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指导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减排措施的合理制定,以《省级温室气体编制指南(试行)》为依据,研究了云南省2008—2020年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当量、碳汇以及碳足迹的演化特征,提出了未来农业发展减排固碳的主要措施。基于2008—2020年云南省农田生产投入、作物种类及产量等相关数据,运用碳足迹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当量与碳吸收量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农田生态系统少量的CH4、N2O等温室气体排放不容忽视,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直接碳排放量、氧化亚氮碳排放当量以及甲烷碳排放当量成为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最为主要的3个因素。另一方面,2008—2017年云南省温室气体碳排放当量逐年增加,随后呈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当量碳排放强度呈波动式变化,其中秸秆焚烧、化肥降解以及柴油燃烧为主要的直接碳排放源,N2O、CH4为主要的当量碳排放源;碳吸收强度呈波动式变化,作物中的玉米和甘蔗碳吸收量远大于其他农作物,是主要的固碳源,蔬菜和瓜类具有一定的增汇潜力,农作物有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的趋势;碳足迹呈先...  相似文献   

2.
农业碳排放约占全球年均总排放量的25%,为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农业对CO2的吸收与排放需达到自然平衡。土壤有机碳(SOC)矿化是具有碳降解功能的微生物分解SOC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向外界释放CO2等温室气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农田SOC矿化与作物养分供给、CO2形成和排放紧密相关,但SOC矿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土壤耕作是驱动农田土壤碳固定的关键因素,耕作方式对SOC的影响是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被视为微生物碳矿化产生CO2的生化反应器,SOC的矿化分解离不开其对微生物以及对应酶的利用。可见,耕作方式通过直接作用改变土壤团聚体结构,进而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最终对SOC矿化产生影响。就此归纳总结了关于耕作方式、土壤团聚体及关联土壤微生物对农田SOC矿化的影响,以期从改良土壤团聚体结构入手,减少农田SOC矿化,为中国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0—2020年天津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农作物产量、常用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农膜、柴油使用量等统计数据,估算了天津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情况,以期为天津农田固碳减排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2010—2020年天津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相对稳定,年均434万t。粮食作物中玉米和小麦的碳吸收量占比最高,且整体上均呈平缓增长趋势。农田碳排放总量逐年降低,由2010年的32.88万t降到2020年的14.25万t,总降幅约57%。各碳排放源中,化肥的碳排放占比最高,且基本上逐年降低。柴油和农膜是仅次于化肥的排放源,碳排放量均逐年降低。天津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明显大于碳排放,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净碳汇的年度变化不明显,年均408万t。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华北地区夏玉米低碳生产的氮肥管理措施,以典型夏玉米田为对象,设置了不施氮(N0)、施氮100 kg/hm2(N1)、施氮150 kg/hm2 (N2)、施氮200 kg/hm2 (N3)4个处理,通过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农事投入间接碳排放和作物固碳综合评估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土壤CO2、N2O排放随施氮量升高而升高,CH4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升高而下降,N1、N2和N3处理土壤温室气体总排放的碳当量分别较N0提高14.91%、24.19%、29.67%;氮肥投入贡献了较高的间接排放,达到135.27~270.55 kg/hm2;施氮促进了作物固碳,N0、N1、N2、N3净初级生产力固碳量分别为1965.56、3125.68、4345.55、4663.64 kg/hm2。综合系统碳流来看,各处理均表现为碳汇,净碳效应分别为258.33、1034.99、2032.82、2192.16 kg/hm2,碳可持续指数分别为0.15、0.50、0.88、0.89。200 kg/hm2施氮量下能够以相对较低的碳耗换取较高的固碳率,表现出较高的净碳效应,可推荐为氮素适宜投入量。  相似文献   

5.
