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鸡强制换羽的要点蛋鸡强制换羽的方法有多种,除断料法外还有饲喂含锌饲料法和饲喂低食盐饲料法等。但目前实践中大多采用断料法换羽,本文就此法换羽的要点叙述如下:1换羽周龄选择好鸡群强制换羽的周龄非常重要。在鸡群产蛋12个月后进行换羽由于其后产蛋和蛋品质的...  相似文献   

2.
赵聘  赵云焕 《水禽世界》2004,(10):19-21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一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1强制换羽的目的和应用条件1.1强制换羽可以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指导养鸡户实施强制换羽的数据,重点分析了蛋鸡人工强制换羽的起源及应用、强制换羽的意义和强制换羽后产蛋鸡的饲养管理等,以期唤醒病愈蛋鸡和高日龄蛋鸡的第2次产蛋高峰,增加养鸡户的养殖效益,更好地指导养鸡户放心实施蛋鸡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4.
赵聘  赵云焕 《山东家禽》2004,(10):19-21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一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鸡的强制换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聘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3):24-25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在应激因素作用下,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蛋鸡的利用时间。采用饥饿法对鸡只进行强制换羽。1强制换羽技术1.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拟换羽的产蛋鸡进行筛选,把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49日龄的京红1号蛋鸡13 876只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测定强制换羽期间试验鸡的产蛋数、死淘数和蛋品质及停料期间试验鸡体重下降情况,分析强制换羽对产蛋率、减重率、死淘率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料第12天时鸡群停止产蛋,恢复喂料后第4天鸡群开始见蛋,第25天产蛋率达50.00%以上,第6周产蛋率达85.00%以上;饥饿第15天时减重率达30.09%,达到恢复喂料的标准要求,初始体重较低的鸡减重率高于初始体重较高的鸡(P0.05);停料期间鸡群总死淘率为0.66%,停料9~15天鸡群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第1~4天(P0.05),恢复喂料19 d内鸡群总死淘率为0.85%,恢复喂料第1~4天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换羽后蛋重、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均有升高趋势。说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  相似文献   

8.
强制换羽技术在国内外蛋鸡生产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虽然强制换羽的方法有多种,但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饥饿法。在断料期间补饲某种饲料(如谷粒、贝粒等)对鸡群强制换羽效果的影响仍是目前在本领域内重要的研究内容。本研究使用414日龄健康的罗曼褐壳祖代蛋种鸡(D系母性)共2358只进行强制换羽。鸡群分为两组,均采用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组鸡群在断料后的前4天按每天每只15克的量补加石粉,对照组则无。断料后5天内试验组鸡群平均产蛋率为46.55%、对照组为28.05%,两者差异极显著;破蛋率相应为3.96…  相似文献   

9.
<正> 蛋鸡强制换羽有多种方法,如化学药物、饥饿法、激素等。效果比较确实而稳定的是“常规”的强制换羽技术。但鸡群的死亡率高,一般为3.7%,失重率高达20~30%。我们参考有关资料、集饥饿和化学法的优点,采用饥饿—化学法进行强制换羽,旨在找到一  相似文献   

10.
鸡的强制换羽技术,是以利用禽类自然换羽后重新进入产蛋周期的特点为原理,通过人工模拟控制环境,打破鸡体自然生命节律,达到群体在短期内完成鸡体自然换羽过程,步入鸡群二次产蛋周期的技术措施。在种鸡和商品蛋鸡的生产中,实施强制换羽,对提高鸡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1.
蛋鸡生产由于受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及育雏存活率偏低等因素的影响,育雏费用呈上升趋势,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为延长蛋鸡经济利用年限和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强制换羽技术已被许多鸡场所采用,但方法各异。为了寻求缩短强制换羽时间,使蛋鸡恢复开产提前,我们用饥饿法和化学法相结合,对产蛋1年即淘汰的3批蛋鸡进行强制换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具体做法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鸡群状况:3批试验鸡计1.6万只,品种为罗斯褐,鸡龄68~72周龄,平均产蛋率为44.4%。1.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对试验鸡群进行整…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摸索蛋鸡强制换羽效果和利用第二个产蛋年的经济效益,作者参照有关资料结合现有条件,对自养的产蛋鸡实行强制换羽。合适的强制换羽时间采用来航和本地母鸡各67只,平面圈养鸡群连续产蛋近一年,体力消耗较大,加上天气炎热降温条件差,鸡采食量明显下降,使产蛋率不到40%,并有少部分鸡群出现换羽;此时进行了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80周龄海兰褐蛋鸡4 500只,分为A、B、C组,每组1 500只,于试验组Ⅰ区饲养;选取60周龄海兰褐蛋鸡3 000只,分为D、E组,每组1 500只,于试验组Ⅱ区饲养;另选取60周龄海兰褐蛋鸡1 500只(F组),于对照组Ⅲ区饲养。试验组Ⅰ区和试验组Ⅱ区位于同一栋鸡舍,对照组Ⅲ区位于另外一栋鸡舍。采取饲料、饮水、光照控制的方式对A~E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处理;F组不进行强制换羽处理。试验包括7 d的预试期和56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内,测定各组鸡群的产蛋率、蛋品质指标、死亡率。结果表明:与换羽前相比,强制换羽后A、B、C组的平均产蛋率的提高幅度为27.1%,强制换羽后D、E组的平均产蛋率的提高幅度为16.1%,换羽后F组的平均产蛋率的降低幅度为5.5%;5个接受强制换羽处理的试验组(A~E组)与对照组(F组)相比,蛋重增加2.5%,蛋壳强度提高11.8%,蛋白高度提高8.8%,蛋形指数提高3.3%,蛋壳尖端的厚度提高14.8%;5个接受强制换羽处理的试验组(A~E组)的平均死亡率为2.5%,对照组(F组)的死亡率为1.5%。综上所述,强制换羽技术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海兰褐蛋鸡的产蛋率,并提升蛋品质。  相似文献   

