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昌生物能温床是利用植物残体等(如青草、牛厩肥、粪水等)经微生物分解纤维素放出热能作为育(秧)苗的主要能源的技术设施。这种育苗方法是四川省平昌县生物能温室育秧成果的具体应用。采取温床综合利用,可进行多种作物同时育苗,它能同时育出水稻、红薯苗或同时育出水稻、红薯、蔬菜苗。与有火温室两段育秧的效果比较,具有取材方便、技术简单、节约能源、省工省力、一举多得、投资少、出苗早、产量高等优点。近年来,平昌县已普遍推广应用此法繁育水稻和红薯苗。1985年大面积应用此法,栽插水稻5.17万亩,亩平均增产29.9%;栽红薯1.28万亩,亩平均增产鲜薯437公斤,增长19.3%。1986年  相似文献   

2.
两段育秧是提高秧苗带蘖率,培育多蘖壮秧的育秧新技术。1984年我县在总结以往场地育秧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塑料薄膜拱架场地育小苗,秧田单株寄栽育壮秧的两段育秧新技术,在籼、粳杂交稻及  相似文献   

3.
温室两段秧是分室内育小苗、秧田寄插育大苗的培育壮秧技术,勉县1981年引进示范推广,逐步普及应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温室两段秧逐年减少,育秧呈现多元化,通过总结温室两段育秧发展历史,温室两段育秧特点作用及现状,探寻育秧方式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县科技人员根据我县能源紧缺,推广有火温室育秧有困难的情况,对育秧技术进行了改革,大力推广生物能温床育秧技术,收到了显著成效。81年开始试验时,全县仅搞丁2个点,栽本田20亩,83年搞了7个点,栽本田1720亩,84年就发展到35050个点,育稻种13万多斤,栽本田6.8万亩,增加的纯收益达60多万元。经四年多来的试验、示范、推广证明这项技术具确取材方便、技术简单、节约能源、费省效宏等优点。不但能达到有火温室育秧的效果,能适应当前以“户营”为主的生产形式和育秧商品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本地区稻麦两熟制中的麦茬单季稻生产多应用中苗(7~8叶期移栽)或大苗(9~11叶期移栽)栽培。这种中、大苗由于育秧期长,秧田占用大量前茬作物的面积,因此稻麦两熟制实际复种指数仅为180~185%,並且肥、水、工的消耗量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借鉴外地温室两段育秧、温室育秧小苗直栽、早播条寄育秧等多种稻作栽培法的经验,试验並总结出了一种简化、节本、小苗高产稻作栽培法。这种节本小苗的秧龄和秧田占用面积均小,可将稻麦两熟制的复种指数提高到197~200%,既增  相似文献   

6.
旱育秧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旱有育秧、地膜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3种育秧方式下水稻在苗期和本田期的生长发育以及不同育秧方式对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旱育秧能有效地防止旱春低温烊种死苗,出苗率和成昔率分别比也育秧和温室两段育秧高。旱育秧苗生长矮健,根系发达,移栽后能早发快发,分蘖成穗率高;(比温室两段秧每hm^2增产稻谷248 ̄308kg,节约育秧费60.00元,减少寄插用工45个,节省秧母田和地膜30m^2;比地膜育  相似文献   

7.
<正> 常规的水稻栽培需先整理好秧田,育好秧苗才能移栽至大田。为了育出壮秧,现多采用两段育秧技术。两段育秧技术之所以能育出壮秧,其关键之处不外乎是将过密的小秧均匀地分栽于二次秧田中,使之能充分均匀地获得生长所需养分、光照和通  相似文献   