氧化亚氮(N2O)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农田生态系统是人为N2O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全球人为排放的30%。明确我国农田N2O的排放特征、关键过程与影响因子,有助于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技术途径及行动方案。氮肥施用是农田N2O排放的关键因子,国家统计数据发现,我国农田氮肥用量在2001-2007年呈上升趋势,之后趋于稳定,2014年开始下降,其中华东地区用量最高;农田N2O排放总量也于2015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出现下降态势,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文献综合表明,农田N2O排放主要由土壤反硝化过程主导,人为氮素添加是决定排放高低的首要影响因子。基于上述结果,在选用氮高效作物品种降低土壤N2O排放的前提下,华东等施肥量高的地区可采取优化施肥比例、增施缓控释肥等途径,实现氮肥增效减量减排;在设施农地和果园等田间设施条件较好的农田,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等增效减排措施;在作物多熟种植地区,除了氮肥减量减排外,还可增加豆科作物布局,采用禾豆轮作等减排措施。最后,对农田N2O减排的科技创新和政策创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完善农田N2O减排理论、创新智慧农业及高效施肥技术、健全碳监测评价体系以及碳减排激励政策与机制等,助力尽早实现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华北平原主要作物生产的碳效率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磊刚  范士超  孔凡磊  陈阜 《作物学报》2011,37(8):1485-1490
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碳效率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明农业生产中的碳效率,本文以河北吴桥县为例,基于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3种主要作物生产的碳投入、碳产出和碳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生产的碳投入总量分别为943.47±225.14、525.74±134.73和513.60±138.94 kg CE km-2,其中化肥和电能占总量的大部分,分别约占60%和25%。3种作物碳的产出总量分别为8 430.70±774.45、7 194.50± 754.58和5 486.00±547.69 kg CE hm-2,其中秸秆约占总量的50%,经济产量约占34%,根约占17%。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碳的生产效率分别为7.95±2.55、15.90±4.34和7.60±2.92 kg kg-1 CE,碳的经济效率分别为13.28±4.56、21.47±5.86和76.70±29.45 CHY kg-1 CE,碳的生态效率分别为9.59±3.07、14.57±3.98和11.69±4.49 kg C kg-1 CE,作物间的碳效率差异显著,初步表明在华北平原,夏玉米生产的碳综合效率最高,棉花次之,冬小麦最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原位试验,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避涝作物种植模式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该地区低碳作物种植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利用静态箱法研究水稻-小麦(WRR)、黄心乌-茭白(WZR)、黄心乌-毛豆-荸荠(WECR)、水芹-芹芽-水稻(CCRR)和莲藕(LR)种植模式下农田的N2O、CO2和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N2O、CO2和CH4的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CO2排放呈现夏季>秋季>春季>冬季,CH4和N2O排放呈现夏季>秋季;WECR、WRR和CCRR种植模式土壤CO2排放量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WZR,LR模式;WRR、CCRR和LR种植模式土壤N2O排放量极显著高于WZR和WECR模式;LR极显著高于CCRR种植模式土壤CH4排放量,而WZR、WECR和WRR极显著低于LR和CCRR。不同种植模式综合温室效应大小WRR>CCRR>WECR>LR>WZR,可见黄心乌-茭白模式综合温室效应最低,是长江中下游易涝区域低碳农业的较佳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明添加绿肥对中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N2O和CH4)排放的影响,为绿肥科学施用、温室气体减排和作物增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数据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通过“中国知网”、“谷歌学术”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以“绿肥”、“农田”和“温室气体”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到国内外关于添加绿肥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的有效数据137组,定量分析添加绿肥对中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绿肥相比,添加绿肥显著的促进N2O、CH4的排放和GWP、GHGI的提高,提升幅度分别为16.1%、45.8%和25.7%、12.9%。施用豆科和非豆科绿肥均显著增加N2O和CH4排放和GWP,施用非豆科绿肥对GHGI没有显著影响,豆科绿肥相比于非豆科绿肥能显著增加土壤N2O的排放和GWP、GHGI。不同绿肥施用措施均显著增加N2O和CH4  相似文献   

9.
量化分析作物生产碳、氮足迹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农业温室气体和活性氮排放。基于足迹理论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定量研究长江流域水稻生产碳足迹和氮足迹大小及组成。研究表明,水稻单位产量碳足迹和氮足迹分别介于0.50~0.90kgCO2-eq/kg和5.20~13.17gN-eq/kg,其中CH4和NH3排放为主要贡献因子。种植规模与碳足迹和氮足迹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一般农户(低于0.7hm2)水稻种植相比,种粮大户(高于3.3hm2)碳足迹和氮足迹分别降低了33.8%和44.1%。在调研的稻田中发现,53.1%的地块肥料投入过量,54.9%的地块灌溉投入过量,且产量较低,存在着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提高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和低碳绿色农业认知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生产碳、氮足迹。因此,发展双季稻节肥节水技术,提高农业机械运行效率,构建规模化农作种植模式,同时提升农户知识文化水平和加强低碳绿色农业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及不同类型适应性行为的指导,健全低碳绿色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有利于缓解中国长江流域双...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物炭和秸秆添加对烟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碳收支的影响,阐明生物炭、秸秆以及二者配施处理烟田的固碳效应。2020—2021年,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2.25 t hm–2生物炭-C (T1)、常规施肥+2.25 t hm–2秸秆-C(T2)、常规施肥+1.125 t hm–2生物炭-C+1.125 t hm–2秸秆-C (T3) 4个处理,对不同组分土壤呼吸及土壤主要环境因子、土壤碳增量、作物净初级生产力固碳量以及进行农业生产造成的碳排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添加秸秆、秸秆与生物炭配施处理烤烟生育期内土壤呼吸累计排放碳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提升幅度分别为21.40%~35.45%、5.90%~9.89%;添加生物炭、秸秆处理土壤自养呼吸占比分别较对照提高6.35%~7.34%、3.21%~5.97%,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处理仅2021年较对照提升3.91%。添加生物炭、秸秆提高了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和水分,单施生物炭处理土壤水分显著提高了1.93%~7.07%。土壤主要环境因子中...  相似文献   

11.
