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羊是青海地区主要的经济品种,大多数藏羊养殖依赖天然草场牧养,容易遭受到蜱、螨、蚤等体外寄生虫的侵袭,对健康养殖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青海刚察地区藏羊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更好的防治藏羊体外寄生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地区藏羊体外寄生虫的常见类型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旨在提高藏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粪便内蠕虫虫卵检查法,对四川红原县牧区采集的39份粪样品,其中牦牛30份,藏羊9份,对6种常见寄生虫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这几种寄生虫的检出率为球虫(牦牛57%;藏羊67%)、线虫(牦牛57%;藏羊100%)、前后盘吸虫(牦牛43%;藏羊22%)、肝片吸虫(牦牛23%,藏羊11%)、鞭虫(牦牛7%)及绦虫(牦牛3%)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川西北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实际,提出了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羊脑包虫病是由羊多头绦虫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疾病,对羊养殖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藏系羊是青海地区特有的羊品种。最近几年,随着地区藏系羊养殖产业不断发展,饲养户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羊包虫病的报告病例呈现增多趋势,常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藏系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制定玉树县国营牧场有效的牦牛、藏羊消化系统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方法 对玉树县国营牧场牦牛、藏羊驱虫前后进行粪检和剖检,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粪检和剖检显示该地区牦牛、藏羊消化系统感染的寄生虫主要为莫尼茨绦虫、前后盘吸虫、球虫、双士吸虫、毛圆线虫、细颈线虫、仰口线虫、细颈囊尾蚴、毛首线虫、夏伯特线虫等,并且多数为几种混合感染;驱虫后感染率逐渐下降;牦牛、藏羊EPG驱虫前后差异显著(P<0.05),并且驱虫后多数牦牛、藏羊EPG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藏羊驱虫前后剖解虫体数差异显著(P<0.05),藏羊驱虫后多数虫体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该地牦牛、藏羊每年4月和10月春秋驱虫效果较好,但应轮换用药,减少抗药性虫株.  相似文献   

6.
随着有机牧场的发展和国家减药行动的开展,相应地区兽用抗生素使用量显著减少,但这是否对该地区放牧动物机体中的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产生了影响尚不清楚。为了解青海地区放牧动物体内的ARGs状况,本研究以205份牦牛、藏羊和马的粪便为材料,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了样本中的ARGs,再从宏基因组分析结果中选择10种ARGs进行了PCR检测。结果显示,祁连县和河南县的牦牛粪便及祁连县的藏羊粪便中检出ARGs 5种;河南、泽库两县的藏羊粪便与海晏县牦牛粪便中检出4种;贵南县牦牛粪便与海晏县藏羊粪便中检出3种;贵南县藏羊中检出2种,在5县区中ARGs检出率最少。结果可能提示被检ARGs在这5县区间存在地区和动物间差异,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5种被检出阳性的ARGs中,多重耐药基因OprA在全部粪便样本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ARGs(P<0.01),可能提示类似OprA的多重ARGs是5县区内的牦牛和藏羊间需要重点关注的耐药基因污染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减药行动并采取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延边某市平地式和高床式两种圈养方式的肉羊肠道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季节气候以及圈养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平地式和高床式两个圈养羊养殖基地随机采取了256例圈养羊的粪便样本进行研究,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集法和反复水洗沉淀法对羊肠道寄生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羊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1.25%,平地式圈养方式下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98.54%,高床式圈养方式下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61.34%;共检出四种肠道寄生虫,分别是丝状网尾线虫、莫尼茨绦虫、反刍兽仰口线虫(钩虫)和吸虫,混合感染率为42.19%。说明延边该地区圈养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总体较为严重,存在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的情况,但高床式圈养羊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低于平地式饲养羊群,高床圈养能有效减少羊群肠道寄生虫的感染;该地区圈养羊需要加强驱虫防疫管理工作,并积极推广新型高床式圈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本省部分地区连续发生牦牛和藏羊流产、死胎等现象,给当地牧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对流产现象较严重的海晏和贵南两县的流产牦牛群和藏羊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进行了实验室检验。为摸清本省牦牛和藏羊衣原体病的发病范围和危害程度,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持,2009-2014年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对牦牛和藏羊开展了衣原体病的血清学监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流行病学调查2013年4-5月份,青海省贵  相似文献   

9.
