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热的盛夏,病猪的耳根、胸部、下腹部及四肢内侧等处长有粟米、米粒甚至豌豆大的扁平丘疹.有的发红,有的形成小水泡或小脓包.有的结成糠麸样黑色痂皮,就是猪患了湿疹病。病猪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沉郁,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热天,常有不少猪患湿疹。病猪的耳根、胸部、下腹部及四海内侧等处长有粟米、米粒甚至豌豆大的扁平丘疹,有的发红,有的形成小水疱或小脓包,有的结成糠麸样黑色痂皮,病猪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沉郁,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引起猪湿疹的原因很多,如猪舍不卫生、阴暗潮湿,猪皮肤不洁净,昆虫叮咬,化学物质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新陈代  相似文献   

3.
1病例李某家的30余头育肥猪11月12日后,猪群先后出现头部、眼窝、颊及耳部等皮肤细薄,体毛短的部位奇痒、发炎。病猪到处摩擦或以肢蹄搔擦患部,以致患部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并蔓延到颈、肩胛、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等部位。病猪食欲减退,生长停滞,逐渐消瘦。  相似文献   

4.
正一、临床症状病猪头部、耳部、背部奇痒,不时用四肢搔痒,有的仔猪干脆在墙角或食槽等地方摩擦,导致皮肤脱毛。发病早的仔猪患部皮肤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结节,甚至形成水泡或脓疮。有的水泡及脓疮破溃后结成痂皮,皮肤干枯,出现皱纹或皲裂。病猪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或停滞,明显消瘦。  相似文献   

5.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常有不少猪因气温的升高患上湿疹。在病猪的耳根、胸部、下腹部等处长有栗状、米粒甚至豌豆大的扁平丘疹,有的发红,有的形成小水疱或小脓包,有的结成糠麸样黑色痂皮,病猪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沉郁,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正>1猪疥癣猪疥癣俗称猪癞、疥疮,是猪皮肤病中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一种,严重的疥癣不但影响猪体增重,还可造成猪的应激反应。患猪剧痒,摩擦,用肢蹄搔弄患部,常致出血、脱毛、结痂,并常在猪眼周、颊部、耳根、背部、体侧和股内侧皮肤肥厚处,形成皱褶和龟裂。防治:经常保持猪舍清洁干燥,猪群不应拥挤,猪舍要通风良好,冬季勤换垫草,经常让猪晒太阳,猪圈半个月消毒1次。发现本病后,猪舍、饲具等要用20%石灰乳或5%热火碱水等进行彻底消毒。对病猪常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用2%敌百虫溶液喷洒猪体或洗擦患部,每周一次。(2)伊维菌素按  相似文献   

7.
<正>一、猪疥癣1.症状。俗称猪癞、疥疮,是猪皮肤病中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一种,严重时不但影响猪体增重,而且能引发猪的应激反应。患猪剧痒,用肢蹄搔弄患部,常致出血、脱毛、结痂,常在眼周、颊部、耳根、背部、体侧和股内侧皮肤肥厚处发生,病部形成皱褶和龟裂。2.防治方法。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冬季勤换垫草,经常让猪晒太阳,圈舍15天消毒1次。一旦发病,要用20%石灰乳或5%热火碱水对猪舍、饲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对于病猪,可用2%敌百虫溶液喷洒猪体或洗擦患部,每周1次;或每千克体重用伊维菌素0.3毫克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8.
正承德县下板城镇某猪场存栏猪400余头,2016年1月突然发生伪狂犬病,死亡仔猪24头。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病原与流行病学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猪是主要病毒贮主。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本病可也可经皮肤伤口传染,猪感染本病后其鼻分泌物中存有病毒,  相似文献   

9.
正疥癣病是由疥螨寄生在家兔皮肤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不及时治疗,病兔就会很快消瘦,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临床症状:病兔患部一般都会发生被毛脱落,皮肤红肿,在皮肤表面形成一种糠麸状的痂皮。患兔常以身体向笼壁摩擦或用爪抓患部,用嘴舔足。有些患兔从口、鼻、眼圈的四周开始,后蔓延到阴部、四肢及全身各处。患部皮肤发红,有丘疹或水泡,破裂后有浆液渗出,不久便结成硬痂  相似文献   

