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2006—2007年的“高热病”疫情,令许多养猪人“谈猪色变”,也引起众多专家、从业人员的争论,大多认为此病是多病原混合、继发感染,猪瘟仍是引起发病猪群高死亡率的主要病原体。于是,许多猪场开始加大免疫剂量,增加猪瘟疫苗的免疫频率,超免、多次免疫一起上。但事与愿违,高热病仍将中国多个地区、大部分猪场袭击了一遍,至今余威尚在。为何猪瘟免疫抗体的检测合格率仍然很低?问题出在哪里?首免日龄如何确定?需要多次加强免疫吗?猪瘟的免疫在我国养猪生产中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确诊,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重大创伤,许多养猪场心理恐慌,无所适从。在目前尚无疫苗的情况下,生物安全似乎成为防控非洲猪瘟唯一的措施,而消毒是生物安全措施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很多猪场将消毒作为猪场生产管理的重要工作,甚至将生物安全与消毒等同起来,其中每周3次或每天1次的带猪消毒已成为一些猪场的制度,成为常态。高频次的带猪消毒在防控非洲猪瘟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和畜产品的频繁流通,猪类各种疾病越来越多,危害日趋严重,尤其是猪瘟疾病,隐性感染大大加剧了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目前制约养猪生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中小规模猪场,猪瘟病的普遍存在,临床表现轻重不同,严重影响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多数猪场普遍存在猪瘟感染,以慢性、非典型性猪瘟较为常见,本文就中小规模猪场常见多发,危害严重的猪瘟疫病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诊断要点,共同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1-2014年间对200多家规模猪场送检的种猪、育肥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规模猪场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在75%左右,说明各规模猪场对猪瘟的免疫防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不同厂家生产的猪瘟疫苗免疫猪群后抗体阳性率参差不齐,南京、广东、哈尔滨等三家疫苗生产厂家的猪瘟疫苗免疫后猪瘟杭体阳性率稍高于其他厂家,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病毒定点清除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与常规猪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定点清除场环境中病毒的检测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提高猪群机体免疫力是此类猪场的管理重点。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储备充足的人才物资、加强饲养管理,是降低猪场病毒载量、提高猪群免疫力,实现猪场稳定生产、正常生产、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一个古老而又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疫情在我国猪群中常年不断,并有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猪瘟的危害甚大,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猪病防控中首要疫病。近几年来许多猪场坚持免疫接种,而免疫猪群仍然不断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一个古老而又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疫情在我国猪群中常年不断,并有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猪瘟的危害甚大,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猪病防控中首要疫病。近几年来许多猪场坚持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8.
2006-2007年的"高热病"疫情,令许多养猪人"谈猪色变",也引起众多专家、从业人员的争论,大多认为此病是多病原混合、继发感染,猪瘟仍是引起发病猪群高死亡率的主要病原体。于是,许多猪场开始加大免疫剂量,增加猪瘟疫苗的免疫频率,超免、多次免疫一起上。但事与愿违,高热病仍将中国多个地区、大部分猪场袭击了一遍,至今余威尚在。为何猪瘟免疫抗体的检测合格率仍然很低?问题出在哪里?首免日龄如何确定?需要多次加强免疫吗?猪瘟的免疫在我国养猪生产中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产业发展的烈性传染病。饲料原料以及产品作为非洲猪瘟病毒的良好载体,成为规模化猪场中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且会延长致病性。因此,规模化猪场对于饲料的生产安全管理越来越严格。文章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特征及耐受性,综述了规模化猪场饲料生产管理的技术与经验,以及饲料的生产、运输及投喂等环节的关键点,为规模化猪场如何防止非洲猪瘟病毒从饲料途径感染猪群,以及怎样在非洲猪瘟背景下保障猪场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在全力以赴防控疫情的同时,内部生产也要高效兼顾。猪肺炎支原体可对猪场带来巨大损失,决不能忽视。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猪场在秋冬季防控猪肺炎支原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给出应对措施,为猪场健康稳定生产提供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慢性猪瘟是许多猪场普遍存在的顽疾,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不亚于烈性传染病。因此,如何防控,直接关系到猪场经济效益的好坏。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猪场猪瘟的控制与净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猪瘟在广西规模化猪场流行严重,必须采取控制净化的措施,减少猪瘟带来的巨大损失。采用HCFA检测猪瘟病毒,猪场实施严格科学的净化方案,经过3次净化,淘汰带毒猪,猪瘟阳性率下降到3.52%的水平,生产成绩得到明显的改善,达到净化猪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4,(11):147-148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发病无季节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一旦发生即呈毁灭性打击,严重地威胁养猪业的发展。2012年8月,我县某猪场因猪瘟疫苗保管不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引起猪场断奶仔猪发生猪瘟。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我县某猪场存栏350头,有生产母猪50头,6只经产母猪生产有4255日龄仔猪65头,均在28  相似文献   

14.
