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镁-铝无机复合絮凝剂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H2O2氧化FeSO4,再与Al2(SO4)3、MgSO4聚合的方法制备了铁-镁-铝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PFMAS),并用其对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n(Fe)∶n(Mg)∶n(Al)=4∶0.07∶1时,复合絮凝剂对渗滤液COD的去除率最高;絮凝剂的投加量及渗滤液的pH值对絮凝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当絮凝剂的投加量为Fe(Ⅲ)1.67g·L-1、Al(Ⅲ)0.20g·L-1、Mg(Ⅱ)12.5mg·L-1,渗滤液的pH值为8.0时,COD的去除率最高。同时对其微观结构及官能基团进行了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的研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FMAS为长链晶形结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FMAS是通过-OH基键合形成的无机高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PAFC)对垃圾渗滤液的絮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配比的铁铝共聚物(PAFC)(B=1.5,0.1 mol·L-1)及聚合氯化铝(PAC)(B=1.5,0.1 mol·L-1)对渗滤液的浊度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但CODCr去除率以PAFC3(Fe/AL 7/3)最高,为16.76%;②絮凝剂随含铁量的增加,沉降速度逐渐加快;③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L·L-1,其最适pH值为6~8;④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相比,PAFC(Fe/AL=7/3)在沉降性能、浊度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上均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可以代替目前普遍使用的PAC。  相似文献   

3.
张胜利  刘书  刘丹  马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33-13334,13336
[目的]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筛选出一种较优的氧化剂。[方法]采用烧杯试验,探讨了强氧化剂NaClO和KMnO4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结果]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时,NaClO和KMnO4的最佳pH值分别为9和5。在最佳pH值条件下,氨氮和COD去除率随氧化剐投加量和温度增加而增大,但NaClO对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当NaClO作为氧化剂时,随反应时间延长,COD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在静置反应时间为75min时出现谷值。[结论]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时,氧化剂NaClO是可行的,且其效果优于KMnO4。  相似文献   

4.
温力 《农业与技术》2013,(1):180-181
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铁屑用量、铁碳比、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铁屑用量为10g/L,铁碳质量比为2:1,pH为3,常温反应30min后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能达到75.6%。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硅藻土进行酸改性,并用来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得出2 mol/L硫酸为最佳酸改性剂,酸改性硅藻土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投加量为6 g/L,最佳pH为4.5,最佳搅拌时间为25 min,此时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率为33.1%,去除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从源头控制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以广州市番禺区猛涌村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基地为研究对象,以猛涌村中转站分选得到的有机垃圾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稳定和淋溶试验研究方法,以未经生物稳定处理的垃圾淋溶试验模拟渗滤液产生为对照(CK),以生物稳定预处理36d的垃圾淋溶试验模拟渗滤液产生为处理1(T1),以生物稳定预处理12d的垃圾淋溶试验模拟渗滤液产生为处理2(T2).通过分析渗滤液pH、氨氮、总磷、COD、水溶性碳等指标的变化,考察生物预处理方法对渗滤液的污染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10d淋溶试验过程中,T1、T2渗滤液产量比CK分别减少33%、28%;CK渗滤液pH一直呈酸性,而T1、T2介于在7.0~8.5;T1、T2渗滤液氨氮、总磷、COD、水溶性碳平均浓度分别比CK降低77%、63%,75%、69%,73%、66%,74%、69%,明显降低了垃圾的污染潜力,垃圾生物稳定程度越高,污染潜力越低.研究成果从生态控制的角度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无机超滤膜的液体渗透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无机超滤膜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预处理,重点探讨pH值、浓缩倍数、操作压差、膜面流速等过程参数对预处理效果和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较优的运行参数为:pH值宜处于中性偏酸的范围,6.5~7.0效果较佳;操作压差不宜超过0.4 MPa,一般选择为0.34 MPa,膜面流速为3.5~4.0 m/s。