10.
2015年3月5日,五华县潭下镇专业户邱某饲养的95头商品猪中,有16头50多斤的小猪同时出现发烧、腹泻和食欲下降等的症状,至3月8日止共病死4头小猪.根据猪群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猪伤寒病,后经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经过药物治疗后,剩余病猪全部痊愈.具体报道如下: 一、临床症状 经现场检查发现,发病猪体温升高(40.7~41.5℃),耳根、腹部皮肤有紫红色斑,食欲下降,粪便呈水样或糊状、淡黄或灰绿色、味极臭,个别病猪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猪疥癣主要是由于皮肤上寄生有疥螨虫,通常在春秋季节发生,且能快速传播,并会不断扩散。通常起始于头部、颊及耳部,以后蔓延到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患畜局部发痒,常以肢瘙痒或就墙角、柱栏等处摩擦。由于瘙痒使病猪吃、睡不得安宁,消瘦,甚至死亡。多数病猪患病数日后,患部皮肤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结痂。对猪疥廯病的发病原因、病理特征与传播途径进行了解,是防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2011年6~8月中旬,辽宁省北票市部分乡镇的猪相继发生猪肺疫.发病猪多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消瘦,皮肤出现红斑,呼吸困难,或有咽喉肿胀,持续咳嗽,该病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其中,马友营乡北平房村李某家63头猪发病,死亡5头,经治疗治愈58头,治愈率为92%. 1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1~42.5℃,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初便秘后下痢.皮肤出现红斑,严重的有蔓延至耳根,个别出现关节肿胀.发生痉挛性咳嗽,有鼻汁,结膜发炎,咽喉肿胀,坚硬而热.病猪逐渐消瘦,以致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13.
《农民致富之友》2006,(2):34-34
猪虱寄生于猪的体表,吮吸血液,使猪皮肤发痒, 烦躁不安,严重时还会引起猪的皮肤损伤,被毛脱落, 消瘦和贫血,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这里介绍一种根除猪虱的小巧门,养猪者不妨一试。用兽用精制敌百虫4片、滑石粉100克、樟脑丸2 粒,混合后研成细末,用清洁纱布包好,均匀地拍撒于猪的腹部、四肢内侧及耳根内侧等部位,每天拍撒1  相似文献   

14.
一、临床症状痒螨病又叫癞,是一种接触传染的皮肤病,其流行广,危害严重。笔曾在本乡界竹坑小组发现,该组共有15头耕牛全部发病。其中7头耕牛头部、颈部、嘴边咬肌,耳根、腹部、胸部等皮肤都有形状不规则的小秃斑,表面覆盖着灰白色的鳞屑。全身发痒,到处乱擦,有部分皮肤没有毛,耕牛神态不安,食欲减少,发育停滞,衰弱消瘦。另外8头耕牛全身没有毛,背上、腹部、.胸部等皮肤上有小团灰白色相互串联的痂块,皮肤变厚,干裂,剥开痂皮,有血水流出,股内壁皮肤磨坏出血。耕牛精神萎顿,衰弱消瘦,食欲下降,放牧时耕牛光吃嫩草,体质衰竭日渐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一、牛疥癣病 牛疥癣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此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由疥癣虫寄生所引起.病畜的主要症状是发痒,皮肤患部被毛部分或全部脱落,脱毛部和健康组织间往往有明显的界限,边缘上有细小颗粒样小结节,后变成水泡和脓泡,破后形成痂皮,以后皮肤变厚变粗糙而且发硬,病牛迅速消瘦.……  相似文献   

16.
牛疥癣病多发生在冬季,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病,由疥癣虫寄生所引起。病畜的主要症状是:皮肤患部起初发痒,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脱毛部和健康组织间往往有明显的界限,边缘上有细小颗粒状小结节,之后变成水泡和脓泡,破后形成痂皮,皮肤变厚、粗糙且发硬,病牛迅速消瘦。防治:  相似文献   

17.
肥西县山南镇某猪场发病,病猪皮肤发绀和苍白,消瘦,前期注射治疗时注射部位易出血,血液稀薄难以凝结,病猪伴随流水样鼻液,粪色煤油样.存栏160头,已发病95头,死亡43头,群众称之为"蓝耳病",我们初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和弓形体混合感染,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8.
正1.怎样购买优质猪苗购买猪苗要做到"四看"。一看精神。健康猪精神饱满,双眼炯炯有神,双耳竖立,聆听四周动静,尾巴灵活摆动或向上翘,活动自如。二看毛色。健康猪被毛光亮,毛粗,毛稀;病猪或亚健康猪被毛粗乱无光泽。三看皮肤。健康猪皮肤红润,油光发亮。四看体型。健康猪膘肥体壮,体型匀称;病猪消瘦,腹部凹陷或异常隆起。  相似文献   

19.
2015年冬季新乡市某小型养猪场出现了以眼下窝、面颊及耳部表面覆盖痂皮,局部发痒,常在墙角、饲槽、柱栏等处摩擦为主要症状的猪疥螨病,俗称癞病。猪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该病在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中发病率都较高,导致猪消瘦、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谢世林 《农技服务》2006,(12):37-38
湿疹是真皮上皮(乳头层)由致敏物质所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应。猪的湿疹多发生在猪的耳根、颈部、下腹部和四肢的内侧等部位。病初患部皮肤红肿,不久便出现米粒或黄豆粒大小的扁平丘疹。有的形成水疱,破后变成脓疮,而后形成溃疡,最终结痂而愈。患猪有痒感,影响生长。对该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