左文山 《猪业科学》2023,40(11):111-113
<正>随着温度的逐步降低,北方猪场迎来了一年之中最为难熬的时期,尤其是东北,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几个地区,非洲猪瘟(ASF)的压力骤升,非洲猪瘟“拔牙”持续之久,生产成绩惨不忍睹,生产人员叫苦连天,猪企举步维艰。防不胜防的非洲猪瘟以及较低的生产效率导致猪场损失惨重,2020年之后,很多猪企缩减了在北方区域的母猪存栏,甚至部分猪企退出了北方市场。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仔猪在吃初乳前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国内已见报道,但多属实验性结论,未能从生产角度考察.我所猪场自1976年以来为安徽生物厂提供没有进行猪瘟免疫的仔猪(下称未免疫猪),供检验猪瘟疫苗之用.1990年元月因受临近猪场爆发猪瘟的影响,未免疫猪群发生猪瘟,为杜绝猪瘟在该场的流行,给恢复生产未免疫猪创造条件,对1990年上半年度繁殖的46窝453头仔猪于吃初乳前进行猪瘟免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德旺 《猪业科学》2006,23(6):68-68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发展迅猛,2004年我国集约化猪场提供的出栏猪约有1亿头,可占出栏总数的15%左右;专家预测,到2015年,也就是10年后,中国将每年出栏8亿头猪,其中约有50%以上来自集约化猪场,集约化猪场将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集约化猪场的生产水平很低,笔者从事集约化养猪生产多年,整理了一套适合我国集约化猪场的“健康快乐”生产方法,并在许多猪场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正罗牛山10万头现代化猪场新丹系种猪上市2018年4月,罗牛山10万头现代化猪场正式投入运行已经两年。目前猪场存栏数已经达到3.8万头以上。从生产成绩来看,总产仔数为16头,活健仔数也达到13.8头;自投产开始,每月20日定期对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口蹄疫进行检测。目前保持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抗原三阴性,完全达到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净化标准。罗牛山再次为业界交出一份  相似文献   

18.
在某个存在多种病毒性病原混合感染的规模猪场,通过使用猪瘟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猪瘟ST传代弱毒细胞苗进行免疫对比试验。免疫前该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比较低(平均ELISA阻断率低于40%),猪群表现为不稳定,存活率低,并且病原检测到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与弱毒苗相比较,猪瘟E2亚单位疫苗免疫后,猪瘟抗体滴度显著升高,猪群成活率明显提升。临床应用结果表明E2亚单位疫苗可以突破免疫抑制的影响,在猪群存在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情况下,仍可以稳定提高猪瘟抗体水平,提供有效保护,提升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9.
1流行病学调查我区几个猪场和散在小养殖户共计存栏生产母猪2 750头,实行自繁自养,商品育肥猪采用杜长大三元杂交。个别猪场还引进皮特兰公猪进行商品代杂交。各猪场和小养殖户普遍采用的猪瘟免疫程序是公猪、后备母猪每年春季、秋季各免疫1次,剂量2头份。生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从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猪群疫苗免疫程序、猪瘟病原和抗体检测方面,归纳总结规模化猪场猪瘟防控与净化技术方面的几点建议,供临床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