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次生阔叶林改建为食用菌原料林后的群落恢复和林分生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12年生林相较好的天然次生阔叶林,通过择伐更新和皆伐人促更新2种经营方式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研究发现,择伐经营的经济效益较高,且有利于群落的快速恢复,经过7a的封育,林分蓄积量已达到择伐前的水平。皆伐人促更新获得的食用菌材虽较择伐利用高出40%左右,但因经营强度过大,保留的幼树受损严重而不利于伐后林木的生长与恢复,封育期内蓄积增长量分别为择伐更新和对照未经营区的64 7%和73 41%。动态监测结果显示,采用择伐和皆伐人促更新措施后群落恢复较快。疏伐后因透光度的急剧增加,阳性和中性树种大量侵入,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植物的比例增高。到第7a时,高位芽植物的比例已接近未经营区的状态,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未经营的天然阔叶林,物种均匀度则与其相近。研究还发现,2种更新经营方式对土壤养分的损失较小,经过7a的恢复,林地土壤肥力已基本达到原有天然林水平。  相似文献   

2.
天然针阔混交林主伐后的群落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Ⅴ龄级天然针阔混交林,通过不同的采伐更新方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采伐更新8年后,林分蓄积增长到伐前的79.6%,而且群落也得到较好的恢复。监测结果显示:强度择伐后因透光度的增加,阳性和中性树种侵入,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的植物比例增加;第8年,群落的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已接近对照的天然针阔混交林。研究还发现,无论采用择伐更新还是皆伐人促更新,经过8年的恢复,林地土壤肥力已基本达到原有的天然次生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3.
将次生阔叶林改建为短轮伐期菇木林是解决林茵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闽北常绿次生阔叶林改建为短轮伐期菇木林后群落物种多样性恢复与地力维护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择伐或皆伐人促方式,将次生阔叶林改建为短轮伐期菇木林,经7a恢复后,其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土壤肥力水平明显高于炼山造林群落,并接近于邻近天然次生阔叶林。  相似文献   

4.
对阔叶林皆伐人促更新和择伐人促更新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方式对群落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有一定的影响.皆伐人促更新林分物种比择伐人促更新少10种,乔木树种少了14种;不同采伐方式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影响不大,但对各层片有较大的影响,皆伐人促更新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比择伐人促更新林分低,但草本和藤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比择伐人促更新林分高.  相似文献   

5.
三种经营方式对针阔混交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针阔混交林进行择伐、冠下造林及皆伐造林3种经营方式下的植物种类组成、数量特征、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择伐可以保持原有群落的结构和特点,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多样性高。冠下造林及皆伐造林产生明显的物种替代现象,乔木层物种多样性降低,而草本层多样性上升,生物量增加,乔木层及草本层与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随着森林被破坏程度的加大而下降,表明皆伐造林最不利于物种的多样性保护,而冠下造林亦应降低密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更新方式恢复阔叶林的实验,表明阔叶林择伐或皆伐不炼山人工促进更新方式,能有效地恢复阔叶林分,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抗火的能力与制约病虫害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次生阔叶林更新方式对林分生长和演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泽县九龙坑天然次生阔叶林天然和人促更新方式下的林分恢复进行调查,比较这2种更新方式群落的生长、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和重要值。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林分的生长、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和重要值均存在明显差异。人促更新17 a后林分的平均胸径、树高及蓄积量分别是天然更新林分的1.8倍、1.6倍和2倍。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能加速群落的演替进程,且在材种和材质方面达到经营的预期目标,进而提出将次生阔叶林改造培育成工业原料林的技术措施,并解决了合理密度设定这一关键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8.
我国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更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我国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 ,在国民用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天然更新对森林群落的重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伐是影响森林更新的主要人为干扰因素之一。对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适宜采用择伐 ,不适宜采用皆伐。择伐强度在 3 0 %以下有利于天然更新。林隙中更新树种的种类和数量通常多于林冠下 ,林隙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9.
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经营中的五大误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分析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经营的重要性基础上,指出现行经营中的5大误区:价值低;生长慢、伐期长;更新难且主要依靠伐后更新或萌芽更新;经营方式同人工林;资源调查方法同人工林。  相似文献   

10.
阔叶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针对福建省阔叶林面积逐年减少而人工造林又较难的情况,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办法,恢复扩大阔叶林资源,籍以保护地力,节省造林投资。实践表明,采用皆伐方式和择伐方式天然更新,并付诸封山育林措施,是阔叶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系列技术措施中的最佳技术措施,调查实施该项技术措施的2000hm‘成林地证实,平均年公顷材积生长量,皆伐与择优分别高达10.7m’和9.7m’。其主要技术指标为:10年生,4815株/hm‘,平均胸径7.6cm,树高10.28m,公顷立木材积112.sin‘,年公顷生长量11.31m’,比未采用该技…  相似文献   

