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与茶结缘     
我爱喝茶。但这个嗜好是在年近而立时才开始染上的,可谓后知后觉,起步甚晚。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此前就不喝茶。只是说起初的所谓喝茶,多半只是为了解渴,还当不得一个“品”字。我的家乡天津并不产茶,但客来待茶的习俗还是挺“正统”的。家家都备有一个大茶壶,冬天时天冷,怕茶凉了,就在茶壶外头做一个大棉壶套。家里来了客人,奶奶就会从那只旧茶叶罐儿里抓一把茶叶,用滚开的水沏上,还要把壶盖盖上“闷”一阵儿。京津地区都爱喝花茶,据说“闷”一下是为了让茶中的花香充分挥发出来。我之所以对那个大棉壶套印象颇深,是因为在我儿…  相似文献   

2.
椰树成荫的海口公园,早晨是老人们的天下,做操打拳练气功散步的各得其乐,可却见不着遛鸟的。这令我感到些许诧异,并固执地四下张望起来。终于在一行摈榔树下发现了一位孤独的遛鸟人。我急步凑上前去,与之招呼,进而开门见山地托出我的诧异。他以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说:“这里的老人不养鸟,他们喝茶,喝茶才是他们的嗜好!”他似乎在发孤独之怨,偏颇地把遛鸟与喝茶对立了起来。的确,曾因为海南岛上喝茶的人以老者居多,喝的又是价廉的粗茶,故茶被岛民们称为“老爸茶”。“老爸”们喜聚众而饮,于是聚饮“老爸茶”的茶坊和茶店就成了…  相似文献   

3.
茶乡风情     
一、茶客初春时节,我受别人委托,因事出差安徽六安县洽谈购茶事宜。为了便于业务联系,我来到县城郊区的一们朋友家。说也巧,朋友外出不在家,女主人曼花热情接待了我。那天,因为下着靠罪的春雨,天气带着几分寒冷的凉意。曼花女士招呼我进屋后,还没等我落坐,她便搬来一个小四方寝桌,双手捧一壶泡好的热茶,倒满一杯,递给我说:“天怪冷的,先喝杯茶取取暖。”她开口带笑,笑有酒窝:“一方风土一方情,到我们六安农家作客,先喝茶,再品茶,不然就是不礼貌!”我呷了几口茶,茶味有些浓烈,我说:“这茶好香呀!”曼花笑着对我说:…  相似文献   

4.
喝茶谈茶     
喝茶谈茶王广彬“茶”是饮料,是圣草,也是姻缘草。远古时代我国就发现了茶,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到现代为止,已经被广大人民认定和接受。以茶治病、以茶解暑渴、以茶会亲友、以茶缔结婚姻等等,广为流传。“寒夜客来茶当酒”之句,和“开门七件事,盐、油、柴、米、酱、醋...  相似文献   

5.
闲说喝茶     
闲说喝茶江西省婺源县委宣传部王涧石清明、谷雨,正是出新茶的时节。大礼拜,挺闲的,于是取出前些日子乡下朋友送的一小包明前茶。茶,还是芽头,紧结粗壮,披一层白毫,毛绒绒的。这么好的茶,心想,何不“茶道”一番呢?我翻出了平时不太用的泥炉、木炭,煞有介事地烹...  相似文献   

6.
品茗     
喝茶的雅名叫品茗。在我对咖啡、牛奶、可乐、健力宝、矿泉水等各色饮料作了一番比较之后,仍返朴归真,顽固地认为品茗最好。我有两把紫砂壶,一个在单位上,一个在家中,无论居家还是上班,第一件事便是沏好茶,而后再忙其他。心里清楚我依旧是俗人一个,但一直羡慕雅士。所以喝茶时就要忍不住附庸风雅地自诩为品茗。  相似文献   

7.
茶馆和戏园     
茶馆和戏园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局李祥林茶、戏连姻在中国文化史上由来已久,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茶馆与戏园多有缘份。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回忆半个世纪前的剧场时即云:“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如当时京城最古老的戏...  相似文献   

8.
上海茶馆掌故上海《电视中专》报郎慕中世界上把茶叶当成饮料和最先种茶的首推中国,远在先秦时代民间就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的礼节。三国末期东吴的君主孙皓曾以茶代酒赐给宠臣韦曜,以掩众臣饮酒之目。到了唐代由于南北统一,文人学士“茗饮”喝茶之风,遍及全国,诗人...  相似文献   

9.
自古皇君多嗜茶福建省东山县《石斋故里报》林长华在我国历史上,饮茶养生保健最早成为“万岁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茶的朝贡培养出不少帝王对茶的嗜好。相传汉高祖时,赵伦被封为南越王。他十分喜欢喝茶,而且他喝茶有个怪癣,不喜欢在王宫里饮,每天早晨要带...  相似文献   

10.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5,(2):200-201
茶,为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茶与咖啡、可可同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原产于中国无可非议,我国西南地区至今仍有发现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六茶树,据《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于人群流动,文化交流,我国产的茶逐渐转向国外。于是在国外发生许多有关茶的往事。  相似文献   

