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3年5月因难产、窒息、早产的新生儿进行头颅CT检查.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2例;脑实质出血(ICH)5例;硬膜下出血(SDH)15例;脑室内出血5例;混合型出血12例.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颅内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酶标法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53例患儿血清钙离子浓度,并与其病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53例为1998年9月~1999年9月在本科住院患儿,其中男37例,女16例。胎龄≤35周14例,~37周11例,~40周28例。出生体重<1500g5例,~2000g8例,~2500g10例,~3500g30例。宫内窘迫12例,脐带绕颈7例,羊水混浊9例,阵发性青紫17例,抽搐8例。均经颅脑CT确诊为新生儿HIE。按1989年济南会议标准分度:轻度18例,中度20例,重度15例。并发颅内出血13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室出血2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17例。两组…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简称SAH)是颅内出血的一种表现,也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并发较严重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诊断本病的依据是行腰穿脑脊液检查,但自CT应用于临床之后,此病已获得早期无损伤性确诊,对帮助治疗及预防并发症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是对56例新生儿SAH的CT所作观察和临床分析。1病例和方法1.1病例:收集本院1992年12月至1996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的头部CT检查诊断为新生儿SAH患儿56例,并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CT前后对照复查资料作为讨论依据。56例年龄均为生后lh~30d新生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6 (IL 6 )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5 0例窒息新生儿及 2 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第 1、3、7天血清IL 6与IGF 1水平变化 ,并分析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窒息新生儿生后 3d内血清IL 6水平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生后第 7天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IGF 1生后 1周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头颅CT显示有脑损伤组IL 6明显低于CT正常组 ,IGF 1明显高于CT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IGF 1与IL 6呈明显负相关 (r= 0 .6 38,P <0 .0 1)。结论 :窒息新生儿外周血IL 6水平明显降低 ,IGF 1水平明显增高 ,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NCI)围生期发病因素及其发病情况,便于早期防治,降低本病的发生率.方法:总结30例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进行围生期因素和其它可能病因分析.结果:1年内本院发现6例NCI,占同期住院患儿0.6‰.产前与产时孕妇存在高危因素占83.3%,新生儿出生窒息占30.0%.NCI合并左向右分流先心病36.7%,合并卵圆孔未闭26.7%.临床早期50.0%患儿出现阵发性惊厥,其中80.0%发生于生后72 h内.63.3%患儿缺乏定位体征,且伴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肌张力异常和(或)原始反射异常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表现.颅脑CT平扫或MRI均有阳性发现,75.0%发生于左侧大脑中动脉,而且左侧发生多与右侧,分别为73.9%与26.1%.结论:新生儿脑梗死并不少见,是新生儿惊厥早期病因之一,与围生期孕妇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窒息以及先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及时针对性选择头颅MRI或CT检查是早期确诊主要方法,防治围生期各种高危因素对降低NCI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前置胎盘处理方法,以减少产前产时的出血,而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5例前置胎盘病例的阴道流血、宫缩情况、期待治疗及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达36周的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和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4例孕周为33 4、34 3、35 4、35 5周,阴道流血>600 mL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1例孕35 6周,出血量中等且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存活。其余有活动性少量出血的50例则行期待疗法,结果48例有效,有效率为96%;无效2例于孕34 4和33 6周时行急诊剖宫产。有效的48例均期待治疗到36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延长孕龄3~47 d,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无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结论:期待治疗可延长孕周,提高婴儿存活率,减少大出血对母婴生命的威胁;剖宫产则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心理护理并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对68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分娩合并症、并发症、难产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子痫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分娩正常新生儿高于对照组(P<0.05)。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降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子痫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气管内冲洗对窒息新生儿合并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 3组 :即时气管内冲洗组 ,延迟气管内冲洗组和未进行气管内冲洗组 ,观察它们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气管内冲洗愈早 ,并发症愈少 ,其中心衰、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即时气管内冲洗组明显低于延迟冲洗组及未冲洗组 (P<0 .0 1)。结论 :气管内冲洗是可靠、有效的急救措施 ,气管内冲洗时间愈早愈好。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损害,是新生儿早期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应用盐酸纳络酮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呼吸改变31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我科1997年1月~1999年8月59例新生儿HIE患儿,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按1989年济南全国儿科会议标准,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其中治疗组31例,男26例,女5例,重度窒息9例,中~轻度窒息22例;对照组28例,男22例,女6例,重度窒息7例,中~轻度窒息21例。两组入院时均有呼吸节律改变(减弱、加促或呼吸暂停)。两组胎龄、日龄、体重、窒息及新…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近五百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9%为出生时窒息,其中约1%需要医护人员使用复苏手段才能存活,因此要求产科人员应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技术。现将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0月发生新生儿(胎龄≥37周)窒息38例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产科分娩总数106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8例(胎龄≥37周),占出生总数的3.6%,其中轻度窒息35例,占92%,重度窒息3例,占8%。本文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根据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38…  相似文献   

11.