牦牛和藏羊是高寒地区的主要养殖动物,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草场的载畜能力下降,牦牛藏羊的养殖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动物疾病的发生也出现变化。另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促进了兽医工作者对牦牛、藏羊的疾病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数据逐渐完善化、全面化,但藏兽医药的发展仍较为落后,有待促进。为了给藏区牦牛、藏羊的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推进藏兽医药发展,保护藏区的生态环境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笔者等对牦牛与藏羊疾病现状、藏区牛羊疾病防治技术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的采食量和植物补偿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设置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1:2混牧、牦牛和藏羊1:4混牧、牦牛和藏羊1:6混牧)控制试验,以期确定草地的承载力,并为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家畜的采食量在藏羊(Ovis aries)单独放牧以及牦牛(Bos grunniens)与藏羊1:2混牧方式下,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在功能群水平上,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这2种放牧方式下家畜对豆科植物的采食量较高;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植物的补偿生长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放牧方式(P<0.05)。研究表明:藏羊单独放牧时,其采食量最高;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对植物补偿性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因此,从放牧家畜采食量与植物补偿生长两方面考虑,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牦牛、藏羊瘤胃纤毛虫春、夏、秋、冬四季种群密度变化及主要种属四季构成比例的分析发现:牦牛、藏羊瘤胃纤毛虫密度大于国内同行对其它地区牛及绵羊的研究结果,并且四季变化幅度大。另外牦牛、藏羊瘤胃毛虫种群优势属种的排序和构成比例的规律性变化呈现一致的现象,内毛属纤毛虫是四季优势属。而不同属别各季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放牧是草地利用与管理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放牧方式对草地优势物种存在不同的影响。探究不同放牧方式下草地植物营养枝与生殖枝的权衡关系,对研究草地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依托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在中度放牧压力下,设置了牦牛单牧、藏羊单牧、牦牛藏羊1:2混牧、牦牛藏羊1:4混牧、牦牛藏羊1:6混牧以及不放牧处理,分析了高寒草地退化指示物种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营养枝与生殖枝的高度、数量、重量及权衡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星毛委陵菜营养枝与生殖枝高度、数量和重量的相关指标变化中,牦牛与藏羊1:6混牧的植株总体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牦牛与藏羊1:4混牧的植株数据总体低于其他处理;2)在不同放牧方式下星毛委陵菜营养枝与生殖枝的权衡指数,牦牛与藏羊1:4混牧是除不放牧外时最低的,牦牛与藏羊1:6混牧的权衡指数倾向于营养枝,牦牛单牧、藏羊单牧和牦牛藏羊1:2混牧处理的权衡指数倾向于生殖枝,不放牧和牦牛与藏羊1:4混牧时营养枝与生殖枝之间协同生长。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牦牛与藏羊1:4的家畜组合是较为不利于草地健康的放牧方式。本研究提出有利于草原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青海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高原犊牦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和犊牦牛咽炎)的病因及症状,并针对性提出了防治措施,加强对犊牦牛的预防,提高青海地区犊牦牛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环青海湖地区的天峻,海晏和共和三县进行天然草场放牧牦牛和藏羊的生长发育测定。从各县选取至少6个不同年龄组的牦牛和藏羊,每个年龄组至少50头试验动物,进行连续3天的放牧前空腹称重。用非线性回归法分析数据,用Brody模型和三次方程预测牦牛和藏羊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1)三次方程是最适合牦牛和藏羊的生长曲线;(2)天峻牦牛的生长效率最高,尽管海晏牦牛的初生重量大,但其生长速率最低;(3)根据生产函数曲线确定牦牛和藏羊的最佳出栏时间。  相似文献   

15.