11.
浅谈阔叶次生林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恢复和发展天然阔叶林的重要更新方式,具有投入少、恢复快、收益大和易于实施等特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阔叶次生林与人工营造杉木林样地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同龄阔叶树的树种种类、郁闭度、生物多样性、高径比等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人工杉木林.文中阐述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中的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封山育林和封禁保护、补植等具体措施,并提出保护现有阔叶林,实施人工促进阔叶林天然更新,扩大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比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将乐县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进行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营造杉木林等3种更新方式的林分恢复调查,比较探讨其生长量、生物量及物种丰富度,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生长、林下植物发育及林分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采用天然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形成的阔叶树林分树种多样,结构稳定,生长良好,是保护和发展阔叶林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甘肃小陇山灌木林不同改造模式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样方法,研究了小陇山林区5种典型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乔木树种天然更新幼苗的密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乔木树种天然更新情况总体良好,小于50 cm高度级幼苗数量相对较少,大于50 cm高度级幼苗的存活率较高;5种改造模式天然更新树种以锐齿栎为主,其中,全面割灌改造日本落叶松(模式3)更新幼苗物种丰富度最高,全面割灌改造油松模式(模式2)天然更新树种丰富度最小;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模式4和模式5)和全面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模式1)的更新树种多样性较高,各树种分配均匀,优势树种的集中性较低;改造树种华山松的天然更新能力较油松日本落叶松强,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更有利于华山松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岭南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次生林顺行演替采取的经营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过伐林实行封山育林,对火烧迹地实行天然更新,其森林演替效果显著.对过渡阶段的次生林实行抚育间伐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密留稀的抚育方式可以促进树木生长量的提高,有利于森林的顺行演替;采阔留针的作业方式造成土壤肥不足,森林生长速度减慢,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下降.不同森林类型的养分流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较落叶松纯林更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保护森林生产力;阔叶树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大大高于针叶树,加速了树木生长和森林演替速度.藉于研究结果,对确定合理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在阔叶红松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基本理论与主要技术,包括数据调查、林分状态特征分析、经营设计以及经营效果评价等,并以东北阔叶红松林经营实践为例,具体介绍了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的应用。应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分析表明,经营阔叶红松林林分为次生林状态,经营类型为抚育间伐型,经营迫切性评价等级为比较迫切,经营方向为提高林分的健康水平和顶极树种的优势程度。本次经营调整顶极树种竞争势及树种混交76株,采伐不健康林木122株。经营后效果评价表明:经营强度属于轻度干扰,顶极树种和主要伴生树种红松、杉松、黄波罗、椴树、核桃楸等的优势度较经营前明显上升,林分中健康林木比例明显上升。本次经营达到了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云冷杉过伐林主要树种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长白山针阔比9∶1、8∶2、7∶3的云冷杉过伐混交林,探讨直径结构、空间格局、蓄积生长、林下更新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林分结构问题,为恢复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提出结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由于过去以不合理的非经营性采伐,红松成主要择伐对象,红松不同年份各径阶株数变化幅度较大,直径18 cm开始出现缺损株数现象,缺乏中、大径组株数,导致母树数量、结实量和种源减少,造成在主要树种中红松更新最差的问题,不利于林分正向演替。不同针阔比混交林空间格局与其主要树种空间格局并非完全一致,在同一林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针阔比9∶1、8∶2、7∶3的混交林空间格局分别为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其中,红松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因此,恢复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红松和珍贵阔叶树种作为目标树种,采取目标树培育方法,伐除影响其更新和生长的林木,而将云冷杉和一般阔叶树作为伴生树种,逐渐减少云冷杉的优势,最终逐渐恢复成红松阔叶混交林;对针阔比8∶2和7∶3混交林红松分布格局,采取人工补植、间伐等措施,结合天然更新,向随机分布进行调整;采取人工补植、清理母树周围枯枝落叶层等措施人工辅助红松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7.
借鉴“林分施业法” 开展天然林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启动,许多地方的天然林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前急需研究的是如何进一步对已经保护起来的天然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最终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本文论述了日本天然林经营、研究现状,介绍了日本东京大学演习林的"林分施业法"经营技术,提出了借鉴"林分施业法"作好天然林保护工作急需研究解决的几个森林经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Natural spruce-fir mixed stand is one of the main forest types in the world,and also has huge ecological,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ccession laws of natural spruce-fir forest,it is urgent and significant to develop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natural spruce-fir mixed stand in line with local conditions.The article outl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regeneration and succession laws of natural spruce-fir forest,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atural spruce-fir forest management.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were eventually made:1) In no cutting area,all logg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banned.In a restricted cutting area,the cutting intensity should be generally controlled within 15%of the stock volume before cutting.On the commodity forest management area, the appropriate cutting intensity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volume per hectare,determine and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selective cutting.2) Closure for afforestation,planting and repair planting should be adopted on vegetation-intensive land,sparse shrubs covered land and harvesting slash,in order to accelerate natural regeneration.3) The in situ conserv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in nature reserves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 station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such as Abies chensiensis,Picea neoveitchii,Abies vuanbaoshanensis,to reduce human destruction.4) It is supposed to collect seeds in time,establish nursery,actively establish forest, expand artificial population and promote natural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