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在水曲柳、胡桃楸和黄菠萝次生林内,对选择的优良单株进行营养空间弱度、中度和强度调控后的林下和林隙内人工更新胡桃楸。试验表明,林龄2年,在强度和中度营养空间调控林下人工更新胡桃楸效果良好,树高增长25.0%、10.4%,冻害率低,冻害长度小;在林隙内人工更新胡桃楸,幼树生长、冻害与林隙面积关系密切,林隙70 m^2、50 m^2,胡桃楸幼树树高增长25.0%、22.7%,冻害率30.4%、6.7%,冻害长度10.1 cm、3.0 cm,人工更新胡桃楸林隙面积50 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杉木林林分郁闭度对南方红豆杉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杉木林郁闭度对在其林下套种的南方红豆杉的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都有显著影响。郁闭度为0.45~0.55时,南方红豆杉造林成活率最高,幼树长势也最好。  相似文献   

3.
章古台沙地赤松天然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与比较分析,认为在章古台沙地赤松天然更新是可行的。天然更新方式有3种,即林下更新、林隙更新和林缘更新。天然更新幼树在空间上呈带状、群团状分布;更新幼树年龄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降水量大的2004、2005、2008年更新幼树相对较多;更新幼树密度为20 300~100 000株.hm-2。赤松林缘天然更新幼树长势要好于林隙,林隙要好于林下。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进行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4.
子午岭油松林林隙更新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样地调查资料,以林下为对照,分析研究子午岭油松林的林隙更新特征,结果表明:1)子午岭油松林林隙内和林下更新树种在组成和数量上有较大差异,其中,油松在林隙内的重要值远远大于其在林下的重要值,是林隙更新的主要树种;2)油松幼苗幼树在林隙内生长良好,7年生以上的幼树在林下分布已很少,地径在1.0cm以上、高度在50cm以上的幼树数量分布在林隙内也远远大于林下,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油松幼苗幼树在林隙内存活的概率大于林下;3)方差分析表明,油松幼苗幼树在林隙内与林下的高度生长差异极为显著;4)相关性分析表明,林隙内油松幼苗幼树的更新数量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植被总盖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杉木人工林林下更新技术,选择了一片32年生杉木林设置固定观测试验地,对其采用4种不同疏伐强度(每公顷保留株数分别为75株、150株、225株和300株)处理,随后采用1年生杉木实生苗在林冠下进行造林更新,形成复层林,同时设置对照(皆伐后造林更新形成单层林)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老杉木每公顷保留密度为75株、150株、225株和300株的林下杉木更新幼树的平均树高分别为对照的97.19%、94.94%、90.45%和84.83%,平均地径分别为对照的96.23%、109.12%、96.23%和80.82%。不同处理间的杉木更新幼树的地径生长有显著差异,在复层林中以杉木老树每公顷保留株数为105~135株处理的林下更新杉木生长为最好;但不同处理间的杉木更新幼树的树高生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福建柏是我省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其幼树具有一定的耐荫性。章探讨人工福建柏纯林林下更新与林分郁闭度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并提出促进福建柏林下天然更新的对  相似文献   

7.
调查太白山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及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林隙及土壤化学性质对乔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乔木更新苗密度较小,为0.059株·m-2,但林下与林隙均以巴山冷杉更新苗为主;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苗密度差异不显著(P=0.160),但巴山冷杉幼苗密度表现为林隙内显著高于林下(P =0.012);相关分析表明,小林隙更利于巴山冷杉更新(r=- 0.397,P=0.030),而林隙大小对牛皮桦更新没有显著影响(r=0.125,P=0.511);在林下,土壤碱解N、全P含量和pH值与牛皮桦更新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林隙内,土壤全P和有效P含量与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全P含量与牛皮桦幼树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有效P含量及林隙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碱解N含量与牛皮桦和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林下土壤pH值显著高于林隙,而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有效P含量显著低于林隙.  相似文献   

8.
松华坝水库云南松林隙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昆明地区松华坝水库库区天然云南松林隙更新情况通进行调查,分析了坡位、林隙面积大小等因子对林隙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中部林隙幼树天然更新情况较下部和上部好;当林隙面积小于200m^2时更新情况较差,在400~600m^2时更新情况最好;林隙中部更新情况最好,边缘次之,林隙外(林冠下)最差.  相似文献   