牦牛、藏羊以其抗寒、抗缺氧、耐粗饲等特点,成为以青藏高原为主高寒牧区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是高寒草地畜牧经济的重要支柱。由于受分布地区的地理、气候、文化、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牦牛、藏羊的选择作用较小,普遍存在近交现象,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群体繁殖率低,已成为当前制约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商品生产的重要瓶颈。本文对高寒牧区天然草原的地位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国内高寒区牦牛、藏羊品种改良的技术方法、相关实践及经验等。  相似文献   

16.
孙德 《兽医导刊》2022,(5):196-197
高寒地区是主要的藏羊养殖区,藏羊也是牧民获得经济收益的重要来源.但是青海地区温度比较低,会对藏羊的养殖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当地养殖技术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也极大的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能够提升藏羊的养殖效益,需要对养殖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更进一步的推动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云南省玉溪市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羊肠道寄生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玉溪市9个县(区)88个养殖场(户)采集4个品种羊的1 339份新鲜粪便样本,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虫卵筛查,应用形态学方法对虫卵进行种类鉴定;比较不同县(区)、不同品种羊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率差异;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羊只年龄、性别以及海拔高度、气温差异与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关联程度。[结果]采集的羊新鲜粪便样本中寄生虫虫卵/卵囊总体阳性率为93.43%(1 251/1 339),其中,线虫卵阳性率为24.42%(327/1 339),球虫卵囊阳性率为69.01%(924/1 339),线虫卵/球虫卵囊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0.09%(269/1 339),未检出吸虫卵。不同县(区)、不同品种羊肠道线虫卵、球虫卵囊及线虫卵/球虫卵囊混合感染阳性率有所差异。风险因素分析显示,羊只年龄、海拔高度、气温因素与羊肠道线虫卵、球虫卵囊、线虫卵/球虫卵囊混合感染均有中等程度关联,羊只性别因素与羊肠道线虫卵、球虫卵囊、线虫卵/球虫卵囊混合感染无关联。[结论]云南省玉溪市羊肠道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青海地区藏系绵羊遗传结构、多样性和母系起源,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方法获得了青海地区高原型、欧拉型、山谷型和青海黑藏羊8个群体共187个个体的mtDNA D-loop序列片段,对序列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系统发育和网络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87个个体均获得长度为527bp的mtDNA D-loop序列片段,共定义了94个单倍型。青海地区高原型藏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欧拉型和青海黑藏羊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这与各类群藏系绵羊在青海地区的资源现状、分布范围相适应。种群间遗传分化及AMOVA分析均显示,欧拉型与其他类群间存在较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余类群间分化不明显。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青海地区藏系绵羊可能有3个母系起源,与以往研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中度放牧条件下放牧方式对家畜生产力的影响,开展了牦牛单牧(YG)、藏羊单牧(SG)、牦牛藏羊1∶6混牧(MG1∶6)、牦牛藏羊1∶4混牧(MG1∶4)和牦牛藏羊1∶2混牧(MG1∶2)5个控制性放牧试验,研究了牧草生长季不同生长时期对家畜日增重的影响以及不同放牧方式对牦牛和藏羊暖季增重、牧草营养和家畜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牧草返青期和生长期,牦牛和藏羊的日增重显著大于牧草枯黄期(P<0.05);2)牦牛和藏羊日增重在不同的放牧方式下无显著差异(P>0.05),而牦牛暖季增重在YG下最高,在MG1∶2和MG1∶6相对较高,藏羊暖季增重在MG1∶2中最高,在SG和MG1∶4相对较高;3)不同放牧方式下牧草营养和单位面积家畜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单一家畜放牧单位面积增重SG最高,牦牛藏羊两种家畜混合放牧则MG1∶2单位面积增重最高。综上,牧草枯黄期牦牛和藏羊的补饲对于维持其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且MG1∶2对于牦牛和藏羊生产是一种较优的组合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环青海湖高寒草地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等各功能群的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探讨禁牧和5种放牧方式(牦牛单牧、藏羊单牧、牦牛? 藏羊=1?6混牧、牦牛 ? 藏羊=1?4混牧、牦牛? 藏羊=1?2混牧)下各功能群主要物种频度和个体特征对放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放牧方式下特别是牦牛? 藏羊=1?2混牧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