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柑桔黄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汪承准(福建省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352000)柑桔黄斑病发生在柑桔叶片上,病班在新消叶片开展时即可出现.该病与脂斑病的显著不同在于叶片两面均出现黄色斑点,且不流脂。不同柑桔品种感病有所差异,一般芦柑、福桔受害较重,由于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2.
柑橘脂点黄斑病又名黄斑病、脂斑病、腻斑病、褐色小圆星病,过去称落叶病.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其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梢、小枝和果实,近年来.在柑橘产区呈趋重流行.造成落叶率30。50%、僵缩嫩梢率20~30%、减产率50~80%、油瘤污斑或褐色小园星果率30~60%;在果农中,认为是肥害的约占70%、认为是病害的约占20%,认为是虫害的约占10%:为了控制该病发生危害。笔者进行了调查与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脂点黄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柑橘新梢嫩叶和幼果,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叶片和果皮出现腻斑和黄斑,影响光合作用、果实外观和品质。近几年,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的沙糖橘脂点黄斑病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沙糖橘鲜果的商品性和销售价格。为此,笔者在该镇思安村盘古沙糖橘果园,对该病进行了防治技术探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脐橙疫腐病是由疫霉菌引起为害脐橙果实的一种病害 ,过去发生较少 ,一般不造成大的为害 ,亦少见报道。 2 0 0 2年 ,赣南很多脐橙园果实成熟期因疫腐病发生较重 ,导致大量落果、烂果 ,损失较大 ,为此 ,笔者对该病的田间发生及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病害症状及其为害脐橙疫腐病从果实顶部 (脐部 )开始出现症状 ,初为淡褐色圆形小病斑 ,似吸果夜蛾为害状 ,后向果实上部扩展 ,并呈深褐色水渍状软腐。果实发病后 ,病斑扩展迅速 ,当病斑达到果面 1 / 3左右时即落果 ,一般只需 3~ 5天。病果落地后病斑继续扩展 ,直到整个…  相似文献   

5.
王世杰 《现代园艺》2006,(10):28-28
柑桔溃疡病是一种检疫性细菌性病害,传播快、根治难。2006年因阴雨天气多,很适宜该病的发生,只要是疫区,发生均较为严重,若不引起重视,势必对果园造成很大损失。现根据多年的脐橙生产和管理经验,谈谈对防治该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柑桔脂点黄斑病(Mycospharella citri Whiteside)。在永春县柑桔产区近年来发生危害加重,引起树体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和产量。因柑农对此病为害不甚重视,忽略了该病的防治,致使树势严重衰弱至无法弥补的程度。鉴此,笔者对该病进行了田间观察,以期能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梨锈水病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砀山地区新发现的一种枝干病害。该病多发生在7~12年生初结果的幼梨树上.危害性很大,如防治不及时可造成全株死亡。近2年.该病在15年以下的酥梨改接树上又普遍发生。大部分果农把该病当作腐烂病.防治不力.造成树体死亡。为了帮助果农正确认识该病.做好防治工作,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些年东江库区在调进脐橙苗木中,不慎带进了溃疡病,在定植后1~2年内陆续表现出来,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损失。为防止此病的蔓延和探求防治该病的最佳药剂及防治措施。通过1997、1998年连续两年的试验证明,完全可以控制此病的危害,不致造成经济损失。 试验设在资兴市东江库区坪石乡盈村梨树下组脐橙园内,试验面积0.133hm2,土质为沙岩红壤土。1994年定植,每 666.7m2栽 56株。该园于1995 年发现此病,1996年明显发生危害,叶片平均发病率在30%以上,以秋季发病最重,有10%左右的果实有病斑…  相似文献   

9.
脐橙是世界上著名的甜橙品种.但由于脐橙种植的适应比较狭窄,而且脐橙座果率低,生理落果严重,再加上溃疡病、脐黄落果、裂果和裂果引起的落果等诸多栽培技术难关一直难以突破,所以阻碍了脐橙的大面积推广。本文针对脐橙溃疡病、脐黄落果、裂果和裂果引起的落果提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脐橙溃疡病的综合防治1.1检疫控制。引进苗木、接穗必须严格实行检疫;不到病园取接穗或育苗.1.2对接穗和苗木进行消毒处理.将有病枝条和病叶全部剪除烧毁,嫁接前或定植前用农用(或人用)硫酸链霉素80—100单位/毫升溶液浸穗、苗30~60…  相似文献   