在该条件下,对COD、TOC、氨氮、TDS、FDS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0.6%、51.2%、6.0%、19.3%、19.9%和70%。[结论]渗滤液pH值的改变直接影响无机超滤膜表面的电性,从而与无机离子和腐殖酸共同作用,引起膜通量和去除率的变化。无机超滤膜通量随操作压差和膜面流速的增加而增大,但由于浓差极化和凝胶层的影响,存在临界压差和流速。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对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生植物在垃圾渗滤液中的培养实验,研究水浮莲、浮萍、水葫芦3种水生植物对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探讨不同植物对重金属吸附的最佳吸附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表现为:水浮莲〉浮萍〉水葫芦,其中水浮莲对垃圾渗滤液中Ni、Zn、Cr、Cd、Pb、Mn的最高吸附率分别可达50.21%、50.92%、100%、73.27%、89.99%、88.52%,吸附后的垃圾渗滤液可以达到污水排放标准,最适合应用于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但是对不同重金属最佳吸附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对经生物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当处理的进水CODCr浓度小于300 mg.L-1时,控制流量为100 L.h-1,投加适当浓度二氧化氯进行深度处理后,可使出水pH接近中性,出水水质达到垃圾渗滤液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该处理技术对污水中的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采用二氧化氯对低浓度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在工艺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当渗滤液有机污染浓度较高时,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深度处理,并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的铁铝共聚物在不同培养时期对石灰性土壤有机磷总量和各组分有机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向石灰性土壤中施入铁铝共聚物后,有机磷的总量在各培养时期内均显著下降.使其向无机磷方向转化,在培养的第10d最为显著,施入量越大下降数量越多。施入铁铝共聚物后石灰性土壤的各有机磷组分在各培养时期内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其中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均表现为增加,在第40d时达到增加的最大量;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均降低,分别在培养的第10d、20d和第60d、90d下降较大,仍为施入量越大下降数量越多。土壤有机磷中的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的增加,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的减少,均表明铁铝共聚物可以提高石灰性土壤中有机磷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垃圾渗滤液的综合毒性,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了渗滤液对拟南芥早期、成熟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会影响拟南芥整个生命期的生长情况,低浓度(0.1%)、短时间(24 h)的渗滤液暴露会促进拟南芥早期的萌发及根系生长,分别为对照的256%和324%,而高浓度(10%)、长时间(≥48 h)暴露则产生抑制作用,48 h的抑制效应分别为对照的67%和36%;在相同暴露时间下,芽长随暴露浓度变化不明显,仅在48 h呈现出差异,说明拟南芥幼苗的根系比芽更为敏感。不同浓度的渗滤液还会影响成熟期拟南芥的生长发育,诱导叶片氧化损伤并呈现浓度和时间双重依赖性,进而损伤其抗氧化防御系统。此外,高浓度(20%)渗滤液对晚期阶段拟南芥抽薹率和角果数的抑制效应较为明显(P0.01),在暴露15 d后分别为对照的45%和43%。研究结果说明拟南芥可有效、简单、重复性地监测渗滤液的毒性,为渗滤液的植物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矿化垃圾反应床生物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吸附树脂对COD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COD浓度为236.77 mg/L的条件下,四种吸附树脂包括AG - MP - 1,XAD - 8,XAD - 4和NDA - 150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9.8%、25.5%、55.2%、和69.0%.吸附效果最好的NDA - 150树脂,在20 h可使尾水COD浓度小于100 mg/L.不同温度对NDA-150树脂的吸附性能影响不大.树脂吸附符合拟二级反应,主要是扩散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对经生物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当处理的进水CODCr浓度小于300 mg.L-1时,控制流量为100 L.h-1,投加适当浓度二氧化氯进行深度处理后,可使出水pH接近中性,出水水质达到垃圾渗滤液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该处理技术对污水中的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采用二氧化氯对低浓度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在工艺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当渗滤液有机污染浓度较高时,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深度处理,并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吕利  张路  吴勇  郑美娟  艾晓艳  王大川  魏光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535-3536,3576