卫生填埋是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甲烷(CH4)等温室气体,加快全球气候变暖进程,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笔者探讨了影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CH4产生的因素,对CH4减排技术进行了总结。目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CH4减排技术主要包括填埋层原位减排、资源化利用和末端控制技术等。为了控制和减少CH4排放量,中国需要增加技术和设施投入,加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气体排放的管理,开发有效的CH4抑制技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CH4等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农田秸秆露天焚烧碳释放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炜  张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118-123
秸秆焚烧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不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对局部大气环境和气候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估算山西省农田秸秆露天燃烧排放的CO和CO2量,依据山西省1984—2010年山西省粮食产量、谷草比等估算出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秸秆产量;同时依据山西省区域秸秆露天焚烧比例得到2000—2010年山西省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的秸秆露天焚烧量,继而结合具体排放因子计算出CO和CO2的排放量及碳释放总量,并在GIS中对2010年山西省不同市县的碳排放量进行了空间展示。结果表明:近10年山西主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CO和CO2总量平均为每年205.6×103 t和5611.8×103 t,各作物中玉米对农田碳排放的影响最大,且农作物种植的单一性越来越强;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释放的总碳量平均每年164.05×104 t,自2002年开始体现逐步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秸秆露天焚烧的碳排放量分布与地形、气温、降水等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条件呈现一致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控制和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青海东部地区地膜覆盖条件下单施化肥对土壤固碳能力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实现该地区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旱地玉米农田连续3年田间覆膜试验,研究地膜覆盖条件下单施化肥栽培模式对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LOC)、碳库管理指数(CMI)、可提取腐殖质碳(CHE)、胡敏酸碳(CHA)和富里酸碳(CFA)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单施化肥栽培模式的SOCLOCCMI均小于露地对照;CHECHACFA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其增加程度总体上均小于露地对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至2020年地膜覆盖土壤LOC/SOC值比试验开始前降低了4.97%,而露地对照则升高了1.11%;同时地膜覆盖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KOS)均高于露地对照;土壤CHA/CFA值和PQ值均大于露地对照。单施化肥条件下连续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使土壤固碳能力有所下降,土壤有机碳趋于稳定而不利于被生物利用;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质量向不良方向发展,长期以往可能会对该地区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上升,气候变暖已成为现阶段最迫切的环境问题。以2005—2010山西省农业统计资料和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结合研究区内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时空分布特征、构成比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2005—2010年农业碳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5.36%;(2)山西省各地市碳排放总量较大的3个市是运城、临汾、晋中市,从单位面积排放强度来看太原、晋中、长治的排放强度位列前三;(3)山西省农业碳排放的分布格局呈带状分布,自然、经济的差异都对其碳排放量产生一定影响;(4)从农业碳排放各部分所占比例来看,农田秸秆露天焚烧的碳排放量占到整个农业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化肥施用导致的碳排放。研究结果可以为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提供数据支持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占比达到90%以上,是植被碳库的3~4倍、大气碳库的2~3倍。为了充分发掘土壤碳库巨大的减排增汇效益,实现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对农业土壤碳汇进行了综述。在土壤碳库中,农业土壤碳汇具有极大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优势,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虽然土壤碳汇潜力十分可观,但目前土壤碳汇研究仍然滞缓,目前农业土壤碳汇研究主要面临研究缺乏全面性且碳排放计算指标单一、对土壤碳汇研究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和空间差异分析方法无法揭示差异来源三重挑战。为了挖掘土壤碳库巨大的减排增汇效益,从4个方面对农业土壤碳汇进行了综述,具体表现为:从农业土壤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方面对农业土壤碳汇进行概述;从农业土壤碳排放及其成因、农业土壤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变、农业土壤碳汇及其减排3个方面对农业土壤碳排放和减碳措施进行梳理;对农业土壤碳汇研究方向与策略提供相关建议;并对农业土壤碳汇进行了展望。