10.
刘联友 《浙江柑橘》2001,18(1):25-25
黄斑病是近两年来胡柚上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常山县发病面积约2600-3300hm^2,严重为害的有1000hm^2左右,轻者造成胡机落叶,产量锐减;重者全株叶片掉光,树体衰败,胡机果面出现“黄褐色花斑”,严重影响果实外观质量,该病在我县的流行与爆发,已威胁到胡机的正常生产。笔者这两年来对黄斑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防治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柑桔煤烟病又称煤病、煤污病或煤霉病。1998年该病在宜昌市柑桔园暴发成灾,属历来罕见。为此,我们对煤烟病的发生特点、暴发原因等进行了调查。1发生特点 发生面广。据调查,宜昌市西陵区的大树湾村、黑虎山村、石板材,东山区的万年村、张家村和周家冲村等温州蜜柑老产区全面发病,发生面积达300hm2,危害严重的有53hm2以上。不论丘陵坡地果园,还是平地柑园,不论树冠已相交接、枝叶郁闭的老果园,还是没有封行、通风透光的新桔园均会发病。在温州蜜柑、脐橙、锦橙园都发生危害。 流行期长。据观察,5月15日春梢叶片…  相似文献   

12.
平菇黄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病(yellow blotch disease)又称锈斑病,是危害平菇子实体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几年,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扩大,加上缺乏科学的出菇管理,该病大有蔓延加重之势。发生该病后,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染病子实体的商品价值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黄金梨“黄头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梨以其个大、质优,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近年来在生产中发现了一种生理病:在一些果实萼洼及其周嗣,果皮呈铜锈色,严重者果皮变厚,影响美观。该病发生普遍.果农甚至有“没有黄头病.不叫黄金梨”的说法。该病严蕾影响其外销,据有关资料介绍.该病为缺钙和硼所致.但我们经过连续3年的调查,发现其虽为缺素症,但单纯地补充钙和硼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综合防治的办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王剑荣 《浙江柑橘》2001,18(1):21-21,24
溃疡病是危害脐橙叶、果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后,严重影响产量尤其影响果料商品性。由于该病是细菌性病害,果农对其特性知之甚少,因而盲目用药,次数多成本高而效果差。因此,近年来该病危害日趋严重,影响种植脉橙的经济效益,挫伤果农种植、管理脐橙的积极性。防治溃疡病技术已成为种植脐橙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前防治脐橙脐黄和裂果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近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有关脐橙果实脐部黄化和裂果的问题,在此一并作答。1关于脐黄的发生与防治脐橙果实脐部黄化,简称脐黄,是影响脐橙产量的一种病害。脐黄的起因比较复杂,引起脐黄的原因通常有3种,即生理性脐黄、病...  相似文献   

16.
脐橙易发生自然变异.目前全球栽培的脐橙品种基本上来自芽变选种(邓秀新,2005)。1999年12月赣南脐橙遭遇-6--9℃冻害后.次年在南康市赣良纽荷尔脐橙园发现1个耐冻单株.仅树冠外围少量1年生枝受冻,  相似文献   

17.
我区为脐橙栽培新区,脐橙面积大,调入种苗时不慎带入溃疡病原,并已普遍造成严重危害。目前,生产上防治溃疡病选用的药剂较为混乱,防治效果不佳,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我们在春季清园,摘除老病叶的基础上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我市城关镇城西橙园进行,供试品种为生长势较旺的4年生积砧纽荷尔脐橙树,该园往年溃疡病发生较为严重,本试验选择病害程度基本一致,品种、树龄相同,树势、树冠大致相近的单株为供试材料,共设9个处理:①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日本国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②波尔多液1…  相似文献   

18.
脐橙鲜果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酸腐病、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黑腐病和蒂腐病等真菌性病害,引起果实腐烂。本试验通过脐橙常温简易贮藏保鲜试验比较,筛选出优质的防腐剂及其合理的应用,供生产中借鉴。  相似文献   

19.
柑桔黄斑病过去称为落叶病,近年在日本有再度扩展的倾向。本病是只在叶片上产生病征的落叶性病害。症状有两种:黄斑型和褐色小圆星型。两种类型的病斑不一定混生在一起,有时只有黄斑型。黄斑病容易发生的条件是肥料不足,管理不好,树势弱的树有发生多的倾向,矢尖蚧寄生的树发生多,叶片含氮浓度在2.8%以下黄斑病可能严重。黄斑型病斑从8月开始发生,10月可见褐色小圆星型病斑,继续形成到翌年初。田中、山田以本菌接种到温州蜜柑上,结果5~8月接种的可见发病,8月后接种的未见发病,潜伏期2~9个月,一般为3~4月。在自然  相似文献   

20.
脐橙是生果内有次生果(通常称脐)的一类甜橙品种.脐橙果大质优,是鲜食的极化品件,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在一些脐橙产区,不少脐橙果实在6一7月发生次生果黄化(所黄)而落果.报失量可达挂果量的10%~15%,严重时达50%以上。一、所懂次生果黄化成因1.生理原因①营养失调熊庆娥等(1993)观察到脐橙次生果责他始于次生果开始生长后10天左右,部分黄化果实的次生果发胄停止,部分脐黄果实的次生心皮为高生到,主次果分离或联系不紧密,影响营养物质向次生果的运输,导致次生果营养失调而变黄。Lima等(19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