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明时节的江南,无论是道路旁、小溪边、田埂上,还是山上的树丛中,到处都蒙发出一丛丛嫩绿的艾草。有诗赞艾云:"无意争艳呈媚态,芳香自有庶民知"。艾草分香艾、木艾两种,虽然都香气浓烈,用途却不一样。香艾颜色深,叶齿浅,可以食用,或用作猪草;木艾也叫艾蒿,可用做艾灸,其疗效有"孙思邈艾灸足三里,活101岁"之说,很多家庭端午节在门窗上插艾蒿用来避邪。  相似文献   

2.
艾草在我国种植区域广、种植历史悠久。由于艾叶在医疗、饮食等领域的特有功效,近年来,艾草的种植规模逐年增加;艾草手工脱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机械化艾草脱叶逐渐成为目前艾草脱业的主要方式。本文阐述了艾草脱叶机的作业要求、艾草脱叶机的主要类型,分析其特点,为艾草脱业机及艾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艾果飘香     
熊琼 《农电管理》2022,(5):79-79
我的家乡在赣西北边陲的一个小山城,每年清明节前后是艾草生长的最佳时期,田埂上、菜地里、河堤边,或道路旁,随处可见翠绿鲜嫩的艾草。艾草是一种野菜,可以采摘回来与糯米粉、粘米粉一道做成艾饼、艾团、艾饺等特色糕点美食。艾草又是一味中药,古语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中医理论认为,艾草性温,味苦、辛,入脾、肝、肾,全草可入药。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艾草(Artemisia argyi)人工脱叶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艾草脱叶装置.以成熟期蕲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艾草物料试验,并对艾草脱叶机的链式夹持输送装置、螺旋脱叶滚筒和拉茎辊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运动分析.试制了艾草脱叶机物理样机,设计正交试验探究各运动参数最佳配合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夹持输送速度为0.14m...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地选择草方格铺设装备关键部件的工作参数,进行了插草刀盘在竖直方向的插草试验。在实验室内再现沙漠实际地表的沙土状况,使刀盘以指定速度匀速向下运动,将草体插入至沙土土床指定深度,主要分析刀盘的刀型、插入速度、草的铺设厚度对刀盘插草阻力及刀盘正下方土压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刀盘插草阻力几乎不受插草速度的影响,受刀型的的影响偏差分别为3.23%、3.13%、5.03%,竖直阻力随着草铺设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刀盘正下方土压力随着插草速度和草铺设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直刃刀盘与圆刃刀盘在中间部分的土压力大小几乎相同,但其他位置处直刃刀盘下方的土压力大于圆刃刀盘下方的土压力。  相似文献   

6.
艾香的端阳     
<正>"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艾的风俗,其实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诗经·采葛》。艾草的药用,  相似文献   

7.
机插稻大田化学除草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稻是水稻高产、省工、经济栽培的一条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机插稻田由于前期水稻群体小、株行间距大、露地面积多,十分有利于杂草的萌发生长,除草难度较大,草害威胁严重。抓好机插稻田的杂草化除工作,成为确保机插稻高产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我们于2003年对机插稻  相似文献   

8.
<正>艾叶也叫艾草,属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性喜干旱、潮湿。植株带有浓烈的香味,以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等功效,也可做成熟食饮用,还可以做成纯天然植物染料。生长在海拔1480~3670m之间,土壤深厚,有机质丰富,光照充足的环境适宜艾草生长。目前中药材市场对艾叶生产加工供不应求,为做大做强艾叶文化产业,提高艾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探索艾叶机械化种植辅助作业模式,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一条致富的门路,这就必须改变传统人工种植艾叶模式,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目前国内沙漠固沙机器智能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治理周期长等问题。【方法】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沙漠治理的智能固沙机器人,综合分析了设备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包括横、纵向送草机构、轧草机构等,并基于Boustrophedon算法和双向搜索算法,为设备搭载了GPS定位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固沙机器人的种插路径进行规划,优化草方格的种植面积。【结果】该机器具备人工操作和智能操作两种模式,能够高效快捷地种插草方格,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实现沙漠治理、防风固沙。【结论】本设计对治理荒漠化以及绿色植被的恢复工作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可为沙漠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机插"稻鸭共作"技术,通过役鸭在田间的取食活动,产生的粪便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加37.4%;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创造了有利于天敌生存的自然农田生态系统,起到了役鸭和天敌自然控害的效果,特别是草害的防控效果达95%;生产的稻谷产量与常规机插区差异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有利于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加工成的米质观察为优,垩白率显著降低;生产的稻米绿色有机,市场收购价格要高于常规机插区稻谷,农药、化肥的使用生产成本下降,可节本增效,同时役鸭出售,稻鸭两项合计每667 m2纯收入可达1 477.7元,较常规机插区增收768.7元,增幅达52.1%。  相似文献   

