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口疮病主要发生于养鹅集中的地区,呈地方流行;消化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感染鹅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口腔黏膜有干酪样的白膜覆盖,上消化道黏膜变性、脱落、坏死;对病变组织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可确诊本病;加强饮水和饲料管理,不乱用药物,避免鹅群发生应激能明显降低本病发病率,制霉菌素、硫酸铜等对本病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鹅出血性败血综合征由正粘病毒和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而引发,主要发生于饲养管理水平低和养殖环境卫生差的养殖场。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病鹅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头部肿大,组织器官出血,生长发育不良。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鹅场的卫生管理,做好环境消毒工作,科学使用药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能够治疗,康复鹅血清注射后可降低病死率,发病早期可通过对症用药的方法来治疗,从而降低养殖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种鹅"蛋子瘟"是一种由鹅生殖道感染的传染病,由一种大肠杆菌感染引起。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卵巢、卵子、输卵管及腹膜腔感染发炎,即称卵黄性腹膜炎。种公鹅是该病主要传染源,原因往往是种鹅在污秽浅沟水塘中交配,或由于  相似文献   

4.
<正>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可感染成年鹅,成年鹅患该病又称鹅卵黄性腹膜炎,俗称"蛋子瘟",是产蛋母鹅常见的疾病。本病主要能引起产蛋母鹅的卵巢、输卵管感染,使母鹅产蛋率明显下降并死亡,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报告江西某灰鹅原种鹅场的种鹅发生大肠杆菌病的病例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2015年5月,江西省某灰鹅原种场饲养的  相似文献   

5.
鸡非典型性新城疫是目前影响我国养鸡业的主要发病类型,病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感染鸡生产性能下降;目前没有化学药物能治疗本病,可尝试用中药清瘟败毒散治疗感染鸡;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鸡场的消毒和管理,对鸡群进行科学免疫。  相似文献   

6.
鸡沙门氏菌病是鸡常见的一种细菌病,由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引发肠道的感染,后期会导致全身症状;根据病鸡临床表现可分为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3种类型,对鸡的生产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加强鸡场饲养管理、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等措施能对本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经常发生本病的鸡场可进行药物预防;抗生素、沙门氏菌型噬菌体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感染而导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和潜伏期短的特点,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水平传播,也能经种鸡垂直传播;鸡日龄越大,感染后症状表现越严重,呼吸道症状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加强管理和注意鸡舍通风换气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磺胺类药物对本病的治疗有确切的效果,但不宜长期使用;蛋鸡产蛋期禁止用化学药物治疗,避免出现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8.
<正>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其主要表现是精神不振,低头缩颈,食欲废绝,严重水样下痢和呈现神经症状。7日龄左右为高发期,发病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可达90%~100%。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鹅、病愈带毒鹅及健康带毒的种鹅,病毒随病鹅的分泌物、排泄物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用具及周围环境,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发病;雏鹅也可通过带毒的种蛋感染。该病传  相似文献   

9.
正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30日龄以内的雏鹅。根据雏鹅感染的日龄不同,本病可表现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可引起10日龄以内的雏鹅全部死亡。本病有严格的年龄相关性,1周龄以内雏鹅感染死亡率达到100%,2~3周龄的雏鹅发病率虽然很高,但死亡率可能低于10%,而4~5周龄雏鹅感染后,造成的损失可能不大,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善,继发其他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可使最终  相似文献   

10.
鹅消化道疾病是仅次于鹅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之一,两者之间常互为诱导因素、相互影响,并因混合感染、多重感染而加重病情,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死后果.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本病的临症特点及主要致病因子,从而制定了药物防治方案,提高了本病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临诊特征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废绝和严重下痢。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传染快,病死率高。在自然条件下成年鹅的感染是无症状的,但是可经卵将病传至下一  相似文献   

12.
鸡链球菌病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的症状,根据潜伏期长短不同,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感染鸡的生产性能严重下降,死亡率较高;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鸡场的管理,科学使用药物,及时处理感染鸡;本病治疗时建议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同时用药,进入产蛋期的鸡和临出栏鸡禁止使用化学类药物。  相似文献   

13.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而导致的以关节肿大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多发于饲养密度大、管理水平低的鸡场;1~3月龄的鸡最容易感染,蛋雏鸡、青年鸡、三黄鸡、白羽肉鸡等都能感染发病,病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病鸡表现行走异常,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等;预防本病需提升鸡场管理水平,强化消毒管理制度,做好种鸡群的净化;对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本病一定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进行用药,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可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挥发油进行治疗,防止出现鸡蛋药物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14.
白鹅球虫病由球虫感染而引起,多流行于高温高湿的季节,发生本病的鹅表现消化道症状,后期表现贫血等全身症状,采用饱和食盐水法能将虫卵分离并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预防本病必须搞好环境卫生,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做好鹅场的管理;治疗本病首选抗球虫指数大于180的高敏感药物,建议采用轮换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方法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病是猪感染丹毒杆菌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地方流行为主;环境卫生条件差以及管理水平低下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根据发病缓急程度可将本病分为败血症型、疹块型和慢性型;疫苗免疫对本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治疗本病首选β-内酰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花肝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本病一般多见于番鸭,半番鸭和麻鸭也可感染,但鹅感染本病尚未见报道。本人近期遇到一例鹅"花肝病",现把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胎衣不下是在奶牛生产中常见的产后期病病之一,一般在母牛产后8~12h之内胎衣尚未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完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本病的治疗方法是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剥离两种.药物治疗时采用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的分离,防制胎衣腐败及子宫感染,结合全身治疗;剥离胎衣若适时使用,操作方法得当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雏鹅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以侵害7~20日龄雏鹅为其主要特点,成鹅不容易感染,但可带毒,成为传染源。病鹅或带毒鹅从粪便中排毒,污染环境、饲料和饮水用具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也可由种蛋垂直传播。饲养条件不善,管理粗放,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雏鹅舍潮湿、拥挤、空气流通不畅,均可诱发本病发生。由于本病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临诊特征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废绝和严重下痢。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传染快,病死率高。在自然条件下成年鹅的感染是无症状的,但是可经卵将病传至下一代。  相似文献   

20.
“花肝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本病一般多见于番鸭,半番鸭和麻鸭也可感染,但鹅感染本病尚未见报道。本人近期遇到一例鹅“花肝病”,现把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