14.
近期 ,由于蛋鸡存养量大 ,鸡蛋产量高 ,山东省鸡蛋生产一直处于低价格微利运行状态 ,养殖户获利很少 ,很多养殖户因赚不到钱开始淘汰母鸡。为此 ,笔者认为 ,养鸡户不妨采用强制换羽的办法 ,度过低谷期 ,提高蛋鸡养殖效益。饥饿法强制换羽的准备工作清扫并消毒鸡舍 :先清扫鸡舍及设备 ,用清水清洗干净 ,然后封闭门窗 ,按福尔马林溶液 1 4ml和高锰酸钾 7g/ m3 的比例熏蒸消毒 2 4 h以上。筛选鸡群 :挑取鸡群中病弱、残鸡 ,体重过大、过肥鸡和已换羽鸡进行淘汰。换羽前 7~ 1 0 d,鸡群接种鸡新城疫 系苗并驱虫。开放式鸡舍遮黑避光 ,停止人工…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条件下 ,蛋鸡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后便开始换羽。自然换羽要 3~4月 ,鸡群换羽不整齐 ,会严重影响产蛋量。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仅需 1个月左右蛋鸡又恢复产蛋量 ,周期短 ,换羽后产蛋较整齐 ,蛋大质优 ,破蛋率降低 ,延长蛋鸡的生产利用年限 ,显著提高饲养蛋鸡的经济效益。一、鸡群的选择 实行强制换羽应是第一年产蛋的鸡群。要求蛋鸡健康无病 ,病弱鸡在断水断料期间会很快死亡 ,应及早淘汰。二、换羽方法1 药物法。在饲料中添加氧化锌或硫酸锌 ,用量为饲料的 2 %~ 2 5 %。连续供鸡自由采食 7天 ,第 8天开始喂正常产蛋鸡饲料 ,第 1 0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常常发生不明原因的高峰期蛋鸡产蛋率突然剧烈下降现象。表现为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快、幅度大,大多难以恢复而被迫淘汰,损失巨大。笔者利用强制换羽技术对部分发病鸡群进行处理,一般2个月左右基本恢复原有产蛋水平,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1适用鸡群不是所有发病鸡群都适合采用强制换羽技术。要求鸡群发病前生产性能好,正值产蛋高峰前期,最好不超过35周龄;主要表现产蛋率迅速下降,最低  相似文献   

17.
蛋鸡缓和换羽试验崔洪超(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换羽是鸡的一种生理现象。所谓“缓和…换羽,就是针对强制换羽而言,人为地采取一定的措施,逐渐减少鸡的采食量,改变鸡群因强制换羽造成的过多淘汰和死亡,使其充分休息,顺利进入第二产蛋周期。为此目的,某试验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蛋鸡限饲法重复人工诱导换羽技术的可行性,试验选取60 000只292日龄海兰褐蛋鸡采用限饲法人工诱导换羽技术进行重复换羽。通过测定2次换羽期间鸡群的产蛋率、死淘率以及蛋品质,分析重复换羽产生的经济效益。首次换羽在换羽第43天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210 d。541日龄时该鸡群进行第2次换羽,换羽第40天后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了94 d。该鸡群760日龄被淘汰(淘汰前产蛋率均在70%以上),均产蛋数为520枚,鸡只292日龄时均产蛋数为140枚,通过重复换羽每只鸡均产蛋数增加380枚。鸡群首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极显著高于换羽后,第2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显著高于换羽后。换羽后蛋品质显著升高。相比直接淘汰鸡群,通过重复换羽可以增收约4 581 000元。综上,重复换羽可显著降低鸡群死淘率,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增加蛋鸡利用率,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益,缓解国家种禽资源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商品蛋鸡饲养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其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我们从饲养管理细化和饲养方式的改进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在目前的饲养管理水平下,可以在现代化商品蛋鸡饲养过程中应用强制换羽技术。此法主要是通过延长生物性资产商品鸡的利用周期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强制换羽技术,已在动物福利被列入法律保护的国家禁止使用,我们国家在2012年前主要在父母代蛋鸡养殖应用广泛,但在商品代蛋鸡中应用也是从2012年以后逐渐开始.随着2014年蛋价的高走势,强制换羽技术已经被大多数商品蛋鸡养殖户应用,使蛋鸡养殖从之前的504日龄延迟到700日龄。  相似文献   

20.
许多实验证明,强制换羽对商品蛋鸡是有利的。然而有关换羽的机理及在换羽鸡的恢复期和第二个产蛋期中最适当的饲养管理技术方面却几乎没有可资利用的报道材料。本实验旨在研究采用畜牧学、化学和激素的方法进行强制换羽后肉用型母鸡机体的机能和形态学变化,并评价其第二个产蛋期。试验方法是当鸡群产蛋率降到30%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