介绍了粘土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作用机理和国内外研究概况。通过粘土作为处理介质,重点考察COD和氨氮的变化情况,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进行试验,并通过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土地法等常规处理方法的比较,提出粘土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主体工艺及深度处理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包括普通的物化预处理和常见的生化主体工艺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深度处理工艺。最后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体积分数垃圾渗滤液对香菜生长的影响,旨在为探明垃圾渗滤液对植物的毒害机理,从而为渗滤液的达标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西兰大叶香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和培养皿法,研究不同体积分数(0%(对照),50%,67%,75%)垃圾渗滤液对香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外渗电导率、蛋白质含量及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1)随着垃圾渗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大,香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当渗滤液体积分数为75%时,香菜叶片叶绿素含量降至最小值9.21 mg/g;香菜叶片叶绿素a/b值总体也呈减小的趋势。2)随着渗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大,香菜叶片外渗电导率呈正比例增加,当渗滤液体积分数为75%时,叶片外渗电导率达到最大值512.0 mS/cm。3)当渗滤液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67%时,香菜叶片中蛋白质含量降至最小值8.26 g/kg;之后随着渗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香菜叶片蛋白质含量呈增大的趋势。4)随着渗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香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不同体积分数垃圾渗滤液均可导致香菜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当体积分数高于67%时,渗滤液会毒害香菜种子,使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  相似文献   

17.
刘晓  赵秀兰  陈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96-1097,1131
采用微波-活性炭联合作用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cr.通过正交设计,探讨活性炭用量、pH值、水样初始CODcr值、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搅拌时间6个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C用量5g,pH值为9,水样稀释1倍,微波强度为420W,辐照时间为4min,搅拌时间为45min时处理的效果最好,此时CODcr去除率可这83.12%.微波辐照能改变活性炭的结构,并正在表面产生一些高温"热点",这些"热点"是导致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垃圾渗滤液的COD与TOC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常江  李莉  陈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94-6495
[目的]研究通过测定垃圾渗滤液TOC来预测COD的可行性。[方法]测定国内不同地区7个垃圾填埋场的TOC和COD值,通过文献获得不同地区的TOC和COD数据。利用MS Modeling 4.0中的线性回归方法建立TOC与COD的关系方程,分析TOC和COD的相关关系。[结果]结果表明,COD与TOC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通过测定TOC来预测COD值,快速了解垃圾渗滤液的有机污染程度。[结论]TOC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光催化处理过程中渗滤液的二次污染,有必要深入探讨垃圾渗滤液中DOM不同组分的光催化转化机制。研究了UV-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不同组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UV-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色度、COD和D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75%和60%;处理过程中,BOD5/CODCr持续升高,由垃圾原液的0.092提高到72h光催化处理液的近0.4,说明光催化氧化处理大大改善了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渗滤液中DOM组分比例依次为:HOA〉HON〉HIA〉HIN〉HOB〉HIB;在72h处理液中依次为HIA〉HOA〉HIB〉HIN〉HON〉HOB;除HIA外,DOM其他组分在处理过程中含量均明显下降,但各组分下降到20mg/L左右时,趋于稳定;HIA组分含量变化很小,说明HIA难以光催化降解,是制约光催化氧化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磷酸铵镁沉淀法因其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和原材料容易获得的优势被广泛利用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在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中出存在着大量的Ca2+,而这些Ca2+会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渗滤液产生一定影响。实验通过设置渗滤液中Ca2+的浓度探索Ca2+对磷酸铵镁沉淀法降低COD和氨氮的影响。在实验中,磷酸铵镁沉淀法对氨氮的去除率从65.12%下降至42.52%,同时COD的去除率也从51.90%下降至37.87%。实验证明,垃圾渗滤液中Ca2+的含量会影响Mg2+与PO43-和氨氮结合,降低氨氮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