这将为减少农业土壤碳排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烟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对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源和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烤烟生长及管理的特殊性,研究烟田生态系统碳收支,为提升烟田管理及农业碳汇估算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定位试验为平台,以单施化肥处理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7年观测了烤烟生长季的碳收支。研究结果表明,烤烟生物量平均为(5832.10±537.32) kg hm?2;烟株碳含量平均为(42.14±0.05)%,累积固碳量为(2459.25±233.78) kg hm?2。烤烟根系碳占烟株碳比例较高,平均为24.94%。烤烟生长季湿沉降碳达到了115.32 kg hm?2,干沉降碳量为6.54 kg hm?2,两者占根系碳的20.01%。烟生长季碳输出总量为2464.98kghm?2,其中CO2排放碳占碳支出的98.99%,径流损失碳占支出的0.76%,淋溶损失碳占支出的0.25%。烟田生态系统对大气而言是弱碳汇,碳汇量116.13kghm?2。虽然烤烟固碳总量相对较低,但其根系对土壤碳贡献却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固碳潜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28 a定位施肥试验研究长期施肥下潮土固碳特征及其作物产量效应,提出不同肥力水平山东潮土有机碳提升策略。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包括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两大主处理,化肥区处理分别为不施肥、氮、氮磷、氮钾、磷钾、氮磷钾、减量氮磷钾、增量氮磷钾;有机肥区处理为化肥区处理基础上分别增加等量有机肥。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土壤累积碳投入量和固碳速率分别比化肥处理高2.47,4.29倍。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投入量为155.6~193.2 t/hm2,固碳速率为0.25~2.18 t/(hm2·a),化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投入量为39.5~100.5 t/hm2,固碳速率为4.15~5.49 t/(hm2·a)。其中,化肥区和有机肥区均是增量氮磷钾处理碳储量最高、固碳速率最快。随着外源碳的累积投入量增加,土壤有机碳呈线性增加,当投入量小于120 t/hm2时,土壤有机碳的存储能力为18.4%~20.6%;当投入...  相似文献   

18.
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是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之一。夜间增温、施硅或生物炭对单一作物(水稻或小麦)生产的影响已有报道,但三者耦合如何影响稻麦轮作农田CH4和N2O排放强度,尚不清楚。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生物炭配施硅肥对稻麦轮作农田产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用铝箔膜覆盖水稻冠层模拟夜间增温(19:00—6:00),设常温对照(不盖膜,W0)、覆盖5 mm膜(W1)和覆盖11 mm膜(W2) 3水平;生物炭用量设3水平,即不施生物炭(B0)、施10 t/hm2(B1)和施25 t/hm2(B2);硅肥设不施硅(Si0)、施钢渣(Si1)和施矿粉(Si2) 3水平,施硅量均为0.2 t SiO2/hm2。结果表明:夜间增温明显降低水稻和小麦产量,施生物炭明显提高水稻和小麦产量。夜间增温、施用矿粉或生物炭明显降低农田CH4累积排放量、综合增温潜势(SGWP)和碳排放强度(GHGI)。稻麦轮作农田综合增温潜势(...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施用过氧化钙(CaO2)对南方双季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设置不施CaO2(CK)和早稻旋耕前一次性施用CaO2 2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以明确秸秆全量还田下施用CaO2对双季稻产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温室效应(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CaO2显著增加了2018和2019年晚稻产量,增幅分别为3.44%和2.65%,但对早稻产量无显著影响。施用CaO2显著降低了早稻季CH4累积排放量、GWP和GHGI,降幅分别为14.73%、14.74%和15.09%,但是对N2O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影响。施用CaO2对晚稻季CH4和N2O排放均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施用CaO2显著增加了2018和2019年的周年产量,增幅分别为1.93%和2.58%;但对CH4和N2O累积排放量、GWP及GHGI均无显著影响。因此,施用CaO2有助于协同实现双季稻增产和稻田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20.
风沙半干旱区不同时期覆膜对玉米田固碳及碳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秋季覆膜(AM)、春季覆膜(SM)和不覆膜(NM)3种模式栽培玉米对短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平衡影响的异同,旨在明确风沙半干旱区覆膜的固碳减排效应,为构建低碳地膜覆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AM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地上生物量和0~6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P<0.05);在0~100 cm土层,AM、SM、NM和初始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83.7、84.2、89.2、90.53 Mg/hm2,各处理相同土层间差异不显著(P>0.05);NM、SM和AM土壤呼吸CO2-C释放量平均值分别为2.10、2.09、2.37 Mg/(hm2·a),碳平衡分别为-522、-498、-474 kg CO2-C/(hm2·a)。以上表明,AM增加系统碳输入的同时,增加了土壤呼吸碳排放,但在短期内不会引起土壤有机碳库的衰退,并能更大程度上减少单位面积产量的碳排放,是一种气候友好型的低碳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