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CT分析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大多是由于围产期窒息所致。围产期窒息是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严重者可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本文对54例围产期窒息后导致HIE的临床、CT及随访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先露脐带绕颈周数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产后证实头先露脐带绕颈、足月妊娠的初产妇46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无脐带绕颈的480例初产妇(对照组)作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绕颈2~3周或伴有绕肢体者其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则胎儿窘迫、窒息发生机会越大。脐带绕颈3周或伴有绕肢体者,宜建议孕妇及早选择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生儿临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15例中有170例(占79.1%)新生儿死亡发生在72 h内;215例中属早产儿118例(占54.9%),低出生体重儿174例(占80.9%),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首发疾病为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835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感染、子宫破裂或切除、产妇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有无差异,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有无差异。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感染率、产妇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子宫破裂或切除率稍高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均低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预后影响较大,但对新生儿结局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病症之一 ,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为了解 HIE电解质紊乱情况 ,我们对我院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2月收治的 92例 HIE的血清电解质作了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92例 HIE中男 6 6例 ,女 2 6例 ,年龄 1h~ 18d,其中早产儿 11例。HIE的临床诊断依据 1989年济南会议标准 [1 ] ,属轻型16例 ,中型 44例 ,重型 32例。92例中有 40例合并颅内出血。对照组为 2 0例同龄无窒息史新生儿。2 .2 方法应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试剂盒对患…  相似文献   

16.
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7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产妇 79例作为观察组 ,将未用任何镇痛药的产妇 8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结果 :镇痛观察组 79例产妇中显效 70例 (88.6 % ) ,有效9例 (11.4% ) ,总镇痛有效率 10 0 % ;观察组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正常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剖宫产率则以对照组为高 (P<0 .0 5 ) ;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有疼痛阻滞完善、产程时间短和能降低剖宫产率 ,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 [1 ] ,我院应用新法复苏术抢救新生儿窒息 1 0 2例 ,痊愈出院 1 0 0例( 98.0 % ) ,近期随访均无脑缺血缺氧后遗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5~ 2 0 0 0年间我院共剖宫产新生儿 1 80 8例 ,其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新生儿窒息 1 0 2例 ( 5.6 % )。按 Apgar评分标准 ,1 0 2例新生儿窒息 0~ 3分 2 1例 ( 2 0 .6 % ) ,4~ 7分81例 ( 79.4% )。1 .2 处理方法 凡有高危分娩需剖宫产时 ,医务人员均需提前到达 ,并做好复苏前的准备工作。按新法复苏 ABC步骤重点做好 :( 1 )清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催产汤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10 0例过期妊娠无合并胎儿宫内窘迫、无阴道试产禁忌的孕妇 ,随机分成 A、B两组 ,每组各 5 0例 ,A组以中药催产汤引产 ,B组以催产素引产。均以≤ 72 h为限 ,观察其临产、分娩、新生儿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A组以中药催产汤引产的孕妇有效率达 98.0 % ,且阴道分娩率达 95 .9% ,明显高于 B组以催产素引产者 (P<0 .0 5 ) ,同时 ,A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 B组 (P<0 .0 5 )。 A、B两组用药后出现临产、分娩时间、总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性 (P>0 .0 5 )。结论 :中药催产汤用于过期妊娠引产既有效又安全 ,新生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巨大胎儿(出生体重≥4 kg)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并发症。方法对294例巨大胎儿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A组(剖宫产组)189例,B组(经阴道分娩组包括产钳助产者)105例。对1252例经阴道分娩孕妇根据体重不同分为两组:1147例正常足月儿组(出生体重<4 kg)为C组,另105例巨大胎儿(出生体重≥4 kg)即为B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并发症。结果A组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比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B组的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巨大胎儿适时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新生儿、婴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我科资料较完整的新生儿与婴儿颅内出血患儿l2例,对其病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随访和综合性干预措施作了回顾性研究。结果:12例颅内出血的原因,证实属维生素K缺乏症5例、产伤2例、早产儿2例、窒息2例、脑血管畸形(AVM)l例。主要临床表现是:频繁抽搐、尖叫、呕吐、昏迷。全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痊愈11例(91.7%),合并肺部感染死亡l例(8.3%)。11例随访并予综合性干预措施后经智力发育指数(MPI)与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结果11例均接近或达到同龄正常儿水平。结论: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可减轻后者对脑组织的毒性刺激,并能改善预后,术后随访结合综合性干预措施,可减少颅内血肿对今后小儿体能和智力的影响;手术适应症应放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