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梅花主要害虫叶甲及其在本地区危害的严重性,并对叶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为梅花在长沙地区的引种栽培及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梅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有“天下尤物”之美誉,尊之为花魁。人们自古爱梅、赏梅、吟梅、艺梅,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选育并繁殖出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梅花品种。其露地栽植范围北以黄河,南以珠江为界。梅花耐寒,为使梅花栽植区域向北推移,早在明代就有人开始引种,但仅是在室内作盆景。  相似文献   

3.
包峥焱 《北京园林》2007,23(2):43-46
北京植物园现露地栽有梅花品种34个,包括真梅系26个,杏梅系7个,樱李梅系1个。文章从梅花的移植、栽培、施肥管理、修剪、水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总结,为今后北京地区的梅花引种与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气候相似论"引种原理,引进具有应用潜力的12个梅花品种,在库尔勒地区进行2年引种驯化试验和适应性生长观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南京红、虎丘晚粉、送春、密花江等梅花品种,对指导梅花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印楝的世界地理分布与引种栽培概况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印楝在原产地和广泛引种的地区被誉为神奇之树,在热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环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楝的起源地被认为是印-巴次大陆及和东南亚的干旱地区,约一百年前引种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国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引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1995年引种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种植面积正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6.
梅花品种抗寒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导法和生长法测定了梅花38个主要代表品种的抗寒性,并对梅花的系统、类、型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杏梅系统比真梅系统抗寒,真梅系统的直脚梅类和垂枝梅类比龙游梅类抗寒,在直脚梅类的六个型中,玉蝶型和绿萼型抗寒性较强,朱砂型抗寒弱,垂枝梅类的“骨红垂枝”同支脚梅类的朱砂型抗寒性相似,对梅花品种抗寒性的季节性变化,同型及同品种在不同栽培地区的差异及其枝条脱水等也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在北京地区引种栽培梅花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北京原无梅,今所见梅花均由引种栽培而来。其自然渊源与地史变迁和气候变化相关联,其社会渊源与北京建都历史相关联。迄今发现的记载始于元代,此后历代虽各有累进并绵延不绝,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鲜见规模成功的报道。凡646年(1368-2014),两条脉络表现了北京梅花的肇始与发展:梅花的物质实有,当由盆栽——保护性地栽——露地栽植而衍发;梅花文化与欣赏,是由皇家——文人——小众——大众而繁荣。  相似文献   

8.
世界热带人工林的发展王琦l热带人工林发展过程世界热带人工林的出现,可追塑到16世纪或17世纪。当时,需要大量收集标本来研究动植物,遂即出现大量引种新植物,虽然许多尝试宣告失败,但Dutchman和vanRhade却在1680年成功地将柚木引种到斯里三...  相似文献   

9.
中国植物资源广博,植物栽培以及园林应用历史悠久。从17世纪开始,中国植物开始陆续向世界传播,期间对运输保存技术、园林造景方式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以英国园林引种中国植物为例,记述了相关引种栽培历史以及探索了对英国园艺技术的影响。植物的引种栽培促进了英国园林风格的改变,从17世纪早期到18世纪,英国园林中的温室和各式的花坛替代了大面积的草地以及希腊罗马式建筑小品。19世纪后期花境开始在英国园林中风靡,英国园林中草花的应用也成为了植物造景的主流。相较于其他地区引种的植物,中国的植物耐寒性强观赏性高,因此在英国园林中应用频率较高。17—19世纪中国植物在英国园林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树木引种及早期选择风险魏鉴章,李国锋,李建祥,饶相如(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21世纪是生物科学大发展时期,引种将有广阔的天地。预测引种是否成功等到完成一个生活周期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早期选择技术在近二十年来普遍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的盆花栽培,销量最大、效益最高的是年宵花。我们综合应用露地栽培和温室盆栽两种栽培模式,采用繁殖、培养、整形、花期控制等技术措施,培养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优美的艺术形态,并使其在春节期间开花,成为年宵花栽培的优良树种。本研究通过引种试验,筛选出最适宜作为年宵花栽培的梅花品种,同时,确定了梅花年宵花生产模式,为梅花在北方地区的商品化、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谭夔 《中国林业》2012,(16):34-35
刺梨原产于我国,野生刺梨以贵州省的分布最广,刺梨是贵州省特有优势资源,也是我国特有的新兴经济林树种。20世纪80年代,国外及国内许多省区市相继到贵州引种,人工栽培刺梨,但科学测试表明,这些引种地区产出的刺梨的维生素C和SOD含量较贵州刺梨均衰减l/3~2/3。贵州刺梨的品质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白云杉,该文是在多年的引种育苗实践基础上,经过认真总结,提出系统的白云杉播种及扦插育苗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天寒地冻,万卉休眠;敢著花者,有梅是举。梅花傲霜斗雪,迎寒怒放,成为坚忍不拔、抗逆避邪的象征。唐代韩亻屋“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突出了梅花坚韧不屈、无畏自强的精神品质,为后人确定梅花在人文景观与美学上的特殊意义留下了重要的诗篇。梅花的品格和精神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之精华,更是中国森林文化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梅,花朵虽小,但色泽和姿态幻异百出,绚丽多彩。梅花有单瓣、复瓣、重瓣之分,花色有红、白、粉红、黄、紫之别。古人认为,其五片花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原产地的生态特点及引种到我国各地的生长情况分析,作者认为日本落叶松引种不应只限于东北地区,应将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山区作为主要引种地区,使之这一带成为我国造纸材基地。  相似文献   

