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州市太滆乡特种水产研究所,为配合成鳖养殖,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了用温室养殖自繁幼鳖的试验,取得丁一定的经验,为幼鳖的养殖提供了一些参考。鳖卵经过40多天的温室孵化,消耗了大部份卵黄,再通过自身的冲击,幼鳖就脱壳而出并带着胎膜钻入沙堆中。刚出壳的幼  相似文献   

2.
温室养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是快速、高效发展养鳖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探讨鳖在温室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不仅为完善温室养鳖的生产工艺,制定科学的管理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指导和促进养鳖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生产起到推动作用。l试验条件与方法1.1试验条件各试验场的温室,是以塑料棚架保温,水泥砖砌池,锅炉加温供热等设施组成,是我国目前养鳖温室结构的主要形式。试验场的养殖规模,各场的生产能力一般年产稚幼鳖在3-5万只,成鳖10-20吨,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每平方米1.5-3公斤,投入产品比为1:1.5-2之间。…  相似文献   

3.
冬季泡沫板全池覆盖保温培育幼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温室采用暖气片加热,并用泡沫板覆盖,进行增温保温养殖,培育幼鳖。水温、气温可分别提高8℃,10℃。节约褐煤12吨,烟煤8吨,幼鳖成活率91.8%,饲料系数1.72。  相似文献   

4.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8,25(2):15-19,31
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现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且可实行自繁自养。这种方式自成一个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健康养鳖体系、即自然条件下培育亲鳖.控温条件下人工孵化和稚幼鳖培育,自然条件下养成鳖。一般,稚鳖在温室内培育至幼鳖(亦可在温室中从稚鳖直接养成商品鳖)。在苏州每年9月底将稚鳖放养到温室养鳖池进行加温养殖.至翌年6月纳鳖平均规格达到250克.此时纳鳖出池并移人室外露天成鳖池饲养3个月,至9月底长成平均500克左右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5.
稚鳖养殖一般在温室内进行,由于养殖密度高,水体小,容易诱发各种疾病。除了常见的白斑病、白点病、腐皮病等外,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新的病症,如鳖烂嘴病(江为民,1997)、鳖颌骨糜烂病(李忠全,1997)等,给稚、幼鳖的疾病防治又带来新的问题。笔者于1998...  相似文献   

6.
在养鳖中为了提高幼鳖的成活率,防止越冬期间的大批死亡,一般规模较大的养鳖场,多采用稚鳖温室养殖越冬,采用地下热水,工厂余热水或锅炉管道循环热水,使推鳖在适温中平安地渡过寒冬,提高成活率。笔者曾对几个工厂化养殖推鳖的场家进行过考察,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其中一个共性的问题是室内空气污浊,气味难闻。在温室中持的时间稍长,人就感到胸闷不适。症结何在?一是由于人为调控不好,温室中平时空气不流通所致。由于室内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大,导致室内油漆的铁管、门窗、石灰粉刷的墙壁等等,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甲鱼冬季加温养殖中 ,由于幼鳖的放养密度大 ,水温不稳定 ,以及水质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幼鳖易发疖疮病和腐皮病 ,大大降低其成活率。我场在1998年冬季加温养殖中 ,部分幼鳖池并发该两病 ,由于防治及时 ,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出温室时大部分病鳖痊愈。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致病因素导致鳖病发生的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有 :a)饲料营养不全面 ,投饲量过大;b)室内空气未加温 ,气温低于水温 ,出现“气雾” ,影响光照强度并传播病原;c)密度过大 ,规格不整齐;d)稚鳖带病入池 ;e)水质恶化 ,水温不稳定。2主要症状该病是由产气单孢菌…  相似文献   

8.
嵇爱华 《河北渔业》2014,(10):17-18
<正>通常将规格为50~250g的小鳖称为幼鳖,幼鳖养殖是养鳖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成鳖的养殖成效。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放养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放养的幼鳖规格要一致,以防大小混养引起相互残杀。放养密度根据幼鳖的规格不同而异,平均体重小,放养密度大,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放养50g/只左右的幼鳖,30  相似文献   