11.
表·嫂·茶     
男人饮酒,女人喝茶。赣中安福县农村妇女喝茶的花样很多,一辈子有喝不完的茶。孩子出生要喝“毛毛茶”,孩子满岁要喝“百岁茶”,女儿定亲要喝“妹妹茶”,出嫁之前要喝“嫁娘茶”,新娘化妆要喝“开面茶”,儿媳怀孕要喝“好事茶”,当了奶奶要喝“三代茶”。这些茶都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喝的,而最为独特、人员最多、时间最长的,还是一年一度的“表嫂茶”。“表嫂茶”只供婆婆妈妈婶子大嫂喝,她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老表嫂,没有嫁老公的姑娘是没有资格参加的,至于男客们那就更要靠边站了。一年一度的“表嫂茶”是从元宵节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星海 《农业考古》2002,(2):76-80
一 从古到今,茶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被列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唐代“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见茶叶这一古老而又文明的饮料,从发现、利用、……  相似文献   

13.
婺绿茶晶及冷速溶茶的开发大有可为湖南医科大学茶与健康实验室曹进一、茶饮料回顾茶是世界性三大无醇饮料之一,新型的茶饮料饮用方便省时,具有喝茶和喝饮料的双重感觉和作用。茶对人体具有兴奋、益智、消除疲劳、降血脂、降血压、减肥、防口腔常见病及增强抗辐射、抗癌...  相似文献   

14.
只为北方茶飘香──记北方茶痴肖翔沈阳申阮有一日,肖翔请我到他家喝茶,他刚陪一位新加坡富商吃了顿饭,谈及起来,平时很是自信的肖翔忽然惭愧起来:“跟人家比,咱这老板可就差多喽。”其实,肖翔不必自惭形秽,他至少有三笔足以自豪的财富。一是家中有几千把美轮美奂...  相似文献   

15.
茶韵     
去年夏天,我和一个朋友到山中避暑。骑自行车颠簸了几十里山路之后,又步行了两个小时,快到山顶时我看到了一个村子。疏疏落落,只有几户人家。房前屋后有鱼塘、茶林和果园,此外便是梯田。青山绿水,袅袅炊烟,置身其中,恍若桃源。 晚饭后,主人捧上一壶沏好的茶。我知道,大约山中多瘴气,山里的人们习惯于喝茶,而且家家都有自制的茶叶。我对茶并没有特别的爱好,只是平日里随父亲品尝过一些茶。而父亲饮茶是以浓、以酽为佳的。 然而这山中的茶却以特别的风味打动了我。它色泽浅淡,入口清香而略有甜味,是以山中的泉水泡制而成的,饮…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糖酒食品网获悉:在2008年春季的糖酒会上,各种粗粮饮料纷纷出现,成为饮料行业一大亮点。业内人士认为,粗粮饮料是继碳酸饮料、水、茶、果汁饮料之后的“第五代”新型饮料。目前一些中小企业正大力开拓粗粮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17.
去年3月22日,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为海峡两岸的茶艺交流事业再次来到北京。初见范先生,他提起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一个“真”字,问:“这念什么?”记者如实答道:“真。”他笑笑说:“这说明你对任何事都太认真了,我倒觉得它是‘直八’。就像喝茶一样,该认真时就‘认真’,不该认真时就认‘直八’。”于是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一个“真”字开始了。 记者:那么照您的说法,喝茶时什么时候该认“真”。又什么时候该认“直八”呢? 范:喝茶很讲究环境与心境,一人喝茶幽,二人喝茶慎,三人喝茶趣。这就要求喝茶不仅要手到、眼到、口到…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古代的鉴水试茶江西省社科院杨应龙,施由民茶是有利身体健康,能却病强身的一种饮料。在唐代以前,中国人喝茶还比较粗放,主要是煎饮,并且主要讲究以茶养身和除腻解渴。从唐代开始,饮茶成为一门艺术;人们不仅重视茶的药用功能,而且讲究茶的色、香、味,把饮茶...  相似文献   

19.
能人传经     
再谈思路一新遍地黄金■江西省兴国县红鲤鱼研究协会会长吕忠源有个习惯,每天都要到县城鱼苗市场附近的一家茶馆喝茶,一喝就是半天,人们称他是“茶仙”。吕忠源说:茶馆不仅是品茶休闲的地方,而且是信息传播的场所。一天,他在茶馆喝茶时从几个鱼贩子的谈话中了解到:...  相似文献   

20.
倘若留心,你便会发现,如今郑州市街头悄然矗立起许多雅致温馨的茶馆。在高楼林立、喧嚣浮躁的都市里,这些茶馆如世外桃源一般带给人一片清凉,吸引着都市人的目光。茶馆的重现江湖颇耐人寻味。它曾经一度沉寂过,被各种各样的“吧”或咖啡馆所代替,然而就像祖母的家织布如今重新成为时尚一样,人们最终还是发现了国粹所独具的魅力,不华光四射却内蕴无穷,苦去甘来香至,简直是一咏三叹了。茶是中国的国饮,据说将成为21世纪的主打饮料,喝茶的诸多好处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日渐风生水起的茶艺馆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喝茶的机会,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