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4年能干罩网接虫试验,研究了亚麻象发生及为害损失情况。结果表明:(1)成虫对数与幼虫高峰期虫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2)幼虫的为害对工艺长度,结果数,果粒数,千粒重和植株生产力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3)建立了用成虫发生量预报寄主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模型,并依据模型计算出了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
亚麻蚜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亚麻蚜于5月初迁入胡麻田繁殖为害7-8代,至6月下旬有翅蚜迁移它地;严重为害年份胡麻损失高达50%,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在亚麻蚜发生初期喷防,防治效果达到87.3%-94.7%。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球蚜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昆明市东川区二二二林场华山松球蚜危害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球蚜危害级代表值与华山松材积损失率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用一元回归方程表示为Y=-5.833343+17.86094X.在此基础上,并考虑不同的立木生长量、木材价格、防治费用和防治效果,进一步推算出华山松球蚜防治指标的动态模型为XET={[C/(D×J×E)]×100+5.833343}/17.86094.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防治指标进行了系統研究,结果表明:在泰安地区麦蚜的防治适期为小麦揚花末至灌浆初期;防治一次即可;此期经济允許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防治指标为:小麦亩产250公斤为百穗蚜量600头,亩产300公斤为百穗蚜量500头,亩产350公斤以上为百穗蚜量400头。  相似文献   

5.
麦长管蚜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于1982—1984年对陕西关中麦区常发性的主要害虫麦长管蚜的数量消长与小麦产量损失的关系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均有该蚜虫为害,抽穗前蚜口增长缓慢,抽穗后蚜口急骤上升,灌浆期至乳熟期蚜口达最高峰。灌浆期间蚜害对小麦产量损失最严重,当百株蚜量1000头时,灌浆期受蚜害的损失率占全穗期同等蚜量为害损失的56.46—62.34%;占由扬花开始受害损失的72.6—88.23%。在灌浆期蚜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式 y=0.9323x-1.4729。不同生育期喷药防治证明,以灌浆初期防治增产效果最佳,比不防治的千粒重增加8.2%,均比其它时期防治增产显著。据分析,在小麦扬花末期和灌浆初期是防治麦长管蚜的最适期。在500斤左右产量水平的麦田,其防治指标应为400—500头/百穗蚜量。  相似文献   

6.
棉蚜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年多点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组建了棉蚜危害棉花1~3叶期、4~8叶期和伏蚜期棉花卷叶株率(x)和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式,分别为y=20.021e~(-8.9287/x)(n=29,r=0.8066,p<0.001)、y=19.925e~(-13.3779/x)(n=19,r=0.9006,p<0.001)和y=23.272e~(-12.2155/x)(n=12,r=0.7469,p<0.01)。结合目前我省棉花产量水平(亩产120~150斤皮棉)、防治费用等,提出上述三个时期棉蚜的防治指标分别为卷叶株率4~5%、7~8%和7~8%,均较我省过去的防治指标有所放宽。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法,利用田间自然虫量,辅之以人工摘蕾和药剂控制的手段,探讨了水地覆盖棉田二代棉铃虫和伏蚜的复合防治指标,得到两种害虫复合为害与棉花产量的关系模式:y=95.7887—0.393x_1—1.832X_2—0.0084x_1~2+0.0383x_2~2+0.258x_1x_2。综合考虑回归式的模拟分析,近年来两种害虫的发生消长、以及1992年特殊的气侯条件,把两种害虫的复合防治指标初步确定为:二代棉铃虫百株幼虫8~12头,伏蚜百株三叶蚜量5000头。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纹枯病病情指数的提高,玉米叶片自下而上干枯严重,产量损失率提高。玉米产量损失率与玉米纹枯病病情指数及病株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973^※※、r2=0.9732^※※。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及病株率的回归式分别为y=0.39x1-2.41,y=0.43x2-11.94。拟定玉米纹枯病防治指标为病情指数16.4,或病株率为37.1%。  相似文献   

9.
该技术体系包括3部分内容:1)棉花苗蚜特定时间生命表及其应用系统;内含小苗期和大苗期2个特定时间生命表,可根据生命表中的生命期望值(EX)大于1来确定防治关键期,用它指导防治苗蚜,可减少用药1~3次;2)棉花苗蚜为害程度与产量损失优化模型系统。即卷叶株率(x)与产量损失(y)的优化模型:小苗期y(1~3真叶期)=-0.3890+0.3886X,大苗期为(y)(4~8真叶期)=9.5662+0.2307x,其小苗期和大苗期经济允许为害损失水平分别为4.13%和15.9%.3)其卷叶株率(y)与百株蚜量(x)的回归预测式为:小苗期为y(1~3真叶期)=4.2384+0.0351X,大苗期为y(4~8真叶期)=18.6326+0.0069X.因此,在中低产棉区,棉花苗蚜小苗期的防治指标为卷叶株率11.67%或百株蚜量212头,大苗期苗蚜防治指标为卷叶株率27.46%或百株蚜量1460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虫和模拟防治方法,以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分别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接入草地贪夜蛾3龄初期幼虫,设0、1、2和3头·株-14个处理,重复3次,接虫后第7天喷药杀灭幼虫,待受害叶片完全长出后调查玉米叶面积,至玉米收获期调查株高、穗长、穗直径、百粒质量、穗粒质量、产量等指标,计算草地贪夜蛾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结果】玉米受害叶面积、叶面积损失率和产量损失率均随幼虫密度提高而加大,2021年夏玉米3个生育时期平均每头幼虫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分别为7.54%、4.99%和3.96%,2022年分别为7.33%、5.34%和4.59%。产量水平7 500~12 000 kg·hm-2条件下,化学防治为主时,夏玉米小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为11.1~17.6头·百株-1,大喇叭口期为15.9~25.4头·百株-1,吐丝期为21.9~35.0头·百株-1<...  相似文献   