11.
防风固沙草方格铺设机器人总体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有效治理沙漠、减少沙漠化的危害,设计了防风固沙草方格铺设机器人。该机器人由WTC5120TSM型轮式牵引车与草方格铺设机组成。牵引车上安装有控制系统、发电机组和水箱;铺设机由纵向压草机构、横向插草机构、液压站、气泵、监控系统等组成。该机器人可一次性连续铺设间距为1m,总宽为3m的草方格。与人工铺草作业相比,可提高铺设效率161倍,降低铺设成本80%左右,并适合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下工作。  相似文献   

12.
淮北地区水稻高产机械栽植方式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粳稻"甬优2640"、"甬优1640"和常规粳稻"连粳7号"、"徐稻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研究了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直播3种机械栽植方式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光合物质生产、温光利用、产量组成及品质。结果表明,移栽时钵苗机插方式秧苗素质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毯苗机插方式。与钵苗机插稻相比,毯苗机插稻、直播稻各生育时期均推迟,全生育期分别缩短8~10 d和20~22 d,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积温、光照时数以及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著降低。钵苗机插方式水稻产量最高,毯苗机插方式次之,直播方式最低,各栽植方式间差异显著;相同栽植方式下杂交粳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粳稻。钵苗机插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少,但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显著提高,最终籽粒产量显著增加;杂交粳稻钵苗机插方式产量分别比毯苗机插、直播方式显著提高10.2%和23.4%,常规粳稻分别显著提高5.6%和19.3%;直播水稻的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钵苗机插方式水稻籽粒品质较好。在淮北地区钵苗机插稻生育期提前,成熟早,提高了温光资源利用率,比毯苗机插和直播方式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水稻机械化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留守农民老年化现象严重,部分地区直播稻开始回潮。由于直播稻病虫害、草害严重,农药使用量大,稻谷品质差,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江苏省政府已将"直播改机插"作为农业生产"三改一创建"的重点内容,要求各地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泰州市各级农机部门按照省农机局的总体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地推广机插秧技术,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已基本实现水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水稻机插推广一直是全省的排头兵,其以"行政效力推动"的水稻机插推广方式在近些年来取得骄人的成绩。2008年,区政府进一步创新行政手段,把水稻机插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标、继续积极探索整村机插服务模式、加大有效行政扶持,  相似文献   

15.
旋涯埋草机使水稻秸秆深施于土层内,秸插中的碳、氮、磷、钾养分释放比秸秆面施较快,最后残留量亦少,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土壤肥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前,衡东县水稻栽插主要有抛秧、直播、机插和人工手插4种方式.机械化插秧在衡东还处于示范推广阶段.从近两年的实践情况看,其难点、重点不是"机插",而是"育秧".  相似文献   

17.
<正>象州县是水稻种植大县,大部分农民已接受水稻生产耕整、植保、收获机械化技术。但一些农民对机械化插秧认识不足,水稻插秧机械发展缓慢、机插作业水平低,严重阻碍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成为该县当前农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笔者开展了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调查,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抓好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突破机插"瓶颈",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步伐。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近几年来的大力宣传、培训、推广,淮安市淮阴区机插秧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插秧机总保有量达2030台,机插率达61%。1当前形势分析1.1农户对机插秧的认识转变,由"要我机插"变为"我要机插"淮阴区大田种植主要以稻麦为主,其中小麦种植以及水稻收获均已实现机械化,唯有水稻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细致的试验,重点探索解决在闽北山区自然气候条件下,早、中、晚季杂交水稻机插过程中的软盘育秧、苗期管理、机插移栽、大田管理以及晚季杂交稻避过"九月寒"等一系列难点问题,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机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资兴市农机局通过培植机插大户、主攻"为机育秧"等措施,强力推进2013年全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一是主攻"为机育秧"。农机与农业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实行统一供种、集中育秧,推广育秧播种流水线、标准化机插秧盘、机插育秧麻地膜等设备设施,为培育高质量的机插秧苗创造条件。二是培植机插大户。精心培植发展育插秧大户4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