鲍菇表现为随香菇菌糠水提液添加浓度增加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利用食用菌生产而废弃的菌糠,我们于1990~1991年以平菇菌糠为主要配方原料,进行蘑菇制种对比试验,目的在于为菌糠代替棉籽壳制蘑菇菌种提供应用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分别收集了4种工厂化栽培食用菌菌糠,利用硫酸混合加速剂火焰光度法、干灰化法等检测方法对样品中的氮、磷、钾、碳、钙、镁等13个指标进行测定,研究菌糠基础成分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各类菌糠营养成分丰富;菌糠当中碳与灰分、铬与灰分、汞与镉、砷与镉以及砷与汞之间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80、0.995、0.976及0.951。各种成分的含量与不同栽培原料中各成分的含量,以及栽培食用菌品种对各成分的转移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在栽培食用菌过程中利用一些指标含量控制其他指标的含量,实现更高的生物转化率,降低菌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