16.
国外生态经济树种沙棘引种驯化及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我国高寒地区生态经济林树种遗传多样性,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遵循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的原则,根据引种区气候、土壤、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等主要环境条件,确定与之相适宜俄罗斯为供种区。以6个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品种为引种对象,在引种驯化及区域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与评价子代生态适应性、生长表现及果实品质,确定YSH和HJN为高寒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宜品种,且品种内家系间数量性状变异较小,生长稳定,具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梅花欢喜漫天雪──毛泽东与花赵兴华中华民族是个爱花的民族,爱花之心,人皆有之。毛泽东同志生前也爱花。瞻仰过毛泽东遗容的人都看到过,在毛主席纪念堂里水晶棺前摆放着五盆怒放的梅花。这是根据毛泽东生前酷爱梅花的特性而摆设的。毛泽东一生最爱梅花,他喜欢梅花坚...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紫竹院公园于2021年引种36种梅花,均可以在园内露地越冬,并于第二年正常生长、开花。其中,澄碧山房梅景区的30种梅花主要作为园林造景应用,结合澄碧山房原有的松树和竹子进行科学植物配置,按照不同品种花期、花色及花香进行搭配栽培,并给予精细化养护管理措施;种植在青莲岛和长河沿岸的紫蒂白和潮塘宫粉生长势较强,1年后与2年后成活率均为100%;四君山南坡地块栽种了小绿萼、徽州檀香和素白台阁3种梅花,以小绿萼表现最好,2年后成活率95%;栽种在对影桥西的扣瓣大红,对其采取粗放式养护管理,2年后成活率为85%。同时,调查了不同品种梅花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并进行了记录,可为梅花在北方城市公园的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廓玉 《中国林业》2001,(24):33-33
梅花是百花中的珍品。它顶寒傲雪,坚韧顽强,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我国人民酷爱梅花,自古以来就以梅花比作高洁的化身,咏诗作画,寄情抒怀,将梅花与松、竹誉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那么,怎样才能让梅花开得更美呢?1.及时修剪整形。梅花开花的特点是在当年生的新枝条上形成花芽。要让它多开花,就得及时修剪。方法是:当幼苗长到25—30厘米高时打顶定干,萌芽后留顶端3—5个枝条为主枝,待枝条长到约20厘米时再进行摘心,促使花芽饱满。以后在每年早春开花后进行重剪,剪掉过密枝、病虫枝等。…  相似文献   

20.
国营咸水林场引种哈姆林甜模苗木,系由湖南东安县紫溪镇和重庆市北储区提供。哈姆林甜橙(Hamlin)为19世纪后半期美国佛州发现的偶生实生,1879年在哈姆林氏的桔园开始栽培,其后就以国主哈姆林之名传播于世。现在除原产地作为代表性早熟甜检盛行栽培外,巴西、南非洲、摩洛哥、西班牙等国也有栽培。l%5年从摩洛哥引入我国,首先由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在重庆北储试种。随后,各柑桔主产区也先后引种试我。到1985年全国栽种面积共有2万亩左右。1987年春弓l种到咸水林场,这在桂林地区尚属首次。哈姆林甜橙是一个早结,丰产,稳产,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