8.
早稻温室育秧,是我县文化大革命以来水稻育秧方法的新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1975年,稻区有5个公社8个生产队进行了早稻温室育秧示范,栽插大田12.76亩,获得队队成功,亩亩高产,平均单产859斤,比露地育秧增产17%。早稻温室育秧试验示范成功,为革新水稻品种布局,发展双三制,夺取前季稻高产,闯出了新路。1976年,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稻区11个公社有1400个生产队(总生产队数的90%)建温室、育秧苗,栽插大田16300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壮秧营养剂育秧材料进行试验,从试验的7个材料中筛选最适合我县的壮秧营养剂,供全县水稻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扬州春泉壮秧剂和01号壮秧剂2个壮秧剂处理产量较高,可以作为首选。育秧伴侣、杰伟壮秧剂(无锡)2个壮秧营养剂,可作为一般水稻壮秧营养剂。新土源基质+沙土,也可作为一般辅助育秧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一、优质水稻主推栽培技术模式 1、大棚钵育摆栽技术模式 我省为寒地稻作区,水稻产量和品质一直受积温少、生育期短的制约,优质高产的中、晚熟品种利用率低。为此,延长水稻生育期,增抢积温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主要途径。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模式,涵盖了水稻两段式钵体育秧、一段超早钵体育秧等新技术,采取两段育秧、地上三膜覆盖、地下隔寒(酿热)增温等技术,通过早育秧,抢积温,培育4.5叶、带1个蘖以上的壮秧。该项技术模式综合了现代水稻壮秧理论与高产栽培体系,突破了寒地水稻育秧的温度限制,实现超早育秧、钵体育带蘖壮秧,稀植早插,早生快发,优质高产高效,是在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实现我省水稻高产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温室育秧是插秧机械化的关键。我国有不少单位在近几年相继开展了温室育秧及育秧工厂化的研究,其中湖北省开展较早,广东、上海、黑龙江等地也都在进行。并在生产上推广了一定面积。我市和省内其他市地,1978年在向湖北省学习的基础上,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做了广泛试验,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综合国内外温室育秧,分小苗(二个叶),中苗(四个叶)和有土、无土等类型。不同类型各有利弊。日本以有土形式为主,南部为小苗,北部为中苗。目前我国多数单位是搞无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弱化,加上天气条件的复杂多变,稻麦二熟收种时间紧、任务重,抢收与育秧矛盾十分突出。实践表明,只有实行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才能克服许多困难,稳定粮食生产。实行水稻全面机插离不开高标准的机插秧苗,培育壮苗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开展水稻集中育供秧能有效克服许多困难。实行水稻集中育秧,通过建立适度规模集中育秧基地,根据壮秧培育技术要求,依据栽插时间、面积,实行专人管理;按照标准开展浸种、播种、水浆管理从而培育壮秧,为水稻机械化种植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盐城市郊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种植业以稻、麦、棉、绿肥轮作为主。每年用温室育秧,能源消耗很大,为了节约能源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育秧成本,大力发展生物能育秧,深多农民欢迎。我们推广的生物能温室就是以稻草和人畜粪为酿热物作为温室热源的温室,只有明室没有暗室的叫一级生物能温室,既有明室又有暗室的叫二级生物能温室。后者对水稻育秧的效果更好,故近几年在盐城市郊广泛推广。二级生物能温室的结构: 二级生物能温室为南北向,分明室、暗室和发酵池等部分。一般明室长6米、宽2米,发酵池也是长6米、宽2米、深1米;暗室长3米、宽2米,发酵池也是长3米、宽2米、深1米;温室檐高1.85米、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水稻种植实践中,结合当地情况,综合薄膜育秧、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的一些优点,形成一套简便、易行、实用的育秧技术——"地池"两段育秧技术。首先,准备好营养土,选择地点,做好规则的地池;之后,把催好芽的稻种播入地池内,浇足水、盖好膜;经过保温保湿、控温降温、通风炼苗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可成功育秧。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秧好半年稻,壮秧产量高,培育水稻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为了提高育秧的质量,现对抓好水稻育秧关键技术措施作研究探讨如下:1按照育秧类型不同,狠抓水稻育秧苗床的准备水稻肥床旱育秧:苗床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旱地或水稻田。常规湿润育秧、塑盘抛秧育秧和机插秧育秧秧池应选择靠近大田和水源的稻田。肥床旱育秧苗床、塑盘抛秧育秧推广应用"壮秧营养剂",在播种前1~2天按产品标准使用量施入苗床。  相似文献   

16.
高翔 《农技服务》1998,(3):15-16
<正> 近年来,水稻两段育秧技术在各地普遍推广应用,但绝大多数群众都采用人工寄插小苗,存在花工费时、小苗寄插相对较深,不能充分利用地表热源、且入地深浅不一等缺点,影响分蘖的早生快发,难以真正达到培育多蘖壮秧目的。为此,我  相似文献   

17.
浙西南山区不同育秧方式对单季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壮秧是确保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过去,我县农民在单季稻生产中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水育秧方式进行秧苗培育。采用这种方式育秧由于秧苗经常处在水淹条件下,秧苗长期积水,通气条件不佳,因此,根系发育不良,苗体不粗壮,对产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近几年,为了努力提高单季稻的产量和种植效益,我们大面积推广了两段育秧和旱育秧培育壮秧的方式,从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适合八五六分公司应用的水稻壮秧剂,进行了11种壮秧剂筛选比对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应用的11种壮秧剂除了东农源壮秧剂外苗期秧苗素质都较高,综合表现较好的为宝昌壮水稻壮秧剂、壮家宝水稻壮秧剂、特科琦水稻育秧调理剂、锦良之星水稻苗床调理剂、苗保险水稻育秧肥和领新壮秧剂。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水稻小苗(叶龄3~4)、中苗(叶龄5~8)有土拋秧均比无土抛秧利于生长和增产,尤其小苗更是如此。大苗(叶龄9~10)有土抛秧前期生育优于无土者,至中、后期二者间差异甚微,但无土抛秧必须以多蘖壮秧为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生物能温室育水稻壮苗技术及生物能温室和所育水稻秧具有的增产、节能、省种、高效低成本的优越性。通过调控使室内CO2浓度比大气高5倍,温度、湿度、光照均有助于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