9.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更新林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皆伐后恢复41 a的天然更新林和皆伐后恢复25 a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调查数据,对其物种组成、物种相似性、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植株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优势种群龄级结构分析预测群落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均以原始林最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幼树层和下木层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2)天然更新林与原始林的物种相似性比其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高,说明天然更新林恢复程度较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好;3)植株密度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原始林,与干扰程度正相关,与皆伐后恢复时间负相关;4)乔木层和下木层的群落稳定性表现为原始林>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5)优势种群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原始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群大部分表现为增长或稳定趋势,天然更新林群落上层阳性树种表现为衰退或稳定趋势,下木层的优势种则表现为增长趋势,人工促进更新林的栽培种和一些偏阳性树种表现出衰退或稳定趋势,林下一些优势度稍低的种群表现出逐渐增长趋势.因此,虽然天然更新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所在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种类组成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仍处在由前期阳性树种向后期耐荫树种转变的演替进程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冀北山地退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2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林分的林隙特征和实施封禁后林隙开敞度对林下更新的影响。研究区域林隙分布广泛,且大多数林隙的开敞度较小。封禁3年后,天然更新密度显著提高,树种多样性增加;但更新密度仍然很低,更新群落主要由华北落叶松和山杨组成。总体上,封禁后林隙内更新密度高于林冠下,在开敞度为0.5~0.6的林隙内更新密度最大,华北落叶松和山杨分别在开敞度0.4~0.5和0.7~0.8的林隙内生长状况最好。人工栽植的油松和樟子松分别在开敞度0.4~0.6的林隙中央和开敞度0.6~0.8的林隙边缘生长最好。随时间延长林隙和林隙内位置对人工更新高生长的存进作用趋于明显。单纯封禁促进了天然更新,但作用有限,因此人工更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以吉林上营森林经营局适宜黄檗生长的林分为对象,调查其野生种群的生存现状,结果表明:黄檗占林分株数的8.7%,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占12.5%,长势良好。要继续加强黄檗天然种群的保护力度,依法严格禁止采伐利用,并加强巡护,保护野生植株不被破坏;同时可采取人工造林、冠下植苗补植与直播种子造林、加强天然幼苗幼树抚育、建立珍惜珍贵树种培育基地等技术措施,增加黄檗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2.
GrowthandDynamicsofa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ForestinNortheastChinaLiJunqingCollegeofForestResourcesandEnvironment,BeijingFo...  相似文献   

13.
壳斗科3树种直播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丝栗栲、青冈和毛果青冈直播造林的试验研究表明:直播造林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树种间差异显著,青冈达94 00%,毛果青冈为83 92%,丝栗栲仅63 59%;壳斗科树种种子的含水量较高,种子发芽基本上不需外加水分;防止啮齿类动物挖食是直播造林成功的关键,预防方法有:行为信息应用、选择种子丰年播种、清除造林地灌草等。  相似文献   

14.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Phelloden-dron),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第三纪孑遗物种,特别是以生产地道中药材关黄柏而备受重视。我们通过对黄菠萝的结实规律研究,认为黄菠萝结实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3-4年出现一次丰产年;人工林种子产量比天然林产量高出近两倍,浆果大,种子大而饱满;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种子发芽率均超过85%,人工林种子发芽率高出天然林发芽率的1.4%。  相似文献   

15.
浅谈阔叶次生林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恢复和发展天然阔叶林的重要更新方式,具有投入少、恢复快、收益大和易于实施等特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阔叶次生林与人工营造杉木林样地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同龄阔叶树的树种种类、郁闭度、生物多样性、高径比等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人工杉木林.文中阐述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中的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封山育林和封禁保护、补植等具体措施,并提出保护现有阔叶林,实施人工促进阔叶林天然更新,扩大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比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维  李慧婷  季海明 《林业调查规划》2024,49(3):124-132,146
为探讨西宁市南北山典型造林树种的土壤水分特征,揭示不同树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 选取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区为典型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通过采集土壤样 品,并测定其含水率及物理性质,分析不同造林树种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 类型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大小依次为天然草地(15.40%) >人工灌丛( 14.19%) >人工油松林 (13.01%) >人工云杉林(12.16%) >人工杨树林(11.77%),土壤物理性质表现为人工杨树林>人工 油松林>人工云杉林,且0~100 cm 土层内土壤水分随林龄、林分结构及立地条件改变而存在差异, 并出现土壤水分亏缺现象。根据西宁市南北山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采取合理 的乔灌草搭配模式进行人工造林是维持土壤水分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是东北红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也是我国名贵重要关黄柏的药源植物。通过对七虎林林场野生黄檗植物资源状况进行野外调查,初步统计在黄檗适合的生境下,其密度平均421株.hm-2,18块20m×20m的样地中,平均胸径为6.58~18.58cm,最小胸径为5.3cm,最大胸径为46.1cm,种群主要以中幼龄林为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育苗和造林试验表明,花旗松苗期抗病性比油松强,幼林抗鼠害能力强,抗寒性稍差,保存率和造林成活率与油松接近,2年生苗木与对照油松苗木之间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平均地径0.53 cm,平均苗高18.3 cm,苗期生长表现优于当地油松。20年生林分平均胸径8.4 cm,平均树高5.3 m,最大单株胸径15.3 cm,树高7.5 m,生长表现与当地油松差异不显著。通过育苗和造林试验表明花旗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生态条件,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引种扩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章论述了珠海淇澳岛引种扩种红树植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引种无瓣海桑对红树资源的恢复,物种多样性和林分质量的提高,乡土植物的天然更新和扩散,大米草的控制等作用;并探讨了无瓣海桑引种对生态的影响。最后还提出了红树林引种扩种需要加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飞播造林始于1960年,至2000年,经过了试验阶段、推广阶段、发展阶段、高科技阶段等4个阶段,共在大理、楚雄、昆明、丽江、红河、玉溪、曲请、昭通、文山、保山、临沧、思茅等12个地州市85个县市设置播区980个累计作业面积289346hm^2,设计宜播面积2230320hm^2,保存面积1028821hm^2,保存率为46.13%,相当于增加森林覆盖率2.61个百分点。分析了飞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