9.
养鳖模式和鳖鱼品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秀元  孙露 《内陆水产》2004,29(7):21-22
浙江是全国养鳖大省,亦是国内开展工厂化温室养鳖最早的省份之一.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养鳖模式已从单纯的工厂化温室养殖向外塘养殖和无公害仿生态常温养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迈进。本文就当前浙江省主要养鳖模式和鳖品质的关系作一简介和探讨.供广大养鳖者和消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鳖养殖是怀远县渔业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形成温室大棚恒温养殖、池塘露天养殖、稻鳖生态养殖、鱼鳖混养等多种生产模式。生产实践证明,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养殖,中华鳖幼鳖以及成鳖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都存在明显差异。2019年笔者在白莲坡镇姚山村商品鳖养殖基地开展池塘养殖黄河品系中华鳖雌雄生长差  相似文献   

11.
养鳖模式与鳖鱼品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全国养鳖大省,亦是国内开展工厂化温室养鳖最早的省份之一,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养鳖模式已从单纯的工厂化温室养殖向外塘养殖和无公害仿生态常温养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迈进。本文就当前浙江省主要养鳖模式和鳖品质的关系作一简介和探讨,供广大养鳖者和消费者参考。1养鳖模式当前我省养鳖生产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工厂化温室养鳖模式,包括标准温室养鳖模式和简易温室养鳖模式;二是外塘养鳖模式,包括温室养殖与池塘主养结合型和温室养殖与池塘套养结合型;三是仿生态常温养鳖模式,包括2年制养鳖、3年制养鳖和5…  相似文献   

12.
杨广 《水产养殖》1999,(2):25-25
近几年来中华鳖养殖在我国盛行,商品鳖的数量剧增,市场价格急剧下降,养鳖场为了走出困境,必须降低鳖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是作者在养鳖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方面的几点体会,仅供参考。1基本设施1.1温室在中华鳖的养殖中普遍采用温室养殖,温室养鳖能增加鳖的生长速度,降低养殖周期,增加资本循环。在我国增温养鳖的三种方式中,全封闭温室保温性能最强,然而,这种温室中缺少光源,水质极易变坏,而且需要大型锅炉供热,一次性投资巨大,需要的流动资金也很大,不宜推广;简易温室利用双层塑料薄膜保温,采用小型锅炉或土制…  相似文献   

13.
稚鳖温室综合症的防治@库么梅@温小波¥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稚鳖温室综合症的防治库么梅温小波(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荆州434103)稚鳖阶段由于体质相对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感染发病。尤其是温室养殖,由于高温、高湿、高密度、投饵量大等养殖条件,导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稚幼鳖温室越冬四要素稚鳖个体一般只有3~5克,体质娇弱,较难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九月份以后孵出的稚鳖,因外界环境变化大,水温又低,摄食时间短,体内营养积蓄少,稚鳖一般难以安全越冬,自然越冬成活率只有10~20%。温室加温,人为创造一个适合稚鳖生...  相似文献   

15.
甲鱼养殖者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采取温室高密度加温培育成200~250克的幼鳖,等到第二年天气转暖,室外池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养殖成商品鳖,这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殖模式。但如果转塘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甲鱼发病,而引起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6.
嵇爱华 《水产养殖》2014,(12):50-51
<正>通常将规格为50~250 g的中华鳖称为幼鳖,幼鳖阶段是中华鳖生长较快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放养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放养的幼鳖规格要一致,以防大小混养引起相互残杀。放养密度根据幼鳖的规格不同而异,平均体重小,放养密度大,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放养50 g/只左右的幼鳖,30~40只/m2;  相似文献   

17.
陈艳平 《内陆水产》1997,22(12):18-19
温室养鳖,将稚鳖一年养成500g左右的商品鳖,大大缩短了养殖生产周期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但此法要求温室设计合理、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养殖失败。笔者在广东及省内一些养殖单位曾参与过温室设计及饲养管理工作,除赞同水产同行对温室养鳖的经验之谈外,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1加温方式要因地制宜加温养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水温始终控制在鳖援食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28-30℃)。采用何种加温方式,直接关系到加温养鳖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在广东等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加温季节较短,温室结…  相似文献   

18.
通常将规格为50~250g的中华鳖称为幼鳖,幼鳖阶段是中华鳖生长较快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黑暗温室内进行了光照结幼鳖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0-300Lux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幼鳖的日平均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浙江省中华鳖养殖最普遍的养殖模式仍是工厂化温室养殖模式和"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模式。前者是指中华鳖在温室环境直接养成,后者是以温室作为中华鳖幼鳖培育的场所,而外塘作为养成的环境。试验单位是一家大型龟鳖养殖企业,多年来温室养殖和"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并重,随着浙江省消费者对中华鳖品质要求的提升,逐渐转为以"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模式为主。试验单位为探寻两种模式养殖效益,特进行了养殖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