11.
麦长管蚜为害损失估计及防治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和为害历期是造成小麦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抽穗、扬花、灌浆3个发育阶段产量损失差异显著,灌浆期间蚜量对产量损失最严重,百株蚜量达1000头,占扬花期开始受害的85.13%,蚜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式为y=0.0088x-0.7582。扬花末期至灌浆期是防治较适宜的时期。在5250~6750kg/hm2产量水平的麦田,其防治指标应为百穗蚜量500头。  相似文献   

12.
2003-2004年,对广西百色地区有机茶园主要益、害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管理时间的增加,节肢动物群落逐渐趋于稳定,实施有机管理6年以上的茶园,群落的稳定性最高,群落的自我调控能力强,在生长季节不需进行人工防治。根据各茶园的益、害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制定了以群落多样性为指标的动态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3.
桑天牛的防治阈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明确桑天牛对行白杨造成的危害情况,确定阈值,在河北省对不同虫口密度,不同树龄的90株毛白杨进行了了解析木调查分析。其结果为:桑天掉影响树木高,径和材积生长。还严重影响木材质量;研究了确定了其最低防治阈值;对幼林采取全部种群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柳蛎蚧防治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杨树人工林经营的一般水平.对柳蛎蚧防治阈值进行了研究。当材积损失率为16%时.作为受害允许阈值的第一水平.相应的受害允许密度为14.70头/cm2,当低于此虫口密度时,保护,利用天敌进行控制:当达到此虫口密度时.结合人工防治方法进行控制.材积捐失率达30%作为受害阈值的第二水平.相应的受害允许密度是21.93头/cm2.达到此虫口密度时.应采取人工助迁天敌的方法.并结合人工防治进行控制。材积损失率达60%作为受害允许阈值的第三水平.相应的受害允许密度为37.39头/cm2、此时应采取人工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台的措施.并结合抚育伐伐掉受害严重木.清除虫源,同时应注意保护天敌.化防时把天敌助迁到其它林分。  相似文献   

15.
对东川市二百二林场的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对华山松的复合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华山松疱锈病危害级代表值和华山松球蚜危害级代表值与华山松材积损失率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它们间的这种关系可用多元回归方程表示为 :Y =1 0 574 8 1 1 32 4X1 7 0 1 964X2(X1:华山松疱锈病危害级代表值 ,X2 :华山松球蚜危害级代表值 )。在此基础上 ,并考虑不同的立木生长量、木材价格、防治费用、防治效果 ,进一步建立了华山松疱锈病、华山松球蚜复合防治指标的动态模型为 :8 1 1 32 4X1 7 0 1 964X2 =[C/(d×j×e) ]×l…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叶蜂的防治阈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研究落叶松叶蜂自然种群存活率、幼虫期的食量、落叶松针叶的重量生长量、叶量损失强度对标准枝(直径0.4~0.8cm)生长量的影响,建立了落叶松叶蜂的防治指标动态模型:并且证明整个幼虫期的取食及消耗的叶量,达落叶松立木针叶蓄积量的44.34%时,为防治指标所允许的叶量损失阈限。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小麦秆锈病的防治指标,在小麦自然生长条件下,以绵阳11号、浙麦1号和龙麦30号3个具有不同抗感性的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病情与产量损失关系的研究,分别构建了3个品种开花期病情(X2)与产量损失率(L)之间的回归方程,其中高感品种绵阳11号的方程为:L=-1.689+1.185X2 (R=0.981,SLx...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株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分布于贵州清镇九龙山、宝塔山的贵州红山茶的生境、植物学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红山茶花蕾形状、花色、叶形等形态特征存在多种差异,观赏价值很高,通过对比跟踪分析,以叶和花对观赏影响程度进行划分,初步划出贵州红山茶5个观赏种质类型,以期为今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树天牛生态阈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简要评述经济阈值在森林有害生物,尤其是蛀干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局限性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林种的主要经营目标,首次提出了防护林生态阈值的概念,分析了生态阈值与经济阈值的区别和特点.对宁夏青铜峡市防护林中的杨树天牛生态阈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羽化孔可以作为合作杨生态阈值的特征指标值;在甘城子乡,树龄为8~10a,合作杨与新疆杨的混交比例为1∶3,并在其它病虫危害甚轻和非生物因素的不良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合作杨的杨树天牛生态阈值是48个羽化孔,其区间值为[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